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14篇)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11:11:36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14篇)
时间:2023-03-19 11:11:36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一

综合分析我县近年来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紧紧围绕素质和能力双提升这一目标,着力推进规模、质量、效益相结合,贴近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干部实际需求,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县干部培训工作面临不少新形势和新任务。从纵向看,党的xxx提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掀起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高潮,这一轮培训任务更加繁重,培训数量、质量都应比上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翻几番。我县近年来开展培训中,重点放在科级干部层面,虽然兼顾了其他干部,但多是短期业务培训,时间、质量都不够理想。目前我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5649人,其中副科以上领导干部405名,专业技术人员3909名,其他干部1335名。按照2003年以来平均每年培训1126人次来计,5年可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干部轮训一遍,但5年间干部就平均只能拥有一次培训机会,并且还是短期培训,培训时间远远达不到要求,培训效果更是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深入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战略任务的实施,任务相当艰巨。

从横向看,虽然我县干部培训起步较早,但现在全州周边各县市推进进程非常迅速,他们凭借相对较好的经济实力,不惜掷出重金开展高、精、尖培训,尽管培训对象相对单一、面不够广,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支数量不多但素质优良的领导干部队伍,并营造了较强的声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我县干部培训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在被调查对象中,一是对培训时间的需求更长。广大干部已不满足于3、5天速成式的业务培训,大部分希望培训时间应在7至10天或15天左右为宜;二是对培训地点的需求更广。希望培训地点是县内、省外相结合的占到,说明不仅是科级干部希望有更多机会到省外学习,更多科级以下干部也不再满足于局限在县内培训;三是对教学方式的需求更多样。现场教学、体验式、案例式三种教学效果较好的方式成了干部的首选,传统的讲授式仍为不少干部肯定,研究式、模拟式得到部分干部青睐。由于成人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又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干部日益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与干部培训机制不相适应,势必逐渐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队伍素质的需求、干部队伍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顺。按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有关规定,我县目前的管理机制是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相关部门组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宏观指导职能,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培训”的原则开展培训。但在实际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管理体制不顺,表现在:一是等待调训。一些部门不主动开展培训,以工作忙和缺少经费为借口,不积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学习,认为培训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等着调训;二是训出多门。有的部门有办班积极性,但没有很好地履行办班申报手续,自行办班,造成重复培训、多头调训等现象;有的部门办班甚至不考虑师资力量,不考虑培训内容,把干部拉出去借考察名义公款旅游。训出多门不但影响到全县干部培训工作的统筹和整体推进,更不利于整合资源,容易造成被调训学员单位的人力、财力负担。在调研座谈中,不少乡镇和部门表示深受训出多门之苦,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县部门“乱办班、乱收费”现象“很多”的有7人,“有,但不多”的有59人,“很少”的有53人,说明此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存在。在组织管理上,75%的人认为应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在办好主体班次的同时,鼓励乡镇、部门办班并加强管理、指导和监督,21%的人认为以县委组织部办班为主,部门不跨系统办班,3%的人认为县委组织部、乡镇、部门各自办班,互不干涉。

(二)培训资源不够优化,配置不均衡。一是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充分,县内师资力量中,有实践经验的理论经验不足,善于钻研培训教学的较少,可供挖掘利用的师资不多,导致更多依赖于外聘教师。二是培训阵地发挥作用不明显。大多数乡镇业余党校未发挥自身作用,作为县干部培训主阵地的县委党校,由于多方面原因,致使在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快师资开发等方面相对不够,基本上停留在提供培训场地的层面,独立承办培训的能力较弱,虽然近年来我县建起了省外干部培训基地,大力推进委托高校办学,但成本翻倍增加。三是培训资源未能很好整合。除组织部举办全县主体培训班次外,一些综合县直部门按培训职能都具备一些培训资源,比如“绿证”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村干部培训等,上级有关部门都有明确要求,也安排有一定的培训经费,但部门在利用这些培训资源中,缺乏相应的管理、指导,资源所发挥的作用难以得到保证。

