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十三篇)

最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十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2 15:40:19
最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十三篇)
时间:2023-04-02 15:40:19     小编:admin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识记(1)联系的含义                                                       

(2)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分析: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联系具有条件性

三、 【辅助教学】:

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世界是不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

◇课堂探究:你能说出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吗?

◇探究提示:例如。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学习之间的联系等。(同学们回答。)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补充: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二)、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及要求

(1)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

(2)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具体说来,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 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它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这种联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所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重要特征。

◇课堂探究: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生态平衡,但人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这是为什么?

◇探究提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同时,人又必须尊重生态平衡的规律。

2、人与事物联系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人们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了。

(三)、联系的多样性

l、联系的多样性及表现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只注重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课堂探究:(1)废旧电池是通过哪些环节危及人类健康的?

(2)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探究提示:(1)废旧电池通过污染耕地、水,继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进而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2)今天提倡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模式能充分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2.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课堂探究: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的哲学原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探究提示: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必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必将受到惩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同时也承认联系具有多样性,它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环境,而且还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宝库。人们一旦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成为自然的朋友。

五、【板书设计】:

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世界是不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

(二)、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及要求

(1)联系是客观的

(2) 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 物的联系。

2、人与事物联系的关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l、联系的多样性及表现

2.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六、【课后练习】:

七、【教学反思】: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有联系的定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联系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经济全球化等热点问题)

(二)课标: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各方面已趋向成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心里却又是不够成熟的,很容易用偏激孤立的观点来分析和对待问题,在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个人与国家、与集体的关系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从个人从自身出发,不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本课时教学不仅要讲好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且要着重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辩证的分析各种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

联系的定义

2)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客观性的含义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联系的客观性的基本要求

3) 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一切以实践、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能力目标

l 了解联系的含义

l 了解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l 阐释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评判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违背联系客观性的危害

l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综合性思维。

四、教学策略:

(1) 主要采用“讲授——讨论——总结”的模式进行。

(2)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清楚可是的重点内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 通过展示flash精美课件《木桶和木板的对话》,观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活动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例子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说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归根到底是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关系?

(学习实际效果不佳是学习计划与实际状态的脱节,) 正文

联系的观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 联系的普遍性

(1) 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解释:联系没有颜色、形状、重量、大小,联系不是一种具体的事物,联系是事物间的作用、影响关系,这种作用和关系是相互的,比如譬如师生之间,作用也是相互的,我讲课你们听,我作用于你们,你们听课的表现会作为信息反馈给我,对我的情绪、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作用,学生越爱听,老师讲课越起劲,整个课堂效果越好。)

(2) 联系是普遍的

①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 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有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举例说明: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能量可以转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联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联系。学校内部的各个机关之间的联系……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无处不在。离开了联系失误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a、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却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个要素或部分。

b、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过程切实更大过程的一个阶段或环节。

2、 联系的客观性

(1)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要从联系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使鬼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存在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3)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 联系的多样性

(1) 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①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直接联系是指不通过中间环节的作用而发生联系,既无中介的联系。间接联系是指经过中间环节的作用而发生的联系,既有中介的联系。一般来说,直接联系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进程,因而是较为重要的联系,其作用是较大,效果比较明显;间接联系由于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间隙比较大,其联系过程比较曲折和迂回,因此对事物的影响不如直接联系那样显著和及时,它只是先通过中间环节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因而是比较次要的联系。但在有些情况下,间接联系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教育与生产力之间就是间接联系,但不能因此就说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影响不重要。

②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是事物内在、必然和稳定的联系;非本质联系是指事物的外在、偶然和不稳定的联系。本质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非本质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科学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透过事物的非本质联系,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内部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外部联系是指一事物与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前者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即内因;后者是事物发展的外在矛盾,即外因。(一个人要获取进步主要靠自己,还要借助老师和相关资料的扶助,自身是内因、老师是外因)

④ 必要联系和偶然联系。必要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已的联系。必然联系对事物发展起支配作用,偶然联系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两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同时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总之,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起联系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存在于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之中,而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又从各个方面、层次揭示和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2) 联系的条件性。

所谓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现象和过程相联系,并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趋于灭亡。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性质,也要发生改变。不同的条件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的全面地分析各种不同的条件,使我们弄清问题、解决矛盾的必要前提,对做一切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正如具体的联系可以改变一样。从条件的可变性出发,当不利条件多于有利条件时,不必灰心丧气;当条件不具备时,不要消极等待。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观条件去改变客观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设实现预定任务所需的必要条件。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也无法理解。离开一定的条件,我们甚至连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等简单的问题也搞不清楚。

(3) 方法论意义。

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出现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具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的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管住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务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解释: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据说燕子丹药荆轲去刺杀秦始皇,就叫美女为荆轲弹琴,荆轲很喜欢那双弹琴的手,多次说“但爱其手”。燕子丹竟然残忍的将美女的收砍下来送给荆轲。但这被砍下来的手,再也不是弹琴的手了,失去了人手的意义。离肢的手,如果有意义的话,除非是放到另一个系统之中,作为人体解剖标本。这段历史小故事,也说明了事物离开联系就失去意义。

学生活动: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与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的关系如何?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但又是具体的、客观的、有条件的,不是任意的、主观臆造的、无条件的,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同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形势一致的。

学生活动: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对我们思想、工作、学习有什么意义呢?

