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十一篇)

最新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十一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9:22:04
最新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十一篇)
时间:2024-03-20 19:22:04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一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题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小正方形。

师:想不想知道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生:想。

师:多少个?

生:12个。

师: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呢?

生:能。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增加一点难度,用一道算式说明你的想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是怎么摆的,好吗?

生:好!

学生汇报:

生1:1×12=12

师:他是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1个,摆了12行;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课件出示摆法。

师: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用课件舍去一种)

生2:2×6=12

师:猜一猜他是在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这两种情况,我们也算一种。

生3: 3×4=12

师:他又是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3个,摆了4行;也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

师:还有其他摆法吗?

生:没有了。

师:对,如果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只有这三种摆法,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更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下面的三道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道乘法算式里面。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

2.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我们以3×4=12为例,在数学上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 的倍数。这里还有两道算式,同桌两个同学先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汇报:任选一道回答。

生1: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是1的倍数。

师:说的多好啊!虽然有点像绕口令,但数学上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再一起说一遍。

师:还有一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生: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师明确: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所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自然数,(0除外)。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没有发现12的因数一共有哪些? (生边说老师边有序的用课件出示12的所有的因数。)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1、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师:说出几个36的因数并不难,关键是怎样找的既有序又全面,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

生:有。

师:老师提个要求:

1)、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交流。

2)、把这个数的因数找全以后,把你的方法记录在下面。并总结你是怎样找的。

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一名有代表性的作业板书在黑板上。

师:他找对了吗?

生:没有,漏下了一对。

师:为什么会漏掉?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生:不是,他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找!

师:那么要找到36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

生:有序。

师生共同边说边有序的把36的所有的因数板书出来。 师: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了。

生: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找到6就不再接着往下找了?

生:再接着找就重复了。

师:那么找到什么时候就不找了?

生:找到重复了,就不在往下找了。

师、生共同总结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有序的找,一直找到重复为止)。

师:有失误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调整。

3、巩固练习。

找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4、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并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学生非常喜欢,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

1、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你能像刚才一样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吗?

生:能!

师:试试看,找个小的可以吗?

生:行!

师:找一下3的倍数。30秒时间,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写不完。

师:为什么写不完?

生:有很多个!

师:那怎么才能全都表示出来呢?

生:可以加省略号。

师:你太厉害了!你把语文上的知识都用上了,太真聪明了!难道不该再来点掌声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从小到大依次乘自然数。

师:你真会思考!

课件出示3的倍数。

2、找5、7的倍数。

师:我们再来练习找一下5的倍数。

生:5的倍数有:5、10、15、20、25??

生:7的倍数有:7、14、21、28、35??

师:你能像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一样,来总结一下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生:能!

学生总结: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在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时,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合作交流,并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丰富了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中发展自我。

认识“完美数”。

师:(课件出示6的因数)在6的因数中还藏着另外一个秘密,(这是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在看,在听!)我们把6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去掉,剩下1、2、3,然后把它们再加起来又回到6本身,数学家给这样的数起了一个名字,叫“完美数”。依次出示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六个完美数。

小结:其实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秘密还有很多,它们在等待着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研究、去探索。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如果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就更好了。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二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知识,通过尝试和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1、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摆?

先独立思考,在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再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拼法,并列式。

2、在4×3=12中,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你能照老师的样子试着说一说吗?如果有学生只说倍数和因数,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因此一定要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下面这些算式也能用倍数和因数表示吗?

16÷2=85+6=1118-6=12

学生如果有争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由16÷2=8可以得到2×8=16,实际上16是2和8的乘积,所以也可以用倍数和因数来表示。

4、你能自己写出一条算式,用倍数和因数来说一说吗?学生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集体交流。

1、谈话:3的倍数有哪些呢?我们来找找看。一分钟内完成。

1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2、3的倍数有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出来,就用省略号来代替。下面,谁来说说看,3的倍数是怎么找的?小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只要用这个数去乘以1、2、3。就能得到它的倍数。

3、填一填:2的倍数有____________

5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

4、观察上面的几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回答。

指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

(1)先思考再尝试。

(2)交流和评价

2、用这样的方法,找找16的因数和7的因数。

3、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征?

指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练习一、二、三。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让学生在1分钟内写3的倍数,再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1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五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老师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三

(一)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与倍数。

1、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课前准备了几个小正方形,如果用这些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拼?(让学生独立拼摆)

2、全班交流,请学生上黑板拼一拼,拼法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指出:有三种拼法,列出三个不同的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藏在着三个算式中。

3、教师选择一个算式指出4×3=12,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看这个算式还可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4、揭示课题:倍数和因数。

5、看其他两个算式,你还能说什么吗?你觉得哪个算式给你的感觉有些特别?

