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12篇)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1 14:50:12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12篇)
时间:2023-03-21 14:50:12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一

让学生就杭州(天堂)发表见解 

一、揭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选读。 

挑自认为最优美或最生动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同桌互读 

3、点评 

师:学会欣赏往往是进步的开始。 

二、局部感悟 

1、选择角色,朗读展示。 

师:大榕树生机盎然,鸟儿们活力充沛,选择树还是 鸟?” 

选择“树”的同学齐读(7、8段) 

选择“鸟儿”的同学齐读(12、13段) 

2、“树”、“鸟”分组对话。 

1)细读描写“树”、“鸟”的段落,找出描写各自特点的词 

写在黑板上,允许同桌讨论(可以是文中,也可自己想)。 

2)梳理已呈现的词语 

学生观察,自主上前修改或擦除重复词语。 

3)选用、串连词语做第一人称介绍。 

自由选择、组合准备——上讲台介绍 

“树”:...... 

“鸟”:...... (争锋相对) 

三、换位整合 

1、教师介入导向:“文中的树和鸟应该是什么关系?” 

2、变换角色朗读。(欣赏、体验) 

1)分角色朗读。 

2)谈体验 

“这次读下来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谈体验。 

师:互相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和谐 

3、教师引读第13段。 

“现在允许我也吐露一下心声”...... 

四、拓展体验 

1、假如你是小画眉,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以像歌唱家那样唱一唱。 

你可以像诗人那样读一读。 

你可以像画家那样画一画。 

可以组合、合作完成。 

2、交流共享 

《画眉之歌》 

诗、画 

打油诗 

诗歌...... 

结束语(师):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二

文本解读

巴金原名李尧棠, 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的散文文字清丽流畅,善于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在叙述的情节中回荡,虚实相间,挥洒自如.他的散文不追求外在的精雕细作,而能在娓娓道来的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激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和艺术上的享受,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和光彩.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特别是通过联想写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可以让学生继续学习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实写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提高辨别事实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和文中的佳句.

2,继续学习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实写的事物, 哪些是作者的联想,提高辨别事实与联想的能力.

3,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和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细腻,生动的描写的表达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一,激情导入.

1,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有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有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一碧千里的草原美色,有一望无际的林海风光,更有那奇特美丽的"鸟的天堂".(屏依次显示画面)

今天, 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游览鸟的天堂,欣赏那美丽的南国风光吧!

2,板书课题,读.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正确, 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巩固难写生字和难读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了什么

三 ,品读大榕树之美.

1,出示题目,思考讨论:

屏显:①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 他看到了什么

② 大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

2,交流汇报:

显示大榕树形态画面,重点引导感悟重点句子.

①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②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③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④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⑤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⑥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⑦"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枝繁叶茂,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的生机.)

3,这么美妙的自然景色深深地陶醉了作者,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透出了他全部的感情.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喜爱,赞美)

4,我想我们都和作者一样,对大榕树充满了喜爱,充满了赞美,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朗读中去吧!

5,小结: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仔细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于是,作者想到: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6,过渡语:难道鸟的天堂里真的没有一只鸟吗 不,鸟的天堂里有许许多多的鸟,在这个早晨我们去看看吧!

四,品悟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1, 自由读相关段落.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

2,交流反馈,感悟重点句子.

3,出示群鸟纷飞的画面.

4,在我们的欢快的掌声中,这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鸟都活动了起来,有的站在数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指名说鸟的其它动作.

5, 读第12自然段(配上柔和的钢琴声)

6, 哇!鸟太多了,我注意地看时,眼睛有什么感受呢 (理解"应接不暇")

7,屏显文字,补充完整:一只画眉鸟__,被我们的__,又__,那歌声__.这只画眉鸟可能在唱什么呢

8, 了解动态和静态描写:

鸟的天堂多热闹啊!大榕树上,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这些鸟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与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 ,这里群鸟纷飞,是动态的描写,那么前一次看到的榕数是静止不动的,那是静态的描写.

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这么大,这么茂盛的榕树,树上又有那么多鸟儿,如此美丽的大榕树,如此活泼的鸟儿,作者离开的时候,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留恋)

2,屏显文字,比较两处鸟的天堂的不同.

