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十四篇)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十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4 12:42:14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十四篇)
时间:2024-06-14 12:42:14     小编:zx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一

2、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

3、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

4.1、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4.2、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4.3、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0314 325。

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

4.4、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二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参考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着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

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4、总结。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5、参考文献。要求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0种,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二、格式要求:

1、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2、打印格式:

纸型-a4;单面打印;字号:标题--宋体三号,加粗。作者及单位名-宋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参考文献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行间距:1.5倍距离;字符距离:标准。页码设置:居中。

3、排版格式:(示例)

政法与历史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3000字以上)

题目xxx文献综述(四号,宋体,黑体居中)

摘要:×××(五号,宋体)

关键词:×××(五号,宋体)

导言:×××(五号,宋体)

(阐明文献综述的写作目的、意义,综合所阅读文献提出论文所涉及的问题以及本文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加以说明。)

正文:×××(五号,宋体)

(对所阅读论文涉及的学科研究前沿、热点问题加以阐述。可联系实际列举目前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总结:×××(五号,宋体)

(简要总结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具体问题,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例:

[1]××××××

[2]××××××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三

一、研究对象

选取韩山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届-届232篇毕业论文文后的参考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采用内容分析法建立相应的类目表,对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质量、著录规范等情况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参考文献引用现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提高学生规范引用参考文献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三、研究结果

1.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既反映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研究时信息检索能力,也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

从图1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数量,虽然各届数据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40%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为5~8篇,约40%的论文参考文献为9~12篇,12篇以上的仅为12%,篇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为9篇。

2.参考文献的类型

在本次统计中,根据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3]中参考文献的类型,分为著作、期刊、论文集、报纸、标准、电子文献、学术论文、报告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进行统计,其分布见表1。

从表1的比例,可以发现期刊占58%,成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的来源;著作占32%,为第二大研究资料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电子文献成为第三种主要参考文献。

另外,对学术论文、论文集、报纸、报告、标准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都有引用,但引用量较小,合计仅占5.1%。

3.参考文献的时效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可间接反映研究者所拥有知识的新旧程度,从而可以看出他是否了解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来判断该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

[4]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3年内文献的引用数量从2007届的53%下降到2009届的41%,学生完成论文对近期文献的引用数量不升反降,值得关注。

4.参考文献的质量

引用参考文献提倡著录权威的、高水平的、前沿性的文献,这不仅说明作者的眼界、水平和科学态度,也反映出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增加文中论点、论据的可靠性。

图3显示学生引用参考文献中核心期刊从2007届的16%到2009届的18%,比例虽然略有上升,但都不足20%,总体比例还是不高。

5.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

正确著录参考文献表明对他人劳动的尊重,避免抄袭、剽窃的嫌疑,体现作者科学的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从图4可以看出,届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最高达到70%,这与当年学院进行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加强毕业论文监管不无关系,2009届的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较低,只有57%,高达43%的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考文献数量偏少

毕业论文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生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体现。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总体偏低,46%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仅为5~8篇,篇均参考文献数为9篇,数量偏少的参考文献说明学生信息检索能力低,令人怀疑其对所选的研究课题的认识是否全面而深入,必定影响论文的学术水平。

2.参考文献类型相对集中

研究结果显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类型主要集中在期刊和著作,当然期刊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一次发表数量多、知识覆盖面广、影响广泛,并能反映专业科研新动向,而著作的知识稳定、内容深、研究的问题成熟、知识结构体系系统,成为主要参考资料未可厚非。

但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明确的专业性和目的性,参考文献类型越是多样化,越是广泛而全面,越能说明作者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和对特定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越能反映出该文的研究水平所处的位置。

3.参考文献时效相对较长

学生毕业论文的引用参考文献的时效性较长,有53%以上的文献资料是3年前出版的。

教育技术专业是发展中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新设计、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全部来自多年以前,很难让人信服它反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4.参考文献质量不高

高水平、高质量的参考文献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越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材料和新的数据或结论,越有利于显示论文的研究起点、深度和广度。

但数据显示,毕业论文中高达83%的参考文献来自一般的刊物,权威的、有影响的文献只占17%。

5.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规范、严谨,可以提升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5]。

统计显示,有3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

五、产生问题的成因

1.学生的重视度不够

学生对参考文献引用的重视程度不够,不理解其重要意义,马虎应付。

加上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重,一些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不以为然,认为找到工作、考上公务员或者研究生更重要,论文能过关就行。

还有一些学生有错误认识,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走个过场,不经过周密的资料查阅和分析,随意找几篇相关的文献拼凑就成。

2.缺少规范引用参考文献知识

由于本科期间没有开设论文撰写规范方面的课程或缺少相关讲座,多数学生没有学习过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相关知识往往由指导教师口耳相传或是学生自己模仿报刊文章,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

[6]学生本身专业知识欠缺或理解水平有限,不能正确领悟参考文献所表达的意思,断章取义,取其所需,加上有些指导教师自己对国家规定的文献撰写标准和要求不熟悉、不了解,缺乏监管能力和意识,表现出对文献引用的不负责任和敷衍态度。

3.参考文献著录的格式要求多难以把握

我院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的要求来进行,其中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要求确实很多,每一种类型的参考文献及其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中接触较少,加上写作态度不严谨,在格式把握方面难免存在问题。

六、建议及措施

1.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品质。

应端正科研态度,意识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使参考文献引用达到规范化。

[7]在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学术论文写作就被列为高等院校的应用写作教学内容,日本也把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应用文体来教授[8]。

根据国外经验,开设学术性文章规范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相关规范的素养,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习惯,规范引用参考文献,减少抄袭和侵权现象。

如开课条件不成熟,可邀请校内外一些论文写作水平高的教师或专家,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讲座或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出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

[9]此外,学校的学报编辑部网站或校园宣传栏,也可定期开设学术性论文写作规范专栏,通过电子留言板、电子邮箱来回答学生提出的写作规范问题或遇到的种种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发挥指导教师的把关作用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直接面对学生的种种疑问和问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学生论文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因此,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形成严格按标准指导论文的主动性和善于识别错误的敏锐性。

对参考文献的获得、取舍、引用,给予专业的指导;对于规范的引用,应多一份耐心和细致,不厌其烦、认真把关,指导学生不断修改,一步步规范完善论文,为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不断修改论文过程中,增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意识以及提高规范引用参考文献的能力。

3.建立参考文献审查模式

将参考文献引用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对参考文献著录的有关事项进行认真审核,建立参考文献审查模式,成立审核小组。

从总体上把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基本情况,对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性、质量等进行考察,时效性不强的应予以删除,并建议作者补充较新的文献,对于数量过少或质量较低者,可建议作者适当增加一些高质量有影响的文献资料。

审核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录顺序及其在文中的标注情况,消除转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最后,通过数字化资源检查所引用的文献是否正式出版物,是否完全或部分剽窃他人作品等做出判断并正确著录参考文献。

[1]总之,参考文献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规范化引用是论文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标准,也是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不可掉以轻心,需要通过作者、指导教师和审核者共同努力,使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和规范著录走上正确的轨道。

论文参考文献自动引用方法介绍【2】

解决办法:

1).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 对话框中选择“尾注”,所在位置建议选“文档结尾”。

编号格式中选阿拉伯数字。

3). 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4). 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需要的格式(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

5). 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6). 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7). 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8). 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9). 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0). 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 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参考文献范例:

[1] 宗跃光.北美估价师如何评估受环境污染的不动产[j].中国房地产估价师,(1):77-80.

[2] 熊克祥,徐世俊.浅谈环境因素对房地产估价的影响[j].城市探索,(9).

[3] 白红艳,白子璞,蔡敬侠.浅析环境生态因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j].房地产估价师,(2).

[4] 朱晓玲.环境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j].法制博览,(2).

[5] 张智秀,丁勇才.北美地区受污染房地产估价之文献研究(下)[j].中国房地产估价师,(5):72-73.

[6] 艾东,朱彤,乐小芳.污染土地价值评估探讨 [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5):1253-1260.