(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我们要树立集体主义的观点,就是因为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进步的条件。如果一个班集体乱糟糟的,个人的思想进步和学习就必然受到影响。相反,一个班集体学风好,政治空气浓,对同学的进步就很有利。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而生活。也许大家会说鲁宾狲在荒岛上一个人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否表明它可以离开他人、离开社会而生活呢?这是错误的观点,首先,鲁宾孙青年时代没有离开他人,即使在荒岛上生活他还是使用了他人制造的工具。他的知识、技能、工具等,无一不是社会给他的,没有社会给他这些东西,他就不能在荒岛上生活下去。

小结

本节课从联系的定义出发,重点学习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以及多样性等内容。学习本课后,要学会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去分析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孤立的观点。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下列说法体现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 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③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④ 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

⑤ 天文大潮引起珠江水位上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⑤ d.②④⑤

2、我国水资源在实践和空间分布上都极不平衡。受季风气候影响,呈现南方多洪涝,北方多干旱的格局。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可观的、具体的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无条件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直接的

d事物变化无常,人们无法把握事物的联系

3、中国建筑从汉代以后逐渐把屋檐做成向两侧升高的形状,既可以是阳光充分州市内,是雨水节抛物线流向远处,又具有审美价值。上述材料说明

a屋檐这一带有人的精神意向的事物一经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便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与人的意识之外

b人为的联系是可观的

c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随意改变事物的联系

课后作业:

1. 同步完成《学习与评价手册》的相应内容。

2. 简答题:

为解决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20世纪9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限度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它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试简要分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的。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三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所谓“总特征”指的就是“基本观点”。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这两个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拓展]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1)三者都是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三个观点,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联系构成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

(3)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2.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1)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即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

(2)联系是不是单向的,而是诸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不能把哲学上的联系为生活中的“联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具体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疑点】

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

(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提示】

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拓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客观性

一方面,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事物的联系。

另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

不能认为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是从联系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条件出发的,并不是主观的臆造一些联系;并且,新的联系一旦建立,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见,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不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而是对它的利用。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原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原理: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提示】

(1)整体的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

只有当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如果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因此不能绝对地说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但可以说整体总大于部分。

(2)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才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5. 系统优化的方法。

(1)含义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提示】

整体与系统的关系: “一定意义上”强调二者具有共同点,但又有区别,不能等同。

(2)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一、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第二、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四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概念、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以及条件性。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分析人和自然的关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全面的联系的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教学难点】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举例法、图示法等。

【设计思路】

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设置场景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思考有关联系的相关成语和诗句!

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收集有关的素材,做好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为了缓解泉州中心市区交通拥堵问题,3月19日我们首次试行“朝五晚九”工作制,正如大家所希望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问题,但是这种制度的出台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思考,也需要“对应”措施的出台才能真正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视频显示该制度出台后百姓的反响)

一个制度的出台不仅仅是其本身的问题,还可能引起非常多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本框题所要探讨的问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生探究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设置意图

探究活动1:处于亚热带的印度、缅甸等国,蛇是非常多的,蛇的主要攻击对象是青蛙。蜈蚣是种小动物,它那发达的毒腺足以使比它大得多的毒蛇毙命,一般的毒蛇对它无可奈何。青蛙在毒蛇面前是弱小者,但它可以 以蜈蚣为美食,蜈蚣不怕凶狠的毒蛇却怕青蛙。有趣的是,捕蛇者经常发现三个冤家对头共处一室却相安无事。毒蛇、青蛙、蜈蚣是不会有谋略的,可是经过了世代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他们不仅形成了捕食弱者的本领,也形成了利用自己克星的天敌保护自己的本领。

思考讨论:上述材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准备背景材料,课前布置预习,课堂组织交流

点拨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可以认识到,材料中各动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果把整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事物的话,这个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这就是哲学上所讲的联系。

联系的内涵: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通过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联系是普遍的,这种普遍性包含三层含义……

思考: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普遍联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那么任何两个具体事物之间是不是都存在联系?

缅甸的毒蛇和我们国家的青蛙和蜈蚣有没有联系呢?

结论: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没有纯粹孤立存在的事物。但不等于说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两个具体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有条件的。同一区域内的毒蛇、青蛙和蜈蚣之间要生存就产生了互相影响的联系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曾经学过的有关联系的成语、诗句或俗语等! 采用案例,激发兴趣,体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反面思考,总结出联系的第一个特征:普遍性

进一步全面理解普遍性含义

知识总结与回顾 一、联系的普遍性(板书)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

(1)普遍性:

探究活动2:围绕毒蛇、青蛙和蜈蚣的例子,假设有捕蛇者在这三者中出现,是否意味着它们的联系就不存在了,讨论联系是否是客观的。

探究活动3:探究教材中“飞檐”;

探究活动4、研究都江堰和三门峡水库的影响。

点拨:从联系与实践的关系角度看,可以将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影响,有了捕蛇者出现作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对其他两事物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如图片建筑“飞檐”这是带有人的精神意向的事物,它可以使阳光充分照入室内,又可以使雨水借抛物线流向远处,还有审美价值。这个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人的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的活动才形成的,它没有割裂阳光雨水和建筑之间固有的联系,而是改变了事物的状态,并且,一旦这种建筑形成便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了。这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另外,自在事物的联系,如太阳风暴与地球磁场的联系,宏观运动物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万有引力等联系,是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已存在,所以是客观的。如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两点:做练习思考。寡妇年,姓裴、苏与生意好坏。有人把“8”看作吉利的数字,手机号码要选带8的,车牌要挑带“8”的,宴请亲朋要选“8”号等等,认为有“8”就“发”.