3,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六、总结延伸

这里不仅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 让我们共同企盼这样的鸟的天堂,人间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板书设计:

第一次(傍晚)榕树:大 美

鸟的天堂留恋 赞美

第二次(早晨)群鸟:多 快活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三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第7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经典课文,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重点和难点:本文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反思: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首先,在课文的整体感知阶段,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者和他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 为什么 学生通过默读,通过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以上的问题.当以上的问题解决后,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基本上就已经清晰了.另外,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还穿插对意义段的教学,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尝试提问学生关于分意义段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回答.第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 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从课文里面找出能体现大榕树的特征的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讲解等方式,发现和感悟大榕树的特点;另外,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小鸟有什么特点呢 我也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说出理由来想象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最后,让学生说感想,说说他们对"鸟的天堂" 的感想,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么做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再次感受"鸟的天堂"的美.

总的说来,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能够改变以往经常发生的"牵着走"的情况,能够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内化的,而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学生真正学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不是被硬塞进去的.不过,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过于注重这种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以及对某些重点句子的体会.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必须的教学程序,否则就会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属于课堂调控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课文,重要的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的重构能力。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会使得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畏手畏脚、患得患失。因此,钻研教材要学会抓住重点,抓住主要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贯通全文的效果。”(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说明》)《鸟的天堂》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篇幅较长,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在这么繁复冗长的文本内容中,该选取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呢?教师迎难而上,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并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两个重点:鸟的天堂是怎样的?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以此为中心来选取能帮助理解这两个问题的段落来学习。重难点都解决了,其他内容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把最后一段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难理解的话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部分到整体再回到部分,既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又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完整性。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大胆取舍,重新编排,不正是教师对文本准确巧妙把握的体现吗?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榕枝繁叶茂,众鸟欢乐歌唱。作者以朴实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赞颂了这自然景观,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一、走进“鸟的天堂”——感受枝繁叶茂

1、通过情境感知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

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

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中。

2、自由交流感知

当学生阅读得差不多了,我就请学生在全班交流: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出了大榕树的枝繁叶茂?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

有个同学说我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他说:“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这棵大榕树充满了生机”。他很有感情地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听到他读,似乎眼前就是那绿得逼人眼睛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让人觉得绿叶绿得鲜亮,绿得让人兴奋!有个同学说:“我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榕树,也没有看到过树干上长出这么多的根来的大树,这让我实在太惊奇了!” 她主动地朗读了第7自然段,并谈了自己的看法,抓住重点段来读也很不错。有个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同学说:“我从小就喜欢绿色,大榕树是绿颜色的,所以我喜欢”。他朗读了第8自然段的重点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他接着说:“这儿的‘堆’和‘簇’,表现了榕树的茂盛,更表现出了榕树的绿。”课文编排的意图就是要学生能够知道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榕树的特点的。而这个同学们通过谈自己的喜好,更好地领悟了教材。

二、透过文字——感受语言魅力

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鸟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语言上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

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如果去掉“似乎”变成写实,就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三、走近鸟儿——感受人鸟共生

美丽的大榕树,自由栖息的鸟儿,它们彼此相伴相融,构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学生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株大榕树会成为“鸟的天堂”呢?教学中,抓住学生关心的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可以达到一举多得:深刻理解课文;感受人鸟共生;保护自然生态。承接了学生的质疑,引出了对话的话题,师生彼此之间交互对话,感受了当地农民爱鸟、护鸟的和谐共生。同时要求学生去保护益鸟。

四、理解文本——感悟表达方法

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一篇好文章,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给我们以启示而且在表达形式方面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将大榕树的静态美和群鸟纷飞的动态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我在教学时就抓住了这一点,在总结课文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及课文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总体到个体,将作者行文中的表达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素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我们要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训练,做到了讲练结合。

五、走进文本  体现校园文化

茂密的巨大的榕树,周围的河流、农田,农民不许捉鸟。既有鸟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地,也有保护鸟而不是吃鸟的人,于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人、鸟、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理解了这些文本中的内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会更深刻。

目前我校正在建设鸟语花香的校园特色文化,我们要以学习课文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鸟、护鸟、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保护鸟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做到人、鸟、自然和谐共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四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一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前,我深挖课文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明确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为生态环境好(榕树很大,很茂盛,周围是河流,气候适宜.);其二,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同时生态环境好又有人为的因素.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课前查找资料,初步感知生态美.

