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十五篇)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十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5 07:32:37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十五篇)
时间:2023-03-25 07:32:37     小编:zdfb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一

1、 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

2、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3、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正确理解和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快速的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谁能又快又好的说出这些题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起来回答的同学先念题目,再说运算顺序,最后说出这个题的结果。

(学生回答时,教师提示先算······再算······)借助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到屏幕,图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以后回答。

教师出示题目: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师: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题目,读得过程中,请大家找出条件和问题?

学生读。

师:同学们,你找到的第一个条件是?第二个条件是?第三个条件是?问题是?

师: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出什么?(中午有多少人。)

师:所以,中午有多少人该怎么求?(53-24=29(人))

师:然后用中午的29人加上上去又来了的38人,就可以求出下午的人数,列式是?

29+34=63(人)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53-24+38=63(人)

师:同学们,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同学们,你能说说这样的综合算式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学生说。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运算时,要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实际上,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也就是按照运算顺序,把每一次算得的得数写在算式的下边,还没参加计算的数和符号照抄下来。我们具体的来看这个算式。

53-24+38

=29+38

=67

这样的计算叫做脱式计算。

同学们在进行脱式计算时,书写应该注意什么?

谁能完整懂得说说这道题是怎么计算的。

师,刚才呀,我们学习了脱式计算,来看看,哪些同学已经会了。

出示题目:48-8+17=15÷3×5=

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拿出练习本,快速的写,老师来检查。

师: 15÷3×5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题目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夯实基础

1、(p47做一做)

出示题目:

23+6-11 2×8÷4 72÷8÷3

师:想一想,说一说,这些题是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下面的题目对吗?如果不对,把他改正过来。

2×3×4 =6×4 =24

15-6+4 =15-10 =5

2×6÷3 =2×2 =4

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二

1,先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并直接口算出得数.

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1.教学例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口算出得数.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两步式题的脱式运算.

接着教师出示例l,说明脱式的书写格式.

教师:两步计算的式题,脱式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的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35,还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要照抄写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行写 =,在=的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的习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规范,对书写不规范的要帮助改正。然后共同订正。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

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有加、减和乘法运算;它们都有乘法运算,)

教师:在没有话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三

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习十一”第5、6题。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课件。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爱是什么?(爱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次感动;爱也可以是一件礼物;一声问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真真实实的爱,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爱,爱还可以事一个动作,一句话语。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练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

【学情预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主题图。

【学情预设】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预设1: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2:坐跷跷板的比没坐跷跷板的多多少人?

预设3:没坐跷跷板的比坐跷跷板的少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出示课件)

师:想一想,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情预设】先求坐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跷跷板的人数和没坐跷跷板的人数加起来。

师:请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案例收集。

【学情预设】

预设1:3×4=12(人)12+7=19(人)

预设2:3×4+7=19(人)

预设3:7+3×4=19(人)

预设4:7+(3×4)=19(人)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能尝试用递等式来计算上面的综合算式吗?

指名学生板演。

在集体评析计算过程中,教师用下划线和箭头进一步标注运算顺序。

【学情预设】

脱离情境后会有学生仅仅看算式,出现不同的答案的情况。作为错误案例,教师正好可以引用,追问:“这个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们解题的要求吗?”……从而引出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师:不同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都要先算“坐跷跷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写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没有规定这样的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学情预设】一道题就有两种结果。

师:是的,这样就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了,这不符合我们数学运算的要求。

师:观察7+4×3和7+(4×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但后一个算式给乘法加了小括号。

师:这样还有必要加小括号吗?

【学情预设】没有,不加小括号更简洁。

师:所以,我们要注意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境图作为直观支撑,

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在该阶段会用综合算式,但习惯用脱式的会比较少。从情境出发,首先让学生明确在有加法、乘法的综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个位置都应该先算乘法。

3.结合已有经验,归纳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还记得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学情预设】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现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级的综合运算,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情预设】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也就是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引导学生说出)

师: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熟悉脱式计算的格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教师组织学生从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计算是否正确等方面评析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谁能说一说,刚刚的脱式计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学情预设】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尽量做到数与数对齐,计算符号与计算符号对齐。

【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算出综合算式的答案,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

(3)指名学生汇报各题是怎样算的,集体核对。2.完成教科书p51“练习十一”第6题。

师:比较上面的树形图与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运算顺序,再从左往右观察书写顺序。

【设计意图】每个练习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样能化解难点,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四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计算同级运算、两级运算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理解和掌握小括号的作用,能准确地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式题。

学生能规范地脱式计算。

多媒体教学软件及实物投影。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刚刚结束了+-黄金周,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度过的,你们想知道小动物去了什么地方吗?

