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8篇)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9:56:59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8篇)
时间:2024-03-20 19:56:59     小编:admin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篇一

1.紧紧抓住核心概念进行分数意义的教学。在新课的教学中,首先结合具体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说一说四分之一表示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发现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许多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实际上就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其次,教学分数的意义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这里尤其要重点强调的是平均分的份数作分母,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作分子,以此来强化分数的具体意义;接着,通过分数的意义的教学铺垫指出,一个整体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同时指出分数的意义也可以说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说一个整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单位“1”。最后,通过做一做的练习来引入分数单位的概念,指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只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并通过具体的分数进行举例说明。

2.深入挖掘分数的意义,体会分率。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清楚知道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还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体会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也就是我们在后面所要学习的分数应用题中的分率。

虽然也对分数的意义进行了重点的教学,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学受已有知识的影响,根本不看图示表示的具体意义,还是把总数量作为分母,把平均分的份数作分子,导致练习中出现错误。

改进措施: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后,着重通过具体的例子辨别,可以采用同步练习中容易出错的例子来进行教学。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篇二

从教室里找不同的分数。

生1:教室里有63个同学,我们男生有34个,是总人数的34/63。

师:那女生呢?

生2:女生有29人,是总人数的29/63。

生3:我看到了1/2,有前后2块黑板,前面这一块黑板就是总数的1/2,后面一块也是总数的1/2。

生4:教室里一共有25块窗户玻璃,南边有6块,就是总数的6/15。

师:还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生5:把15块窗户玻璃平均分成5份,3块玻璃是1份,6块玻璃是2份,可以用分数2/5表示。

……

揭示单位“1”的概念

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要经历三个不同的认知水平。第一,直观形象水平。第二,形象抽象水平。第三,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时,学生的认知基本处于直观形象水平。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到形象抽象水平和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上去。

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去找教室中的分数,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用分数表示各种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感到分数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把握分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当学生“看到的都是分数”时,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本身的敏感性得到了增强。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篇三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课的教学重在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对分数的意义形成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突出了新旧知识间的连贯与生长点,以问题为导向,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不断内化分数的意义。

数学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同样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数学知识是理性的,但也饱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分数的产生,教科书分散在课前和课末呈现,为了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分数产生的演变过程,在现实问题中讲述分数的产生,配于课件动态演示,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学生粗略地知道知识的来源,润物细无声地传播着数学知识与科学探索的启蒙教育。

学生已掌握用一个物体表示,要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表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表示出1/4,让学生自由地创造。这样的情境创设,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不是教师的暗示与启发,而是学生自我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学生依赖于自己的动手实践和实例,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肤浅的,如果只靠练习加以强化,势必影响着后续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后,以问题激发思考,在“比较几个,为什么单位”1“不一样,都可以用表示?”中,从具体实例抽象出单位“1”,使思考问题摆脱具体实物的依赖,明白了一个分数关键看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在“同样是一份,为什么表示的个数不同?”中,体会了单位“1”的数量多少影响着每一份的大小。这样的问题解决,为学生深入理解分数意义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

知识只有在具体应用中,才显示学习的价值。课末除了完成书上的部分练习外,增加了两道思维训练题,猜数游戏迎合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在思考、辩论中,既掌握分数的意义,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在看图说话中,既巩固新知又渗透着不同单位“1”的相互转化思想。

整堂课教学,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在问题情境中不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各自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知识。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篇四

“百分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理解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真切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下面就根据我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根据统计表提出“谁投篮比较准”引发学生思考,在交流后认识到可以用“求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来进行比较,并将分数改写成用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让学生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接下去的一个环节,主要解决百分数的读写问题。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致会读写百分数,所以随后由学生来把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并介绍百分数中各部分与原来分数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既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较能吸引其他学生的兴趣。最后请学生交流88%(90%、86%)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会用“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来表述,也进一步理解和88%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先由教师根据最贴近学生学习的事例进行举例。通过交流一些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不过从课上效果来看,这里举的例子还存在问题。都是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考虑还不够周详,所以对学生后面小结百分数意义造成了错误影响。除了体育达标率占100%外,其余两个都可改掉,比如改成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等等。

由于前面两个部分处理不是很好,出现了问题,使得学生小结“百分数意义”产生困难,最后只能由老师进行揭示。百分比和百分率也是一带而过。

这是一个重组题,主要想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当分数表示一个具体数量时,是有单位的;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即两个数的关系时,是没有单位的。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最后让学生通过“10月1日前,已经完成了计划的95/100(95%)。说明还有(生:5%没有完成)”等两个问题,认识到百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不过从上课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处理的还不到位,有点轻描淡写的感觉。

这一部分主要是想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统计和比较的功能。预想呢学生能进行一定的比较,例如日本森林覆盖率比俄罗斯多27%等等。但是上课时提出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个问题似乎不太适合,如果改成“从这些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也许学生能从预想的方向思考了。当然这部分也想渗透人文教育,主要是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游戏的形式,把数学与语文知识相整合。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篇五