6、自己写一个乘法算式,让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选一些特殊的例子:如0×8=0的形式16÷2=8。辨析:能不能说16是倍数,2是因数。

7、完成想想做做(1)。

8、完成想想做做(2)。(交流:应付元数与4元有什么关系?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从这个省略好你知道了什么?)

9、想想做做(3)。(从中发现了什么?24有那些因数?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二)找倍数和因数。

1、找一个数的倍数(让学生自己在纸上写,然后交流:你是怎么找的?)

提问:

(1)3的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呢?

(2)3的倍数有无数个,那么该怎么表示?

2、完成试一试。

反思: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几?找得到最大的倍数吗?

3、找一个数的因数。

先让学生独立找36的因数,再进行交流。

提问:36最小的因数是几?最大的呢?怎样找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对好的方法及时的给以肯定。

完成试一试

4、提问:15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的因数是几?16呢?你有什么发现?

5、巩固练习:

(1)4的倍数有:

(2)25以内4的倍数有:

(3)30的因数有:

(4)15的因数有: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布置:

1、6的倍数有:

2、7的倍数有:

3、100以内9的倍数有:

4、24的因数有:

5、11的因数有:

本节课重点围绕“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按要求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进行教学。在写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相互交流时,得出最优的方法,在探索倍数和因数的规律时,既不能让学生毫无目的的去探究,也不能把这个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先出示一些具体的数,从这些具体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探究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时,先在前面孕伏着除法中也有倍数和因数,为探究一个数的因数埋下了伏笔。这个方法要比倍数的方法难一些,教师要有耐心,把学生的方法全部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通过比较,发现商也是这个数因数,又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是成队出现的,所以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就要有序思考,与前面学过的找规律的方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四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数学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

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时划分:8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

3.质数和合数……………………3课时

4.整理和复习……………………3课时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五

教科书12---16页的学习内容

通过对比学习,加深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在意义、找的方法以及计数等几个方面对比,进一步理清因数与倍数的区别于联系,准确把握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的对比。

用准确语言表达。

实物投影

(1)32÷4=8,所以42是倍数,4是因数

(2)12的因数只有2、3、4、6、12

(3)1是1,2,3,…的因数

(4)60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60

(5)5一共有10000个倍数

(6)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

因数能否数完?倍数呢?

1.分别找出16的因数和倍数

2.仔细想想,找出16的所有因数和倍数的感受相同码?

2.填表。

不同方面联系

意义寻找方法能否找完有无最大与最小表示

因数

倍数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算式中能表示63是7的倍数的算式是()

① 7×9=63 ② 63÷8=7……7 ③ 63÷21=3

(2)9的因数有( )个

① 2 ② 3③ 4

(3)不能够表示出“倍数”与“因数”关系的算式是()

① 19÷3 = 6……1② 24÷6=4 ③ 17×4=68

1

6的倍数(写出5个) 32的所有因数 120的所有因数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申到课外。

通过本题计算在月球和火星上的体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行保护地球的环保教育

(1)48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情况填写完整。

排数123456789

每排人数4824

每排都是48的因数码?

(2)乘坐碰碰车每人应付8元,你能把表填完整码?

乘坐人数12345……

应付元数816

【拓展练习】

1.填数。

2.五年(1)班同学参加植树活动,要植树24棵,如果要求每行植树的棵树相同,有几种不同的植法?如果要50棵树呢?

向学生简介林可以植树的好处,净化空气,还可以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的功效。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2—3题)

1.24的因数有哪些?

2.36是哪些数的倍数?

通过引导学生从一个数的倍数的定义出发,推出该数和任意非零自然数之积都是该数的倍数。2的倍数也就是2和任意非零自然数的乘积,学生在列乘法算式时发现这样的算式是列不完的,总结出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进而推倒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的倍数,没有最大的倍数。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探究了知识,又形成了总结概括的能力。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13页。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

生:自然数,小数,分数。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2=12 2×6=12 3×4=12

12×1=12 6×2=12 4×3=12

12÷1=12 12÷2=6 12÷3=4

12÷12=1 12÷6=2 12÷4=3

师: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第①组每个式子都有1、12这两个数。

生:第②组每个式子都有2、6、12这三个数。

生:第③组每个式子都有3、4、12这三个数。

师:(指着第②组)像这样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课本p12。

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生:3、4和12有因数和倍数关系,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生:我认为1和12也有因数和倍数关系。1是12的因数,12是1的倍数。

生:可以说12是12的因数吗?