得出结论1: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再来探究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研究都江堰和三门峡水库的影响。(放映幻灯片和文字)

问题:人在事物的客观联系面前是否是无能为力?

答:1、人在事物联系客观性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造条件,改变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在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地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在合作探究中,全面理解联系的客观性,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基础上,利用条件,改变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知识总结与回顾 (2)客观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板书)

内容:①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机械、物理、化学、生物……)

②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人类实践的产物)

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探究活动5:故事:一只老鼠透过墙壁上的洞,看见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摆弄一个捕鼠器,急忙跑到农场的院子里发布警报。但院子里的鸡、猪、牛等动物均一笑置之,认为与己无关。当天晚上一条毒蛇被捕鼠器夹住了,农夫的妻子赶来查看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为给住院的妻子补身子,农夫把鸡杀了。邻居和朋友听说了此事,纷纷轮流照顾农夫的妻子,为了款待他们,农夫又把猪杀了。后来,妻子毒发不治而死,许多人前来参加葬礼,于是农夫又杀了牛款待。一个小小的补鼠器竟累得鸡、猪、牛等动物失去了生命。

讨论:对该故事中的联系进行分类 总结:农夫的妻子被毒蛇咬了,所以去住院,这是因果联系,从表面上看,一个捕鼠器与老鼠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而非间接联系,与鸡、猪、牛等动物关系更不大。但由于农夫的妻子这样一个条件,使得鸡被杀掉用来给农夫的妻子补身子,猪、牛被杀掉用来待客,形成偶然的联系。当然也有大家所言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可见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虽然说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故事中要是没有农夫妻子生病住院甚至死亡这件事情的发生相信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联系的发生,所以每种联系都是有条件的,条件不一样,联系就会发生变化,我们要想全面理解事物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尊重客观条件,创造主观条件,把握有利条件,限制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体验联系的多样性

知识总结与回顾 (3)多样性(板书)

内容:①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②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③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④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方法论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探究活动8:学生思考,今天学习的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今后生活的启示 今天我们探究了世界的普遍联系,理解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学以致用,增强学科教育的实用性、有效性

探究活动9:做课堂练习(附在后面) 老师当堂反馈, 加深巩固学习所得

老师总结:各位同学,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整个世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这要求我们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理解人和事;坚持联系的客观性,不能违背规律,盲目决策,不能主观臆造联系,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联系的多样样性。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人类造福。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重要的的指导作用,对建设一个更强大、更美好、更和谐国家和社会也有重要意义。

课后探究: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几乎是家家都会有的烧纸钱等封建迷信活动,请你从联系观角度分析其荒谬性,并根据本地实际为合理解决该问题提供几条合理化措施

组织协调,为成果展示交流搭建平台,分析评价 加深对联系客观性的理解,同时帮助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加深对学习哲学及其他科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热爱科学,反对迷信良好风气。使教学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有机统一。

【巩固练习】

1、下列观点、作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a、 c、 d)

a.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的发生,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灾难,也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xx年1月6日,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东盟10国、中国、韩、日、美、世界卫生组织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为期一天的会议。这说明(a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部分影响整体

c.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b  )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b   )

a.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

5、联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联系表现形式的有(  a  )

①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②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③事物之间的本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④“8”与生意之兴旺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①     d.①②③④

6、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人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c ) 

a.联系是普遍的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五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学案

一、知识点概括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p54

(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运用范围:凡涉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到、”“有利于、有利于、”

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p55

(1)原理内容:p55。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见p55)

4、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p57---58

(1)内容:①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注意:在两者的关系中特别要重视这些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份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二、练习

(一)、单项选择:

1、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入侵”夏威夷大岛后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6广东).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3、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4、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人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联系是普遍的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5、 xx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

a.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b.部分制约整体,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

c.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之和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旨在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问题,欧洲宇航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在xx年11月9日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对金星的探测。人类对金星的探测,从哲学上表明

a.人类要研究金星与地球之间的内在联系  b.人类的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客观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指出,外来物种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加强预防和控制。

7、外来物种离开原生长地,由于天敌减少,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物种的消灭和灭绝。这说明

a.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

b.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的联系的状态也就不同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8、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护本地生物物种 

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c.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限制其不利条件

d.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应无条件地吸收外来物种

9、外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我 + 我们 = 完全的我。”从世界观意义上看,其蕴涵的哲理是

a.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在整体中才有意义b.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c.个人只有融人社会,才能改造主观世界 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10、xx年6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能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强调,既要做好开源工作,又要做好节约工作。“既

