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家校共育促进健康成长(8篇)

家校共育促进健康成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9:39:05
家校共育促进健康成长(8篇)
时间:2024-03-20 19:39:05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篇一

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素质,是教育实践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需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在这一过程中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基本前提;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重视学习指导,构建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立发展性培训机制,鼓励教师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帮助每一位教师拥有成功的人生,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

1978年以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二小”)近80名一线教师中无一人是本科学历;而今天全校一线教师188人中,硕士研究生学历8人,另有4人研究生在读;本科学历139人,连同研究生学历共约占一线教师总人数的79%;大专学历38人,约占一线教师总人数的20%;中师学历的教师只有两人,且年龄均在50岁以上。这支有着较高学历层次的教师队伍,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上以及对教师职业内涵的理解和自身的追求上,较之过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教师个人的长足进步,更带来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可以说,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素质,是教育实践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需求,当然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是以教师自身积极主动寻求发展为动因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1997年我校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思路——“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同步成长。在“双主体育人”的思想中,关注教师成长与关注学生发展被统一起来,二者的互动性被鲜明地提出来。“双主体育人”思路强调,教师在培养学生——“育人”的过程中更要重视“自育”和“互育”,即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间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2002年我们接触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深感这一理论的核心理念“结合工作进行团队学习,以此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加激励的管理模式”“在工作中活出生命意义”等,与我们的“双主体育人”思路的思考与实践有着极为吻合之处,之后,我们将已有实践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学习型组织”理论,结合我校管理的理念和具体实际,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作为实施“双主体育人”思路的载体,进一步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几年下来,有了愈发深刻的体会和可喜的效果。

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道德情操、理想抱负、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的塑造。因此,我们注重氛围建设,强调情感的交流和民主的沟通,从而给予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

团队氛围主要源于人际交往,对于教师而言,与管理者之间的交往和与同事之间的交往是学校教师团队氛围的两大主要构成。为此,我们强调如下两点。

第一,在教师与管理者之间鼓励平等对话,强调教师参与。我们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强调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模式,鼓励教师在各种公开或非公开、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中与管理者大胆互动、平等交流,在各个方面强调教师的参与。如:“精彩五分钟”“自由发言”“即兴论谈”“深度汇谈”“校长聊天室”“校长我想对你说”等,凸显了教师的话语权,实现了教师与校长间的及时沟通。这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地刺激教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主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教师就在这种参与中,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见解被重视的喜悦,获得与学校发展共荣辱的归属感,从而激发起教师主动要求进步和提高的内在动机和愿望。

第二,在教师之间强调团队意识,在合作与互助中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学习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专家培训和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建立同事之间横向的平级交流与分享,我们重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互助、合作和共享。1997年学校设立了“和谐团队奖”,强调团队整体的和谐和工作的最佳绩效,从制度上鼓励教师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积极依赖的团队关系,引导教师认识到合作需要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接纳,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吸纳彼此的长处而形成有效的团队合力,从而带动整个团队和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这其中我们还重视改善教师的人际沟通理念与技能,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引导教师们学会倾听、吸纳和交流,系统、全面和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种人际沟通理念和技能改善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基本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是每位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的过程。这种团队氛围的着力营造,使得实验二小教师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呈现出很好的状态,这种民主开放、积极向上的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心智模式的改善,促进了团队与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同步成长。

校长作为学校“一把手”,肩负着学校发展的重要责任,因而校长必须有先进的理念,必须能为学校建立起明确的发展愿景、目标和规划。但只有当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信念和追求时,学校的办学思路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我校“双主体育人”办学思路从校长的提出到达成全员共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逐渐发展的阶段。

首先,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尽可能把校长提出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认识。我们编写《“双主体育人”思路实施手册》,进行经常的个案交流,就“双主体育人”思路以及其思路的主旋律“以爱育爱”和“以学论教”等各种具体理念展开专题讨论,抽签演讲,请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配合我们的需要进行理论培训。