课前查找资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变其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通过网上查阅,图书查阅,访问查阅,了解到巴金先生写作的《鸟的天堂》原文,鸟的天堂所在地,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时间,老百姓是怎样保护它的,以及作为保护区和游览胜地,鸟的天堂的现在的情景.同学们对鸟的天堂了解地越多就越喜欢这鸟的天堂,这就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同学们所查找的资料不是独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分享,这样他们的知识宝库又有了新的内容,头脑中初步建立了这样的概念:鸟的天堂是美的,这美是人为的创造出来,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创造生态美.

二,课中品读体味,深入感受生态美.

《鸟的天堂》一文内容写的非常美,语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来自于生态环境的美!为让这美的生态图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究就成为关键.

1, 猜疑激趣,提出探究专题.

探究专题不能只是对课文语言疑难问题的解决,更应是直入中心,围绕文章中心提炼出探究专题.学习《鸟的天堂》就是要让学生领悟"动物,植物,大自然,人"之间的和谐共存.课伊始,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天堂"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会抓住"天堂"一词,提出一个什么专题供大家探究 学生顿时兴趣倍增,纷纷猜测,有的说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有的说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 还有的说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问题提得好的基础上,抛出探究性专题——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 这样,不仅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真是一举两得.

2,品读体味课文,勾勒生态和谐图.

为完成这个探究性专题,学生就不能只局限于领悟树的"大",还需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提及这点就表明对课文学习的层次是停留在肤浅层次的.因此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通过学文,在大脑中勾勒出一幅生态和谐的图景,从而感受生态的美,达到以课文为载体渗透"绿色教育"的理念,这样的渗透才是自然生成的.如文章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这儿不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抓住"大概涨潮的时候……"让生知道这儿气候温暖,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抓住"卧垂"这些重点词的品析,让生感悟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当学生都说这儿水分充足,可以为鸟儿提供必要的水分,这时一位学生立即举手说:"我认为'水分','榕树'和'鸟'这三者是因果关系.因为水分充足,这棵榕树才长得如此高大茂盛;榕树高大茂盛了,所以才适合鸟儿在这里生活."又如当学生都认为农民保护了鸟,鸟儿们才能在这儿栖息繁衍快乐的生活时,教师适时点拨:大家想,由于人们的保护,这里的鸟儿会越来越多,旅游业随之发展,这地方经济也会随之得以发展,人们的生活会怎样 学生纷纷说: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快乐……教师随即板书:"鸟因人乐,人依鸟和".然后告诉学生:写完后,我又觉得不完整,不深刻,谁能根据所学来帮老师添一添 于是,学生脱口而出:"树因人乐,人依树和;动物因人乐,人依动物和;植物因人乐,人依植物和……自然因人美丽,人因自然而幸福."这里,没有教师生硬地灌输环保教育,而是巧妙利用板书引路,让学生兴味盎然添,改,思维火花喷涌而出.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教育,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统一和谐,可谓一举两得.

3,今昔对比,升华绿色教育的情感.

品读全文后,我找出收集的图片,让生欣赏"鸟的天堂"的美景.正当大家都沉浸在自然美中.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从我搜集的各种资料来看,现在的'鸟的天堂'并没有巴金爷爷所描绘得那么美了!"此言如一石击起了千层浪,同学们不禁交头接耳起来了.见此情景,我让那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对"鸟的天堂"今昔情景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三,课后练习,延伸绿色教育.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来延伸绿色教育:画图或写段导游解说词来表达自己对"鸟的天堂"情感.通过完成练习,资料,课文再一次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鸟的天堂"优美的环境成了学生赞颂的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印入学生的头脑.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巴金的《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树枝繁叶茂,众鸟欢乐歌唱.文中描写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表达感情细腻.这篇文章文质兼美,作者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以朴实优美的语言赞颂了这自然景观.在设计本课时,我紧紧围绕"'鸟的天堂'为何能成为鸟的天堂 "让学生进行质疑,然后分别学习了大榕树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鸟的快乐,幸福的生活,最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朗读,品读,美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有意注重学生的朗读,但朗读指导方面仍需加强.读后的指导除了字音,节奏,重音的点拨指导,还有感情的浸润启发,学生各自朗读,点名朗读的时候,感情都是比较细腻丰富的,非常的声情并茂.但是当由自由读变成其读的时候,学生常常容易拖泥带水:感情流失,吐字拖音.而且我的示范朗读也比较少,这是今后在朗读指导中应该注意的.