(三)约束机制执行不到位,激励机制未建立。虽然现有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xxx公务员法》等法律和法规中对干部培训都提出了要求,但总体上还不够具体,由于干部培训没有与干部考核紧密结合,没有更好地与晋升奖惩挂钩,学习成绩与学习表现好与差对干部影响不大,干部参加培训内生动力不足,压力也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相当一部分的学员,把学习当作软任务,也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投入感不强。培训中,对于积极参与培训、培训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激励,对于消极应付、不爱学习、培训表现较差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批评教育。

(四)培训供与需结合不够紧密,效益不够明显。干部培训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对一个群体干部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较适合,但不能很好地适应个体干部的需求,同时限于培训资源的有限,对培训需求调研不够充分,使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培训的供出与干部的需要结合得不够好,加之受培训周期较长的影响,培训的效益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县干部培训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具备的优势和机遇,提高认识,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产业特色县”这一目标,立足我县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突破上下功夫,逐步推进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科学发展。

(一)创新培训体制,在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健全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一是发挥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的“总揽”作用。要成立由各级党委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部署,认真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政策、全局性工作和重大事项,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保障功能。将干部培训工作纳入组织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作用和优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指导部门抓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完善“谁主管,谁培训”格局,营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合力。三是将部门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体系。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职能,科学安排、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办班申报制,由部门提出办班需求、设计授课内容、推荐授课教师,组织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管理,使每一期培训都能发挥效益,同时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现象的发生。四是计划调训机制的创新。要充分调查研究,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结合实际编制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作出科学预测,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抽调对象和时间安排上作出统筹安排。要更好地把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每一个干部必须按计划参加培训。

(二)创新资源配置,在师资力量、阵地建设、经费保障上实现新突破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县内外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加强师资力量的开发和配置。进一步健全师资库,一方面加大县内师资的挖掘和开发,加强对党校教师的培养、选拔、交流,促进党校教师合理流动,同时把县内具备较深理论功底、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整合起来,实行责、权、利相统一,加强教育、培训、管理,培养一支县内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县外师资力量,跟踪了解县外教师偏重专长和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加强联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让县外优势教师资源为我所用。二是加强培训阵地的建设。在112份调查问卷中,认为我县培训阵地应该是县委党校、县外基地和县内其他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三者并重的达59%。要坚持党校干部培训的主体地位,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建设县委党校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电化教学设施和其他附属设施,加强对党校的指导和管理,党校要采取教学、服务与工资挂钩、学员选择教师等方式开展校内竞争,增强党校独立承办培训班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好县内其他培训阵地资源,比如职中,可通过加强指导,使其成为我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阵地。此外,进一步加大县外、省外培训阵地的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我县干部实际的县外、省外党校、高校作为我县培训基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优质培训资源,让干部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整合力度。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干部的成长具有规律性,一般可划分为心智积蓄期、实践磨砺期、优势发挥期、成熟稳定期四个阶段,心智积蓄期是后三个阶段的基础,干部教育培训正是打好此项基础的重要手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所规定5年时间需完成的培训量,正是指出了这一阶段干部成长的周期一般是5至8年。干部培训对干部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只有不断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促使干部素质整体提高,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003至2008年,我县财政投入专项培训经费累计180万元,培训干部5630人次,平均每位干部6年的培训成本仅为320元,平均每人每年仅为50多元。2008年赴上海大学举办的县域经济研讨班,交通费、培训费等共计20余万元,如全由专项经费支出,40万的培训经费就只能举办2个类似班次。因此,一方面要在有限的财政中,进一步加大干部培训经费投入力度,从组织培养的层面给予干部成长必需的经费保障,建立分类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科级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后备干部等不同类别的干部都有不同层次的培训经费;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不同的经费资源,包括部门资源、项目资源等,加强统筹管理,确保每一笔培训经费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创新培训方式,在教学方式、培训内容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培训方式,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四)健全制度建设,在建立完善培训制度上实现新突破,制度建设是干部培训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的根本,干部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培训制度创新是关键。要围绕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做到既有系统性,又体现时代性、激励性和可行性。