[7] 王全民.环境因素与房地产价值评估[j].国际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69-73.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四

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的格式是什么?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格式

格式要求

一、翻译的外文文献一般为1~2篇,外文字符要求不少于1.5万(或翻译成中文后至少在3000字以上)。

二、翻译的外文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文章、有关着作及其他相关材料,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相关,并作为外文参考文献列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并在每篇中文译文首页用“脚注”形式注明原文作者及出处,中文译文后应附外文原文。

三、中文译文的基本撰写格式为题目采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一般为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页面统一采用a4纸。

四、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制作(注:封面上的“翻译题目”指中文译文的题目,附件1为一篇外文翻译的封面格式,附件二为两篇外文翻译的封面格式),若有两篇外文文献,请按“封面、译文一、外文原文一、译文二、外文原文二”的顺序统一装订。

标题(20字以内,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4号黑体加粗。居中)

(5号 空一行)

外文作者署名(times new roman5号,居中)

(5号 空一行)

(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内容)(5号宋体)

(5号 空一行)

外文着录

(填写此项内容)(5号宋体)

按照: 着录/ 题名/ 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注明

期刊--着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着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说明:译文前面附被翻译的外文原件复印件,复印件用与论文稿纸相同大小的白纸(a4纸张)复印

参考文献范例:

[1] frederick s,richard b,eric m, full body interface pressure testing as a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linical support surfaces [jj. applied ergonomics, ,29(6): 491-497.

[2]roy j e, dick f s, eus j temperature and sleep-onset latency: changes with age and insomnia [j]. physiology behavior, 2007, 90(2-3): 257~266.

[3]hyunja l, sejin p.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mattress types (comfortable vs. uncomfortable) on sleep quality through poly-somnography and skin temp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2006, 36(11): 943一949.

[4]miguel l t, rosa p j. objective firmness, average pressure and subjective perception in mattresses for the elderly [ j].applied ergonomics, 2008, 39(1):123-130.

[5]ling l t,hau m s of bedding systems selected by manual muscle testing on sleep-related respiratory disturbances [j] .applied ergonomics, 2008,39(2):261-270.

[6]haex b. back and bed: ergonomic aspects of sleeping crc press, boca raton,fl, 2004.

[7]hildebrandt v h, back pain in the working population: prevalence rates in dutch trades and professions [j]. ergonomics, 1995, 38.

[8]lee h, park s.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mattress type on sleep quality through polysomnography and skin temperature [j].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06, 36:934-949.

[9]jacobson b h,wallace t j, smith d b, et al. grouped comparisons of sleep quality for new and personal bedding systems [j]. applied ergonomics, 2007,39.

[10] engdal s. the influence of bed firmness on sleep quality [j]. applied ergonomics, ,31.

[11]buckxep, fern andes a. mattress evaluation-assessment of a cont act pres sure,comfort and discomfort [j]. applied ergonomics, 1998,29(1)。

[12]de vochtajw, wilderb d q bandst raber.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our different mattresses [j]. applied ergonomics,2006,37(3)。

[13]allyson cal rationale for the standard for the flammability (open flame) of mattress sets and responses to related public comments[j].engineering sciences,2006(6)。

[14]alihankaa j,vaahtorantaa k. a static charge sensitive bed:a new method for recording body movements during sleep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1979,46 (6)。

[15]slater k. human comfort[m], . il,1985.

[16]leea h, park s-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mattress types(comfortable vs uncomfortable)on sleep quality through polysomnography and skin temp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06,36(11)。

[17] cpsc 16 cfr part 1633,standard for the flammability (open flame) of mattress sets; final rule.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s]. march 15,2006.

[18] memorandum from allyson tenney, es,to margaret neily, engineering sciences. technical rationale for the standard for the flammability (open flame) of mattress sets and responses to related public comments[r]. january 6,2006.

1.毕业论文格式

2.毕业论文正文要求格式

3.修改毕业论文标题格式

4.法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5.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

6.标准毕业论文排版格式

7.医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8.毕业论文格式通知

9.毕业论文格式

10.学术毕业论文提纲格式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五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1(1):56-58.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3):62c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42.

[5]gill,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7]french,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erg(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pp.271-313.

1.毕业论文外文文献格式

2.留学生毕业论文的文献格式

3.论文格式与参考文献格式

4.毕业论文格式

5.文献综述字体格式要求

6.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7.参考文献格式学位论文

8.文献综述写作格式

9.详解文献综述格式

10.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六

一、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特点

由于建筑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其专业实习比其它一些专业的实习难度要大,这里有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1、由于建筑施工本身具有流动性强、型体宠大、施工周期长、受外界条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毕业实习特别是施工实习条件、实习内容甚至实习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的影响。

2、由于施工现场以露天作业为主,建筑材料多种多样,施工组织较为复杂,工作紧张,工作面有限,高空作业多,多工种交叉配合施工,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随着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化,施工项目普遍实行了项目承包。项目经理部出于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等诸方面的考虑,担心接受实习生会对施工带来影响,一般只同意接受少量学生实习,这就使分散实习成为目前毕业实习的主要形式,这样给联系学生实习的工作带来困难。

4、由于分散实习的形式,学校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有限,一名教师同时指导多个实习点的学生,不可能完全到位,学生得到教师的指导有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必须加强与实习场所的工程技术人员联系,争取他们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方面课题应能反映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较好的与就业相联系。因为学生某一方向的毕业实践具备了该方面的动手能力,通常就容易找到这方面的工作,这也是由高职教育的实践性、专业性决定的,否则就失去了高职生的优势。

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大致有设计类、施工实践类、管理类等。以上各类课题不是截然分开的,其中会有许多交叉的地方。方向确定后,接下来就是确定具体的题目,也就是选题。题目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工程实际,尽量不用模拟题目,可以缩短同工作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这样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让签约的实习单位提供一些课题;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广泛与相关企业联系,寻找课题;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门,根据所选方向到企业、到现场联系,寻找课题。总之,搞好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有多方面有好处:一是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实践参与实践;二是毕业设计课题反映了不同单位的情况,涉及本行业的许多方面,可以减少同一课题学生数太多的现象,有效地避免了雷同;三是加强了学校与生产企业的联系,很多课题反映了高新技术,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直接为生产单位所用,直接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思想。

三、毕业实践环节的组织与管理

(一)建立健全毕业实践指导组织

建立健全实践环节的管理组织,配备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学生毕业实践的基本条件。几年来,为搞好学生毕业实践环节,我们将毕业实践工作与学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成立以分管教学和就业工作的系(部)副主任为组长,各教研室主任、实训部主任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在毕业实习开展前的一学期就广泛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深入到各企业了解学生需求状况,收集课题,并依此编制毕业实习指导书和毕业设计任务书。

同时,根据毕业实习的去向和毕业设计方向,选派指导教师。为解决学生实习分散指导教师不足的矛盾,便深入到企业和实习基地,协商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由中级以上职称并且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老师担任,不论是校内的或是校外的,原则上由专业系(部)进行资格审查后聘用,也可由学生自己联系指导教师,但必须经过审查方能担任指导工作。不论是哪里的的指导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毕业环节教学大纲,明确毕业环节的意义和教学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

毕业实践环节管理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现实条件下,很多学生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找工作,参加各种考试、面试,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为搞好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我们把学生的就业与实习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落实实习单位时,充分利用校园人才洽商交流会的机会,尽量与用人单位挂起钩,同时广泛征求学生本人意愿,有的放矢地向用人单位推荐实习学生。在实习学生的指派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初步意向进行,有效地解决了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由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是分散进行的,故对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也必然是开放式的。为加强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在落实学生实习去向后,根据学生实习的区域情况,分片分区进行分组,指定实习组长和负责教师,从而便于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同时,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水平,在学生离校之前,编制毕业实习指导书和毕业设计任务书,将毕业实践环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告之学生,并开好毕业实习动员会,要求学生必须定期与指导教师联系,主动汇报实习情况及设计进度情况;要求负责教师经常性与各位指导教师取得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实习状况。

为加强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系部建立了对毕业实践环节的检查制度,定期深入到学生实习场所进行巡视检查。检查组一方面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和指导教师的教学状况,考核学生实习成果和指导教师的教学成果,这样使学生和教师都有紧张感,做到对实践教学的有效监控;另一方面协调指导教师处理与各实习单位的关系,协助指导教师解决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使各生产单位与学院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搞好学生毕业实践的教学工作。

(三)毕业实践环节的考核

毕业实践环节的考核分实习考核和设计考核两个方面。

毕业实习的考核以指导教师平时考核为主,以学院指定的负责教师为辅。重点考核学生实习纪律、实践动手能力和实习成果(实习日志和实习综合报告)。实习纪律、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由指导教师进行,分别占30%和40%,实习成果的考核由负责教师进行,占30%。

毕业设计的考核分几个过程,首先是指导教师初评,大约占30%。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应多次分阶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及设计成果的评阅,给每位学生定出评语,并打出初评成绩。