[多媒体软件伴随录音:清晨数学王国的闩口站满了游客,不一会儿却传来吵闹声。鸭姐姐得意地说:我的票上有+、-号我该排在队伍最前面。猫头鹰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票上有、号,我该排在第一个。两人吵闹得面红耳赤,大黄狗跑过来大声嚷到:别吵了,我的票上有( ),你们都该排在我的后面去。师:同学们,你们当小裁判,判断下谁该排第一?跟随学生回答揭示课题。

二、探究尝试,总结规律。

1.以旧带新

3+4x8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试给它加上我们的新朋友小括号,使它变成

另外一道题。学生试做例题(3+4)x8

2.合作探究

3+4x8 (3+4)x8=3+32 =7x8=35 =56

师:请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观察、比较去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你觉得小括号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3.反馈练习

42(17-11) 100-(60-10)

(35+14)7 12(2x3)

(让学生先读题,自选两道独立完成。)

4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做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一看(看清题里是否有小括号,有哪些运算);

二想(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运算);

四查(要有步步检查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不断深化。

1.小动物们在我们公平的裁判下来到了数学电影院,观看了电影《符号妈妈》。

同学们谈一谈看完电影的收获。(通过一场电影,把学习的几种运算顺序融为体,既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又便于学生掌握和区分。)

2.小动物参观了数学迷宫,闯关练习。

第一关:先读题,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

顺序。

20+7x6 (82)x9

4x68 72-99

36(43-39)100-15+5

第二关:判断下面各题,结果相等的画,不相等的画,请同学们自己读题,认真思考一下。

10+155=(10+15)5

5x(3-2)=5x8-2

2x4x3=3x2x4

60-(30-20)=60-30+20

3.小动物来到了数学游艺厅。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数字2、5、6和运算符号组成两步式题,结果要比14大。

四、小结

师:小动物们快快乐乐地玩了一天,同学们猜猜它们会有什么收获?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五

1、使同学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同学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一)复习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 0.3 0.5 0.6 0.25 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六

(1)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习惯。

重点、难点: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备 注

1、判断下列分数中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把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

1/83/44/57/259/122/3

1/68/157/167/3312/159/13

2、把下面各小数化成分数:

0.010.750.969.8

2.053.132.223.375

1、出示课题《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出示例1。

计算1又3/4-.045+3又2/5

(1)尝试(用两种方法计算)

(2)投影片反馈

解法1: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1又3/4-0.45+3又2/5

=1又3/4-9/20+3又2/5小数化分数

=1又15/20-9/20+3又8/20通分

=4又14/20计算

=4又7/10约分

解法2: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1又3/4-0.45+3又2/5

=1.75-0.45+3.4分数化小数

=4.7

(3)讨论比较后教师。

a、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往往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b、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当分数能化有限小数时,通常是:

教学过程

备 注

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比较方便。

(4)巩固

0.38+3.59-1又2/53又7/20-1又9/10+2.415

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遇到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又怎么办呢?

3、出示例2。

计算3又5/6+4.25-2又5/8

(1)审题:确定采用什么方法计算?

(2)试做。

(3)投影反馈。

小数化分数做:

3又5//6+4.25-2又5/8

=3又5/6+4又1/4-2又5/8

=3又20/24+4又6/24-2又15/24

=5又11/24

(4)讨论后: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分数不能化有限小数时,要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5)巩固练习

4.2+2又1/6-3.152又2/3-0.75+1又1/2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时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情况,先判断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通常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如果分数不能化有限小数的,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这样才能使计算既正确有迅速。

1、判断。

下列过题怎样计算正确又迅速:为什么?(化分数做还是化小数做)

0.2+1/4-0.39.8-1又5/16+1又7/24

3/7+0.25-2/312+4.375-6又5/12

2又4/5+78.02―70又3/85/6―0.42+1又1/4

2、练一练:

2又1/3-(0.75+7/10)