其次,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引导教师将学校的各种理念转化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实践中。我们将“‘双主体育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作为市级“十五”课题,每年以不同的核心理念作为子课题,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实践研究,带领教师将领悟到的理念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再次,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全员参与,重新编写学校《“双主体育人”实施手册》,对其思路中具体理念、原则、途径、措施等,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修改、补充及完善的意见。使学校理念不仅是每一位教师自觉行动的准则,并且在教师创造性的实践和共同参与的智慧中获得生长、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共同愿景:“以爱育爱,做最好的自我”。这个个人内心意愿和学校发展目标相融合的共同愿景,将原本各自拥有强烈目标感的人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综合效力,使教师朝向个人及团体真正想要的目标迈进。

一种真正的团队学习,要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之和。因此要重视教师学习的指导,把学校的科研活动变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首先,我们结合实际问题,重视学习指导。我们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引导大家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的学习。对学习的指导旨在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也意在解决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强调课题研究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强调促使教学行为的转变,强调教育教学评价的转变,增强教师们驾驭教学的能力,也使教学本身产生出巨大的能量,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指导教师如何开展学习时,我们主要做到了“五个坚持”,即:坚持结合改革过程学习;坚持结合大家的热点话题学习;坚持结合实际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坚持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这“五个坚持”,主要倡导教师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学习的目的在于将理论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基本素质、基本认识的提高。

其次,我们构建络,提升基层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络的构成主要为“学校一组一个人”三级,在这一网络的建设中,组长是关键人物。

组长应该是学习型组织中的中坚力量,是广大教师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示范者。只有每一位组长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体会、把握学校的办学思想,带领全组教师创造性地学习进而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学校的各种理念和各项措施才能真正得以落实。因此,在构建络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抓好组长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组长的培养。特别提出“组长就是小校长”的管理理念,对于“小校长”,校长不仅授权给他们,而且为组长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引领和支持。这种“扁平式”的管理,使学习重心下移,同时,这批中坚力量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无疑也为建设全校学习型教师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校本理念进行培训,如“以爱育爱”“以学论教”“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坚持无错原则”“与特需生交朋友”:通过校本活动进行培训,如“凌空杯大赛”“专题研究月”“家长开放课”;通过校本科研进行培训,如“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生课程班,“课堂文化校本研究”“勇敢地退,适时地进”“课堂差错资源化研究”“小学男班主任特色研究”“爱的.‘四有’”;通过校本管理进行培训,如行政调研课、备课笔记“开天窗”、“校长助理”工作室;通过校本教材进行培训;通过校本文化进行培训,如“美丽、智慧、快乐——教师文化”“生本、求真、对话、累加——课堂文化”“共识、自律、崇善、动态——制度文化”“授权、人本、激励、沟通——管理文化”;等等。

帮助每一位教师拥有成功的人生,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在人人追求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教师仅仅看作是实现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的一个工具,或者一个技术性的环节,不能仅仅将教师定位为奉献者和付出者。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种单向的付出中教师的生命将面临萎缩、枯竭,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此,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发展中首先高度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通过引导教师发现追求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认可并鼓励教师去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众所周知,价值感的获得往往源于成功的体验。从成人期的发展任务来看,个体的成功主要源于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因此,职业成就感就成为成人获得生命价值感的主要内容。可见,教师的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为此,在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我们提出“快乐生命学说”和“适合学说”,引导教师重建职业内涵,重塑职业形象,挖掘“教师”这项职业内在无法替代的尊严、快乐和价值,帮助教师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

(一)“快乐生命学说”

我们提出“快乐加减法”,和教师一起探讨和感受职业中的成功和快乐。我们为教师出书、帮助教师发表文章、支持教师承担各级科研课题、为骨干教师提供出国开阔眼界的机会,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成就之后的快乐,从而提升内在的尊严和价值。我们通过“调节自我,让生命充满快乐”“漫谈人生”等党课及不同形式的学习,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强调教师在团队中如何学会合作、获得共同成长的快乐。这样,我们为教师创设一个充满温情、亲情和激情的快乐生存、工作环境和学校文化氛围,教师不但自己追求、体验“做教师”的快乐,而且给别人(学生、同事、家长和社会)也带来快乐和愉悦的每一天。就在这种不断提升的职业成就感和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更好的实现。

(二)“适合学说”