总之,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干部培训工作每个环节,促进自身科学发展,更好地实现干部培训规模、质量、效益三结合,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全县改革发展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二

根据《校课题研究任务书》的安排,我校《关于整合我县教育培训资源的思考》课题小组,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周边县的做法,结合我县实际进行探讨,形成一致意见,现书面总结如下:

全县涉及的教育培训任务主要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新型农民培训、脱贫帮扶培训、教师进修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公务员培训等。承担这些培训任务的公办机构主要有:县委党校、县技工培训学校、县农广校和县教师进修学校等。

(二)县技工培训学校:隶属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坐落于沙塘街,现占地面积800多㎡,有一幢教学楼。核定编制3人。

(三)农广校:成立于1993年,副科建制,隶属县种植业管理局,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中专教育职能。学校现占地面积近7亩左右,拥有3幢教学楼,建有学生食堂,建筑面积3200㎡。目前除留有3间办公室外,其他教学用房为博雅中学租用。现有办公人员6人,聘请涉农方面的兼职教师xx名。

(四)宿松县教师进修学校(宿松电大):坐落于孚玉东路,前身为宿松师范学校,1992年更为现名。20xx年,县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电大整合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学校现有占地面积3500㎡,建筑面积2000多㎡,拥有教学、办公楼2幢。编制方面,电大编制9个,教师进修学校编制一直未明确,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县人事局、教育局准备核定35个编,总计44个编。学校现有教职工24人。

(一)基础设施不全。全县缺乏一个容量大、功能配套全的培训场所,现有的基础设施建成年限较长,更新较慢,已趋于老化状态,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培训需要。

(二)发展模式不科学。我县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规模较小,且各自为政,这种分散式发展难以形成合力。各公办培训机构都只配备一些基本的教育培训设施,各有一套管理、办公人员。规模小、设施配套不全,不仅导致重复投入,影响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影响有关机构的升格或上级教学评估验收。

(三)师资力量不强。一是岗位设置滞后。农广校和教师进修学校至今未定编。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培训要求。教师总量少、专业不全,严重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四)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县各类培训项目经费每年有600多万元。其中,农业委400多万,劳动社会保障局xx0万,扶贫办30万,团县委18万,总工会万,人事局2万。由于部门职能培训机构承担培训能力所限,大部分培训项目社会资质不全的私营培训机构所拥有。由于对办学资质的认可以及监管的疏漏,从经费的投放量与培训的实际效果看,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理想。

(五)培训效果不佳。一是培训不正常。由于经费、设施、师资的不足以及教育培训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一些培训只是散打式,没有规范化;二是培训质量无保障。比如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本上依托于社会培训机构,而社会培训机构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难于管理也难以保证效果。教师培训由于硬件设施所限,有时只是流于形式。

(一)教育培训资源整合的意义:

1、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培训。国家对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培训项目专项资金投入也在加大,通过整合,政府可实行统筹安排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2、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通过整合,一方面避免重复建设,发挥教育培训资源的集聚效应,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培训机构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学力量可以互补,解决专业教师不足和整体教师缺编的问题。

3、有利于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我县教育培训规模小,效益低。通过整合可提高培训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同时也能帮助一些机构完成升格或通过上级教学验收。

(二)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协调。目前全县培训管理部门多,培训机构多,各机构隶属不同,办学方式和体制也不同,整合时,理顺现有机构的各种关系有一定难度。

问题之二:剥离。整合牵涉各职能部门的人事、业务、经费,整合后,以上三项将从原职能部门剥离,这种部门利益公共化,能否被各部门接受尚存商榷。

问题之三:管理。整合后,新的培训机构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培训部门。由于人员来自不同部门,培训的项目较多,这给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

整合思路:整合现有培训机构,减少支出,发挥培训项目经费的聚集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办学品位,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形成人员统配、经费统筹、资源共享的我县教育培训的新格局

1、机构设置:以县委党校为基础,成立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同时对现有资源进行清理、归类和筛选,将一些基础设施非常陈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机构,进行合并。比如,太湖卫校并入县委党校,宜秀区农广校并入区委党校。