教学语言规范性,简约性也急待增强.不管是在讲解重难点,还是在总结归纳评价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稍显罗嗦,有时候也不够规范,这是今后需要逐步解决的.

时间安排掌握的也不是很好.有时我一个课时无法完成原定的教学内容,甚至出现教学节奏前松后紧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我经验不足之外,还有教学组织及教学语言方面的问题,今后应该逐步积累经验,改善这种状况.

以上是我对教学《鸟的天堂》,结合前面两课教学的一个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不断进步.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从整个的课堂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设计比较的死板,这也是造成学生不能积极参与的最主要的原因。首先,在感受榕树之大的时候,用的时间稍微多了一些,在课堂上,我对时间的感应能力也降低了,这是几年前从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导致最后一个环节,理解双引号的用法没有处理而留做了课后思考。感受榕树之大,“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写出了榕树之大?”我想应该给学生留两三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在书上找一找,并做简单地批注,然后再做交流,可能更会节省时间,也能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

另外一个反思,就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技巧。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让孩子们眼前有物,把孩子带到现场都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这节课首先在我眼中就没有大榕树,没有众鸟的欢腾,没有美,没有情,当然也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地进入情境,真实的课堂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这堂课很不错,可是没找到感觉的课,怎能算是成功呢?学生没有真正用心地参与,没有碰撞的火化怎能算是不错呢?

课堂上无痕的引导,教师深厚的基本功……我努力,我追寻。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五

《鸟的天堂》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们紧紧围绕本组训练重点项目,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目标上,注意简化头绪,集中目标

我们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了解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二、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

第二课时的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变序的结构。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

在速读全文后,让教师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骗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引号力争起到从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着,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析疑、解疑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初引导学生质疑,在析疑、解疑过程中,仍不忘让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同时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语言文字训练及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思、勾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导读,有默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启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3、除了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以外,还启发学生哪些地方读懂了你是怎样读懂的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树立学习信心,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六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感情朗读课文。

(二)情意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情境设计:

《鸟的天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散文,它描写的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株美丽的大榕树。文章以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放大榕树上百鸟叫,群鸟飞的录像):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棗就是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生:读(略)

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生:两次。

师: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生:傍晚。

师:看到了什么?

生:榕树。

师:(板书:榕树)第二次呢?

生:早晨,看到了鸟儿。

师:(板书:鸟儿)

3、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懂的真不少,把读不懂的也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那翠绿的颜色,……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逼近”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逼近”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

生: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读懂的多,提的问题更好,我想,只有认真读课文,才能做得到。

(二)、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电脑出示)这是个什么句子?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生:感叹句。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叹。

师:大家一起来赞叹鸟的天堂。

生:齐读。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作者看到了榕树、鸟儿,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课文是怎样写榕树、鸟儿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电脑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2、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画、小组讨论(略)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师:作者是怎样写这株大榕树的?

生:读(略)

师:傍晚,我们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放配乐录象:大榕树)

生:(欣赏)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想?

生:榕树真美。……榕树真大。

师:这真是一株大榕树啊!(电脑出示)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上又生,有许多直垂到地上,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填空。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读。讨论)。

师:谁来做填空?

生:(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段话里读出了榕树大。

师:你是怎样读出来的?

生:它的根多、枝多,可以读出树大。

师:(板书:枝、根)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出示插图)

生:这是大榕树的真面目。

生:枝上生根,根伸进泥土里又成了新的枝干。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景象。

师:看到这大得罕见的榕树,我们能不惊喜吗?把这段话大声朗读,体会一下。

生:读。

师:这棵大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它怎样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电脑出示)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自由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叶子绿。

师:(板书:叶子)

生:叶子有光泽。

生:榕树充满活力。

师:“颤动”是什么意思?