其次是审核教师的审核,大约占30%。校内校外指导教师指导的设计成果,一般应交叉进行审核,审核结束后,打出审核成绩,并进行答辩资格审查。

最后是答辩小组答辩,大约占40%。答辩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答辩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扩大知识眼界,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毕业课题工作的过程。具体做法是成立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小组成员由教学经验丰富和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也可以邀请企业界的指导教师或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对答辩资格审查通过的学生进行答辩。答辩的提问,主要围绕毕业设计课题的内容展开,适当地联系与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所提问题的深度、广度和分量要按教学要求,既坚持教学标准,又要有针对性。答辩成绩主要根据课题的难易情况、质量的好坏及答辩情况确定,根据百分比及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最终成绩。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通过毕业实践环节,学生得到很大的锻炼,培养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遵守纪律的品德,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与企业的“零跨越”,体现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同时学院也向企业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学质量,企业参与教学过程中,使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保持良好的结合。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七

建筑项目的管理至为重要,其涉及的管理方面的内容非常多,所以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是比较困难的,在施工现场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其增益的效果不只是提升了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还能够提高项目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建设团队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质量。目前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比以往有了质的飞跃,但不排除某些方面仍存有较大的问题,因此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仍需要不断进行加强。

1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管理制度因素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有一个较为系统的项目管理的特点和项目运作分析,以制定出更完整的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在实际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将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发生意外,可及时使负责人对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追究其责任,以促使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提高,确保圆满完成该项目。

1.2 施工质量因素

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以提高施工质量来降低建筑成本,进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但在实际项目施工中,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环境地质、施工建筑材料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合理的制定出施工计划以控制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并在要求的工期内完成建筑任务,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1.3 人员素质因素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施工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应该加大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从而改善建筑工人的专业素质,这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仅保证了施工效率和建设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有效及时的解决更多施工中遇到的困难,保证建筑的质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1.4 施工进度因素

控制建设项目施工的进展是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控制好施工进度能够在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中实现更高的效率,由于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较难控制,这需要建筑工人用心尽责,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确保项目尽快建成。与此同时,足够的资金也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若资金充足则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但如果资金活动流通的不够灵活,则会造成延误施工进度的现象。

2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实效的提升路径

2.1 构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对此,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的竞争,实行岗位竞争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激发学习热情的员工,改善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建筑项目的建设效率。其次,建立激励机制。从分配政策改革的工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要全面实施工资分配方式计酬,将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建筑业产出、质量、安全、成本等指标挂钩,体现了多劳多得的理念。再次,建立监督机制。为了使规章制度切实生效,应完善各项奖励制度,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激励员工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最后,建立监督机制。要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首先是要建立一个具体的计算机文件管理系统,加强过程控制工程质量。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机电设备的管理干预,再加强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四个控制水平。

2.2 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

由于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第一,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建筑工人包括工程员、建筑工人、管理人员等,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若员工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秩序混乱,大大影响到了施工的顺利实施。第二,合理运用施工技术。科学的施工工艺直接决定了建筑项目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也是确保按时完成建筑项目,保证建筑质量的最重要的措施。第三,加强施工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管理方式的进步,利用信息技术来监测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目前施工管理人员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3 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建筑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素质对整个工程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仅可以降低施工人员的管理难度,也可以使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一般包括施工专业素质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意识这两个方面。因此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就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而使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得到提高,以有效促进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

2.4 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

第一,应该合理控制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以实现施工项目的整体优化。第二,应严格控制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施工进度的差异,以提高整体施工进度的管理。第三,除了充分考虑时间控制,也应该考虑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资源问题的有效率问题,以实现最经济性的合理分配和利用。[3]第四,应该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调整等活动手段来调动一切可运用因素,来实现施工进度计划各个阶段的施工目标,以确保达到施工进度目标。

3 结语

总之,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在房产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包括了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内容,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现场施工的情况,确保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使项目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使项目投资成本得以降低。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八

建筑毕业论文范例

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是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施工中所有的技术操作,组织配合都需要人的参与,而工程管理中人员的不合理配置会对施工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以下是“建筑毕业论文范例”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一)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施工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发展,只有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为工程的后期发展实施有力的保障,避免工程在实际的使用中出现质量上以及安全上的问题。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展。通过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够有效的对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上以及质量上的管理与控制,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二)确保施工安全性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除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外还要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避免施工人员的伤亡。而要想有效的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必须要重视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针对一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环节以及施工区域进行重点管控,工程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当重点对这些区域环节进行管理,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人员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且严格的按照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展。此外,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还能够实现有效的安全控制,将一些安全隐患消灭掉,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利润

对于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施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而要想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做好对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施工环节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通过对工程施工人员、设备、材料以及工序等各方面的细节管理与控制,实现工程施工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损耗与浪费。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工程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对于各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施工工程的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安全的问题

建筑的安全问题是施工现场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影响工程施工的速度和企业的发展,还可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问题。在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管理人员有的认识不到安全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现场施工工作的安全管理意识没有得到重视,影响了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也不了解,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管理好建筑施工现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很大的联系,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要不断的加强,使现场管理人员更加有素质和有能力。

(二)施工准备不充分

施工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之后,一方面需要和业主签订施工合同,另一方面着手开始展开施工现场准备工作,首先,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解与复查,了解施工现场地质、气象及交通运输等情况;其次,确定工地范围,清除施工现场障碍:第三,将占地、移民等相关手续办好:最后,做好施工现场规划。以上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对于建筑施工管理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目前我国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并不能将以上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得细致、全面,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受到了忽略,都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有的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没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对工程施工很多细节都不熟悉,施工生产效率低下,会使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事故的发生,从而会导致建筑行业缺乏创新,新的技术难以得到推广。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措施分析

(一)对于施工单位,要提高现场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很多的施工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都是施工单位缺乏施工现场管理意识造成的,所以应通过提高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意识,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加强,具体措施如下:加强对整体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认知和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增强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标准认知;通过对小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积累施工现场管理经验。例如,管理经验的吸取,应进行大量的施工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施工工程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等经验积累。

(二)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前都会进行相应的施工规划、施工管理控制规划、施工质量检测规划等,所以为实了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建箭施工单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结合相关施工标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并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后方能执行管理方案;建筑工程施工前,要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及重要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以此深入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具体要求,为以后施工现场管理打下良好基础:选取最佳施工方案,然后根据方案组织相关施工工程参与人员,拟定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计划,并进行讨论和论证,规划出施工及施工管理中应注意事项,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三)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现场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要进行完善

施工单位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施工人员管理标准、施工材料管理标准及施工设备管理标准,制定针对性较高、系统性较高和专业性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以此规范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行为、施工材料的质检流程及施工设备的维护流程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各项具体工作十分复杂而且繁琐,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本身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利用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管理将工程质量问题抓好,也只有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进而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最终使企业得以在现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九

摘要:

高层建筑中给水排水高层项目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给水排水系统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确保其相关设计工作的落实能够较为合理可靠,促使后续整体应用效能较为突出,避免出现给排水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文章就重点围绕着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虽然实际效益较为突出,有效缓解了城市发展中建筑用地面积不足的问题,但是同时也提升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尤其是对于相应高层建筑中各个系统结构的布置,更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其中给水排水系统方面的有效设计处理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其难度同样也比较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较为理想的措施和手段,逐步提升其设计水平,保障整体运行能够较为流畅合理。

1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项目相对于普通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具备着较为典型特点,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如下:

1.1静水压力大

对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有效设计以及运行而言,其静水压力相对而言比较大。无论是对于给水系统,还是排水系统,甚至是消防系统,其静水压力一般都是比较大的,进而促使相应给水排水系统的构建能够较为理想。尤其是对于相关管道以及具体设备的选择应用,必须要促使其能够具备较强的质量效果,避免因为这种静水压力过大而影响其运行可靠性。

1.2消防系统要求较高

因为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其在消防安全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进而也就必然需要消防供水系统能够具备理想的作用表现。相应构建压力及具体水量都需要得到较好控制,进而也就能够逐步提升其整个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运行效果,促使其扑救能够较为及时有效。

1.3管道错综复杂

对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而言,相应管道方面的应用较为混乱,错综复杂,很容易导致相应整体施工建设的难度加大,如此也就必然有可能会导致相应问题和故障的产生。尤其是对于相关管道冲突问题,其对于后续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威胁是比较大的,对于人们的生活也会带来极大困扰。此外,这些管道一般也都比较长,进而也就更有可能会导致各类问题的产生,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