生:我认为可以,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数。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师出示: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是,因为11除以2有余数。

师:你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生:2×4=8,2和4是8的因数,8是2和4的倍数。

生:40÷2=20,40是2和20的倍数,2和20是40的因数。

师出示:0×3 0×10

0÷3 0÷10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生: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生:我补充,0不能作为除数。

师:所以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整数,不包括0。

师生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有一个疑问,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这两种说法一样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他的问题?

生:我觉得好像不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一样,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

师: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两者可不能搞混哦!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师:第(3)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因为没有说明18是谁的倍数,所以不对。

师:你认为怎样说才正确呢?

生:我认为应该这么说: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

师: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4.游戏。请生任意写一个60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听老师说要求,所写的数符合要求的请举手,同桌互相检查。

①( )是4的倍数

( )是60的因数

( )是5的倍数

( )是36的因数

②请一名学生模仿刚才老师的要求,继续练习。

③想一想,应该提什么要求,让全班同学都能举手?

生:( )是1的倍数。

师:哗,全班都举手了,谁能总结刚才的说法。

生:任何不包括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七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最早对数学的研究就是从自然数开始的。看似简单的自然数,里面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和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自然数的一些知识。 (课件出示:12个小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大家可以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吗?生:可以。

师:怎样拼成一个长方形呢?谁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

生1:1×12=12生2:2×6=12生3:3×4=12 (板书:1×12=12 2×6=12 3×4=12)师:还有吗?生:没有了。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算式,(点击课件)根据1×12=12,大家猜猜看,他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生:每排摆12个,摆一排。

师:这是一种情况,还有别的可能吗?生:每排摆1个,摆了12排。

师:是这样摆的吗?(点击课件出示摆法)师:根据2×6=12,你能猜出它的摆法吗?

生:每排摆6个,摆了2排。每排摆2个,摆了6排。师:像这样吗?(点击课件出示摆法)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个乘法算式3×4=12,这个算式刚才是哪位同学说的?你能说说你的摆法吗?

师:每排摆4个,摆了3排。也有可能每排摆了3个,摆了4排。(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师:同学们可别小看这三个乘法算式,它们不但可以清楚的表示出这几种拼法,而且还蕴含着其他的数学知识呢。我们就以3×4=12这个算式为例,在数学里面,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反过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师:还有两个乘法算式呢,大家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生:知道。

师:同桌两人相互说说吧。开始师:谁来说第一个算式?(点击课件)

生: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因数。12是1的倍数,12是12的倍数。师:同意吗?

生:同意。(点击课件出示)师:2×6=12这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生: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是6的倍数。师:说得真好,刚才两位同学表述得非常完整。因数和倍数就像一对好朋友,我们在说的时候一定要说清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缺一不可。(课件出示)

师:通过这三道乘法算式我们找出了12的因数,12的因数有哪些呢?一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一组一组的说。师:12还有其它的因数吗?生:没有了。师: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课件出示)

师:这里还有5个数,大家看看哪两个数之间存在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谁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2,3,5,18,25)生自由发言。

师:我刚才听到好几个数都是18的因数。哪位同学能在这5个数中找出18的因数到底有哪几个?生1:2,3生2:18 ……

师:看来我们要找出18的一个或两个因数很容易,(在所有的整数中,18还有其它的因数吗?)怎样才能把18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讨论完后把方法写出来。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生1:1×18=18 2×9=18 3×6=18生2:18÷1=18

18÷2=9

18÷3=6 ……

(展示三个小组的做法)师:大家琢磨琢磨这几种看似不同的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发现其实都是运用了乘法口诀,通过一个算式能找出两个因数,也可以说是一对因数)

师: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18的因数是怎样一对一对找出来的。首先由1×18=18,我们可以找到…生:1和18生:由2×9=18,我们可以找到2和9,由3×6=18,我们可以找到3和6。

板书:6

师:找完了吗?生:找完了。

师:我们把18的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完整的说一遍。 (学生齐说,老师用手势引导)下面我们把它写下来。

(师板书: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18的因数还可以像这样表示(点击课件出示集合图)

师:我们刚才找出了18的所有因数,大家认为要想把一个数的因数找完整应该注意些什么?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师:你说得真好。还有需要注意的吗?生:要一对一对的找。