3、投影反馈

学生都能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但在实际计算练习中,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还有部分学生不够, 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今后还要多提醒和训练。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板书课题:5.混合运算)

二、复习旧知。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看大屏幕(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理解的很透彻。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实,数学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从旧知识中发现并学到许多新知识,不信,你们看这道题(板书:7+4×3),观察一下,与上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当他们遇到一起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试着做一做。

2)读一读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吗?(想)请打开书48页,对照48页的脱式计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对不对。做对的同学就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以示鼓励。做错的同学,认真观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在旁边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看书并更正)

3)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

的计算顺序)

4)做一做

我们知道了当加和乘遇到一起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那么,当减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时候呢?请同学们再试着做一做这道题。(课件显示:15-10÷5)

(学生试做)

5)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的计算顺序)

6)议一议

同学们知道了当乘加在一起时,先算乘后算加;当减除在一起时先算除后算减,那么这些算式你们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吗?

(课件显示10道不同级的混合运算算式,请同学们说运算顺序)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算式的运算顺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7)读一读

我们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读两遍,齐读两遍)

8)讲一讲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下次再遇到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们再来看这道题,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时提醒注意事项)

9)练一练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显示)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你们看(课件显示)我们把昨天学的知识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知识 ,如果老师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再添加一个小括号,它的计算顺序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们说,神不神奇?(神奇)其实,数学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待着你们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学们。老师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下课!

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7+4×3 先算乘、除法

=7+12 后算加、减法

=19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八

例1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知识点本身内容不复杂:本课的重点是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以及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学生已经通过读题知道了主要信息,可直接让学生列式,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就是在理解题意。展示分步算式的时候,中间的过程算出的是什么?可以出示一下“还剩下的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式的含义。书写脱式计算时,学生会有困难,最好用综合算式与脱式的对比,来发现书写的格式。最后得出:计算顺序不变,只是格式不一样。

还是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孩子法则理解发生了歧义,给出了明确表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而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为“先算加,再算减”或“先算乘,再算除”,不会算除了,可能就想到减了。

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算理。

2.通过分步与综合算式的对比体验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练习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加减或乘除的一些运算方法。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尝试探究,明确算理。

教学例1,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1.从这幅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探索方法。

(1)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呢?

53-24=29 29+38=67

(2)还有更简便的书写方法吗?

53-24+38=67

3.教师讲解两步综合算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1)边出示边阐述书写格式规范。

(2)鼓励学生大胆总结运算顺序。

总结运算顺序:一道题中有加法和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计算15÷3×5。

(1)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2)要求学生按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

(3)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总结: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口算。

6×9=54 30÷5=6

4×7=28 31-7=24

32÷4=8 45+8=53

2.把下面各题中的两道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6×7=42

42÷3=14

(2)15+9=24

24-8=16

答:(1)6×7÷3=14

(2)15+9-8=16

3.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写出改正过程。

(1)35-26+4

=35-30

=5 ×

改:35-26+4

=9+4

=13

(2)56÷7×2

=8×2

=16

4.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5.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布置作业。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九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三)通过教学,不断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

重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先做括号里面的。

难点:理解括号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式题,下面我们口算一组题,先说运算顺序,再口算出来,直接说得数。

1.口算

15-72124+324+3414-4+5

328+918-10260-20428-7+10

2.教师提问: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回答: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按顺序做,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1.出示例题

教师说:这儿有两组题,请同学们审题后再计算出来。边做边思考:(1)这两组题中,每组题的两道式题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2)计算结果怎样?

板演。(全体同学做在本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稍后,请两位同学把自己做的题向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订正)

93+460-186

=27+4=60-3

=31=57

9(3+4)(60-18)6

=97=426

=63=7

讨论思考题。

生说:每组题两道式题相同点是算式中的数相同,连接的运算符号相同,不同点是第2小题与第1小题比较多了小括号。计算结果不同。2.教学例4

9(3+4)(60-18)6

=97=426

=63=7

师问: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什么?生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边的。

师问:括号在运算中起什么作用?观察上面两组题分小组讨论。生答:括号在运算中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3.指导书写格式

4.尝试练习(想一想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3+5)34(14-8)

=183=46

=6=24

练习后互相检查,让做错的同学说说做错的原因。

5.比较练习(先比较下面两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出来)

15-72(15-7)2

师问:同学们经过上面3组题的研究讨论,你们能试着说一说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吗?