2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方法

对于高层建筑中给水系统的有效设计处理而言,相应设计难度是比较大的,为了充分提升其整体设计可靠性效果,必须要切实围绕着相应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布局,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如下:

2.1合理设计变频泵无水箱

对于给水系统的有效设计而言,给水方式的恰当选择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变频泵无水箱的应用就是当前比较有效的一种基本类型,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使相应给水处理较为理想。对于高层建筑的供水能够较为流畅,也不至于出现较大的缺陷故障,自身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安装应用的需求条件不高。

2.2减压给水方式的设计

在给水系统的具体设计处理中,相应减压方式的运用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这种减压给水方式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水泵能够较好实现对于高层建筑各个楼层的有效分区供水,并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设置较为恰当的.减压阀,保障相关供水能够较为合理,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一些供水损耗缺陷。

2.3合理设计高位水箱

对于给水系统中高位水箱的有效设计而言,其同样需要结合整个给水系统的需求进行匹配性布置,切实保障相应供水效果能够满足于整个高层建筑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可能出现的一些压力不到缺陷。从高位水箱的有效布置中来看,其位置的选择可以说是比较核心的一环,应该促使该设备的运用能够较为合理,水箱的运行也不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2.4规范给水管道布置

对于给水系统中各个管道的有效布置而言,其同样也需要围绕着相关实际用水需求进行规范化布置。对于管道材质的选择应该较为合理,并且能够切实把握好对于管道自身尺寸的有效明确,对于给水管道的横管以及立管,必须要进行详细分析,避免相互之间出现冲突和矛盾,保障整个给水系统的运行都能够较为流畅可靠。此外,相关给水管道还需要和具体设备构建理想的协调性关系,促使其用水设备同样能够运行可靠。

3高层建筑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具体到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处理中,其需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3.1做好排水口的合理设置

对于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运行而言,相应排水口的合理设置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这种排水口的设置需要促使其能够运行较为流畅高效,尤其是对于具体排水管道的布置需求来看,同样也需要结合这一排水口进行处理,促使其整体运用能够较为合理便捷,进而也就能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各类缺陷故障。在排水口的处理中,还需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压力问题,避免其设置的位置承受不住相应压力而导致整个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运行受损,需要进行逐一排查和优化。在排水口的设置环保性以及清洁性方面,同样也需要审查把关,避免其影响到周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做好排水管道设计工作

对于排水系统中各个排水管道的有效布置而言,其同样也需要结合不同楼层进行有效布置,促使其相应排水管道能够将人员生活中出现的污水及时排除,避免任何污水滞留问题的出现。在排水管道的具体设计处理过程中,相应厨房和卫生间的有效布置可以说是比较核心的环节所在,应该促使厨房和卫生间中的积水能够及时排除,避免影响到这些区域的正常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其设计难度比较大,相应处理和构建也就需要围绕着各个基本内容和环节进行把关,保障相应给排水系统都能运行较为流畅,为高层建筑的正常运行提供理想的基础条件,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类偏差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j].住宅与房地产,,(18):53.

[2]颜正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3]曾雪华.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水工业学科体系中的位置[j].给水排水,,(3):61-63.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十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职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外教育中,德国“双元制”“三元制”、新加坡的cdio模式、英国的ict、美国的netp、澳大利亚的“国家资格认证体系”等模式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课程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1-3]。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落后的教育模式将带来多代人的落后,为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水利工程经济》课程为基础,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良。

1《水利工程经济》课程的定位及性质水利工程经济

是水利工程学科体系中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必修课,在设计、建设、生产、管理等过程中均涉及经济问题。该课程应用经济学中的经济效果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等方法对工程进行评价、论证,从而确定技术、政策的方向、措施的优劣,以及解决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中的有关经济问题。该课程不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用理论解决水利工程投资决策、生产、管理中的实际经济问题。

2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内容

本课程融合经济的相关知识,许多概念对水工类专业学生较为陌生,且含大量计算,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性太强,抽象难懂,实际应用困难,学了不会用,特别是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时,抽象不出数学模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无法判断工程的可行与否,学习兴趣明显下降。

2.2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引入ppt、音视频的多媒体教学,但其模式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依然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本课程涉及大量概念、算法,其理论性强且抽象,在学习过程中若不加思考的消极接受,一旦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将使学习进程中断。

2.3实践能力

水利专业的学生初次接触经济类相关概念,因此,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与实际相结合的阐述,进一步对资金时间价值等公式进行高强度讲解,并多次以复习、提问、默写等方式重复,而综合应用于工程实例分析时要从思路上引导,最终使学生掌握经济评价方式,但学生最终成绩中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并不理想。两个班共70人的分项考试成绩,其中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的得分率都在75%以上,表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较为到位,而计算题中,基础计算得分率为74.1%,表明在直接套用、简单运用公式方面学生基本掌握,而综合利用方面,即对一个工程自主选用经济评价方案、以及多方案比较等综合性问题时,学生得分率仅19.4%,综合利用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并未真正掌握相关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将会非常高。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与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接受、掌握知识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灌输式教学效果更为堪忧。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目前发展了多种模式,取得卓越成就[5]。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接受知识,能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3.1导入阶段

导入阶段以教师为主,教师将介绍本节课的任务、以及知识点的概况。就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而言,数学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课程前,让学生复习前导课程:水工建筑物、工程造价等,这对学好这门课起到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经济课程学习的主体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方向)、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方向)、工程监理等专业的学生,多数学生对经济中诸如影子价格、期指、现值等概念认识不清,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知识点与具体应用联系起来,促进理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主要有几个与实际相关的引例:

1)高职院校中,从农村来的学生占多数,以灌溉用水量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为例引入经济的基本概念;

2)以三峡工程穿插南水北调工程阐述各类工程效益的概念;

3)以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购房还贷等阐述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关概念;

4)以节水灌溉为核心,阐述工程经济中方案比选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指标的含义等。这些实例与学生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2实践阶段

实践阶段是最重要的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而有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化学习是实践阶段的一个代表方法,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并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会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水利工程经济学习中,设计教学模式如下:

1)以5-6人为一组,1人领队并组织汇报,1负责材料总结,3-4人负责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的制作是教学模式的核心;

2)通过导入阶段的讲解,引出项目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3)对各小组设立与导入阶段相类似的项目,分组讨论,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出各自方案,自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

4)各小组领队汇报,其余小组进行评价,从而形成竞争机制。实践阶段中,项目的设定,即教学模式内容的设定,需要教师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3.3总结阶段

最后阶段可以教师为主也可以学生为主,主要是总结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加深学生对重点的。在项目总结时,各小组以ppt演讲进行汇报,其余小组进行评分,教师做最终陈述,并指出主要问题,评分最终计入考试成绩,以此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动力的手段。

3.4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大量教育资源的引入,学生学习渠道的日渐丰富,随着网络资源质量的提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其角色定位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多节甚至在同一节课上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保证课堂能够活跃有序进行,在新的模式中,教师既要担任导入阶段的组织者、传授者,也要担任实践阶段的纪律维护者,以及最后阶段的评委等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化为方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引导,教师的工作除了进行正常的教学、引导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大量辅导,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

4结论

本文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该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为学习《水利工程经济》这门课提供可靠保障,也能够锻炼学生组织、协调的团队能力,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水利工程经济课程是水利工程相关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特殊地位以及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要不断思索、创新。如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十一

摘要:建筑土木工程项目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项目成本也同样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课题,成本控制与土木工程效益有直接的联系,合理的成本控制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开支,创造更大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成本控制

一、引言

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保证项目有效和按时实施的前提下,运用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经济措施对项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和监督的过程。一项工程的开展,尤其是土木工程项目,其所创造的价值更多为无形价值。建筑设施等需要保证质量,但是成本支出也不能毫无限制。通过成本的控制来降低费用支出,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不仅为整个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同时保证了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成本控制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而言,更加具有实际管控意义。

二、当前建筑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建筑项目成本意识缺乏

在当前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项目开工前缺少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再生产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组织设计。项目经理关心利润却对成本开支状况较少过问,缺乏成本意识,不利于建筑成本的控制;其次,施工人员缺乏成本意识。节约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有些施工人员缺乏成本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节约,造成了很多原材料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2.2、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不完善