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方法很不错,大家听清楚了吗?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1: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师:你来说一说。

生2: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

师:对,按照大家说的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很快的把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找出来。那找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请大家看18的最后一对因数是几和几?生:3和6。

师:为什么不接着往下写了?生答。

小结:其实找因数就像我们数学中的相遇问题。最开始是1和18,离得很远,接着是2和9,有点近了,再接下来是3和6,更近了。3和6之间的整数只有4和5,都不是18的因数,所以没必要再往下找。

师:请大家按照这种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的方法试着找一找30和36的所有因数。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30的因数你是怎么找的? (投影展示)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和他一样的请举手。

师:既然大家都用了这种方法,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30的最后一组因数是5和6,找到这儿的时候还需要继续找吗?为什么?

生:因为5和6已经挨着了,它们之间已经没有整数了。

师:说得真好,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一对地找出了30所有的因数。36的因数谁来说一说。生汇报,课件演示。

(出示到6和6时,还找吗?)生:不找了。师:因为…

生:因为6和6已经重合了,它们之间更不可能有其它的整数。师:最后一组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因数,怎么办?生:我们就可以只写一个。 (演示:去掉第二个)

师:36的因数有哪些?请大家有顺序的说一说。 (生说,课件演示)

师:找一个数的因数大家会了吗?生:会了。师:下面老师口述两个数,看看哪个同学能够很快地说出它的所有因数。我们来比一比。师:1的因数有…生:1师:还有吗?生:没有。师:7的因数呢?生:1、7。

师: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所找的这些数的因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生:所有的数的因数都有1。

(课件出示)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1 ),师: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什么?生:它本身。

(课件出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师:既然一个数有最大的因数,那么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

师: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找一个数的倍数大家会吗?试一个怎么样?生:好。

(课件出示: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

师:同桌相互说着听一听。(师板书:2的倍数有)师:谁来说一说?

生:2,4,6,8,10……(生边说师边板书)师:写得完吗?生:写不完。师:那怎么办?

(引导学生用省略号表示)

一个数的倍数同样可以用集合图表示(点击课件,出示集合图)师:2的倍数我们是找出来了,谁能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得吗?生:2×1=2 2×2=4 2×3=6 2×4=8 2×5=10…

师:找2的倍数我们可以2来分别乘1、2、3、4、5…所得的积就是它的倍数了。找其它数的倍数我们能用这种方法吗?生:能。

师:请大家试着在这条数轴上找出3的倍数。一起说一说。 (课件演示)师:说得完吗?生:说不完。

师:这还有两个数5和7,哪位同学能够很快的说出它们的倍数。(课件出示)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师: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生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生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课件跟随出示: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师:今天的新知识即将告一段落,下面的一些题大家看看会做吗?

1、投影出示填空题。

① 24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②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是()

③ 15的因数有()。

④ 6的倍数有()(写出5个)

⑤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

师:大家说得真棒,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说的对吗?

2、谁说得对?(投影出示)

师:看来凭这几道题要想难倒同学们,还真不容易,不过我还真不想放弃,这还有两道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猜一猜(1分)考考你

师;看来我不想放弃都不行了,同学们太聪明了。

师:聪明的同学们,谁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既然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编号的所有因数写下来。

生开始写。

师:编号是6的同学请站起来,你真幸运,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6的因数。

课件出示。

师:我们如果把最大因数它的本身去掉,从剩下的三个因数中你会发现什么?

生:1+2+3=6

师:这剩下的因数和刚好等于6,也就是说刚好等于这个数的本身。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完全数,也叫完美数。我们全班同学的编号中大家知道有几个完美数吗?

生:……

师:只有两个。在1到40000000之间只有5个完美数。最早研究完美数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到2004年,人们在无穷无尽的自然数里,一共找出了40个完美数。我们一起来看看前6个完美数。当然,人们至今仍然没有停止寻找完美数的步伐。同学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也应该有科学家的这种孜孜不倦,认真执著的精神。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八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16页。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学号牌数字卡片(也可让学生按要求自己准备)。

谈话法、比较法、归纳法。

快乐学习、大胆言问、不怕出错!

课前安排学号:1~40号

学习最重要的是快乐,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复习

1、4×0.5=2,所以4和0.5都是2的因数,2是4和0.5的倍数。这句话对吗?

2、我们在因数与倍数的学习中,只讨论什么数?

3、8÷2=4,所以8是倍数,4是因数。这句话对吗?