生答: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同级运算按顺序计算。(2)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带括号先做括号里面的。

师问:小括号在混合计算中起什么作用?

生答: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

6.判断练习(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7.质疑反馈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看一看还有没有没学会的问题。

8.归纳总结

师说,今天我们师生共同研究了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明白了小括号在运算中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大家在运算中要牢记:同级运算按顺序先左后右计算,混合运算要先做乘除,后做加减法,有括号先做括号里边的。

1.将下面两道一步计算的式题改成一个两步计算的式题

76=4250-42=8

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1)15+84(2)20-84

=2+15=124

=17=3

(3)7(3+5)(4)(60-12)6

=87=486

=56=6

3.竞赛练习(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做得又正确又迅速)

(32-27)589-67

39-90(46-6

)8

567+746+549

(64-56)84(36-36)

混合运算式题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楚。为了便于学生正确掌握运算顺序,教学时,先设计两组题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例4时,要学生先审题,书写时在题里要画线标号,用符号标明运算顺序,以加深学生印象,为今后学习打下基楚。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安排比较练习,先比较运算顺序,再计算出结果,让学生体会到运算顺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

2.适当安排判断练习,以锻炼学生在计算中排除数字干扰,而正确计算。

3.最好安排一组竞赛性练习,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十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 能力目标: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的式题,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用简便方法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的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每组一块小黑板,口算卡片,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 口算

48+36=

75-90=

150-90=

2. 准备题

16×4+18 18+4×6 69÷3-14 50-35÷5

让学生说出每题中都包含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解答。

(学生在以前学过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乘法或除法,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依然依据这一运算顺序。因此设计这样的练习,是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

二、探究新知

1. 导入。

同学们对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计算的都很准确,计算顺序掌握的也很好。如果我们把16×4+18中的18改成6×3,就成了这样的题目、教师出示例1 16×4+6×3(板书)它的运算88÷4= 60+70= 4000÷5= 300+140= 60×8×0= 560-80= 21×3= 52÷6= 640÷2=

顺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2. 学习例1。

(1)这道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它与准备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能根据以前的知识自己试着计算出来吗?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在练习本上计算,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各组分别汇报计算顺序与结果

引导学生汇报出这道题含有两步乘法和一步加法,根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做乘法,所以这道题的计算顺序是:

16×4+6×3

=64+6×3

=64+18

=82

(3)你认为还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计算这道题?为什么?(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出这道题求的是16乘以4的积与6乘以3的积的和,可以把两个积先算出来。所以可以把两个积同时进行计算。(取得一致后,教师板书。

)

(4)及时反馈,拓宽思路。

①如果把16×4+6×3的“+”改成“-”该怎样计算呢?

②如果把16×4+6×3的“×”改成“÷”该怎样计算呢?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让两名学生板演

16×4-6×3 16÷4+6÷3

=64-18 =4+2

=46 =6

(5)类比归纳,得出结论

观察比较四个算式,分析在计算这样的混合运算中,哪一步可以省略,为什么?

(6)反馈练习:完成77页的做一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要求先说出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通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2教案人教版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计算一道混合运算时,首先要看它含有哪些运算,然后再看有没有可以

同时进行脱式计算的,如果有就同时计算。

三、巩固发展

以下几道练习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学生在组内先说顺序,再计算。

1. 按照各图指定的运算顺序,在□里填上得数。(要求学生在书上填

)

2. 脱式计算,先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39÷3+48÷6 24×4-42÷3

17×4-12×4 81÷3+4×6

3. 学生自己以小组为单位出题练习,(学生的混合运算都可以出,然后与其他组交流。)

四、总结

引导学生回忆今天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1-2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应用题。

复习

1、板书:(1)150-42214 (2)(240+120)(140-20)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做完以后,先让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分别回答:“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能一步?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又有乘和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逐题指定学生计算,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课题一:混合运算(一)》。计算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如:5(150-90)20,先算150-90得60,5乘以60得300,再除以20得15。

3新课

教学例1。

板书:100-(32+54018)。提问:

“这道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小括号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先算54018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54018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带领学生逐步脱式计算。

教师说明:像这样带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接着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笔画上虚线框,并说明:以后计算熟练了,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可以省略。

4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提问:

“第1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第2题呢?”