要做好开源工作,又要做好节约工作”的思路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11、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12.(不定项)在人类文明史上,物种引进曾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生活,像今天中国餐桌上的土豆、玉米、番茄等无不是引进的结果。但是,外来物种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不断制造许多灾难性后果,例如植物杀手“一枝黄花”的疯狂肆虐,对其他植物形成极大威胁。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联系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事物总是具有二重性                d.发展是曲折的

13.(不定项)我国古代教育家在《慕贤》中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一论断主要说明

a客观条件影响着人的发展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c.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4(不定项).前不久;30个总投资达1 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因其环保评价没有达到要求而被国家环保总局根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叫停,引起社会强烈反应,被人们称之为“环保风暴”。这些被停建项目的申报及管理单位,没有正确处理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b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c.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5.(不定项)((人民日报》报道,科学通过监测发现,由于人类不当和无限制地科考活动,导致南北两极气候变暖,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圈。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d.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

1、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在于文化,在于品牌。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省眉山市,实施以“文化为灵魂、生态为特色、长寿为品牌”的旅游产业发展,注重旅游开发通俗化、生活化、人性化,把“虚”的文化变成“实”的商品,新开发文化旅游商品达300多种。原来的经济基础薄弱市实现了gdp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和工业产销率四项指标的全省第一名。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眉山市怎样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答:(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四川眉山的发展,是从横向重视文化、生态、长寿之间的联系,从纵向把悠久历史的文化资源开发为旅游商品,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

(2)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眉山地区开拓思路,把当地资源与发展旅游紧密结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江苏省某市多年来坚持“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治市方略,以生态建设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市原有的工业基础薄弱,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道路,不但难以赶上发达地区,而且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认为本地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因此,他们因地制宜从发展生态经济入手,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在建设生态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和治理,该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搬迁有色金属企业,治理老企业污染,从而为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铺平道路”。目前,该市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7.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著名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该市是怎样实施“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治市方略的?

(2)从辩证的唯物论角度分析,该市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人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市不沿袭传统经济发展道路,也不盲目照搬其他地区做法,而是因地制宜走富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②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要求人们在工作中把一般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该市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中,抓好示范,面上推广点面结合,相互促进。③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要求人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该市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既讲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每点2分,共6分,若用辩证法其他原理,言之有理也给分)

(2)①要承认自然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②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六

【考点解读】      考点1.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相关链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两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真题再现】1、(06江苏)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考点2.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的含义: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普遍性       (1)表现: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归纳:联系普遍性的哲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应用于哪些材料?p54)

3,联系的客观性

①(定义)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哲理)---- ----(应用于哪些材料?p56)

④归纳:联系的客观性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联系。(应用于哪些材料?p55)

4,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注重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注重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注重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注重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注重事物的不利条件。

【相关链接】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易错点]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p55上。\  联系可以改变,规律可以改变。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与池鱼是直接联系。\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唇亡齿寒。皮与毛、唇与齿是直接联系。

【真题再现】1. (09江苏)xx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跳蚤跳的很高。然后切去双腿,再叫“跳、跳、跳!”,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从哲学上看,该实验者 

a.在实验中获得了正确认识            b.不懂得跳蚤是没有语言和思维能力的

c.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没有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3,(09北京)“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9广东)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4,答: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考点3.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哲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或指导意义〗: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分哲理

〖立足整体原理〗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方法论或指导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搞好局部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或指导意义〗: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哲理应用见p59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3)、〖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相关链接】下面材料中强调整体的有          , 强调部分的有        。  a坚持集体主义,b地方服从中央,c一着不慎满盘皆输,d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e 以农业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发展,f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g统筹全局,h细节决定成败,i个人离不开社会,j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低的一块木板的高度,k得中原者得天下

[易错点]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真题再现】1、(08广东)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中,某校高三(10)同学积极参与,促进了良好的校园氛围的形成。创建和谐校园需要学生参与,所体现的哲理是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和整体相互转化

c.矛盾次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      d.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

2、(08宁夏)“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8海南)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3.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 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3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2分)

【考点再练】

1. (09丹阳模拟)《诗经•终风》云:“寤言不寐。愿言则嚏。〔传〕愿,犹思也,盖他人思我,我则嚏之也。”《毛诗笺》云:“今俗人嚏则曰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上述观点违背了:

a.联系的普遍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条件性

2.(09惠州调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快势必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这说明:

a.联系是普遍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联系是多样的   d.联系是变化的

3、(08重庆)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4、(07宁夏)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5.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牌桌上的失利(“输”)迁怒于身后看“书”的孩子,这一做法?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③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④违背了事物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08全国)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右侧漫画《喜与忧》蕴涵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存在统一的标准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8、(07江苏) “生活导师”的”忠告”--------不要和陌生人交往。这实质上否认了

a.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b.人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

c.人生活在多重社会关系之中 d.人的活动的有意识性

9、右侧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10、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看问题应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c、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11、(07广东)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2. 材料:xx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运用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国家制定的扩大国内需求等政策的正确性。

