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七篇)

最新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0 08:29:34
最新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七篇)
时间:2023-03-30 08:29:34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篇一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地位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知识与技能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通过摆小棒、编口诀、找规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找到编写口诀的方法,发现口诀的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体会一句口诀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乘法口诀,但因为暑假提前预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对口诀也的记忆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针对这一情况,课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5的乘法口诀,运用具体情境理解5的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依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课前利用动态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很自然的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动。

3.通过趣味性的变式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在推导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从编儿歌开始,找到编口诀的窍门,然后顺理成章的列出算式归纳出乘法口诀,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学习到新知识。

另外,《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注意用赞许、激励、表扬,创设情境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采取了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交流、操作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孩子学习,兴趣为先。课前,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杂技视频,吸引学生眼球,接着引导学生观看杂技图片,再以杂技图片为情境图呈现数学信息,进而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然顺畅,较好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精心设计了一些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玩中学,乐中悟,在自主探索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交流,进而有序地推进学生对新知的体验、感悟、建构。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课堂上我主要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更多的关注情境与知识的连接点,促进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迁移,主动进行新知的建构。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极为重要。因此我采用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教学策略,逐步让学生经历并掌握口诀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知识的序列。先是利用编儿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二是利用51与 15的乘法口诀,由老师编给学生看。三是编52与 25的乘法口诀,老师指导学生来编。四是放手学生自己编口诀。五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在这样由扶到放的过程中,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此环节我还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过程。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理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利用已知探究未知, 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究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记口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喜欢的方法来记忆。通过交流与提问,丰富记忆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口诀的含义,弄清楚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时有效的提问、比赛又使课堂锦上添花,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此环节的设计也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 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既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能创造性地运用,本节课将枯燥的练习都赋予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注重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练习内容的趣味性。 用猴子兄弟的烦恼,小猪的难题,身边的数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练习热情,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口诀、记忆口诀。虽然都是5句口诀不断地重复,却让学生学而不厌,熟而不倦,让原本枯燥机械的练习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这样的练习设计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应用的技能,更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四)回顾整理畅谈收获

结合课堂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整体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理顺知识脉络。

(五)课堂检测检验效果

课堂检测是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一种综合评价。主要考察落实学生是否真正做到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其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通过竞赛、操作、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的学习过程,经历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的学习过程,在反复实践中知其然而再知其所以然,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有序等数学思想方法。这样的教学设想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篇二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数学教育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比较高,但存在两个学习误区:1、渴求实践,排斥理论。这种轻视、讨厌、逃避、拒绝理论的学习心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效果;2.强于接受,弱于研究。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于被老师“灌输”和“填充”,对研究型的学习方式很不适应。而这对于培养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师资十分不利。

1、理论解析法:由教师运用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必要的理论知识,引领学生初步感受理论的价值。

2、案例分析法:理论必须用起来,学生才会感受到它的真正价值。案例分析,为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设起了联系的桥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把理论逐渐内化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

3、问题研讨法:问题是学习的心脏,运用问题研讨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再现和再强化相同加数连加是十分必要的 。

1、出示:5+5+5+5+5+5这些算式写起来比较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板书课题)通过准备题,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数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数连加式题的特征,并能初步认识到: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从而为学习乘法做了孕伏。

2、加强直观,借助演示。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例题的处理要借助卡片(红花卡片、正方形卡片和圆形卡片)的直观演示、操作来达到初步理解乘法意义的目的.具体可采用以下程序:演示操作--列连加算式--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指导算式的写法、读法和定义,并认识“×”号.认识“乘法算式”要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实际操作、认真的观察分析来完成.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注意设计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饶有趣味的'练习,这样可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4、课外延伸,拓展学习时空。

在进行课堂小结之后,布置课后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我想,课堂学习时间的结束不代表学生学习活动的停止,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拓展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开阔视野,丰富经验,生成智慧,增强素质,体会那种由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认识乘法

① 加法算式

2+2+2=6

乘法算式:2×3=6 读作2乘3

表示3个2相加

2表示相同的加数是2,

3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个。

② 加法算式

3+3+3+3=12

乘法算式:3×4=12 读作3乘4

表示4个3相加

3表示相同的加数是3,

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是4个。

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篇三

等边三角形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主要内容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判定定理的推理证明和初步应用。是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后学习的,本课学习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更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探索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

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1)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

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证明。

(1)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和证明。

根据“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理念。我确定本课的教法为:探究发现法,即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获得知识。

“教学中让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而本课的学法指导是让学生在“观察——发现——论证——归纳”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交流合作的良好品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为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实物图片,在众多图形中认识等腰三角形,辨认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揭示课题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从实物抽象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几何图形,并用课件展示图形。请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殊之处?——学生回答后自然引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问题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根据定义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度量三角形内角的角度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

问题3我们从边、角两方面描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那么我们要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从边、角如何判定?(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时间)然后归纳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4你认为有一个角等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请把你的证明思路和同伴交流。(提出问题后,再次让学生合作交流,归纳: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2,有一个角是60度,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应用新知巩固提高1。例题解析;课外兴趣小组

(1)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猜想结论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推理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练习(然后我又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

第一部分设计了两道有关等边三角形推理的练习。目的是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篇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播放动物运动的片断,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为活动3做铺垫,运用游戏性较强的活动方式,可帮助学生把已有的零散的认识梳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的运动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并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同的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总结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多媒体设备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动物王国看一看,请大家张开想像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过浩瀚的大海,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茫茫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来到了动物王国。请大家看大屏幕。

播放动物运动的课件。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根据所播放的视频想一想,那些动物天上飞 那些动物地上爬 那些动物路上跑 那些动物水中游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教师: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举手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书上第四页写出你的做法学生记录并且回答。