让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

“把4道小题对比一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相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虽然这4道小题的数字、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加了小括号和不括号的位置不同。因此,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之前,也要先审题,根据运算顺序的规定决定怎样然后再计算。

5作业

练习一的第1题。

数学教案-课题一:混合运算(一)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教材第49页中的例3及相关内容。

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计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根据正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课件自我评价纸口算纸答题纸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口算比赛

1、师:课前老师就听说我们二一班的同学们数学计算能力非常棒,今天老师先准备了1分钟的口算题卡,想看看大家的计算能力到底怎么样?我们先来比一比好吗?

师: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张自我评价纸,老师会结合同学们的课上表现,奖励给大家评价星星,这节课得到评价星多的同学老师会为你准备一份小礼物,希望同学们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在这节课上展示出来。

2、教师组织学生完成1组1分钟口算。

3、反馈计算结果。教师订正,学生自己判,统计全对、错3个及以下、错5个及以下、错5个以上学生数。

师:整体来看大家的计算速度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有的同学有点紧张了,没关系,老师不会通过这一次比试就对大家下定论,因为这节课上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请全对的同学在自我评价纸上画2个星星,错题在3个及以下的同学画1颗星星。

(二)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

75-36+24= 8×3÷4= 6×8-5=

9×(6÷3)=7+(9-6)=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题目,分组完成。指名侧板书。(教师提前写好)

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板书同学给订正,并总结我们学过的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指名4人侧板书并订正。

学生自我评价。(作对的同学涂1颗星星)

(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例3:7×(7-5)(77-42)÷7

师:大家看这两个算式,比较一下,和我们刚才完成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而且有括号)

师:这样的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板书(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以前我们学过了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中含有小括号的算式,我们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指示)像这样加减乘除混合并有小括号的算式,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也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计算顺序。

1、播放课件。(展示运算顺序)

2、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师:看了刚才的演示,结合以前的学习你能试着总结一下这样的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吗?

(学生试总结,教师课件出示完整过程及运算顺序,并板书)

3、经历完整运算过程,指名板书。

(算式条贴:(14+7)÷7 5×(16—9)

师:老师这有两道题,你选择其中一题,来试着算一算写在答题纸上。

(1)学生选择试算,指名板书两题。

(2)学生口述运算顺序并订正。

(3)学生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在唤起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学习,亲身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在算式的比较中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

师:同学们又了解到了一种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学们你们都得到多少颗评价星。随机抽取学生问。选取得星多的同学到台前教师送一个小礼物。

师:同学们你们想得到惊喜吗?那老师就再给大家制造一些机会,我们来做一些练习。同学们要加油了!

师:下面的活动同学们要涉及到和小组同学合作。同学们还记得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吗?(课前分好)

(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76-(12+25)(12-5)×3 48÷(8-2)

34-(28-13)6×(7+2)(88-56)÷8

1、学生任选一题说说运算顺序。(全部说一遍)

2、小组合作完成其中两道题目。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选2个算式,独立完成,后小组完成订正。反馈各组学习情况,教师巡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师:刚才我们以各种形式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了练习。从反馈情况看大家掌握的还不错。看看自己的评价表,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4+5×7(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样的运算因为有了小括号,就改变了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看来小括号的作用还真是不小。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学生两人一组,自选一组题目完成并互相订正完成,进行自我评价。

师:同学们在合作学习的时候都非常认真,合作的也很好,尤其是****组,这组同学在自己的评价纸上再加一颗评价印章,希望其他组继续努力。

(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强调: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四)混合运算计时自选练习。(准备一组练习题)

为学生准备一组混合运算练习题,学生自己选择完成练习。遇到问题可以请同组同学帮忙,也可以请老师帮忙。老师会深入到同学们中间观察大家的表现,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老师会为你加上评价印章。

(五)拓展练习:(课件出示)

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 — × ÷()}使等式成立

2 2 2 = 2

要求:1、独立思考,看你能想到哪些填法?

