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篇一
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乡村绿化美化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乡村绿化美化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地区还存在乡村绿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与农民群众期盼的优美生态环境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乡村生态建设的突出短板。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不断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积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全面保护乡村绿化成果,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努力建设“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乡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瞄准乡村绿化突出短板,一村一策,缺什么补什么。避免发展模式趋同化、建设标准“一刀切”。
2.保护优先、留住乡愁。保护乡村地形地貌、水系水体、林草植被等自然生态资源,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维护自然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综合提升乡村山水林田湖草自然风貌,突出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
3.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充分考虑乡村发展基础,尊重村民意愿,按照乡村建设规律,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分步有序推进乡村绿化美化。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合理确定乡村绿化美化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标准。
4.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坚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动员村民自己动手,自觉投身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调控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绿化美化。
(三)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16.4%,努力建成365个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森林乡村,力争创建3-5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扎实开展,乡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绿化总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行动内容
(一)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结合古村落、古建筑、名人古迹等保护,依据地形地貌,加强护村林、风水林、景观林保护,促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加强乡村原生林草植被、自然景观、小微湿地等自然生境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全面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对古树名木、风水林、珍贵树种等进行挂牌保护。对濒危和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及时开展抢救复壮工作。发挥生态护林员、草原管护员的巡护作用,落实巡护责任,抓好林草火源监管和重大病虫害灾情报告,及时组织除治,减少灾害损失。
(二)增加乡村生态绿量。因地制宜开展环村林、护路林、护岸林、风景林、游憩林、康养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林网等建设。推进乡村绿道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地形地貌,将农田、果园、山地、森林、草原、湿地、古村、遗址等特色景观联成一体,构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人文丰富、景观多样的乡村绿道网。开展乡村裸露山体、采石取土创面、矿山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地等绿化美化。利用边角地、空闲地、撂荒地、拆违地等,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建设一批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微绿化公园、公共绿地。开展庭院绿化,见缝插绿,有条件的可开展立体绿化,乔、灌、草、花、藤多层次绿化,提升庭院绿化水平。慎用外来树种集中连片造林,鼓励使用乡土树种开展乡村绿化美化,防止“奢侈化、媚外化”等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做法。
(三)提升乡村绿化质量。要科学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树。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壮苗,优先使用保障性苗圃培育的苗木开展乡村绿化。重视种源和遗传品质,造林用种用苗必须具备“两证一签”。做好绿化苗木供需衔接,避免长距离调运种苗。鼓励营造混交林,加强造林后期管护,确保成活成林见效。对村庄周边缺株断带、林相残破的河流公路两侧林带、环村林带、农田林网等进行补植修护,构建完整的村庄森林防护屏障。对生长不良、防护功能低下的退化防护林,实施修复改造,提升防护林网功能质量。对成过熟林、枯死林木进行更新改造,优化防护林网结构,提升防护林网、林带生态功能。对乡村范围内的中幼龄林,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利用林间空地补植乡土珍贵树种,促进天然更新,优化森林结构,培育健康稳定的多功能森林,构建优美森林生态景观,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