2、领导体制:县委副书记兼县委党校校长,政府常务副县长兼行政学校校长,政协分管xxx工作的副主席兼社会主义学校校长。三校常务副校长由一人担任,相关职能部门分管培训工作的党政副职担任相关培训职能部门的副校长。

3、资产处置:各培训机构现有资产由xxx统一挂牌处置,所得经费用于整合后新培训机构的建设经费。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大规模培训中心,要求各机构培训时,工作总结以教育培训中心为核心培训平台。这样可以实现最小投入最大收益,既节约了成本,又能满足各机构发展需要,也便于操作。

4、资源整合:原隶属各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工作统一并入整合后的培训机构(包括人、财、物),工作经费、培训业务与原业务主管部门脱离,全县的培训任务要进行全盘统筹安排,(如xx、xx县委党校承担了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公务员培训等多项任务),原主管部门只负责培训项目的考核、监督。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三

在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高速发展的中国也没能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来说,它们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它们也迎来了投资的高峰期。教育培训行业至今仍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是“朝阳产业”,“最具钱景”的市场之一。据调查显示,约1/3的家长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进行课外辅导,可见教育培训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本文拟打算研究通过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调研、问卷、访谈等来分析当前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力图发现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探讨行之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办法,推动教育培训市场尽快踏上正确的发展轨道,从而促进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培训市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培训是指社会上人员以一定方式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有培训活动就有教育培训市场。从本质上讲,教育培训活动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它提供的是主要包括四种服务,其中包括培训机构的组织服务、优秀师资的教学服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服务和勤杂人员的后勤服务等。因此,我们一般又称为培训服务。现在这种培训服务存在与多种交换关系中,一般包括国家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等。其中国家、社会和个人即是教育服务的供给者又是教育服务资源的需求者;同时培训机构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教育服务的生产者。

教育培训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个体的发展基础,制定个体的学习计划,侧重于满足个体的素质、技能、提升能力的需求或学习的乐趣,其更关注于近期的能力的提高。由于个体的需求及能力的不同,因此针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教育培训市场便是根据个体的需求,及时调整培训的方向及内容,迅速的做出反应。

(一)培训市场需求容量巨大、发展势头迅速。

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大,离不开政府对教育的资金及其物质投入;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永无上限,学习永无止境;越是有知识的人就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的道理,他们就会越爱好学习,越爱好增长知识、技能;现如今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等迫使家庭及个人对个体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都愿意花费大批资金进行教育投资,据有关报道,国内居民把家庭开支的三分之一用在了教育投入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培训市场发展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指出,当前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约150亿元)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年产值。人们对“教育培训服务是21世纪最朝阳产业之一”观点的认识越来越加深。教育培训市场的办学主体也由最初的学校和政府组织行业企业办班等,逐步扩大到社会力量、私人企业培训公司或个体办学等。

(二)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且竞争秩序混乱

教育培训行业因其市场规模宏大、利润率高、反周期性等特殊原因致使教育培训市场成为一个非常诱人的行业,因此各类培训机构群雄争霸,争抢教育培训市场这块“巨大蛋糕”。据《我国培训市场现状调查》一文中的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培训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是民办培训机构,其次是高校,位于第三位的是政府、行业背景的机构。虽然目前国外培训机构数额还不多,但是他们的技术先进、富有特色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其市场占有率也是相当的高。

由于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公平竞争机制还没有形成,容易为私利占有进行非良性操作,长期霸占公共培训市场,打击诋毁其他培训机构,且通过收费高保证百分百过关等诓骗学员致使学员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如:

①乱办班。据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培训机构都属于非法办学,甚至采取挂靠其他正规教育培训机构的名称或字样,进行开门办学,这些培训机构基本没有优秀的办学师资,教师一般都是大学生充当,且无过硬的硬件设施。上课只是忽悠学生。

②乱收费。目前,私人团体的办学收费基本是依靠市场调节的,基本是那种学员多那种培训费用高。同时还有部分机构在利益驱动下,在教育培训的需求高峰期间大幅度的提价,或通过大幅度的降低价格拉拢生源,或在生源不够的情况下,拖延开班或不开班,但是拒绝全额退还学费。部分教育机构还存在着严重的变相收费现象。