在当前建筑工程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还是沿用以往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成本都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把建筑工程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算值与实际值进行相应的比较。这种办法在重点项目进程应用时,很显然是正确的。但是,工程项目控制其实是一个宏观的范围和概念,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发展过程的控制。因此,目前在施工过程中要逐渐改变这种方法,才能有所提升。

2.3、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体制不健全

成本控制制度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针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途径和测算的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各制度条款衔接不流畅,出现管理缝隙;其次,成本控制制度的编写可行性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成本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符合企业内控制度的编写程序,而忽视了控制制度的可行性,往往会造成建筑工程进度、建筑运行实际成本以及建筑成本计划的偏差;再次,成本控制制度的编写范围过于狭窄,不能够从建筑实际运作的情况出发, 这样就无法设计到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每个方面。

三、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3.1、成本最低化原则

项目成本控制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长远与眼前、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保证项目成本控制的费用不超过控制前的费用支出,对于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费用不能超过节约的成本,因此在成本控制中要注意其中的关键因素的控制。对于其他因素提起重视,超出的费用支出要按照正常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和审批,而不能为了降低项目成本而降低工程质量水平。

3.2、成本责任制原则

成本责任制就是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权责利相结合,将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职能部门,将各个分解的项目成本目标与各个班组联系起来,组织起各项项目工作,实行与经济责任挂钩,形成有效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一是要确立项目施工的责任制,尤其是以工程师为主的责任制,将项目划分到责任人;二是做好对项目成本目标的责任划分,将分解的成本目标划分到各个职能部门,做到责任分配合理,实现成本控制最低化目标。

3.3、管理有效化原则

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成本控制的基础原则,是重于项目成本的预测和过程控制的原则,通过改进技术和方案、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员素质等方法事项成本管理的有效化。一方面,要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严格控制成本的预测,处理好各分项目目标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最低的人力和财力,完成最大的项目工作,提升工作量,这就要做到合理进行人员分配和资金运用。

四、建筑土木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案

4.1、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层的成本意识

建筑企业领导层要重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要从建筑企业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入手,严格制定各种成本管理制度,保证成本管理落到实处。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控制和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建筑企业成本核算的总体能力;其次,加强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企业员工要根据项目经理人制定的成本计划进行工作,充分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4.2、健全和完善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首先,构建高效专业的建筑项目管理队伍。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团队不仅要有项目经理,还包括项目专业部门和项目成员,他们分工合作,群策群力,负责好每一个环节,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其次,构建合理完善的建筑成本控制管理框架。对于一个建筑企业而言,要想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必须从建筑企业的实际出发,合理优化施工环境和施工进度,经过数据分析,形成一个合理的成本控制框架,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运行;再次,建立完善的建筑成本偏差分析制度。通过建立分析制度,能够对成本进行相应的比对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4.3、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定额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定额作为工程计价的重要基础, 完善工程成本控制的因素,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核心的工作。首先,提高建筑定额管理意识。在建筑工程的每个方面,从建筑项目的投标到合同的签订,从工程计划的开展到工程项目的实施,这这些过程中,都要树立完善的定额管理意识,杜绝浪费,保证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顺利开展;其次,强化对建筑定额编制工作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造价咨询人员进行培训,更加及时的了解等额使用的相关信息。同时,在日常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进行定额使用管理,不能够出现遗漏或者偏离,最大可能的为公司的工程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咨询人员的培训。在建筑施工中,如果缺乏工程造价咨询人员,定额管理工作就很难进行。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必须提高造价咨询人员的能力,完善定额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

4.4、对于土木工程中的意外费用合理控制

如日常生活中的用电费用,应该制定合理的用电规范,节约用电和用水。此外,一定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施工人员的安全重于一切。因此,工程队伍应该有专门负责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理人员,主要负责对工程的安全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例如安全帽以及防护衣等,都需要进行合理使用,避免出现意外,造成人员伤亡,对工程进度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4.5、加强竣工核算

对于竣工的核算要严格和科学,为整个工程的造价工作做好依据。一是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的条款进行结算,明确结算方式、费用标准和其他特殊条款。二是注意一些较为隐蔽的验收项目,保证验收的全面性,确保整个项目结算的有效性。三是逐一的核算工程的数量,确保工程的完成量,严格按照项目工程合同进行结算。四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弥补预算单价法的弊端,保证增加的项目也可以及时的结算,保证工程项目结算的顺利完成,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成本控制是整个建筑土木工程项目的核心工作,要想严格控制成本就要严格遵循成本控制的原则,不断提升成本控制管理水平,保证成本控制在各个阶段的实施,运用各种有效措施来降低成本,建立节约型工程项目,实现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卢美龙.浅谈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加强施工管理[j].大观周刊,(46).

[2]付彬.谈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要点[j].科技风,2010(4).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十二

建筑系毕业论文范文一:工程项目中工程经济的重要性探讨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工程项目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时期,企业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另一方面是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管理体制,从而为企业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1.工程经济概述

工程经济其实就是将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生产实践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活动当中,从而满足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工程成本是整个工程经济的主体,是一项工程的总费用,这些费用中包括从拟定预算到实际投入的所有费用。

根据具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工程成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由此可见,若想实现工程项目的合理开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对其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2.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经济的应用现状

首先,没有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有效的认识。

主要原因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直接由工程质量的优劣来决定,正因如此,我们一定不要将工程项目质量同项目成本分开来。

各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的意识到成本之间的关系和成本的质量,导致在实际项目建设中过于重视成本,从而忽视了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没有符合标准就有可能增加企业的建设成本,还有可能给企业的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果企业难以在质量和成本中谋求平衡,则企业就会陷入发展的困境。

其次,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工程经济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时时更新员工的理念,只有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工程项目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绝大多数管理者仍然在传统项目管理体制的引导下,对员工进行管理,这就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进一步开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再次,没有形成健全的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体系。

如果企业项目承包不到位,企业就没有办法形成科学管理体制,企业也就难以实现有效的发展。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应当建立权利、责任以及利益三者一体的管理体制,避免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可抗力的事件时,管理者频繁的钻管理的漏洞。

各部门全责不分明,相互推卸责任。

最后,工期间和项目成本之间的矛盾没有协调好。

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确保施工项目部合理运营的费用总和。

工程项目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主要的目标。

按时完成合同工期,是施工单位信守承诺的一种表现。

然而,为了能够在工期内完成项目工程建设,而忽视对项目成本的研究,则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利益。

3.工程经济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

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目标,采取有效的办法,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逐步开展施工项目,促使工程项目向科学化、权责利明确化以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之所以进行目标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施工质量、项目成本以及工程工期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因此,工程建设主体必须制定有效的控制目标。

目标控制的有效方法包括企业上下整体化管理的方法、工程质量全面化管理等等。

其次,应当将工程项目建筑成本和工期的关系协调好。

施工项目的成本与工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由于外在施工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或者企业内部人为造成的工期损失;二是,为保障按期交工,项目业务经理采用的各种相关费用。

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设备购买的增加会直接导致项目总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将项目施工成本做到最低。

最后,建设规范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在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的情况下,确保坚持方向的一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的关键,从而极大的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实现全面的绩效管理,创新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都在为建设工程项目而服务,让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遵循既定标准、有法可依。

4、结语

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市场管理日益激烈,导致施工项目普遍质量较低,因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对项目管理成本的控制,将工程项目的周期和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规范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才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建筑系毕业论文范文二:高职院校水利工程经济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职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外教育中,德国“双元制”“三元制”、新加坡的cdio模式、英国的ict、美国的netp、澳大利亚的“国家资格认证体系”等模式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课程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1-3]。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落后的教育模式将带来多代人的落后,为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水利工程经济》课程为基础,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良。

1《水利工程经济》课程的定位及性质水利工程经济

是水利工程学科体系中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必修课,在设计、建设、生产、管理等过程中均涉及经济问题。

该课程应用经济学中的经济效果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等方法对工程进行评价、论证,从而确定技术、政策的方向、措施的优劣,以及解决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中的有关经济问题。

该课程不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用理论解决水利工程投资决策、生产、管理中的实际经济问题。

2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内容

本课程融合经济的相关知识,许多概念对水工类专业学生较为陌生,且含大量计算,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性太强,抽象难懂,实际应用困难,学了不会用,特别是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时,抽象不出数学模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无法判断工程的可行与否,学习兴趣明显下降。

2.2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引入ppt、音视频的多媒体教学,但其模式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依然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本课程涉及大量概念、算法,其理论性强且抽象,在学习过程中若不加思考的消极接受,一旦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将使学习进程中断。