(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将乡村绿化美化与林草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培育林草产业品牌,提升林草产业品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林草产业振兴,实现林草产业富民。做好“特”字文章,结合地方传统习惯,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珍贵树种用材林及干鲜果、中药材、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推广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林禽、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林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乡村绿色生态资源,用好古村落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古迹、古树名木、乡村绿道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森林观光、林果采摘、森林康养、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三、推进实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市州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摸清底数、梳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县域内乡村绿化美化的内容、任务、标准,将任务落实到行政村,并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专人负责。
(二)加强宣传发动。各地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的重大意义,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利用生态科普栏等形式,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解读乡村振兴政策,提高村民知晓度和参与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的良好氛围。
(三)层层抓点示范。各市(州)至少确定1—2个县开展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建设工作,每个县(市、区)至少确定2-3个乡镇开展森林乡镇建设试点,每个乡镇至少确定3-5个行政村开展森林乡村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总结提炼出一批乡村绿化美化成功经验,形成一批能复制、可学习、可推广的成熟技术、建设方式和管护机制。各市(州)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请于2019年8月23日前将确定的试点县(市、区)、乡镇和行政村名单上报省林草局。
(四)持续稳步推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既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分阶段部署、分年度实施,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各地要针对突出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和传统习俗,根据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林草产业发展需要,由易到难、有序推进,推动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常态化。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节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自然条件好、气候条件适宜、树种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加快乡村绿化美化进程。有条件的地方要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创建更多美丽宜居的森林乡村。干旱地区要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确定林草比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逐步提高生态宜居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乡村绿化美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措施,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统筹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各项任务。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牵头部门的作用。省林业和草原局将对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开展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的县进行通报表扬,重点宣传。市州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督促指导。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二)强化责任落实。完善“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实施”的工作机制。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促请党委政府将乡村绿化美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评价考核范围;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和责任清单。指导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辖区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确保乡村绿化美化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完善政策机制。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各类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乡村绿化美化。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结合现有林草工程,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造后补、筹资筹劳、以工代赈等形式,引导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成果共建共享,鼓励各地依托乡村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绿化美化。
(四)确保建设成效。引导和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下乡指导编制乡村绿化美化规划设计,以建立科技示范点、技术承包、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加强乡村绿化美化技术指导服务,提高乡村绿化美化成效。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制定完善乡规民约,树立良好的村风村貌、家风家训,营造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提高村民生态保护意识,巩固乡村绿化美化成果。
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篇二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美环境建设活动为载体,着力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努力打造优美整洁,规范有序,文明高效,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形象,做到以环境带作风,以环境树形象,以环境提效能,切实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根本目的。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梁鸽翔