2、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本组想到所有填法。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发给各组1个纸条,便于各组记录所有填法)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

1、总结评价印章情况,颁发神秘惊喜。

2、同学们谈感受。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突出“阅读与理解”和“分析与解答”环节,使学生读懂图中呈现的信息,理解信息的转换,能够根据信息列式,并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着重突出以下两点:

1.加强画图方法的指导和读图能力的培养,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在学生自主动手画图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线段图比直观图更加清晰、简洁。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借助画图、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2.对比归纳,建立模型。

例8和例9分别出现了两种问题的数学模型。在例题教学以后,通过例题和“做一做”等题目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不同问题的共同之处:单位数量不变,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总量不变,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帮助学生建立此类问题的模型,加深学生对乘除法数量关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圆片

学生准备:圆片

⊙复习导入

1.交流课前布置的学情检测卡内容。

2.集体交流订正。

3.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第一道题的结果是第二道题的条件)

4.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题?

(妈妈买3个碗用了21元。如果买9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求单位数量和求总量的实际问题,做好知识准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到这两道题的联系,并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题,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阅读理解,整理信息。

(1)课件出示教材71页例8。学生认真读题,发现信息。

(已知条件: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所求问题: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圆片代替碗,摆一摆题中的数量关系。(课件展示数量关系示意图)

2.分析解答,探究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一个碗多少钱,再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2)小组讨论,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列式:18÷3=6(元)

6×8=48(元)

从图中可知,买3个碗用了18元,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一个碗的价钱,用除法计算。买同样的碗,说明碗的单价相同,也就是一个碗6元,求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就是求8个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独立尝试把上面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求单价,再求总价,也就是先除后乘,列成综合算式为18÷3×8,可以用脱式计算。

18÷3×8

=6×8

=48(元)

3.回顾反思,对比总结。

小组合作验证计算结果,然后汇报。

[通过刚才的计算得出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48元,48÷8=6(元),一个碗6元,3个碗18元,和题中的已知条件正好相符,说明做对了]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十四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一、复习旧知识,唤醒已有经验

1.回顾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学生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强调脱式计算的格式: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

2.复习小括号的知识。

师:你还记得58-(14+6)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

【学情预设】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你能进行脱式计算吗?

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没参与运算的部分就照写。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板书课题: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识

1.自主尝试进行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情预设】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学生独立解答,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会结合脱式计算的格式和小括号的作用,写出脱式计算的过程,但脱式计算的格式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教师巡视时注意引导并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关于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有这方面的学习经验。所以通过独立练习,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为明确概念留下真实而宝贵的素材。

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2.总结运算规律。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情预设】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师:两道算式都含有小括号,有乘除法,也有减法,还没学你们怎么就会做了呢?

【学情预设】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回顾旧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师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脱式计算的经验,对小括号也有一定的认识,尝试知识迁移,独立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

3.对比练习,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指名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再指名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每列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预设1:上面的算式有括号,下面的没有;

预设2:第一列上面先算减法,再算乘法;下面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第二列上面先算减法,再算除法;下面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预设3:结果不同。

师: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学情预设】小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在唤起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学习,亲身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在算式的比较中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练习提升

1.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1题。

师: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学情预设】都是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

师: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学情预设】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2.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

师:加小括号之前和之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一比每组两题的得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情预设】每组算式都是两级运算,每组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都相同,但由于加了小括号,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3.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状图,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解决填空,但是列综合算式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65-(5×6),21÷43-36。

教师针对典型错误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写综合算式时,要和树状图的运算顺序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给算式添加小括号。

师小结:根据树状图写综合算式时,先找运算顺序,再写算式,最后看是否需要加小括号。需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的,就要加小括号。

4.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是怎样列综合算式的?需不需要加小括号?

【设计意图】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练习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情预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小括号的作用;树状图如何改写成综合算式。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有此基础,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迁移,很容易发现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规律,再次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但在将分步算式或树状图改写成综合算式(小括号的应用)上困难很大。所以需要通过教师指导以及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其的熟练程度,以实现教学目标。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篇十五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他们要买什么呢?

(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

2、学生板演 5×3=15(元)15+20=35(元)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板书:分步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20或20+5×3(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

5×3+20

=15+20

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元)

5、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白: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师: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小晴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

2、师: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解答)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8×2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引导交流,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再做减数。因此在计算时,算式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接着再计算减法。边交流边板书如下:

50-18×2

=50-36

=14(元)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5、谈话:“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6、拓展(机动):80 ○ 8 ○ 4=

(1)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同一级运算。

交流质疑:(教师指着含有加减运算的两条算式)这两题你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一题的结果最大吗?有什么奥秘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对混合运算的价值再认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