我在上《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单位“1”,我让学生全面参与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并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含义,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的很好,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及实践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实际教学效果基本达到备课时的设想。

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看起来简单,理解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因此在上课中,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分一分、自我创造分数等来体验得到分数过程,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在本节课中,我还重视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思维训练方法指导的比较到位,学生数学迁移能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指导的还不够,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效率还有待于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平均、松散,以至于出现前松后紧和拖堂现象;

(2)个别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还是心有余悸地展开讨论,占用较多时间;

(3)教师放手的还不够。

(4)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

(5)课件没有完全调试好,介绍分数的产生时没能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进行教学。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不仅收获了很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在认识单位“1”时,学生能先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这样为认识单位“1”,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

对于本节课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及设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改进、去思考:

(1)教师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要再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强调,把宝贵的教学时间放在教学的重点;

(2)数学课堂上要尽可能精讲多练;

(3)教师要丰富自己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好的表现要通过多样的形式去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对某些教学环节的改进设想

在经历了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活动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去设计:只给一个分数,如,让学生举例交流它的含义,之后给学生这样两个分数和让学生再去交流它们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分成若干份”和“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这些关键词语。

在认识分数单位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自学,随后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通过适当的练习及时巩固学生自学效果,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心。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篇六

1、揭示课题——分数

2、说分数,介绍分数。

(1)谁来说一个分数?

(2)介绍某个分数的知识。

①意义②各部分名称

3、分数的产生。

(1)从课题中感悟分数的产生。

(2)猜哪个分数最早产生。

(3)介绍分数产生的过程。

1、分实物,动手操作,产生分数

(1)一个苹果(2)1米长的毛线(3)6个苹果(4)10根小棒(5)8颗糖

2、交流分数

(1)苹果(突出平均分)

(2)毛线产生多个分数

(3)6个苹果片突出一个整体

(4)10根小棒产生多个分数

(5)8颗糖产生多个分数

3、概括分数的意义

(1)概括单位“1”①概括单位“1”②找黑板上的单位“1”③举例单位“1”

(2)概括分数的意义①2人小组内交流分数的意义②举手回答分数的意义③感悟数学家说的分数的意义④体会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1、学生自主解答

2、利用媒体反馈交流答案

1、本课小结

2、多种学习方式的引导。

①看书,看课本

②看课外书,和同学一起讨论

③上网学习

④同学间相互交流

这堂数学课,较好地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的这一重要方式。

动手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都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堂课,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体验“分数的产生”时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苹果、毛线、10根小棒、8颗糖等实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在数学中除了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把10根小棒、8颗糖等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而进行平均分。

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

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例如,在教学单位“1”时并没有把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动手分苹果、小棒、糖的过程中感受单位“1”的真正含义。从课堂的学习氛围看出,学生的自主探索,确实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说: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是很有效的方式。因为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优于个体的独自的学习。让学生合作交流,做得比较扎实。例如,在“体验分数”时,老师让学生合作分实物产生分数,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交流中判断其他同学说的分数与所分的实物是否一致,学生在对与错之中掌握知识。这一堂课,学生的合作交流,有自由组合合作交流,有同桌合作探究,有小组合作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讨论认真活跃,交流颇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篇七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掌握如下两个内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理解百分数与分数意义上的区别。对学生而言,百分数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可以找到百分数,但不理解百分数意义。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设计了教学。

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材料的安排上,我大量的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以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结合生活素材谈谈每个百分数的意义,进而总结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认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独立思考,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意义,进而理解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排除分数与百分数意义非本质上的区别,掌握本质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种形式的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大胆发言,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

3.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在进行百分数数据的分析比较中了解我国的国情,增强环保的意识以及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等。

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颇多,学习兴趣盎然。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学生搜集的百分数没有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只是在上课初让学生说说你搜集了什么百分数?是从哪里搜集到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学生对自己搜集的百分数是最感兴趣的,在了解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手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并进行交流,我想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却没有抓住这一点,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材料。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不足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篇八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怎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分数单位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因此,课中我牢牢抓住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此本节课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课一开始我由生活中的测量桌面长度得不到以米为单位的整数结果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明白分数产生的原因及历史。

通过四分之一,唤起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回忆,再从一盒巧克力既四块巧克力平均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再进行平均分时,先要把四块巧克力看成一个整体。然后通过在8颗棋子和12根棉签中找四分之一的活动,通过同桌间的讨论与合作,不仅加深学生对一个整体的意识,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这个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发现不同整体数量不同,认识到这些整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通过举例,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此时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从单位“1”的数学意识到与自然数1的不同。多媒体演示及动手操作,加强直观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在做一做中,我由整数单位小数单位迁移到分数的单位,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更好的掌握分数单位。教学中通过闯关游戏,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说一说信息中分数的意义时,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然后在精彩的分糖游戏中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加入到分数的意义的拓展练习中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