2、实施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后勤组全体同志
三、工作任务
1、绿化美化校园按照“能绿则绿”的要求,对校园进行全面绿化,科学搭配花草树木的品种,针对目前学校的整体格局,充分开发每一块能够绿化美化的土地资源,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智慧,深入调研,全面谋划,认真落实,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2、利用本土苗木种子结合本地实际,就地取材,充分发动全校师生捐献花草苗木的种子和幼苗,用足用实用好本土资源,恰到好处地实现绿化、美化的目标任务。
3、积极创设景观通过垂直挂绿,阳台摆绿,栏杆绕绿等方式,增加校园绿量,提升校园绿化档次,要求各班及处室,充分发动师生,献策献力,在教室及处室内栽培合适的花木,并安排学生专人管护,以此达成育花育人的双重效果。
4、净化美化校园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和环境大整治活动,消除校园内的垃圾和杂物,使校园卫生干净整洁,在师生中开展“我为校园增绿”和“校园花朵我载植”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全体师生“爱花、爱草、美化环境、美化校园”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5、立足现状,大胆创新对我校现有花园、绿化带重新进行修剪、整形。以求有新变化、树立新形象、创设新环境。
6、针对我校今年校园、操场硬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谋划、小调整。重在维护、修剪、整形。工程结束后全面实施校园绿化美化,改善校园面貌,优化育人环境,树立学校新形象。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3月1日―――3月20日),宣传动员。学校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全体师生参与绿化美化活动。
第二阶段(3月21日―――4月10日)制定计划。校工会和政教处、后勤处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要求。
第三阶段(4月11日―――4月20日)组织实施。根据实施细则,按计划有步骤地高质量地落实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各班组、各处室全力抓好落实,做到空地绿成苗,花园花常开。
第四阶段(4月21日―――5月10日)总结汇报。“五一”假后,学校按照实施细则和工作要求,全面检查,查漏补缺,确保面积达标,质量创优。
五、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环境的优化美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作风,提升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全体师生要人人参与,全员动手,积极完成此项工作。
2、科学谋划校工会、政教处、后勤处要在全体师生中展开调研,广泛听取全体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实施细则,为第三阶段的具体实施当好参谋,当好指挥。
3、落实责任根据“谁的区域谁管护”的要求,落实好绿
化美化区域的管理和维护责任,抓好抓实花木的日常施肥、浇水、修剪及除虫防病害工作,做到个个参与,责任明确。
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篇三
近年来,我市城区建设伴随着新世纪生态文明发展的春风,园林式城市的辐射和形成不断向纵深扩展,绿化美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更加完美。做为我市城区西部最大的一所高中,积极创建园林式校园责无旁贷。按照有关要求,根据校园实际,把树人和树木,把自然和人文环境相结合.通过创建园林式校园的绿化美化,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获取知识和身心健康的最好环境,为广大教职员工高效率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最好的场所,为实现创建园林式校园达一流高档次的宏伟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和持续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与对外形象为出发点,以绿化美化为主要手段,将校园建成一个集文化,生态,景观,休息,娱乐为一体的学习生活空间,体现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雅的园林式校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组长____xx校长
副组长______xx主管
组员______班子成员,各年级组长成立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_____xx具体负债
成员______xx保管,花工等
规划分大区:校园区和家属区.小区分:学校门围区,水池花园区,综合楼花坛区,学生公寓区,师生餐厅区,体育运动区。
1.学校门外的花坛,缺乏层次感,色彩太单调,增加绿丛中有红花,增加色彩灯,刷新渭南市杜桥中学七个大字为金黄色,体现美感.门内南边的竹子林要整修,四周栽培篱笆。
2.学生公寓旁的绿化带,要设计成组群花坛,在花草中间布置适当的球形冬青,达到多姿多彩。
4.教学楼及综合楼前的花坛,种植四季花卉,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紫薇花.秋季的月季,冬季的腊梅.达到四季有鲜花,处处有芬芳。
5.家属区和校园区,实行平面与立体结合.在家属区开展每户养五盆花活动,学校安排专人管理,让草绿花香充满家属院.在校区的主楼上建立花坛,栽种耐寒常绿的吊兰.沿楼房外墙面种植爬山虎。
6.体育运动区,在操场四周和四角,放置移动花坛,看台周围种植高大的国槐树和松柏,以便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好运动场地的草坪。
1.保持原有客观赏的树木,风景。
2.学校统一安排,分季度,有计划地投入资金,从财力人力上大力支持此项工程.同时争取社会力量对学校创建工作的大力支持。
3.动员全体师生的力量,开展大家捐花献草活动,让每个教室,办公室,教研组都有绿草艳花美色。
4.加强对绿化美化成果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落实工作责任,保证草绿花香,永远健康。
5.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林荫绿地为主,在校园的适当位置配备亭台,雕塑。
总之,要真抓实干,有规划,有落实,有发展,真正使创建园林式校园构成独具特色的风貌,努力创造舒适,优美,陶冶情操的学习生活环境。
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篇四
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乡村绿化美化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乡村绿化美化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地区还存在乡村绿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与农民群众期盼的优美生态环境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乡村生态建设的突出短板。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不断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积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全面保护乡村绿化成果,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努力建设“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乡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瞄准乡村绿化突出短板,一村一策,缺什么补什么。避免发展模式趋同化、建设标准“一刀切”。