2.3实践能力

水利专业的学生初次接触经济类相关概念,因此,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与实际相结合的阐述,进一步对资金时间价值等公式进行高强度讲解,并多次以复习、提问、默写等方式重复,而综合应用于工程实例分析时要从思路上引导,最终使学生掌握经济评价方式,但学生最终成绩中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并不理想。

两个班共70人的分项考试成绩,其中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的得分率都在75%以上,表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较为到位,而计算题中,基础计算得分率为74.1%,表明在直接套用、简单运用公式方面学生基本掌握,而综合利用方面,即对一个工程自主选用经济评价方案、以及多方案比较等综合性问题时,学生得分率仅19.4%,综合利用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并未真正掌握相关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将会非常高。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与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接受、掌握知识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灌输式教学效果更为堪忧。

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目前发展了多种模式,取得卓越成就[5]。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接受知识,能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3.1导入阶段

导入阶段以教师为主,教师将介绍本节课的任务、以及知识点的概况。

就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而言,数学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课程前,让学生复习前导课程:水工建筑物、工程造价等,这对学好这门课起到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经济课程学习的主体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方向)、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方向)、工程监理等专业的学生,多数学生对经济中诸如影子价格、期指、现值等概念认识不清,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知识点与具体应用联系起来,促进理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主要有几个与实际相关的引例:

1)高职院校中,从农村来的学生占多数,以灌溉用水量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为例引入经济的基本概念;

2)以三峡工程穿插南水北调工程阐述各类工程效益的概念;

3)以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购房还贷等阐述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关概念;

4)以节水灌溉为核心,阐述工程经济中方案比选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指标的含义等。

这些实例与学生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2实践阶段

实践阶段是最重要的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而有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化学习是实践阶段的一个代表方法,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并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会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水利工程经济学习中,设计教学模式如下:

1)以5-6人为一组,1人领队并组织汇报,1负责材料总结,3-4人负责资料搜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的制作是教学模式的核心;

2)通过导入阶段的讲解,引出项目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3)对各小组设立与导入阶段相类似的项目,分组讨论,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出各自方案,自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

4)各小组领队汇报,其余小组进行评价,从而形成竞争机制。

实践阶段中,项目的设定,即教学模式内容的设定,需要教师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3.3总结阶段

最后阶段可以教师为主也可以学生为主,主要是总结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加深学生对重点的。

在项目总结时,各小组以ppt演讲进行汇报,其余小组进行评分,教师做最终陈述,并指出主要问题,评分最终计入考试成绩,以此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动力的手段。

3.4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大量教育资源的引入,学生学习渠道的日渐丰富,随着网络资源质量的提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其角色定位发生深刻变化。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多节甚至在同一节课上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保证课堂能够活跃有序进行,在新的模式中,教师既要担任导入阶段的组织者、传授者,也要担任实践阶段的纪律维护者,以及最后阶段的评委等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化为方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引导,教师的工作除了进行正常的教学、引导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大量辅导,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

4结论

本文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该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为学习《水利工程经济》这门课提供可靠保障,也能够锻炼学生组织、协调的团队能力,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

水利工程经济课程是水利工程相关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特殊地位以及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要不断思索、创新。

如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二:建筑节能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文是一篇建筑节能论文范文,建筑节能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建筑文节能建筑方向文范文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适合建筑节能及住宅建筑及规划设计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建筑节能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建筑作为一个高能耗的行业,势必要走在节能的最前沿.而我国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占全国年总能耗的比例相当大,降低寒冷地区的建筑物能耗成为了寒冷地区节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现状,指出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主要是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并提出了从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外墙、窗体、和屋面的节能设计方面来进行寒冷地区建筑的节能设计.

关 键 词: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途径,能源

一、我国寒冷地区建筑能耗现状

据资料显示,我国新增采暖能耗以每年6×109kg标准煤的速度在增长.我国北方城镇采暖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6%,但北方集中采暖地区的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积约占全国采暖房屋面积的50%,且每年有3~6个月的采暖期.在80年代末期,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占到当时全国年总能耗的11.5%,占采暖地区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在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则高达当地社会总能耗的50%以上.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中心工作首先是围绕着降低北方寒冷地区城镇的采暖能耗展开的.寒冷地区的建筑能耗主要是以供热为主,所以,建筑节能绝大部分是供热节能.

二、建筑物能耗消耗的途径

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和冷风渗透,建筑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往往要占采暖热耗的1/3以上,如果建筑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便可减少冬季室内传出室外的热量和夏季室外传入室内的热量,从而减少为维持室内舒适热环境提供的采暖和制冷能量.

建筑节能按围护结构界面划分主要包括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和屋面节能.如何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节约能源,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保证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是建筑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

三、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笔者认为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之初进行节能控制;二是要发展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做好屋面保温隔热防止室内外热交换,从而减少建筑能耗;三是要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选择适宜的朝向及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下面将详细论述.

(一)建筑的规划节能设计

现在说建筑节能,人们往往只考虑建筑的构造、材料、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而忽略了建筑规划设计创作阶段的节能控制.我们应该在设计之初将建筑设计创作与规划、构造、材料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全面提高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和建筑品质.

1.住宅选址与规划布局

国内住宅建筑多以小区形式出现,住宅建筑选址的好坏、规划的合理性是决定住宅节能设计的先决条件.住宅小区选址应根据地形特点,选择避风向阳的朝南坡地或平原,避开迎风的水域岸边或容易形成风道的山谷、山顶等,因为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易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

2.道路设计与小区通风

为使建筑单体争取更好的朝向,我们在设计初通常将小区道路的布局与用地结合布置.除施工便利、方便使用,道路也是整个小区的通风道.道路设计时应便于组织小区通风,并与城市、小区绿化空间结合,把新鲜空气引入小区,从而提高居住区内的小气候环境质量.

3.景观绿化设计

小区环境绿化要突出居住条件的均好性和共享性,为居民提供户外休闲、观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空间.景观绿化可以有效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防风抗风、改善通风质量,从而抑制热岛效应,改善住宅建筑外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绿化应以绿植物为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形成良好适应气候特点的植物群落.

4.雨水收集利用.

在现代住宅的节能设计中,应建立雨水收集与中水利用系统,并使其用量达到总用水量的30%.一般住宅小区,屋面与路面面积之和约占地面面积40%,做好屋面和路面收集将是雨水收集的重要部分.屋面雨水收集主要是通过水落管将雨水收集引流,进入小区内中水ã88;理系统.小区路面通常采用铺贴渗水砖和设置路面排水沟,这样雨水可以通过渗水砖和水沟进入小区的中水系统中,为小区的绿化灌溉和中水使用提供水源.

(二)建筑外围体系节能设计

建筑物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量构成,其数值约占总耗热量的1/3以上,所以改善围护体系节能对于提高住宅节能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住宅建筑围护体系的节能设计重点在其外墙、门窗和屋面三大部分.

外墙保温设计

(1)外墙节能构造

目前外墙节能的主要方式是采取复合墙,即在墙体不同部位设置高效保温隔热层,形成外墙内保温、外墙夹心保温、外墙外保温3种复合墙体.

(2)外墙内部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用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内侧,它的优点在于:对饰面和保温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不高;内保温材料被楼板所分隔,仅在一个层高范围内施工,不需搭设脚手架,施工方便.

(3)外墙夹心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中间部位,内外侧墙均可采用传统的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这些传统材料的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较好,对内侧墙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岩棉等保温材料均可使用.夹心保温墙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不影响冬期施工,近年来在严寒地区得到一定的应用.

(4)外墙外保温

由于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也在日益加强,其中以外墙外保温的发展最为迅速.外保温墙体适用于有采暖和空调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建筑,又可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其对主体结构具有保护作用,有效避免了室外气候变化引起墙体内部温度变化,使结构主体寿命延长;有利于消除或减弱冷、热桥的影响;可避免室温发现较大波动;对原有建筑改造时,减少对室内的干扰;不占用室内空间,在二次装修时,避免对保温层进行破坏;增加了立面装饰效果;适用范围广泛,综合效益显著.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国内已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中已取得了成效.因此应成为日后寒冷地区外墙保温的首选设计.

窗体节能设计

窗户是建筑外围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外围护结构中能量损失最大的部位.一般住宅的外窗(包括阳台门)面积约占建筑面积的20%左右,其中通过外窗传热散失的能量约占建筑能耗的28%左右,通过外窗透气散失的能量占建筑能耗的27%左右.