我们认为,个体价值实现的前提必须是建立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或位置的基础上。成功人士学会的第一课是正确认识自己:我能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人的各种选择和对自我的期望必须建立在正确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地以外在的社会期许为标准。因此,我们提出“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鼓励教师畅谈自己对人生、成功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教师在交流和学习中不断认识自己,找准位置;我们在管理中强调优势、避免不足,以优促短,让“短处”在优势带来的积极体验中自然萎缩;我们鼓励教师自行制订自我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而不是简单地与其他教师之间做横向比较,旨在让教师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实现其职业价值。

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校长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应该发生变化。应该由管理者更多一些向领导者转变,不是只关心正确的做事,而更要关注做正确的事,不但自己具有选择的头脑,而且关注下属增长判断的智慧。校长同时应转换单一的管理者角色为多重角色:是设计者也是实施者;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是组织者也是协调者;是领导者也是执行者;是校长也是朋友。作为校长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修炼,提高思想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人文素养。加强沟通技能,要做到“三容”:容人、容言、容事。管理中能够“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难,帮人之过”,如此,校长方可以发挥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保障作用。

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实验二小教师在令人羡慕地成长,在自我主动地发展中,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是一种事业,更是生命的一种历程;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付出,不仅是奉献,同时也是在获取:获取自身的成长,获取成功的愉悦,获取生命的价值,获取人生的快乐。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着教师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高度的内在统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充满热情、活力和生命力的教师队伍,才给予了我们的学生快乐而健康的童年,才使得素质教育的推进富有实效。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篇二

作为一名母亲,我的愿望就是期望女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女儿从小到大,在老师面前总想做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但却适得其反,表现为顾虑太多,自信心不足。

所以说,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国内外有专家对才干突出的人也曾经做过调查,发明他们都具有几种共同的优秀品质,其中一种就是自信,不自卑。

父母应该把对孩子的爱说出来,让他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爱,这样,孩子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更加自信。

我的女儿经常扮出各种各样的怪相,并问我:假如她长成这样,我爱不爱她。或者说她要是少一只眼睛,或者没有腿胳膊,我还爱不爱她。有一次当她又问我这个问题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天使来到人间,对一个妈妈说,我有一份礼物,我想请你帮忙,把它送给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天使又来了,问这位妈妈是否已经把礼物送给最可爱的孩子了?这位妈妈说,我找来找去,觉得还是我的孩子最可爱,所以我就把礼物送给我的孩子了。”通过这个故事,我让女儿明白,无论她长得美丽与否,在父母的眼睛里,她都是最可爱最美丽的。

女儿上学后,又开始担心要是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经常会问我,妈妈我要是学习不好,考全班倒数第一名,你还爱不爱我?我总是毫不迟疑的告诉她,考第几名不是要害,要害要看你是不是努力了,只要你认真了竭力了,不论考第几名,妈妈都一样爱你,一样会为你喝彩!

女儿从小就喜爱唱歌,记性也非常好,动画片还没看完,主题曲片尾曲等就已经开始边唱边跳了。

有一次,她爸爸单位搞庆祝“八一”的活动时,战士们都在瞎唱,她爸爸就激励她上台唱一首,女儿一曲[隐形的翅膀]还未结束就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我们发明女儿的这个特长后,就激励女儿大胆的唱,第一次参加昌吉州少儿歌手卡拉ok电视大赛,5岁多的女儿获得了幼儿组三等奖,从那以后,女儿的这个爱好一发不可收拾,什么场合都愿意唱,什么场合唱都不怯场,还说非常想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宝贝一家亲的少儿节目。放寒假时,刘老师的一句评语“你多才多艺”更是让她美了好长时间,她充满自信的对我说,以后不仅要多才多艺,还要像老师说的那样帮助老师管理班级。