材料: 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各国迅速蔓延,并进一步波及全球实体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最严峻挑战。重消费轻储蓄,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和风险防范缺失等等都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要解决此次金融危机,就要分析和把握这些条件。而各自为战、不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利益,又加大了危机的危害和防范化解的难度。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12分)

12、(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4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国家制定的扩大国内需求等政策来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体现了正确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4分)w.w

(2)①事物都处在普遍的客观联系之中,要坚持联系的观点。面对金融危机,各国应加强国际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2+2分)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加强金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系。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2+2分)

③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其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各国不能各自为战,要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才能使整个世界摆脱金融危机的困境。(2+2分)

【也可以回答: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分)。它既包括事物外部的这种关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这种关系(2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七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的含义;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努力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认真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从而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认识不同事物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使自己在认识事物时分清主次,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运用心灵反思法,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某一项小发明、小创造或者是某一项成功的创意,反思当时的过程以及促成成功的各种因素,体验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以及积极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由此得出结论:联系虽然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新教材新学案思想政治 ④ 必修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4.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联系,说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高认识、运用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自觉性。如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两个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在唯物辩证法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不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就无法理解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准确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个基本命题,必须掌握好以下知识。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普遍联系的三个层次: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例题:科技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在“入侵”夏威夷岛后,科技蛙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这一事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系的普遍性”以及“普遍联系与具体事物的联系”之间区别的理解。首先,材料中的事例说明了联系的普遍性和条件性。联系作为整个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并且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次,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也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①③是错误的选项。正确答案为d。

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从事物的联系和实践的关系来说),二者都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客观性的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例题:xx年4月28日,会见出席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海峡两岸各界人士时指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他衷心希望,两岸同胞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止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把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维护好、建设好。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讲,这是因为()

a.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b.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c.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海峡两岸休戚与共,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所以a项是错误的。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非常重要,但它不是人们取得良好效果的唯一条件,所以b项错误。d项的判断正确,但它不是从哲学意义上讲的原因。本题正确答案为c。

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在实际生活中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的中间环节。

3.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例题:“神舟”六号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达到了新的高度。它不仅为我国移动通讯、光纤通讯、新材料等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而且1 800多项航天技术转向民用带动了更多的产业链。据测算,由我国航天科技带动的民用产业所产生的效益每年可达1 200亿元。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事物之间存在着无条件的、普遍的联系

c.性质相反的现象之间绝对不可能有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解析:航天科技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并带动了更多的产业链,这表明了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a项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因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c项错误,因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既包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也包括相互限制、相互排斥关系。联系是普遍的,对立的事物之间有统一性,有联系。正确答案为d。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人都是毫无关系的

c.联系是永恒的、不变的、无条件的

d.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年3月,借分子聚会场合公然抛出“四要一没有”主张,声称“中国台湾要独立”“中国台湾要正名”“中国台湾要新宪”“中国台湾要发展”,并表示“中国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这是在分裂道路上又迈出的危险一步。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中国台湾当局的分裂活动()

a.否认了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                

b.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c.损害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

a.面对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画面,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世界上任何两个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b.任何两个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c.一切从实际出发d.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5.从xx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互联网上开设博客,通过这种方式倾听百姓呼声,增加了解民意的渠道。网络正在成为政治决策与民意表达相互沟通的一个直接平台。从唯物辩证法看,这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可以任意改变和创造的

b.科学技术改变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c.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 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6.《淮南子·说山训》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句话表明()

a.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和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7.气象学家洛伦茨说,一只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会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句话说明()

a.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类破坏自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d.人可以主宰自然 

1.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简述联系的特征。

2.辨析: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材料一 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都追求的一个目标。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经济增长的喜悦中时,却开始品尝到经济增长带来的“苦果”: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严重起来,区域性的、潜在性的、暂时性的问题进一步变成全球性的、公开性的和长期性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全人类。为了实现生态经济优先,一些国家在经济核算中采用了绿色gdp公式,即绿色gdp=现行gdp-自然部分虚数-人文部分虚数。这样就较科学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进步。

材料二 xx年3月,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增加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实际上,我国已经开始启动这些政策。xx年底,国家预拨20亿元,启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工程;并拨巨款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的哲学原理说明为什么不应该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唯一指标。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这是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所谓最一般规律,就是整个世界普遍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所以,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唯物辩证法的全部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来说明世界的普遍联系。是否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否认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个根本特征。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所谓相互影响,是指某一事物或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其他事物或因素的变化,反之亦然;相互制约,是指每一事物或每一因素的变化都要受到其他事物或因素的牵制,反之亦然;相互作用,是指每一事物或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周围的其他事物或因素产生作用,反之亦然。

(2)联系的普遍性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

(3)联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世界上找不到同周围事物毫无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其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不与其他要素发生联系或者不与整体发生联系的、孤立存在的要素也是没有的;其三,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世界联系网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八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导学案

【考点扫描】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二、考情分析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 江苏单科,30,2分

广东单科,40(1),9分

联系、发展 安徽文综,38(3),8分

【知识梳理】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这是因为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两大状态。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