2.保护优先、留住乡愁。保护乡村地形地貌、水系水体、林草植被等自然生态资源,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维护自然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综合提升乡村山水林田湖草自然风貌,突出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
3.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充分考虑乡村发展基础,尊重村民意愿,按照乡村建设规律,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分步有序推进乡村绿化美化。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合理确定乡村绿化美化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标准。
4.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坚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动员村民自己动手,自觉投身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调控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绿化美化。
(三)行动目标。到20_年,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16.4%,努力建成365个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森林乡村,力争创建3-5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扎实开展,乡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绿化总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行动内容
(一)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结合古村落、古建筑、名人古迹等保护,依据地形地貌,加强护村林、风水林、景观林保护,促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加强乡村原生林草植被、自然景观、小微湿地等自然生境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全面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对古树名木、风水林、珍贵树种等进行挂牌保护。对濒危和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及时开展抢救复壮工作。发挥生态护林员、草原管护员的巡护作用,落实巡护责任,抓好林草火源监管和重大病虫害灾情报告,及时组织除治,减少灾害损失。
(二)增加乡村生态绿量。因地制宜开展环村林、护路林、护岸林、风景林、游憩林、康养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林网等建设。推进乡村绿道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地形地貌,将农田、果园、山地、森林、草原、湿地、古村、遗址等特色景观联成一体,构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人文丰富、景观多样的乡村绿道网。开展乡村裸露山体、采石取土创面、矿山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地等绿化美化。利用边角地、空闲地、撂荒地、拆违地等,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建设一批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微绿化公园、公共绿地。开展庭院绿化,见缝插绿,有条件的可开展立体绿化,乔、灌、草、花、藤多层次绿化,提升庭院绿化水平。慎用外来树种集中连片造林,鼓励使用乡土树种开展乡村绿化美化,防止“奢侈化、媚外化”等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做法。
(三)提升乡村绿化质量。要科学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树。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壮苗,优先使用保障性苗圃培育的苗木开展乡村绿化。重视种源和遗传品质,造林用种用苗必须具备“两证一签”。做好绿化苗木供需衔接,避免长距离调运种苗。鼓励营造混交林,加强造林后期管护,确保成活成林见效。对村庄周边缺株断带、林相残破的河流公路两侧林带、环村林带、农田林网等进行补植修护,构建完整的村庄森林防护屏障。对生长不良、防护功能低下的退化防护林,实施修复改造,提升防护林网功能质量。对成过熟林、枯死林木进行更新改造,优化防护林网结构,提升防护林网、林带生态功能。对乡村范围内的中幼龄林,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利用林间空地补植乡土珍贵树种,促进天然更新,优化森林结构,培育健康稳定的多功能森林,构建优美森林生态景观,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
(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将乡村绿化美化与林草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培育林草产业品牌,提升林草产业品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林草产业振兴,实现林草产业富民。做好“特”字文章,结合地方传统习惯,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珍贵树种用材林及干鲜果、中药材、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推广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林禽、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林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乡村绿色生态资源,用好古村落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古迹、古树名木、乡村绿道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森林观光、林果采摘、森林康养、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三、推进实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市州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摸清底数、梳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县域内乡村绿化美化的内容、任务、标准,将任务落实到行政村,并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专人负责。