女儿刚上学时,由于口算的速度不快,用手比划着对我说:她对语文的爱好有大象那么大,对数学的爱好惟独西瓜那么大。有一天,她回来后眉飞色舞的对我说:“妈妈,今天丁老师让我当第一大组的数学委员了!”我问:“为什么?”她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上课认真吧。”我赶紧说:“数学学习委员可一定要数学学的好才行。”她担心的问我:“那丁老师知不知道我对学数学的爱好不大。”我说:“丁老师不但不知道,肯定觉得你对数学的爱好还非常大呢!”她认真的说:“这一下,我可要好好学数学,必须让学数学的爱好变大了。”在我们和老师的激励下,在她天天收大组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她对学习数学的劲头也渐渐的大了起来。有时,做对一些动脑筋的数学题时,就开心地说:“妈妈,原来这样的题我总做不对,可是此刻一下就对了,我觉得数学原来也挺有意思的!”寒假时,她主动要求我给她买一年级的数学练习试卷,有时热情劲上来,一天要做好几份卷子,还要让我和他爸爸认真批改,看看她有没有进步。这学期一开学我带她到书店,她又对我说:“妈妈,给我买一个加强应用题的练习书吧,我是数学委员,可是我觉得我的应用题还学的不好。”我们充分利用“老师让她承担收大组数学作业的关荣任务”这一契机激励她。此刻,她对学习数学有了自信心,对数学的学习爱好也越来越浓。

一个拥抱亲吻,一句激励的话语都可以帮孩子重新找回自信。

我突然意识到孩子成长的过程太顺利,几乎没有受到过太大的挫折。成长中不能没有挫折,但必须及时和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被挫折打败。我把女儿拥入怀中,对她说:“你这次没有戴上红领巾,妈妈觉得不是老师不喜爱你,肯定是你哪方面做得还不太好!”女儿想想说:“是不是我上课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因为女儿是一个追求完美做事过于慎重的孩子,所以我在和刘老师的交流中,知道女儿上课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总是自己感觉能够100%答对时才举手。

女儿为了能够早一天入队,最终鼓起勇气,去问刘老师她没能入队的原因,当刘老师和气的告诉她“要入队,光是自己学习好还不行,还要帮助其他的同学,多关怀班集体”这句话时,首先,女儿确认了,没有入队不是老师不喜爱,其次她知道了自己哪些方面还要努力。后来,轮到她当小组长时,我又趁机说:“看刘老师给了你一个帮助同学关怀班集体的机会,妈妈相信你会做好的!”有了老师和父母的激励,女儿也很开心,小本子上认真的记录着天天小组成员交作业的情况,字迹虽然稚嫩,但是我感受到了女儿比原来更加快乐和自信。

以后天天回家不论多忙,我总是要抽时间听女儿讲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只要听到她举手发言比原来积极等学习上的一点进步,或是当小组长为大家服务当中获得了一点快乐,我都要激励她,和她击掌加油,最终有一天,当我说要找刘老师问一件事的时候,女儿主动说:“妈妈,你顺便问问刘老师,我最近回答问题时是不是积极了,关怀班集体有没有进步?”我知道以她的性格,让我主动询问老师他在学校的情况。肯定是自我感觉非常好,果然,刘老师说他最近变化挺大的,上课回答问题比原来积极多了。

再后来,老师安排她负责收她所在大组的作业本起课文,还有同学会隔三差五打电话问她作业,她感觉老师给她封的这个小官责任非常重大,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她可以帮助大家,她不比别人差,女儿又重新找到了自信。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怖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消极的心理暗示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持之以恒。虽然女儿目前的自信心距离我的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她会越来越自信。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我相信大家还有许多好的做法。期望我的点滴心得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够以自信化作有力的翅膀,飞向快乐!飞向成功!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篇三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干让他们有信心有爱好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当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呈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明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要害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惟独双方共同努力才干出效果。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专心而且要竭力,即使结果不是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惟独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干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激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胆怯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重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练习,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赋予的,这样,才干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他们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就能够跟得上今后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爱好,对知识有渴求,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能轻易抹杀。其次在智育方面,家长应正确关怀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赋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的作风,都是很重要的。

此刻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他们没有自觉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负担,经常要大人催促才干完成作业。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当然还要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否则会养成孩子散漫的学习习惯。孩子做作业时,我们要避开看电视,玩电脑,我们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给孩子尽量创新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熟悉。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考虑它。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进步则应及时激励,并且帮助孩子明确进步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假如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赋予物质奖励。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处孩子,只会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怖心理。