③乱宣传。以虚假的宣传、虚假的过关率为代表的欺骗行为严重,如故意的夸大教育培训效果:百分百过关率,十天提高英语100分等;过分包装授课教师:考研命题组组长、面试官中的主任等。

(三)教育培训机构服务能力低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不是以学员为中心,而是以利润为中心,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收了钱就不管学生死活,没有针对教育培训过程进行长期的监管和约束,没有及时的对培训效果进行预测、评价及其结果反馈处理,从学员进入培训课堂开始到整个培训过程的结束,都没针对每一位学员提供差异化及其个性化的服务,有些培训机构更加没有注重教育培训服务过程中的服务细节的优化,更不用谈教育服务的售后服务。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四

教师的继续教育是由教师在职培训演化来的。教师在职进修也称为在职培训,它既包括在职教师参与旨在拓展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活动,也包括其获得学位、证书、资质等准备性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培训,指学校通过提供一系列学习经历和活动机会,促进教师在专业、学术和自身修养方面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开始发生转变,是整个教育体系逐步规范化,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也逐步转向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现今,新教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在提高素质的核心下,追求质量的提高。就目前看来,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培训内容、方法、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若要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就一定要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各学校都将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因此,一种集中的非学历教师培训在全国开展起来。这类培训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小学在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课题,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以及“培训条件”几个角度出发,对a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设计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其他研究成果,咨询相关人员初步编制问卷,然后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对问卷可行度进行预测,反复修正后确定问卷。

(二)发放问卷。在a小学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回收率为95%,问卷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

(三)整理研究。整理回收的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一)对培训内容的分析

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不同,但计算机应用和心理素质培训是各级教师都提到的。其他的有改革培训、创新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

(二)对培训方法的分析

第一,对提高素质途径的分析。在这一点上,教师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经验,参加实践活动,参加科研活动。

第二,对培训模式的分析。大多数教师希望采用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一部分教师支持校本培训模式。

第三,对培训形式的分析。除了基本常见的参观考察培训形式,有些教师希望采用教育科研和改革活动、有指导的自学、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

(三)对培训条件的分析

第一,对培训者要求的分析。教师多希望特级教师或有专长的外地专家、学者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者。有的教师认为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和相关机构的讲师也可以作为培训者。

第二,对培训时间的分析。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应对培训时间作出统一安排,希望在教师的引导进行自学、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一)培训内容不合理

继续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的老师,对知识储备和培训内容的把握很重要。有些培训教师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缺乏对学科动态关注,无法采用新的研究成果。因此,不能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片面的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喜好为出发点,传授的知识空洞、抽象,没有很强的应用性,缺乏时代感,不能与学科的学术动态紧密相连,无法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训方法不合理

培训方法过于单一,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继续教育的重点偏重理论教育,教学形式多为理论教学,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严重影响学员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死板,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学员的需要不被重视,教师将继续教育理解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和解答疑难,缺乏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三)培训条件不合理

培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互相影响,产生矛盾,是教师的教学工作收到阻碍。

(一)在培训内容方面

第一,加强教师本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就我国师范院校现状看,大多教师教育院校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为中心,忽视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发现部分教师不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所以,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继续教育培训中传授给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增加在教育知识方面的学习力度,提高对教学论、课程论、学生教育、心理、管理知识、教改动态、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的重视度。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专业能力,弥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不足。此外,可以发现现在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应该为教师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满足教师的心理需要。

第二,培训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应选取不同的培训重点。对于那些相对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高级、一级教师,应采取起点高的培训,在内容上应侧重教育科研方法、专业知识更新、先进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而针对相对水平较低、能力较差的教师,要加强在学科教学研究、教学能力、学生心理知识、学习辅导技能、班级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二)在培训模式方面