(二)加强宣传发动。各地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的重大意义,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利用生态科普栏等形式,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解读乡村振兴政策,提高村民知晓度和参与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的良好氛围。
(三)层层抓点示范。各市(州)至少确定1—2个县开展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建设工作,每个县(市、区)至少确定2-3个乡镇开展森林乡镇建设试点,每个乡镇至少确定3-5个行政村开展森林乡村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总结提炼出一批乡村绿化美化成功经验,形成一批能复制、可学习、可推广的成熟技术、建设方式和管护机制。各市(州)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请于20_年8月23日前将确定的试点县(市、区)、乡镇和行政村名单上报省林草局。
(四)持续稳步推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既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分阶段部署、分年度实施,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各地要针对突出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和传统习俗,根据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林草产业发展需要,由易到难、有序推进,推动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常态化。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节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自然条件好、气候条件适宜、树种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加快乡村绿化美化进程。有条件的地方要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创建更多美丽宜居的森林乡村。干旱地区要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确定林草比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逐步提高生态宜居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乡村绿化美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措施,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统筹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各项任务。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牵头部门的作用。省林业和草原局将对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开展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的县进行通报表扬,重点宣传。市州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督促指导。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二)强化责任落实。完善“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实施”的工作机制。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促请党委政府将乡村绿化美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评价考核范围;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和责任清单。指导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辖区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确保乡村绿化美化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完善政策机制。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20_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各类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乡村绿化美化。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结合现有林草工程,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造后补、筹资筹劳、以工代赈等形式,引导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成果共建共享,鼓励各地依托乡村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绿化美化。
(四)确保建设成效。引导和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下乡指导编制乡村绿化美化规划设计,以建立科技示范点、技术承包、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加强乡村绿化美化技术指导服务,提高乡村绿化美化成效。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制定完善乡规民约,树立良好的村风村貌、家风家训,营造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提高村民生态保护意识,巩固乡村绿化美化成果。
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篇五
根据《晋中市村庄绿化实施方案》、《晋中市村庄绿化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近两年村庄绿化中的经验和问题,制订本实施方案。
2、分类指导,因村而宜的原则。依据我县区位、经济状况,我县村庄绿化分为三大类,即(一)园林型:指经济状况较好,处于城市周边或交通干线上,要达到村内有园,村外有林,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绿化效果;(二)林果型:指经济状况一般,适应种植林果的村庄,要体现街道大树成行,庭院花果飘香,村周林果满山的效果;(三)生态型:指经济状况较差,地理偏辟的山区、丘陵区,以营造生态林、防护林为重点,体现村内随处有绿,村周林木遍地的效果。
3、统筹考虑,重点突出的原则。村庄绿化内容包含五方面,即村道绿化、街巷绿化、村周绿化、公共场地绿化、农家庭院绿化。设计施工要兼顾五个方面,但重点是村内外街道和村周绿化,按工程量划分是:村内外道路占工程量的50%,村周绿化占工程量的30%,庭院和公共场地占工程量的20%。设计施工中要做好两个衔接,一是紧邻村之间通道绿化衔接,公共绿地共享;二是村庄绿化中原有林木与新栽树木之间的衔接,要较好地体现整体性。