(1)合理选择玻璃类型

玻璃是窗户中面积最大的组件.改进这部分的热工性能对整个窗户的节能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窗户玻璃材料发生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从透明玻璃到有色玻璃、镀膜玻璃,从单层玻璃到双层玻璃以及中空、真空玻璃.使用节能型窗玻璃,是提高整个窗户保温性能的一大重要措施.目前节能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的节能型玻璃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功能性玻璃.

(2)提高外窗气密性

如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如毛毡)、弹性密闭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密封.框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

(3)选择节能的窗型

目前常用的窗型有外平开窗、左右推拉窗、固定窗、亮窗和上下悬窗,还有内开下悬翻转窗、上下提拉窗等.固定窗如果安装合理是气密性最好的,且造价低,但是在要求有良好通风的地方不能使用,故一般用于工业建筑中.安装了密封条的外平开窗、下悬翻转窗有适度的气密性,在开启时还有良好的通风性能,但开启时需占用空间.平开窗由上部固定扇和下部推拉扇组成,平开窗能移动的窗扇越少气密性相对越好.平开窗在窗扇关闭后,窗扇和窗框之间压条压得较紧,很难形成对流,节能优势明显.

屋面的节能设计

从保温原理来说,热气流是向上运动的,而冷气流则向下运动,屋顶可截住热气流使热量不散出室外,屋顶作为建筑的主要围护构件比其他界面更要起到保温、隔热作用,是建筑节能的主要部位之一.

屋面节能措施应主要选择密度大,传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不宜选择吸水率大的保温材料,以防止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北方地区经常采用的水泥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水泥聚乙烯苯板等保温材料上铺防水层方法,经过多年使用效果很好.

结语

节能降耗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加强外围结构的保温设计,应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并改进建筑构造.使中国建筑业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创造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雪平.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9.

[2]李金川,楼春雨.绿色建筑设计节能主因素解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

[3]孙秀竹,高玲.寒冷地区建筑窗体节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技术,.4.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三:土木工程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

本文是一篇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土木工程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文)教学改革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适合土木工程及教学改革及工程师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土木工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反映高校本科生培养质量.结合工作实践,文章首先对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对探索性教学改革的目的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与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然而,目前许多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存在诸多不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容乐观[1-3].

温州大学是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旨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笔者结合近年来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探索性教学改革和实践,探讨了当前普通地方性高等院校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剖析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设计(论文)只是简单模仿

传统意义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一项设计或研究的全过程.其最终的实质成果是一个符合规范要求但却并不完整的设计图纸,或是研究的部分成果.而大多数本科院校的培养计划是将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少数学校将时间提前到了大四上学期期中,时间大约为12周左右.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需要收集、分析设计(论文)资料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一些相关学习任务,如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等,进一步压缩了建筑、结构设计或论文写作的时间.另外,大四学生忙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要参加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种招聘会和实习等,这极大地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消耗了大量时间,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正常进行.

而且,许多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不够重视,以致很多时候毕业设计(论文)只是一个模仿或者模拟过程,质量偏低,效果不好.

(二)指导教师投入不足,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扩招导致许多普通高等院校的师生比例不断下降,导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不足,力不从心.另外,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工程实践经验或科学研究经验,而近年来高校扩招亟需扩大教师队伍,许多硕士、博士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了一线教学岗位,没有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和系统的岗前培训,许多青年教师因缺少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经验、工程实践经验和长期科研经验,在选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三)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在以往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也会让学生对其设计或论文进行修改,学生只是被动地按指导教师要求修改,往往停留在改正错误层面上,而不是考虑使设计更合理或研究创新等问题.另外,学生即使根据教师的建议对设计或论文进行了修改,他们对当前的修改为什么能够比较有效地满足要求,是否还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其他方法与当前修改比较起来效果如何等问题也不甚明了.

(四)学校的培养与实际工程需求明显脱节

设计或研究过程并不是直线型的,其结果也不是唯一的.按照传统的指导方法,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仅仅是知道了如何做的问题,而对满足规范或研究要求的其他设计或分析方案(更好或者更坏的方案),则几乎没有概念.也就是说,几乎还完全没有考虑如何使设计或研究分析更合理、更有新意.但是在实际工程的设计和研究中,往往是要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或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分析,并根据其他单位、专业的要求修改、调整设计和研究.这就导致了学校的教学、人才培养和现实需求明显脱节,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缺乏创新.目前的探索与实践工作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探索性教学改革目的

根据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解决普通高等院校现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改革亟需探讨的问题,具体措施为如下三方面.

(一)让学生尽早熟悉培养方案,提前准备,积累相关知识与经验

毕业设计结果可以粗略地分成合法的设计(满足规范的设计)、可行的设计(合理的设计)、满意的设计和优化的设计.毕业研究论文成果也可以粗略地分成初步的研究分析(采用常规分析方法)、系统的研究分析(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有一定创新的研究分析、有较大创新的研究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就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个链条,并且尝试在这个链条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链条的一个点上)做一些起步性的工作,开始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培养一个成熟工程师或研咳嗽彼??哂械乃嘉?鸵馐镀分.实际上,应鼓励学生尽早和指导教师建立联系,参与到指导教师的工程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中,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进入状态、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奠定学生工作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设计或研究分析时间有

限,往往不允许工程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地完成设计和研究分析任务.如此,即使是比较有探索精神的学生,走出校门以后也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在如何设计得更合理、研究得更深入和更系统的问题上有显著进步.如果学校缺少这方面的培养,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被动和茫然的状态.如果在学校就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便会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思考,进而较快地成为一名成熟工程师或研究人员.

应用的价值,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不断发展完善中华文化。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十三

建筑毕业论文

楼,密林一般崛起的群楼,魁伟如南方的榕树,挺拔似北方的白杨,雪杉一般洁白,修竹一般鲜绿,金黄的如同深秋的银杏,曙红的,又如同暮春时节繁花满树的木棉……二十层、二十层、四十层、五十层……甚至有以三天一层的高速扶摇直上的,仿佛无数个巨大的惊叹号,豪雨一般溅落我的四周。我上升、下降、旋转、俯瞰、仰望、平视,赞赏之余,不免又伴随有一种晕眩感、失重感。

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1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运用的一个关键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混凝土施工技术优良与否,会显著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工程程序繁琐,不论哪一道程序未处理正确,均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下,建筑工程的建设准则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令建筑施工技术有了全面的创新。

在建筑施工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使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并且,在持续发展当中产生了诸多新型技术及材料,提高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空间,所以,也较好地加快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与钢筋良好地融合,由于具有极好的整体性能,强度极大,最关键的是施工成本较低,所以,获得了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视。

建筑行业在发展当中,新技术持续产生,混凝土材料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为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施工技术极为关键。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1.1依照规定比例正确配置混凝土

(1)掌控原材料质量。

如果想要合理配置混凝土的质量,应当在配置混凝土前掌握好原材料的质量。

施工方应当了解到原材料质量的价值,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应当严格依照相应标准选择原材料,还需注重商家的信誉,对长时间接触混凝土施工工程的施工方而言,最好与销售原材料质量好、信誉佳的商家进行长期合作,从本质上掌控混凝土的质量;(2)严格依照设计标准配置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正确影响到施工后是否产生裂缝、蜂窝孔、麻面等状况,从而对建筑工程的外观与质量具有影响,在配置中应符合设计与施工标准的比例,掌控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令混凝土搅拌具备保水性以及流动性,并且还需具备粘聚性。

假如混凝土欠缺和易性,则较易形成离析或振捣不实等状况,从而令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不足之处。

可以在混凝土内融入高效减水剂,以此令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并且令其具备流动性,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振实[1]。

1.2温控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当中,温度不同则会显著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能以及抗震性能。

因此,则需严格掌控混凝土在施工当中的温度值。

若想更为精准地控制温度,可以透过有效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方式。

比如,减少混凝土当中的水泥含量,或加大混凝土内的粉煤灰以及矿粉的比率,从而令混凝土在固化时降温,以此保障混凝土的实际耐久性以及抗渗透性。

并且,可以有效运用混凝土结构中的自然散热的特征,选定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如果在气温较低时进行施工,则需严格掌控混凝土的散热量,透过保温方式,预防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的状况。

在拆除模板时,也需严格按照顺序执行,谨防由于温差变化较大而导致混凝土开裂[2]。

1.3浇筑技术

(1)基础筏板浇筑技术。

因为基础筏板的厚度较厚,因此,对于混凝土浇筑而言,需要极为注重混凝土散热,谨防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而发生表层开裂现象。