第一,形成以校本培训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目前,校本培训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可以以自己任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本学科的教研、科研活动来自主进行。如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作专题讲座,进行科研立项和课题研究等。开展校本培训时,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避免校本培训流于形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制定校本培训的计划严格培训管理。二是由于校本培训的基地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条件,所以并非每所学校都可以成为培训基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某些方面相同的学校归为一类,选出满足条件的学校建设成为校本培训基地,为其它的学校提供受训基地。虽然以集中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曾受到人们质疑,但应看到集中培训模式还是有很多积极作用的。由专门培训机构负责高层次的、综合性、前沿性、专业性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提高专业教育水平。通过此次调查,本文认为虽然教师多支持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但为避免以前问题的出现,集中培训要做到“精”,并增强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二,在实践工作中改革教育、在科研中促进成长。很多接受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培训的知识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所以,单纯的理论教学达不到培训目的,要让理论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用实践检验、升华理论。目前,很多学校正在进行新课改的探索和研究,应鼓励教师参与到课改科研的实践中去。一方面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进步。实践和科研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很多教师认同的培训模式。除此之外,参观考察作为培训的一种新型形式,也可以多加应用。

(三)在培训条件方面

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减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单一的集中培训因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引起工学矛盾,给教师学员带来很大苦恼。因此,应全面考虑教师的实际问题,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满足教师需求。集中培训的时间要精短,将学习内容溶入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跟随时代步伐提高自身能力。教师继续教育在促进学校实力增长,提升教育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从近年来的继续教育培训来看,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继续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广大教育者和教育培训机构,要认清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寻求对策,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五

根据省农业厅的统一安排,我市召开专题会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成立琼海市农民教育培训调研工作小组,按照调研方法要求,认真选取上、中、下三个经济收入等级的镇,进行入户调研。

琼海市面积1692平方公里,现有12个镇18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调优、调精”原则,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全市已形成瓜菜、水果、热作、畜牧、海洋水产、粮食和乡镇企业等七大农村支柱产业,并相应建立起冬季瓜菜、名优水果、橡胶、胡椒、槟榔和水产品等十大生产基地。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亿元,农业增加值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91元。

1、农村劳动力结构

全市农村人口万户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8748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133386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4316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外出务工人员万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2、农村劳动力的发展趋势

一是整体素质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导致外出务工农民难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真正实现稳定转移就业;留守农村务农劳动力不仅文化低,而且年龄偏大,接受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差,难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接受教育培训的比例偏低。2008年接受职业培训17636人,还有的农民未接受过技术培训。因此,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形势仍不乐观,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1、社会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快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对农村教育是现实的生产力却认识不足,认为教育只是一种间接生产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重经济建设,重项目投入,忽视教育特别是轻视农民教育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2、农民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农民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尽管各有关部门在协调配合上做了不少努力,但仍存在多头管理,统筹不够、力量分散等问题。另外,当前绝大多数的农民从事的是个体生产劳动和个体经营,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的难度较大。

3、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培训与主导产业和农民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以以会代训多,专场培训少;理论讲授多,实践交流少;就地培训多,“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4、农民培训经费不足,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开展

由于地方财力紧张,经费投入少,培训资金无保障,培训单位积极性不高;农民培训师资老化、弱化问题严重,年轻教师、专业技术教师缺乏;教学手段落后,有的地方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仅限于一时一事,缺乏系统的长远规划等。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六

一、企业概况

成立于1991年的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化空调企业。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过1。5亿。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格力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在全球,格力拥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巴西、巴基斯坦、越南8大生产基地,8万多名员工。公司拥有各类国家级认*科研实验室300多间,45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和3500多项国内外专利技术。家用空调年产能4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6年全球销量第一。

如今,格力空调已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全球销售者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家庭氛围,精心打造人类美好生活。

二、市场现状分析

1。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行业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空调拥有率持续上升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这种变化,一方面与人们房屋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大客厅小居室”成一种流行时尚;另一方面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相辅相成,柜机、壁挂机比例持续上升,而窗机则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2)市场概述

格力作为*世界的名牌,在世界范围内占空调领域的龙头地位,空调市场中以“格力、美的、海尔”等,三巨头称霸空调市场,格力以超强的实力占据空调行业的老大多年,累计销售7000万台。以简单的营销模式和独特的股份制区域经销模式塑造了格力无与伦比的品牌效应及竞争优势。通过建立起自营专卖店经营模式,将格力的足迹遍及全球。