生:快速抖动。

生: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样子。

师: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榕树叶一闪一闪的,充满活力。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

生: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

师:谁能用一句话回答。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七

【教学目标】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大榕树的壮观。

【教学重点、难点】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感受大榕树蔚为壮观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天堂”)

问:“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

(美好的生活环境。)

2、(板书“鸟的”,构成课题──“鸟的天堂”)

问: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

(让鸟儿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3、导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的妙笔去南国领略鸟的天堂的风采。

二、初读质疑

1、找中心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体会作者游了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

2、质疑:

课件出示: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一起读句子,有什么想问的吗?

(前一个指大榕树,后一个指鸟儿生活的乐园。)

(板书:榕树、乐园)

3、介绍榕树:

为什么说这棵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呢?哪位同学课前搜集到了相关的资料,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棵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

(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

三、体会榕树的壮观

1、你能用一个或几个词来形容这棵榕树吗?

(板书:枝叶繁茂)

2、研读句子:

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读懂,记住它,待会儿咱们来交流;哪些地方自己读不懂,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⑴生自由读、思、划。

⑵交流:

自己读懂了哪些写榕树的词句?

⑶重点学习第8小节。

3、体会作者情感:

师小结:多么壮观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指导读好“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解疑:

对于写榕树的这部分,同学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5、小结写法: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从哪几方面写大榕树的?

四、总结

“鸟的天堂”真是一棵让人称奇的大榕树,可是树上却没有一只鸟。真是这样吗?下节课我们来解开这个谜。

【板书设计】

远──近

干、枝、根、叶

静态描写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动静结合,层次清晰,语言准确、生动,使用标点也极其讲究,是一篇值得赏析的写景典范。这样的妙文,自然磨过千遍,对于我来说,自知上不出什么新意,于是我首先将自己的课定位于“实”,争取将这堂课上得真实、扎实。第二步,就是确定教学目标。为了省事,不打算熟悉班级,所以我选择了上第一课时。但究竟安排什么内容呢?按家常课上,实在是没什么听头;想要弄得亮眼点, 35分钟上第一课时又不怎么现实。思虑再三,决定将目标就定位于: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大榕树的壮观。

目标定下来后,我接下来思考的是“怎么学”。新课程强调语文的学科性质,重视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样一篇美文,适合于朗读,这也正适合我的风格。于是我打算在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阅读反思,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力求达成教学目标──体会大榕树的壮观。具体来说,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我以课题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天堂”、“鸟的天堂”的含义,然后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的妙笔去南国领略鸟的天堂的风采吧。”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并且读有所思,要求学生用心读,体会作者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并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样导入课题,简单明了,能直奔主题──感受鸟的天堂,既节省时间,又能创设一个赏阅南国风光的情境。

当学至介绍这棵大榕树的奇特时,当学生阅读了相关资料为榕树惊叹时,出示榕树的全景图。这棵貌似原始森林抑或岛屿的榕树,立即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哗声一片。此时学生心中涌动的一定是想更多地了解这棵榕树,与它有更多的交流。我便让学生用先相关的词来形容这棵榕树,有个初步的概念,然后再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描写榕树的相关段落,体会规范的语言表达,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带着直观的感受再读课文时,我感到学生们是兴致勃勃的,他们很认真地进入文中品读、鉴赏……

二、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

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了变序的结构,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我从结尾段的中心句──“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入手,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引号。然后以“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轻轻一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明确了两处的“鸟的天堂”各指的是什么。接着,再明确我们这节课来赏析作者怎么描写这棵大榕树,尝试自己读懂它。学生自学后,再集体交流自己的感悟,分享收获。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感受到了榕树的壮观,使析疑、解疑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语言文字训练及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思、勾、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理解中,用解释、观图理解、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朗读,有默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激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2、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哪些地方读懂了,记下自己的感受;哪些地方不明白,作上记号。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3、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尤其是感受榕树的“枝叶繁茂”,感知“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些句子,无须多语,一图明了。

4、渗透作文教学:

最后,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让学生综观描写榕树的段落,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技巧的高超:采用静态描写,按从远到近,分干、枝、根、叶四个方面有条理地将大榕树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最后,简单地谈几点遗憾:

1、感觉自己的语言还比较罗嗦:

主要原因是为了赶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多,然后自己在那边引呀引的,说了很多。

2、最后“渗透作文教学”一环节比较生硬:

一个原因是时间不够,第二是没有安排朗读,原先的理解、朗读有些支离破碎,在这里如果能将描写榕树的部分连起来读一读,学生的理解便能比较系统,而且也能发现其中的写作奥秘。另外,“静态描写”这一知识点不必呈现,安排在下一课时中,学了“鸟”的部分后,让学生去比较两部分“一动一静”的写法,经历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对学生有有益。

如果,我这次的课真如一些老师所形容的──还算成功的话,那么我觉得我“成功”的关键在于“投入激情,不断鼓励,信任学生”。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八

课文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地描写敢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学习时要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一、我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分它们

烂()栏()

竿()杆()

奖()桨()

支()枝()

蛛()株()

缝()逢()

二、我能扩很多词

规()()()

缝()()()

耀()()()

寂()()()

三、竞争上岗

继续陆续连续

1、我们()跳上一只小船。

2、小麦()三年获得了大丰收。

3、我们()拍牚,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缓缓渐渐

1、秋天来了,天气()凉了。

2、一个朋友拨着桨,船()地移向河中心。

四、我能用下面词语造句

陆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阅读天地

照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句后的问题: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________,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________。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_________地上,伸进______里。

⑴“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与下句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⑵第二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能是______,到处都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的,_____的,_____的,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

⑴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⑵这段话写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九

(开课前,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和几位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课文的感受,用彩色粉笔共同在黑板上画出“鸟的天堂”──枝繁叶茂,独木成林的大榕树)

评:师生合作,把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搬”到了黑板上,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前一课时阅读课文的感受。用绘画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对“鸟的天堂”的初步认识,采取图画式板书突显了榕树的大、奇、美。

师: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师指黑板上的画)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们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断,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生边听边看地欣赏和领悟这部分内容)

评:借助图画式板书和多媒体录像的放映,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了课文重点段的学习。

师:欣赏着榕树,作者发出内心的赞美,他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找一找这句话。

评:自然引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片断二:精彩的质疑。

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

评:指点方法,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巧妙地结合本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主实践。

(生自读、体会)

师:想好了可以把自己的见解说给周围的同学听。

(生自由交流,师也参与其中)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巢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扑扑翅膀。当小鸟扑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是你的理解,比较独特。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好!孩子,你的感受多深刻呀!

生: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师:你认为“风吹”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很有道理。

生: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叶,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那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就怎么读。自由地读吧!

评:教师以赏识性的评语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但使学生主动地解决了疑问,而且尊重了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了自己对课文的解读能力。

片断三:引进课外学习资源。

师:刚才我们读书读得多带劲呀,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自己的家园快乐飞翔。美术课上,我们也画了各种各样的小鸟。来,让它们也飞起来,给它们找个家吧!

(生在欢乐的音乐声中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画的小鸟贴到黑板上的大榕树上)

评:利用美术课上的学习资源,体现了学科间的恰当融合。

师:谁来说说,小鸟们都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

生:我画的是小鸟的一家,鸟妈妈正在给鸟娃娃喂食,鸟爸爸在一旁很开心地望着母子俩。

生:我那只小鸟在大榕树上自在地飞来飞去,想找几个伙伴一起做游戏。

生:我的那只啄木鸟正在履行“医生”的天职,在给大榕树捉虫治病。

生:还有的小鸟在一起游戏,玩得特别高兴。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孩子们,大榕树上增添了这么多新伙伴(指黑板上的小鸟),当然就更热闹了。课文中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片断四:挖掘课本资源。

师:(生刚读完描写画眉鸟的句子)你们看,小画眉来了。

(多媒体播放小画眉站在树枝上歌唱)

师: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心中有很多感受。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画眉,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感受的方式很多,我们看一看。

多媒体屏幕上打出:假如你是这只小画眉鸟:1.想说些什么,说一说。2.写一段文字(小诗,顺口溜……),读一读。3.编写歌词,唱一唱。4.看到些什么,画一画。……

师:如果你还有其他表达感受的方式,就更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生准备,师帮助辅导)

评:此处,教师结合本课内容,不失时机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师:哪只小画眉愿意和大家交流?

生:我写了一首诗。“天空是白云的家,大地是小草的家,溪流是鱼儿的家,榕树是小鸟的家。我们在家园里快乐歌唱,我们在天堂里幸福成长!”