2.模仿动物运动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一下他们是怎样运动的。这里我提示一下: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评价。

3.【分组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再模仿一下你所感兴趣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请小组成员把每个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上第五页下表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

小组活动,评出超级模仿秀。

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结果记录到第六页上面的方格中。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让我们回忆一下校运会的情景,想一想,运动会上都有哪些运动项目呀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填一下第六页学生运动会报名表。学生填写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大家都有参加运动会的经验,现在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帮助它们报名吧。首先各小组讨论确定一下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小组讨论,确定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动物适合参加的比赛项目,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每项参赛动物的运动速度,最长运动距离。

动物运动会

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

2.模仿动物运动

3.【分组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篇五

《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三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旧教材在学习口诀的编排上以2的乘法口诀为开端,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以本课即“5的乘法口诀”为切入点来学习的,这样的安排使教材更加的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他们自觉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更便于学生运用方法的迁移来学习其他口诀,因为5的乘法口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学习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指及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口诀。

大部分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使他们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

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掌握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

3.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有机地重组教材,以“五环旗”为整节课的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记忆5的乘法口诀

教材主要包括“数松果”、“算一算”、“练一练”三大块,根据教材内容主要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性学习”、“游戏”、“应用”四大部分。重点从导入的处理、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安排、乘法口诀学习方法的掌握三个方面来说一说。

新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且非常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强调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于是,我改变教材中“数松果”的情境,用北京奥运开幕式及运动员夺冠的片段为情境导入,以此为契机,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举行北京奥运会时人们各种兴奋欢呼的场面,在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和欢呼声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奥运的激情在不自觉中已被成功激起。然后出示奥运五环旗,由学生说说对它的认识,教师再进行简单介绍。

在新课探究这一环节中,原本教材分“数松果”和“算一算”这两大部分,潜意识已经把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割裂为先用最基础的数数的方法来解决,而后才是采用根据图意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我将教材中的“数松果”这部分换成“五环旗”的内容,并与“算一算”这部分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导入部分教学完后直接出示9面五环旗,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在学生自主提问以后,便将“一共有多少个环?”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应于自己知识基础的方法进行解决,而且将这一环节安排小组活动,这样每个学生不仅可以有自己的方法,还能够获取别人的好方法。这样将教材的有效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而且更能够适用于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

在学习口诀这部分内容中,设计时力求将情境图、算式、口诀三部分联系起来,整段教学流程突出“简化”二字。让学生从理解图意出发,根据图意将具体的图抽象“简化”成用乘法算式表示,再根据有关5的乘法算式的规律,将5的乘法算式“简化”成5的乘法口诀,即“看算式编口诀”。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便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口诀”是由生活实际中逐步抽象、简化成数学知识的,且能充分体会到口诀的作用,自觉产生记忆口诀的欲望。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篇六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乘加、乘减、除加和除减及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四则运算方法在实际问题哄的中和应用。本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探索“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回合运算想运算顺序,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通过购物的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飞顺序;在解决问日的过程中发现先乘后加的于一年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爱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飞合理性进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需要先算乘、除的混合运算式题;利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关键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运算的顺序。

(3)重视学生在计算两步式题时,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时划分6课时(机动课时)

1、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1)一年级下册百以内加减及实际应用。

(2)表内乘除及实际应用。

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混合运算的顺序。

(2)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乘除法中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实际应用。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的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小熊购物”“买鲜花”“过河”等多种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运算顺序

当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要安排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可以结合解决为难他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第一课《小熊购物》

1、教学目标,重难点

知识目标: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教学难点: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2、本课知识点:本节课有两个知识(乘加的运算顺序和乘减的运算顺序)本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教学时,首先请学生先观察主题图,找出所需要的数学信息。在讨论“胖胖要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出多少元?”这个问题时,教材列举了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得出的结果。(对学生可必提出“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的说法)在综合列式方法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更是将乘法放在前面,另一种则是将乘法放在后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假发和乘法的综合算式中,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当“小小的售货员“或者当“小顾客”,买卖东西算价钱,本节课只是借助情境,使学生体会“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在日常教学时,不要求学生必须列综合算式解决应用问题。

借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试一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既可以用分步解答,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过程,体会在即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学生在学习除法竖式时可能存在的问题:运算顺序出现错误,学生会习惯性的按惯性从左往右计算,不认真观察题型,还存在讲不计算的内容忘记写或者将不计算的写在后面。

第二课《买鲜花》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道理。

2、本课知识点:本节课同样也有两个知识点(除减的运算顺序和除加的运算顺序)教材中创设了“买鲜花”的情境,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从图中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问题,让学生是解决问题,并与同伴讨论试列出含有除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算式,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在此基础上海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朵手啊钱?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解答。让学生通过交流分析既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3、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时可能存在的问题:运算顺序及第一课时存在的问题,以及书写格式上存在问题。

第三课《过河》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关键:

知识目标: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本课知识点:本课的知识点是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教材中噢乖创设了“过河”的情景,通过“河岸上有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体会到哦啊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和要解答什么问题,然后独立试做。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可能会出现29+25÷9。急哦啊是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该算式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结合具体情境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将小括号介绍给同学们,使学生领会到有了小括号使,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本节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正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可能学生会先算乘除发而忽略括号里面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列出的算式少了小括号。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学情分析篇七

有几块积木”

1.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初步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

3.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课件、练一练第三题的房子和算式卡片。

1. 每行画4个圆形,画5行。

2. 每列画5个圆形,画4列。(同桌互相检查画的结果)

1. 想一想,写在本子上。

2. 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

1. 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积木的?同桌交流不同方法:横着看…… 竖着看……

2.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有几块积木吗?5×7=35(块) 7×5=35(块)

3. 全班交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