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继续共同探讨“因数与倍数”

合作交流、共探新知

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谈话法、比较法、归纳法)

请认为自己是18的因数的同学带着号码牌上台来。

a、学生上台――找对子,击掌―――。完后提示:老师觉得有点乱,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些找因数的方法有序些?

b、学生再次依照1x18,2x9,3x6的顺序一个个讲出乘法算式。接着追问:那18的因数就有???从1开始做手势:(1,18,2,9,3,6)有没有遗漏的呢?为了让人家看得更明白,我们从小到大排一下,好不好?

学生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还有6x3,9x2,18x1等,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冷一下,让学生想一想这样写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最后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因数是不能重复的。

c、可是老师觉得这样子写又有点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人看得更清楚些,让这些数字的有序地排列?

d、介绍写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可以用一串数字表示;也可以用集合圈的方法表示。

说一说:

18的因数共有几个?

它最小的因数是几?

最大的因数是几?

做一做(在做这些练习时应放手让学生去做,相信学生的知识迁移与消化新知的能力)

a、30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想的?

b、36的因数有几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6x6=36,这里只写一个因数?

c、对比18、30、36的因数,分别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最小的因数是几?最大的因数是几?各有几个因数?

d、让学生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板书: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轻松一下:

我们来了解一点小知识:完全数,什么叫完全数呢?就是一个数所有的因数中,把除了本身以外的因数加起来,所得的和恰好是这个数本身,那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它完全数,也叫完美数,比如6~~(学生读课本14页完全数的相关知识)

b、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谈话法、比较法、归纳法)

因为有了前面探究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在这一环节更可大胆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发现,去归纳。教师只要适当做点组织和引导工作就行。

过渡:大家都很棒!这么快就找出了一个数的因数并总结好了它的规律,现在杨老师想放开手来让大家自己来学习下面的知识:找一个数的倍数。

a、2的倍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想的?从1开始做手势:1x2=2,2x2=4,2x3=6,一倍一倍地往上递加。

发现:这样子写下去,写得完吗?写不完,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号来表示?这个省略号就表示像这样子的数还有多少个?

b、那5的倍数有哪些?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至少写出5个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c、对比“一个数的因数”的规律,学生自由讨论: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规律呢?

(到这一环节就无需再提问了,要相信学生能够在类比中找到学习的方法)

学生总结:

板书: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

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哦,大家这么聪明啊,不用老师教都会了,看来你们真的是太棒了,这也说明学习要学得轻松就一定要掌握~~方法!)

c、看样子大家都满怀信心了,那老师就用黑板上的两个例题来考考大家,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真的好厉害。

指着板书中的18的因数与2的倍数提问:

你能从中找出既是18的因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吗?(计时开始:10,9,8,~~~)

学生完成后表扬:哇,好厉害!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1、做练习二的第3题

在题中出示的数字里分别找出8的倍数和9的倍数

注意“公倍数”概念的初步渗透。

做练习二的第6题

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六、结束全课:

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先离场,

不是2的倍数的同学后离场。

七、板书设计:

18=1 ×18

18=2 × 9

18=3 × 6

有序 不重复不遗漏

18的因数有:1、2、3、6、9、18。

因 数 和 倍 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的倍数

2,4,6,……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九

这部分教材首先以例题的形式介绍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然后在例1和例2中分别介绍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向学生渗透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年的数学,有了四年整数知识的基础,本课利用实物图引出乘法算式,然后引出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知识技能:

(1)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过程方法:经历因数和倍数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列举和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找朋友

1、唱一唱:你们听过“找朋友”这首歌吗?谁愿意大声的唱给大家听?(一名学生唱,师评价:老师很喜欢你的声音,你敢于表现自己,老师很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

2、说一说:谁能具体的说一说“谁是谁的好朋友”?(鼓励:老师希望能听到更多人的声音)

学生完整叙述:“××是 李老师的朋友,李老师是××的朋友”。

3、引入新课:同学们说的很好,那能不能说老师是朋友,××是朋友?看来,朋友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不会是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中的一对朋友“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现在有12名同学参加训练,要排成整齐的队伍,可以怎样排?用一个简单的乘法算式表示出排列的方法。

学生可能得到:每排6人,排成2排,2×6=12;

每排4人,排成3排,4×3=12;

每排12人,排成1排,1×12=12。

课件出示相应的图和算式。

2、揭示概念:以2×6=12为例。

边说边板书:( )是12的因数,( )是12的因数;