并且,也需保障结构具备相应的承载性能。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当选择适当的水灰比,而且保障浇筑的混凝土存在持续性;(2)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

若想较好地保障墙体具备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谨防墙体出现烂根现象,需要在混凝土施工前,在模板底端预先浇筑一层与墙体材质相同的砂浆。

并且,在浇筑墙体时,需要尽量保障分层浇筑的高度处在40cm上下。

不同混凝土层浇筑时,需要尽量预留一部分散热时间。

可是需控制不同混凝土层的浇筑间隔在2h内;(3)顶板浇筑技术。

混凝土顶板结构在浇筑时,混凝土的虚铺厚度需超过板面的厚度。

并且,运用平板类振动器,依照不同垂直角度,对板面执行往返振捣。

如果是混凝土板面的厚度过大,则需要运用插入式的振动器,对板面采取振捣处理。

在表面结构完成浇筑后,需要依照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时给予处理。

1.4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技术

只有及时、正确地养护混凝土,才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完的12h内,需要运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并进行浇水。

在混凝土拆除模板以后,需对混凝土的结构不断浇水养护最少一周。

浇水养护时,需要按照混凝土的干湿状况,随时调整浇水的时间及次数,保障混凝土结构表层的湿润。

当前时期,使用较为普遍的混凝土养护方式包含了浸水法、浇水法、塑料薄膜覆盖法等。

而如果处在冬季施工周期中,则需要透过加入防冻剂并融合蓄热法,通过养护混凝土,预防混凝土出现冻害现象,对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造成影响[3]。

1.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当依照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标准,挑选适宜的材料种类。

比如,如果在混凝土强度级别高时,超过c50,则应当挑选强度级别在52.5mpa的`水泥,从而能够降低水泥的用量,以免因为胶凝材料较多而令混凝土干缩量较大,谨防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4];(2)混凝土工程模板安装时,应当保障不同模板相互间的接触严谨性,谨防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漏浆现象。

搭建模板支架时,应当搭建在牢固的工作面上,不可发生支架倾斜或塌陷现象,从而保障模板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保障混凝土浇筑时不会产生模板位移状况,谨防因为混凝土浇筑中产生位移而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3)在浇筑当中,

需严格掌控好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保障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设计和标准所需,坚决不可以在施工当中发生随意添水的情况,从而令混凝土的干缩现象获得良好的掌控,以免发生裂缝问题;(4)拆除混凝土模板时,需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值增长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拆除,不可为了压缩工期而提早拆除。

在拆除以后,需要依照标准和设计所需及时养护混凝土,谨防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5]。

2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法

2.1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革新

在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发展较为落后,对施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为不足,大多均为借鉴,所以,无法达到实际施工技术的标准。

由此可见,建筑行业的管理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建筑技术机构等部门,应当加强提高并革新施工技术,积极组建专业建筑从业人员分析并改革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把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给予总结。

在实践中不断积攒经验,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可以持续提升[7]。

2.2强化管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提升使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强化管理所有环节。

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所有施工技术环节,对其中的节点,应当给予良好的技术指导或沟通。

并且,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严格做好技术乃至工程的质量鉴定,有效把控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

依照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技术能力乃至机械设备、人员配置科学规划施工,建立较为有效的混凝土施工方案乃至技术方案,保障工程能够有效执行[8]。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的发展下,城市建筑展现出增长的形势,为了在本质上确保工程的品质,则需极为注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将其当成一切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

只有将意识提高上去,才可以确保工程建筑行业能够良好发展,从而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通过利益主体的有效配合,持续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能力,令其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标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峰岩.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7):320.

[2]乔李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11):108.

[3]李金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用,2013(20):237.

[4]刘晓英.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249.

[5]刘峰君,蒋松.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01):114.

[6]张全乐.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j].建筑知识,(10).

[7]郭政江.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05):72-74.

[8]蔡廷坤.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江西建材,2016(09):95,101.

建筑工程中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分析2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电气节能设计为核心,明确建筑工程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原则,分析设计思路,提出建筑工程中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应用,优化照明节能体系,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照明;电气技能设计;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对建筑照明节能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出更好的要求。

据相关数据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其能源需求逐渐提高,并存在能源供需矛盾,使得建筑照明能耗大幅度提高,占全国总能耗20%,使得供电不足、照明用电浪费的情况普遍存在。

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本文探究建筑工程中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原则

1.1使用原则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照明系统要根据建筑建设需求和使用标准进行节能设计,不仅要保证建筑运输通道的畅通性,并满足建筑工程各个子建筑项目中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展厅等地,满足用户对建筑的使用需求,强化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进而提高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综合质量水平。

1.2经济原则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在满足建筑物照明使用性能的基础之上,将建筑成本降到最低,结合国情重视对经济效益的考虑,避免为了节能消耗过高的建筑投资,增加照明电气节能系统的运行费用。

这就意味着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要遵循经济原则,让增加投资这一部分投入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节约运行费用的方式进行回收,真正实现建筑照明电气的节约设计。

1.3低耗原则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遵循低耗原则,在保证建筑物照明系统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能耗,并采取有效的节约能耗措施,提高建设技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所有能耗转化为无用能耗,进而落实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低耗策略。

2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主要思路

2.1合理规划照明设计方案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重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根据国家《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相关条文进行照明设计,结合建筑使用需求,合理调节光照强度与功率密度。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实际面积等因素,分析人眼对照明光线所形成的第一触感,以此为设计依据,使得照明光线强度适中,避免对人眼造成伤害。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不仅考虑照明用具的照明效果,还要考虑到自然光线和照明用具的光照叠加效果,实现建筑照明系统的节能性和高效性。

2.2合理配置高效光源与节能灯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节能效果,设计人员要合理配置高效光源和节能灯,将节能设施融入到照明方案设计中,有效防止电能过多损耗,达到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最终目的。

建筑毕业论文文献 建筑类毕业论文篇十四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工程项目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时期,企业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另一方面是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管理体制,从而为企业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1.工程经济概述

工程经济其实就是将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生产实践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活动当中,从而满足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工程成本是整个工程经济的主体,是一项工程的总费用,这些费用中包括从拟定预算到实际投入的所有费用。根据具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工程成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由此可见,若想实现工程项目的合理开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对其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2.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经济的应用现状

首先,没有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有效的认识。主要原因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直接由工程质量的优劣来决定,正因如此,我们一定不要将工程项目质量同项目成本分开来。各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的意识到成本之间的关系和成本的质量,导致在实际项目建设中过于重视成本,从而忽视了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没有符合标准就有可能增加企业的建设成本,还有可能给企业的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企业难以在质量和成本中谋求平衡,则企业就会陷入发展的困境。其次,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工程经济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时时更新员工的理念,只有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工程项目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绝大多数管理者仍然在传统项目管理体制的引导下,对员工进行管理,这就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进一步开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再次,没有形成健全的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体系。如果企业项目承包不到位,企业就没有办法形成科学管理体制,企业也就难以实现有效的发展。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应当建立权利、责任以及利益三者一体的管理体制,避免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可抗力的事件时,管理者频繁的钻管理的漏洞。各部门全责不分明,相互推卸责任。最后,工期间和项目成本之间的矛盾没有协调好。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确保施工项目部合理运营的费用总和。工程项目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主要的目标。按时完成合同工期,是施工单位信守承诺的一种表现。然而,为了能够在工期内完成项目工程建设,而忽视对项目成本的研究,则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利益。

3.工程经济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目标,采取有效的办法,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逐步开展施工项目,促使工程项目向科学化、权责利明确化以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之所以进行目标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施工质量、项目成本以及工程工期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因此,工程建设主体必须制定有效的控制目标。目标控制的有效方法包括企业上下整体化管理的方法、工程质量全面化管理等等。其次,应当将工程项目建筑成本和工期的关系协调好。施工项目的成本与工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由于外在施工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或者企业内部人为造成的工期损失;二是,为保障按期交工,项目业务经理采用的各种相关费用。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设备购买的增加会直接导致项目总成本的进一步增加。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将项目施工成本做到最低。最后,建设规范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在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的情况下,确保坚持方向的一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的关键,从而极大的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实现全面的绩效管理,创新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都在为建设工程项目而服务,让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遵循既定标准、有法可依。

4、结语

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市场管理日益激烈,导致施工项目普遍质量较低,因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对项目管理成本的控制,将工程项目的周期和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规范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才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