(3)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随着入世的承诺逐步实现,正在实施普遍的产业准入政策,削减乃至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同时,*现行的税制和税收政策要作重大调整,其中包括实行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按照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原则,减轻内资企业税负,取消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将是我国空调企业获得公平的竞争环境。高效、环保、节能型空调主机受到*产业政策的支持。

(4)社会经济环境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经济一枝独秀,国民经济呈连续稳步增长趋势,社会购买力及消费潜力亦成为众所周知的全球亮点,蓄积了雄厚的集团购买力。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的整体经济实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5)科技环境

为了节约能耗,开辟新能源的利用,空调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主流空调有:变频空调、燃气空调、太阳能空调。其中,变频空调凭借其在节能、降噪、舒适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重视。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g10变频引擎”低频控制技术被专家组一致鉴定为“*领先”水平,被鉴定为“*先进”水平。这是我国空调产业第一项“*领先”的变频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标志着我国变频空调产业开始从“跟随型制造”向“引擎型创造”转变。

(二)微观环境分析

(1)供应商

格力是空调界的老大,在业内有话语权,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强。格力作为一个龙头企业,有很多为他生产零部件的供应商,企业供货的稳定*及时*有很好的保*。格力建立了筛选分厂和检测分厂,所有的零配件,来了一个一个上机子测试,一个不落的测试,确保了产品的质量。此外,格力还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专门抓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这为格力生产高品质产品又添了一层保障。

(2)营销中介

“股份制区域销售公司”模式及其自建专卖店的营销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格力给予中间商的销售鼓励措施使得他们更加愿意卖格力的产品。

(3)公众

长期以来,格力电器把以节能环保为重要指标的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并把节能环保作为打造和提升公司产品品牌的重要措施。格力已正式将绿*发展战略植入公司发展战略中,确定总体目标为“倡导绿*消费,积极研制和生产绿*产品,节能降耗,不断改进环境行为,对社会负责”。因此,公众对格力都有着良好的印象。

(4)顾客

格力*化、高品质的空调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格力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格力是大多数顾客购买空调的首选。“淡季贴息返利、年终返利”,甚至不定期返利政策,能够很好的稳住经销商。

(5)竞争者

1、海尔

海尔坚持宁可牺牲速度利益也要保*质量,保*品牌,注重服务创新,坚持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的营销策略。海尔的原动力是创新,致力于塑造目标化知名品牌的形象,但其缺乏适度的宣传,因而也被格力打败。

2、美的

美的创于1968年,1980年正式进入家用电器行业。1981年进入美国品牌,于1997年实行事业部制改造,2001年转为民营企业。美的得到国内*政*的支持,利用国内劳动成本底。劳工素质好以及讲诚信,成为空调领域的领跑者。但其缺乏深厚技术积累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不够,因而被格力空调后来居上。综合所述,在竞争中,格力应更加提高技术改革,从促销战,广告战,价格战三战中巩固其霸主地位,并不断塑造企业强有力的形象,塑造环保健康的气息,走绿*环保健康之路。

2、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es):格力空调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全国第一,不仅得益于格力空调过硬的优秀品质及品牌的强势,而且得益于格力独有的区域代理制加上格力品牌专卖店的渠道模式。产品—品牌—品牌专卖店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品牌质量。并且,格力有先进的自主研发科技,如: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直流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多功能地暖户式*空调、1赫兹变频空调、r290环保冷媒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等一系列“*领先”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

(2)劣势(weaknesses):虽然当前格力正在市场上仍处于主导地位,但仍值得注意,随着空调业变频拐点的到来,格力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也逐渐加大。其次还在面临美的、海尔那些强有力的敌手,在彼此之间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缩小时,格力也不得不调整策略,寻求正在处所空调营业上的冲破。

(3)机会(opportunities):*的经济发展势头不可估量,也进一步带动了*空调行业的发展。瞄准这些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近年来格力、美的、海尔*空调纷纷进入轨道交通、房地产、通信、医疗卫生等工程项目,在商用空调市场大有作为。

(4)威胁(threats):外资品牌对本土企业的威胁,在我国*空调市场表现明显。像美国开立、日本大金等这些国外知名空调企业的威胁,*格力空调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国产企业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是外资品牌在*空调行业起步早,技术成熟,市场积累丰富。*格力空调企业要缩小与其它空调品牌的差距,还需要任重而道远!