12是( )的倍数,12是( )的倍数。

学生同桌互相说,指名两名同学说。(评价: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能准确、完整的表述它们之间的因倍关系,真了不起。)

突出强调:能不能说12是倍数,2是因数?(学生回答,揭示并板书:相互依存)

3、强化概念:另外两道乘法算式,你也能像这样准确地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分组比赛,在作业纸上完成,看哪个组能完全做对。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同时课件出示:(指名两名学生在白板上利用普通笔标注答案)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十

1、回顾学过的数

2、明确学习主题

(设计意图:降低学习的起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为学习因数和倍数做好铺垫;明确学习方向,知道本节课是对2个非零自然数关系的研究。)

1、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2和p13例1

(1)2×6=1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两个不是零的自然数之间是因数(倍数)的关系?

(3)怎样找出18的全部因数?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表示出18的因数?

要求:1、独立学习2、时间6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线,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形成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思考的学习,成为有思考的数学课堂,而思考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2、全班交流

问题一:初建模型

在图式结合中构建因数、倍数的概念,并从中感受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有着互逆关系的一组概念。

问题二:深化模型

明确因数与倍数的外延,进一步认识、内化因数、倍数的内涵,从中提炼出因数、倍数模型的本质意义。

ab=c(a、b、c为非零自然数)

问题三:应用模型

①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表示方法。

②找30、36的因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阶段的学习中,多数学生对概念的认知是初步的认知,那么教师有价值的追问,才能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理解概念的本质,提升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认识,从而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模型,并能够运用模型找一个数的因数。)

3、议一议

(1)今天学习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一样吗?倍数与倍一样吗?

(2)通过找一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议一议,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从而避免了学生就题论题式的学习,达到例题仅仅是学习的载体的目的。)

因数和倍数

2×6=122和6是12的因数。

12是2和6的倍数。

3×4=12

ab=c(a、b、c为非零自然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思路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十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你们的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认识因数与倍数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2=12 2×6=12 3×4=12

12÷1=12 12÷2=6 12÷3=4

师:在这3组乘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第①组每个式子都有1、12这两个数。

生:第②组每个式子都有2、6、12这三个数。

生:第③组每个式子都有3、4、12这三个数。

师:(指着第②组)像这样的乘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大屏幕

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生:3、4和12有因数和倍数关系,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生:我认为1和12也有因数和倍数关系。1是12的因数,12是1的倍数。

师:可以说12是12的因数吗?

生:我认为可以,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数。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师出示:12÷2=5……2。问:12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是,因为12除以2有余数。

师:你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生:2×4=8,2和4是8的因数,8是2和4的倍数。

生:40÷2=20,40是2和20的倍数,2和20是40的因数。

师出示:0×3 0×10

0÷3 0÷10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生: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

生:我补充,0不能作为除数。

师:所以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整数,不包括0。

生:我有一个疑问,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这两种说法一样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他的问题?

生:我觉得好像不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一样,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

师: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两者可不能混哦!

三、师生交流、合作探究: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不止一个,那么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并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找的?(18的因数有:1,2,3,6,9,18)

我们在写的时候怎样写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生: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

5.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四、“动脑筋出教室”游戏课件

五、课堂练习

1、请你来做小法官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48是6的倍数。   ( )

(3)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 )

(4)6是36的因数。   ( )

(5)在4x0。5=2中,4和0。5是2的因数。  ( )

2、细心填一填

(1)、1的因数是( )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3)、自然数32有()个因数,它们是( )。

(4)、16的因数有( )

(5)、19的因数只有( )和( )。

3、我最聪明,我来回答

(1)、27的因数有哪些?

(2)、27是哪些数的倍数?

六、课时小结:

本节课大家学习到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七、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12=12 12÷1=12

2×6=12 12÷2=6

3×4=12 12÷3=4

因为: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所以:a,b都是c的因数,c是a,b的倍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13页。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能准确、全面的求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因数和倍数》,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课题,但我巧妙地运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引入到数与数之间关系。为了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意,教学过程中,我立足体现一个“实”字,充分应用多媒体的优点,学生从算式中找出能整除的算式,揭示整除、倍数、因数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举例去验证倍数与因数之间的联系,在推理中“悟”出知识的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实实在在经历了一个探究的过程。“动脑筋出教室”这一游戏的设计,学生在积极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的教学活动,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

在授课时,我体验到了学生的快乐。当学生用自己的学号说整除、因数、倍数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像顺口溜,很有趣。每个学生都在愉快中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