①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②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

①事物之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表现:

自在事物:

人为事物:

③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4)事物的联系具有可变性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机械论。

(5)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③意义: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

④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两者相互依赖

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分。

②两者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二是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和要素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2)系统的特征

系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整体性。第二,有序性。 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第二,有序性原则。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三,优化原则。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既要:

又要:

【真题再现】

1、(09江苏30)xx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据此可以排除②③,故选c项。

2、(09北京2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看“蝴蝶效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的说法就是联系普遍性原理的体现,②的说法不对,实际上事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③的说法更是错误,因为它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④的说法正确,是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体现。所以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b。

3、(08全国i 3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解析  本题属于演绎型主观题,考查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问限定了解决此问题需要运用的理论是整体于部分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这个统一整体的一部分。组织答案时,将二者关系及其所对应的方法论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

答案  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同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的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40.(17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40.立意:考查学生对联系的观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知识的掌握,及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哲学原理判断、分析、探究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答案要点:

(1)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九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考点解读

0、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          以及          诸要素之间的          、          和            。

注意:①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即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②联系是不是单向的,而是诸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③不能把哲学上的联系理解为生活中的“联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

表现:①          都处在联系之中(即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         、        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          ,没有一个事物是           的。

原理及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             看问题,反对用      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或“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普遍联系是     的,        的,具体联系是        的,        的。二者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

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      的,                      的。            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       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              中把握事物,切忌              。

注1: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注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          的。人有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不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而是对它的利用。(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3)联系的多样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           ,事物的联系也是             的。

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联系和外部联系、       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③意义:对我们正确          有重要意义。

④原理及方法论: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                       为转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含义:整体是事物的      和发展的         ,部分是事物的     和发展的          ,

(2)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    。②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      地位,整体     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       的地位,部分      和         整体。

相互联系:①两者          :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反之,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分。②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       作用。反之, 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系统优化的方法

(1)含义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整体与系统的关系: “一定意义上”强调二者具有共同点,但又有区别,不能等同。

(2)系统的基本特征

、        、内部结构的           。

(3)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       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②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二、结构体系

三、疑难解析

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所谓“总特征”指的就是“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2、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三者都是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三个观点,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联系构成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1)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②联系这种关系在世界万物中是普遍存在、大量具有的,因而是普遍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每一事物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泥潭。

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不完全等同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使用“一定意义上”就是说这两对关系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这里讲的“一定意义上”主要是指两对关系具有共性的方面,即两对关系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相互依赖等方面。

四、基础训练

1、下列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是:

① 唇亡齿寒    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③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④ 刻舟求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3、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5、《管子•形势解》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是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 

③实现事物的质变必须经过艰苦的量的积累      ④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c、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7、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8、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它更深刻地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联系 

③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  ④规律是必然的联系,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 “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12分)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xx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xx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

——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xx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xx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xx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8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acbbc  bacc

10、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11、①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分)②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3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2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十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江苏卷)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①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   整体的功能状态极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  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 ③        d. ③④

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xx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6. xx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xx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    )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广东单科,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依赖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9.(•江苏单科,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     )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灾 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   )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影响。由于美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

全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联系具有必然性,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具有直接性,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14.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5.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实践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二、主观题

16.(•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7.近两三年来,国家陆续制定和批准了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这些文件和规划从整体的角度采说是基于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的。从具体的编制角度来讲,它特别突出了两点,一是一定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也就是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二是要特别考虑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突出它在这方面的特殊功能。也就是说,考虑到国家全局布局的同时,要充分体现这个地方的特殊需要。这样,就避免了我们所有的区域规划的地方化;另一方面避免了全国规划一刀切,体现了各地的比较优势。这样的规划制定以后,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做法的合理性

17.

请你在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

参考答案示例

新闻导读:“全国各地遭遇柴油荒”

目前我国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 “柴油荒”并非从天而降。事实上,正如媒体所揭示的,柴油减产及节能限电分别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共同制造了这场“柴油荒”。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作为间接推手的突击限电,在舆论解读中似有被过分夸大的痕迹。而同时,柴油减产作为此次“柴油荒”的始作俑者和根本之因,似乎又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突击限电当然是此轮“柴油荒”的重要原因。大面积的、运动式的突击限电,制造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局面:发电机销售火爆,而柴油在短时间内就变得极其短缺。那些在大大小小的工厂里疯狂运转的发电机,成了吞噬柴油供应的无底洞。除却上述因素,突击限电措施的大面积展开,也不合时宜地汇入了“柴油荒”的大合唱。其中的反讽之处在于,致力于节能减排的拉闸限电措施,完全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然而,一台发电机,终究无法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这场油荒,仍然不过是此前无数次油荒的翻版,唯一新鲜的地方就是一台发电机的突然闯入。(张若渔)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十一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要求: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              

2、              的联系和              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

4、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     、

和       为转移。

5、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        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xx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吨水泥的要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3、“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事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一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创新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内在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6、农历辛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改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是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7、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依赖整体