4、主体明确,专业施工的原则。村庄绿化的实施主体是有绿化任务的村民委员会,它是村庄绿化的组织者、享有者、管护者。因此各乡村必须积极组织协调,聘请有关工队进行设计。绿化施工依设计进行。要尽可能采取专业化施工的方式,栽植抚育一年后由上级林业部门验收,兑现补助资金。所栽树木、绿地由实施村做好长期的管护工作。
总体要求是:村庄主要进出村道路全部绿化,村内主要街巷绿化框架基本形成,公共绿地及休闲活动场所初具规模,村民院落绿荫覆盖,村委、学校等公共场所整体实现绿化,努力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1、庭院绿化,尽量选择长寿高大的乔木树种和经济林树种。
2、进出村道路两侧必须配置一行以上高大乔木,常青树种可营造小景点,或在乔木内侧点缀栽植。
3、村中街巷绿化要在两侧或者单侧栽植行道树,树种主要以长寿高大乔木为主,并适当配置花灌木。
4、村内学校、村委、街心等公共场所绿化可以栽植长寿高大乔木片林,也可以配置以花灌木为主的小景点或绿化小品,提高绿化档次。
5、环村林带绿化原则上沿路渠、河滩地、边缘地、空隙地营造林带或片林。平川区限定在200米范围内,山区、丘陵区为第一层山脊线内。
6、村外村内所有空闲地,必须全部绿化,面积较大的营造片林,面积较小的可岛状栽植高大乔木,也可营造小景点。
7、平川区村庄绿化率和新村林木绿化率要求达到30%以上,山区、丘陵区和旧村林木绿化率要求达到25%以上。
1、苗木指标:进出村路、村街道绿化苗木不小于2.5厘米,针叶乔木要求树高1.0米、冠幅0.4米以上并带好母土,核桃、枣、杏树等经济树苗木为两年生的嫁接苗,灌木树种为两年生,株高0.5米以上或头数为五头左右。树冠完整、匀称,根系完好,无损伤。
2、整地栽植标准:乔木树坑规格为0.7米×0.7米×0.7米,灌木树坑规格为0.5米×0.5米×0.5米,村内街道、进出村路、单位绿化乔木换土要求为1米×1米×1米,花灌木换土为0.6×米×0.6米×0.6米,草坪换土要求为0.6米厚,并对土壤改良。在保证不窝根的前提下,做到栽植整齐,苗木要扶正踩实。单位绿化要注重树木搭配的艺术效果。
3、管护要求:及时松土、除草、浇水,修理树盘,防治病虫害,促进其快速生长,使其早日成景出效。
村庄绿化以省市县资金为基准,按资金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项目包含设计施工图,工程量及预算。村庄绿化施工采用专业施工的制度,由林业部门监督,实施村发包招标,招标后严格按设计施工。村庄绿化要严格按设计标准,由市县两级林业部门组织验收,成活保存率大于85%。具体标准执行市林业局的验收方案。
(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按照"市指导、县负责、乡主抓、村落实"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搞好协调,把村庄绿化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林业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年度任务搞好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工程督导和组织验收。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护。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集体管护、承包管护、专人管护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管护机制,通过明确职能、细化责任,使管护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所实施的村都要制定村规民约,确保村庄绿化成果。
(三)严格检查,限期完成。县政府将把村庄绿化纳入新农村建设年度单项考核内容,对各乡村进行认真严格考核并及时组织督导。对完成任务好的乡村予以表彰,完成任务差的乡村进行通报批评。
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篇六
以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美环境建设活动为载体,着力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努力打造优美整洁,规范有序,文明高效,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形象,做到以环境带作风,以环境树形象,以环境提效能,切实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根本目的。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梁鸽翔
2、实施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后勤组全体同志
三、工作任务
1、绿化美化校园按照“能绿则绿”的要求,对校园进行全面绿化,科学搭配花草树木的品种,针对目前学校的整体格局,充分开发每一块能够绿化美化的土地资源,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智慧,深入调研,全面谋划,认真落实,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2、利用本土苗木种子结合本地实际,就地取材,充分发动全校师生捐献花草苗木的种子和幼苗,用足用实用好本土资源,恰到好处地实现绿化、美化的目标任务。
3、积极创设景观通过垂直挂绿,阳台摆绿,栏杆绕绿等方式,增加校园绿量,提升校园绿化档次,要求各班及处室,充分发动师生,献策献力,在教室及处室内栽培合适的花木,并安排学生专人管护,以此达成育花育人的双重效果。
4、净化美化校园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和环境大整治活动,消除校园内的垃圾和杂物,使校园卫生干净整洁,在师生中开展“我为校园增绿”和“校园花朵我载植”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全体师生“爱花、爱草、美化环境、美化校园”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5、立足现状,大胆创新对我校现有花园、绿化带重新进行修剪、整形。以求有新变化、树立新形象、创设新环境。
6、针对我校今年校园、操场硬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谋划、小调整。重在维护、修剪、整形。工程结束后全面实施校园绿化美化,改善校园面貌,优化育人环境,树立学校新形象。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3月1日―――3月20日),宣传动员。学校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全体师生参与绿化美化活动。
第二阶段(3月21日―――4月10日)制定计划。校工会和政教处、后勤处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要求。
第三阶段(4月11日―――4月20日)组织实施。根据实施细则,按计划有步骤地高质量地落实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各班组、各处室全力抓好落实,做到空地绿成苗,花园花常开。
第四阶段(4月21日―――5月10日)总结汇报。“五一”假后,学校按照实施细则和工作要求,全面检查,查漏补缺,确保面积达标,质量创优。
五、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环境的优化美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作风,提升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全体师生要人人参与,全员动手,积极完成此项工作。
2、科学谋划校工会、政教处、后勤处要在全体师生中展开调研,广泛听取全体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实施细则,为第三阶段的具体实施当好参谋,当好指挥。
3、落实责任根据“谁的区域谁管护”的要求,落实好绿
化美化区域的管理和维护责任,抓好抓实花木的日常施肥、浇水、修剪及除虫防病害工作,做到个个参与,责任明确。