师:这是你第一次写诗吗?

生:是的。

师:第一次写诗就写得这么精彩,看来你挺有这方面天赋的。希望能读到你的第二首、第三首诗。

生:我是一只小画眉,我想对大榕树说:“美丽的大榕树啊,你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在你的怀抱中自由地生活。你看,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我们飞翔,我们歌唱,我们舞蹈。我们感谢你啊,大榕树,你是我们的天堂!”

生:我是一只小画眉,站在树枝上休息的时候,看到鸟妈妈正在教自己的孩子学飞翔。鸟孩子唧唧喳喳地叫着,飞着,好多次都险些摔下去。鸟妈妈耐心极了,一遍又一遍地教小鸟保持飞翔中的平衡。我看到这一切,兴奋地叫起来:“鸟妈妈真好,真好!”

师: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画眉,为我们讲了发生在鸟的天堂里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生:我写了一则顺口溜:“我是一只小小鸟,呼朋唤友来玩耍。希望巴金赶快来,描绘天堂好风光。”

师:哟,难怪巴金爷爷写了这篇《鸟的天堂》,原来是你这只小画眉把他请来的。

生:我这只小画眉是来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的:中国足球队出线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了,走向世界了!大家快来为他们开个庆功会吧!

师:你这只小画眉还是个足球迷呢!

生:我有成千上万的小伙伴在大榕树上生活,我们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希望人们不要伤害我们,让我们永远拥有鸟的天堂!

师:你们在书上找找,这里的人们伤害鸟吗?

(生找到了答案:这里的人们不伤害鸟)

师:我相信,不仅是这里的人们不伤害鸟,游人们也不会伤害鸟。是啊,要想鸟的天堂永远是鸟的天堂,的确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生:我想为大家唱一支歌,我配的是《小松鼠》一歌的曲子:“大榕树,长得壮,绿树叶,发新芽,任嬉戏,任玩耍,森林大树我们的家。大榕树,长得壮,各种鸟儿来安家,花喜鹊,黄鹏鸟,欢欢喜喜齐歌唱。”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只小画眉的歌声怎样?

生:好听!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幸福的生活!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十

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

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

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

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

6、质疑课题:

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

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

1、读: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

3、画:

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

1、质疑:

同学们都自主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归类、筛选。

2、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大榕树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学生按小组进行再朗读,再感悟,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及时鼓励,随机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

每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其他组员作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

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四、赏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练习读课文:

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标一标,读一读。

2、交流:

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课件出示学生读的句子:

⑴关于榕树“大”: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有许多根……”

学生自由读,注意突出数量词,“许多株”“两株”“真是一株”,并播放录像,讲述其占地面积达20多亩,读出榕树之大。

⑵关于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①学生自由读句子,注意读好“簇”“堆”“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等词句,同时播放录像引导学生看图想象。

(这句话写出了榕树的旺盛生命力和色彩的美丽。)

“簇”“堆”说明树叶的多和茂密。“那翠绿……”说明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就好像一个个颤动的生命。“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作者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读出情,读出味儿来。

②教师小结:

是啊,同一个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读起来也不一样,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都是可以的。

③学生自由读,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⑶关于众鸟活动的场面:“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某一学生读后,请其他学生说说读得怎么样。

②教师指导读好“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之间的逗号和“有的……有的……有的……”“一只画眉……好听”“到处……到处……”等,读出鸟的数量之多,不可胜数,鸟儿活动之美。

③齐读。

3、配乐、配画齐读这些句子。

4、推荐读得好的同学赛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6、小结:

作者笔下展示了人与自然,树与鸟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美。这里不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好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让我们共同去创造美好的天堂吧!

五、结合实践,引导创造美

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美景图:

目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有关材料,当一回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及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

2、《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让我们感到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命活力之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办点实事吧!

⑴以雏鹰小队为单位调查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旧电池污染、工业污染等,写出调查报告,利用班队会进行交流,提出治理规划。

⑵组织环保宣传小分队,向社会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让人们都投入到环保中来。

3、让学生参加一项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十一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听课笔记篇十二

【教学分析】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今天,我们就到网上去查找并解决这些问题,好吗?请大家打开d:/鸟的天堂

4.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5.组织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6.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7.总结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4)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5)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6)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