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8、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重粮食而不准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临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注重质变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受此次墨美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响,近日全球股市大跌。分析人士表示,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遭遇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可谓雪上加霜。这主要表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10、一种能快速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这种全称为流感病毒rt—pcr的检测试剂盒,能特异性检测h1、h3、h5、h7、h9亚型流感病毒,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特异性分型检测。这表明

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②意识有能动作用  ③物质是可知的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造福人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分久必合”是历史的必然。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但势力的存在,使和平统一的道路并不平坦。这段话体现了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2、西方古谚曰:“铁钉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主要说明  

a.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表现的

13、xx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的灾害和财产损失。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的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训对今天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14—15题。

14、某市疾控中心发布xx年1月份疾病预报,流感排首位。病毒传播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也有文化因素:冷湿环境有利于病毒繁衍;冬季节日频繁,人们经常聚在一起;密闭不通风的门窗等增加了病毒扩散和传播的机会。这体现的哲理是

a.病毒的存活和繁衍需要一定的条件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15、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待突发公共事件时“以邻为壑”,大大降低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作效率。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②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式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  ④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6、据统计,北京的交通拥堵至少有1/3是由司机、骑车人和行人违章造成的。从哲学角度看,这反映了

a.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c.部分的无序损害了整体功能的发挥     d.系统的整体性

17、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收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理》,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欧几里德实现原有几何知识的系统化,说明

①事物本身的联系具有系统性  ②联系的系统性根源于主观创造  ③事物之间的系统联系是自我呈现的  ④科学理论是对事物联系系统性的创造性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说明

a.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整体与部分是密不可分的        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19、《管子• 形势解》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是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

③实现事物的质变必须经过艰苦的量的积累  ④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

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

21、全球气候变暖使青藏高原的的冰川寿命正在缩短。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d.联系是多样的

22、专家预测,冰川退缩将使河水流量在短期内明显增加。一旦大部分的冰川消亡,其下游河流就会逐渐干涸,最终导致气候干燥、陆地荒漠化等生态灾难的来临。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③联系是无条件的        ④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循环经济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意义。目前,在农村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农村沼气,将人与畜禽粪便、农业的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是广大农村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

2、材料一  党中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并决定到xx年投资4万亿元用以拉动经济增长,新增中央投资的方向可以简称为“6+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同时要加快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国家发改委提出以“天”为单位,争分夺秒,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这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2、自在事物、人为事物    3、主观随意性 

4、时间、地点、条件    5、关键、决定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5  cccac    6—10  aacdc    11—15  abdca

16—20  ccccb    21—22  bd

三.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农业废弃物、沼气、新能源、可代替化肥和农药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对农药的废弃物,我们既要看到其有害方面,也要看到其有益方面,才能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利用。

2、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xx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关系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马虎。

(2)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至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特别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十二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二、【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1、什么是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表现(普遍性原理) ①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之间)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 (3)联系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提示】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例1]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亍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d.①④ [例2]东西方文化不断加强交流,这体现了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c.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3、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提示】 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2)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3)表现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区别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 【疑点】 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拓展】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客观性 一方面,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事物的联系。     另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 [例3]商家越来越注重把传统文化、洋文化与自己的生意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节日推出不同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策划,从而把握市场需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求,掌握销售主动性。商家行为 a.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b.通过改变或创造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c.看到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看到了发展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 [例4]央行公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可以有效规避美元带来的汇率波动,也有利于进出口。这表明哲学的道理是 ①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 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 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5]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1)运用《 政治生活》 中所学民族知识,简要说明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的重要性。