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篇七
根据《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20__-20__),结合20__年村庄绿化实施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规模和设计投资额度
(一)建设规模:40个村庄,其中:经济型25个,精品型村庄5个,示范型10个(省级3个、市级7个)。
(二)设计投资额度(仅指苗木费):各类型设计最高投资额度为经济型1万元;精品型村庄3-5万元;示范型3-8万元,其中:省级为5-8万元,市级3-5万元。
二、实施范围
根据《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的安排和20__年实施成果布局,确定20__年实施范围以“一乡两湖三线”为重点。一乡即:古堰画乡;两湖即:南明湖、月亮湖;三线即:国道线、省道线、县乡线。将省、市级绿化示范村联成线、片、群。
三、项目申请程序
由20__年实施范围内的村提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同意后,报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经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发文列入20__年度村庄绿化建设计划。
四、项目设计与论证
(一)突出村庄个性与特色。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力求避免雷同。
(二)突出重点地段绿化。以古树名木、古廊桥、古庙宇、村委办公场所、村庄主入口处等为重点,以村庄道路为连线,将点线进行有效链接,使之成为村中亮丽的风景线。
(三)注意树种选择搭配。
1.乔木树种:竹、柳、桂、樟适宜本地种植,是村庄绿化的基调树种,也是首选树种。其它树种应选用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抗逆性强、管理简易的树种。具体以莲都区村庄绿化树种名录为准,不得超范围使用。确实需要的,应报区绿化办批准。
2.地被类植物:省市级示范型村庄可以配以一些耐修剪、易管理的地被类植物。经济型村庄可视村集体经济状况适当选用,但应尽量选用一些免管护的藤蔓类地被植物。
3.庭院绿化尽量选用柚、梨、桃、枇杷、枣、石榴等集观赏与经济效益于一身的优良绿化树种。真正做到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
(四)妥善处理相邻关系。村庄绿化涉及千家万户,触及农民切实利益,在设计时,要充分尊重群众生产生活的传统习惯和当地风俗,妥善处理绿化与通风、采光、排水、通行等相邻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注重实效。充分考虑村庄各自的实际情况,要进行管理成本核算,树种的选择以及配置等要充分考虑今后管理的难易、费用;不照搬城镇绿化标准,对于一些原有自然植被保护较好的村庄,要大力保护原有树木,适当进行整理,不能去旧种新;对于征地拆迁新建新村,可适当提高绿化标准。
(六)项目设计论证。省市级示范型村庄设计完成后,由区村庄绿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修改后,交付实施;精品型村庄的绿化方案按专家组意见组织实施;经济型村庄的设计由绿化办审查后交付实施。
五、项目实施
(一)苗木采购
省市级绿化示范型村庄、经济型村庄所需的绿化苗木均由实施村按设计方案自行组织采购;精品村所需的绿化苗木可进行临时采购;苗木采购工作由区政府采购办牵头负责,林业、发改配合。
(二)开工前准备
1.绿化种养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经批准列入20__年度村庄绿化建设计划的村庄应当接受绿化种养技术基础知识培训。没有接受培训的村庄视作自动弃权,不得进行绿化设计。
2.绿化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村庄绿化建设计划的村,应当及时完成村庄绿化管护制度制订,管护责任落实和做好绿化基础设施(栽植土、栽植穴等)建设;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即视为自动放弃。
(三)竣工验收
绿化村在完成栽植任务后,提请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竣工验收。验收依据为对应的《村庄绿化设计》(含种植地点、树种、规格、数量、成活率等)。绿化工程量达到设计工程量乡村村庄绿化实施方案以上的,即为合格。
六、经费结算
经济型村庄实行绿化苗木费包干,每村1万元,示范型村庄绿化苗木费按设计最高限额的80%给付,在项目启动时,先行拨付2万元,工程竣工后结算;古树名木保护经费按设计工程量70%给付,工程竣工,一次付清。
七、项目评奖
(一)报评条件:凡达到《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第五条所列对应标准,成活率在95%以上的村庄且达到省市区规定的标准均可参加评奖。
(二)奖级设置:共设三个级别四个奖项。区级绿化示范村,市级绿化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乡(镇)。
(三)奖励额度:区级绿化示范村奖励1万元,市级绿化示范村奖励2万元,省级绿化示范村奖励3万元。省级绿化示范乡(镇)的奖励额度由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规定,区政府予以配套奖励。
(四)评奖程序:
1.区级绿化示范村:达到报评条件的行政村经所在乡镇(街道)书面材料推荐,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审意见;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2.市级绿化示范村:获得区级绿化示范村称号的行政村经区绿化委员会、区林业局联合推荐,报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批准。
3.省级绿化示范村、示范镇:由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联合推荐,报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批准。
八、时间安排
(一)20__年1月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二)20__年2月-4月,全面完成栽植任务。
(三)20__年5月-12月,抓好夏秋季的养护工作及各奖项报评工作。
九、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
(一)投资概算:20__年投资概算为40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05万元;各行政村自筹及村民投工投劳200万元。
(二)资金用途:(略)
(三)资金管理
1.实行专款专用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资金,实行专项、专人审批开支。
2.建立资金管理台帐。设置“村庄绿化工程资金管理台帐”进行日常管理,定期对该工程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加强资金管理监督。在年度工作完成后,及时向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区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及时地对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各部门、乡镇(街道)、村要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村庄绿化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专人负责,务必把村庄绿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