小孩小时候时候很喜爱玩电脑游戏,她经常把自己的qq空间装扮的很美丽,而且很有新意,有时还画些画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女儿此刻又喜爱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她的一位同学去学英语,让她也去跟着学,如今,她已经越学越有爱好,并且在这几次考试中成绩都比较理想,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快乐。我知道女儿的数学不太好,我有时替她着急,真期望她能把数学提高一下,这次考试后其它功课成绩都不错,就数学考砸了,可她很有信心的对我说:“爸爸数学老师说了,数学要多做题,你给我买点资料我好好赶一下,下次一定能考到前面去”。看到孩子很自信,我也很欣慰。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面对着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艰难而艰辛的,但也富有乐趣和慰藉。初中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要害的时期。这一时期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思维快速的变动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孩子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关头,应赋予足够的重视。搞好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它是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同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激励也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惟独双方共同努力才干有更好的效果。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篇四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人格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方面所实施的指导和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渗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学生主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面向百百的学生,应该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方法上的渗透。第一,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二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第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并不是短期奏效的,不可能朝夕就获成功的。它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碰撞每个学生的心灵,直至生产出灿烂的火花。

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这次能够参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经历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内容的学习。经过一天的学习,使自己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是人的各种行为的准则,是个体进行的社会活动思想基础”。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就不难看出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自主的,可以对自己未来进行选择。正是因为有了自由和自主,人才可以尝试消除种种条件的限制,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生命的质量。

再进一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展开之前,我们不妨接受中国古人的一个经典的论断:“人之初,性本善”。这也许能解释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对于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这种源自人类自身最深层次的追求是人类成长,进步的基本动力。把古人的这种普适的哲学的观点放在今天的心理学上面来讲就是: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即自我实现)是指向健康的向上的,而不是指向破坏和毁灭的。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篇五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资料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我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我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我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证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用心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主角,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简单。这样不仅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务必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透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到达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就应是教育的主宰,不就应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理解你善意的意见与推荐。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必须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情绪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忙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忙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我必须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篇六

或许家长们对教育孩子的大概知识都了解的,但对具体的做法却一头雾水。到底生活中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呢?教育孩子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共通的经验呢?我想说的是,经验是自己总结的,只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经验一: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

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指出来,让她一而再,再而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小问题,到最后也会养成坏习惯,那时候要改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有及时将孩子的错误指出来,并让孩子知道错误的后果,及时帮助其改掉,一针及时胜九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验二: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

家长们都应该知道,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影响和危害有多大,因此,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希望所有的家长都和睦相处,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经验三:和孩子共同学习

要求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自己也应该学点什么,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可以每次考试后和孩子一起翻阅试卷,分析错题,总结经验,让孩子下次考试不犯同样错误,同时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成为真正朋友式的家长。

经验四: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宜过高

不要强迫孩子每天必须取得多少成绩,拿到什么奖励,只要自己的孩子尽力了,自我进步就行了,哪怕进步一点点,都是好事,就要应该去表扬孩子,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切记一点,千万不能拿孩子的不足和其他孩子的长处去比较,那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的。

这位老师谈的以上几点经验,都是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具体做法。每个家庭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们大家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心得,同心协力,共同提高教育水__,培养好我们的孩子。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篇七

(五)把心灵中的积郁倾吐出来。思想和情绪上的矛盾长期郁闷在心中,会影响脑功能,造成心理失常。思维情绪上的问题只有将它倾吐出来,心情才会感到舒畅,并能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中间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发生剧变,尤其随着性器官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生在心理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出明显的性心理特点。

青少年在性心理上一般都要经过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对异性的暂疏远期

在青春发育初期一段较短的时期内,中学生常常会避开异性同学,这种现象尤以女生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主要与生理因素有关。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中学生对自身所发生的剧变感到茫然与害羞,本能地产生对异性的疏远,甚至对异性反感。

这一时期大约会持续1年左右。青春期开始后,由于男女少年在形态上、机能上的差别日益明显,他们在互相接触中便结束了童年那种无拘无束地打闹嬉笑的时期,出现了短暂的疏远期。