(2)“三个离不开”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哪些观点? [例6]如图所示,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图景。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一种什么联系?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4、联系的多样性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表现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5、联系的多样性之二:条件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拓展】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性:一方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 [例7]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xx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来源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8]江苏省积极探索秸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全省各地区因地制宜形成了“秸杆还田-肥土兴粮-粮丰林茂”、“秸杆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土壤改良”及“秸杆粉碎沤沼—沼渣肥田—反哺作物”等不同的“田埂上的循环经济”链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实践具有客观性,人们不可以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认识是实践的基础,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三、【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联系多样性的表现之一: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两者相互依赖 (2)两者相互影响 区别含义不同(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 地位不同(主导和统率、服从和服务)。 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键部分起着决定作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提示】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的两种情形: 第一,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二,当各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例9]从哲学上分析,对“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正确理解是        a.得到中原就可以永远得到天下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        c.没有注意到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地位        d.把握住部分就能搞好整体 2、方法论要求(两个方面) 第一、                                                                       第二、                                                                   补充:整体与部分辨证关系的深化:系统观     (1)含义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一、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系统和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第二、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例10]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这蕴含的哲理        a.量的积累必定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b.局部和整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c.人的价值主要来自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例11]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歌词主要体现了 a.整体与局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b.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功能 c.关键的局部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重视系统的优化组合  [例12]xx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例13]国务院xx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③部分决定着整体的发展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联系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例14] 《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a.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具有全新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例15]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企业协作配套水平,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中小企业的这种“抱团取暖”、聚集发展说明了: a.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b.局部功能之和必定大于整体功能 c.要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协调发展    d.整体功能必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例16]《管子·形势解》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是…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  ③实现事物的质变必须经过艰苦的量的积累      ④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七课达标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入侵”夏威夷大岛后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太湖蓝藻暴发,从自然因素上看,太湖水位比往年低,去年又是暖冬,适合于蓝藻生长;从人为因素看,沿湖污水排放导致湖体中的氮磷浓度比较高。以上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相互联系着      c.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人为因素是导致蓝藻大规模暴发的关键 4.气候变化对动物习性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反映到遗传上,从而改变动物的基因和进化方向,这一事实说明                                                                 (      ) a.事物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事物的运动和静止依赖于人的意识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d.事物的运动既是永恒的又是有条件的 5.“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c.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6.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7.某市花费巨资从深山引进俄4200多棵大树,这些大树无论外型、内部发育均是为适应深山生活而形成的。但由于进城之后,空气、土壤等生存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大部分大树死亡。在深山老林中长大的大树,因不能适应城市的新环境而死亡,这一事实说明    a.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                                  (      ) b.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8.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农田里“种”出汽油已经成为现实,现代生物技术使农业开始向能源领域拓展。这说明                                                                   (      ) a.科学家的智慧决定了“超油油菜”的诞生   b.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可以改变的 c.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人们凭借想象就能制造新物种 9.《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      )   a.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10.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11.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指出,外来物种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加强预防和控制。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 a.必须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护本地生物物种     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c.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限制其不利条件 d.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应无条件地吸收外来物种 12.外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我 + 我们 = 完全的我。”从世界观意义上看,其蕴涵的哲理是                                                            a.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在整体中才有意义                               (      ) b.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c.个人只有融人社会,才能改造主观世界 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13.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      )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14.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问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     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c. 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 15.下列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是                               (      ) ① 唇亡齿寒                    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③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④ 刻舟求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说,绝对不能小看中国经济放慢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他说,如果中国经济“打喷嚏”,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可能“感冒”。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的联系 ③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④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7.东南亚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                                   (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 c.关键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d.量变引起质变 18.有人大代表将城市和农村比喻为人的两条腿。现在农村这条腿短,不补齐这条短腿,就要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 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部分对整体具有制约作用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9.国家教学系统化论坛指出,教学要素是教学系统的要素,离开了系统理论就不能把握教学要素的整体性。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运作存在着多种联系,运用系统理论可以揭示教学系统的整体特征、等级层次、结构、功能、环境与要素的联系。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优化密切相关,但要素的优化必须服从于系统整体的优化。这说明           (      ) 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④教学系统化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0.一座桥是由多个桥墩支撑起来的,它的承重量不是由最坚固的桥墩决定的,而是由最不坚固的那个桥墩所决定。要想提高整个桥的载重量,必须加固最弱的桥墩的坚固程度。 辨题: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决定着整体的状况。

21.百年奥运,梦想成真。xx年,北京奥运会得到了举国上下的大力支持。奥运口号的征集、奥运歌曲的征集,奥运火炬的传递等等,人民群众都踊跃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是一张中国活的名片。  “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是一张中国活的名片”是如何体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篇十三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  )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江苏卷)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a)

①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   整体的功能状态极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  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 ③        d. ③④

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xx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b)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 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b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6. xx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c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xx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 d  )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广东单科,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依赖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9.(•江苏单科,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b   )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  c  )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灾 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  d  )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影响。由于美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

全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d  )

①联系具有必然性,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具有直接性,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14.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c  )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5.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实践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  )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二、主观题

16.(•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答案  (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17.近两三年来,国家陆续制定和批准了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这些文件和规划从整体的角度采说是基于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的。从具体的编制角度来讲,它特别突出了两点,一是一定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也就是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二是要特别考虑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突出它在这方面的特殊功能。也就是说,考虑到国家全局布局的同时,要充分体现这个地方的特殊需要。这样,就避免了我们所有的区域规划的地方化;另一方面避免了全国规划一刀切,体现了各地的比较优势。这样的规划制定以后,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做法的合理性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区域规划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体现了这一点。

17.

请你在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

参考答案示例

①创新理念。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我们要不断优化学习方式,

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2合作理念。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合作学习和社团活动,提高合作能力。

【收获与反思】

新闻导读:“全国各地遭遇柴油荒”

目前我国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 “柴油荒”并非从天而降。事实上,正如媒体所揭示的,柴油减产及节能限电分别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共同制造了这场“柴油荒”。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作为间接推手的突击限电,在舆论解读中似有被过分夸大的痕迹。而同时,柴油减产作为此次“柴油荒”的始作俑者和根本之因,似乎又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突击限电当然是此轮“柴油荒”的重要原因。大面积的、运动式的突击限电,制造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局面:发电机销售火爆,而柴油在短时间内就变得极其短缺。那些在大大小小的工厂里疯狂运转的发电机,成了吞噬柴油供应的无底洞。除却上述因素,突击限电措施的大面积展开,也不合时宜地汇入了“柴油荒”的大合唱。其中的反讽之处在于,致力于节能减排的拉闸限电措施,完全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然而,一台发电机,终究无法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这场油荒,仍然不过是此前无数次油荒的翻版,唯一新鲜的地方就是一台发电机的突然闯入。(张若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