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很少往来。由于男女性格的不同,此阶段男生会嫌女生娇气、胆小、气量不大;而女生则讨厌男生的粗野、淘气、不懂事。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一、二年级。

2.对长者敬慕期

在青春发育的中期,中学生常常会对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在文艺、体育、学识以及外貌上特别出众者(多数是同性或异性的年长者),在精神上引起共鸣,仰慕爱戴,心神向往,而且尽量模仿这些长者的言谈举动,以至入迷。

3.对异性向往期

青少年随着身心两方面的不断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发育产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渴望了解性知识。到了青春发育的后期,随着性发育的日渐成熟,中学生常常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和他(她)有所接触,或在各种场合中,想办法吸引他(她)对自己的注意。但由于中学生情绪的不稳定,自我意识很强,在接触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或因琐碎小事争吵甚至绝交,因此交往对象会有所变换,表现为今天与张三好,明天又觉得张三不好二而李四特好。

对异性的暂时疏远所持续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这短暂的时间过后,男女少年很快就产生了一种彼此接近的需要,产生互相吸引的心理。如喜欢一起游戏,一起做作业,一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这时期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可能出现早恋等不良倾向。甚至于把功课、集体活动置之不理。当然,正常的男女往来是应该被接受、被鼓励的,对异性有好感也不等于谈恋爱,青少年应正确把握。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篇八

;

【关键词】 学校;家长;家校共育;家长会;家校合作;家委会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025—01

一、抓好節点,丰富家长会的形式

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一个固定模式。但以往家长会的流程都是先由校领导讲话,大体是教导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然后是各班主任讲话,主要是介绍全班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并指点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最后任课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显然,这样的家长会,家长只是被动的接收器,没有发言的机会,因而认真听者寥寥无几,效果可想而知。这类家长会的实际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基本要求、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在班级中的位次,以此达到分解学校责任的目的。家长对孩子以及班集体的其他状况,包括孩子的道德品质、性格发展等所知甚少,因而缺乏真正的知情权。

自从新教育的春风吹来,家长会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抓好节点,丰富家长会的形式。比如,可举办沟通无障碍的交流型家长会,让家长互相交流在教育子女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困惑;或是交流一些巧妙、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等。又如,可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平台的展示型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家长对教师、学校的理解,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能着眼于孩子的发展,更加注意教育的方法,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可开办让教师和家长共同成长的专题性家长会。对于有些家长来说,他们缺乏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利用专题型家长会可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根据班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设一些专题讲座。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真正做到用心、用情。不断采用新的形式满足家长的需求,才能在学生、家长、学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家长开放日可让家长走进课堂,通过“听评课”深入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增进家校互动,并通过填写“家长进课堂”活动反馈表,从班级工作、教师上课、学校工作等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监督功能,有利于加强家长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再者, 学校要努力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家长进课堂做微讲座,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更加认识教育的重要性,也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学校的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拉近学生、教师、家长的距离。

家长进课堂,不管在家长方面还是在孩子、教师方面都是一种互补与促进。“爸爸妈妈也能成为好教师”这一理念一旦在家长的实际教育中形成,那么它对家长日后从容自信地面对家庭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三、广开言路,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这一家校共建组织,形成“班级·年级·学校”三个梯度的家长委员会体系。有些家长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同样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同样凝聚着无限的教育智慧。为此,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大事要事的商议决策。同时,广开言路,主动征求他们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意见,征求他们对学校德育的看法,征求他们对合作育人的设想;或构建起信息反馈落实制,构建信息互通制,有的放矢地开展家校共商共育工作,不断拓展育人途径;或设立校长接待日,由校长亲自接待家长,认真倾听家长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记录。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消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

四、搭建平台,丰富家校合作的手段和方式

在拓宽与家长直面交流的平台工作中,可利用qq群、微信群等沟通渠道,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发言平台。随着网络的普及,也可通过微信朋友式的聊天模式、朋友圈点赞方式等进一步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感情交流;还可通过晒照片、晒视频及时分享班级动态,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还可运用小黑板保密式的沟通交流或便于保存的亲子日记、独具特色的成长记录等,巧妙转化家校关系,使家校沟通悄然愉悦进行。

编辑:王金梅

相关热词搜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