目标市场定位

(1)市场细分

当前,空调市场同质化竞争的现象较严重,各企业绞尽脑汁寻找新的卖点。而格力始终以人为本,一直致力于关注不同阶层、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对空调的感受,推出一款款广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格力空调根据构成总体市场的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细分为高、中、低三类消费群体,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了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等;同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对空调的不同需求程度,格力空调又细分为卧室空调,其他适用于各种特定环境的空调,“办公厅”、“王者之尊”、“睡美人”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把企业对人的关怀进行到底。,

(2)选择目标市场

选择目标市场,明确企业应为哪一类用户服务,满足他们的哪一种需求,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对市场进行细分的前提条件下,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格力空调采取:

1、差异目标市场战略:用不同的产品满足整个市场的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核心是强调在不同细分市场上的顾客群具有各自不同的需求,企业应针对这些不同需求分别进行营销活动。用来使各种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集中目标市场战略:格力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以一个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集中力量,实行*化生产和经营的目标市场战略。通过其本身15大类,50多个系列,1500多个品种,集中资源的使用,提高规模的经济*。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格力对公司的目标市场进行了重新定义:集中发展经济条件好、受教育程度高、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特定市场——工薪阶层。即产品——居家低碳环保、需求——保*休息睡眠、客户——中高收入阶层、地域——三线城市以上。

(3)产品定位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公司2级以下能效空调库存较少,4、5级产品已基本清空。目前公司只生产三类产品:一是家电下乡产品;二是1、2级高能效产品;三是变频空调,其中1、2级空调产品线不断丰富,3级定频空调主要依靠订单制生产。

营销策略分析

1、产品策略

科技人*化,创造完美室内室外环境。

(1)自主研发的大型*空调在技术上一举达到了*领先水平。

(2)打通技术壁垒,不断填补行业空白。

(3)显著降耗,打开*式节能的金钥匙。

(4)产品有三包政策,免费安装政策

2、价格策略

物美价廉

与远大*空调等大型*空调企业相比,格力*空调以中高档为路线。由于格力*空调采取直销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最大限度让利于消费者,由于中间费用少,花同样的钱在格力能买到质量更优的产品。

3、销售渠道

格力*空自建销售渠道的方式。

(1)在各省开啦格力空调专卖店。

(2)同时建立起啦大流通渠道,如大公司大企业等。

(3)选择大型家电联销,如国美,苏宁。

(4)在各地建立高新的格力仓储物流中心,采用电子商务模式,快捷的物流配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七

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同时期待相关部门能对该类机构做好更全面的监督。

一是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形成共同致力新气象。教育培训占据了一个家庭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消费者关注度较高、发展前景好的行业。要撬动课外培训教育机构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增强自身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让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推动教育的经营理念入脑入心。

二是各部门通力合作,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依托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席工作平台,联合多部门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针对各类中小学课外培训服务机构利用合同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深挖投诉举办线索,对于培训机构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法定权利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于发现培训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信息共享,及时沟通联络,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形成执法合力,确保执法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努力提升整治效果。同时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组织砖家或聘用第三方对相关条款进行点评、分析,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加以传播,营造有利舆论氛围。

三是加大信用监管力度,展现动态监管新风貌。对采取预收费方式的经营者实施动态监管,公示消费者投诉情况,跟踪经营者资金异动状况,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跨地区经营、收取预付资金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进行重点监管、重点跟踪、重点防范。对预付式消费跑路经营者列入“失信”黑名单,取消其经营资质、一定时期的从业资格,联合各部门各单位,强化追责机制,追究责任到人,加大惩戒力度。

四是进一步强化师资,提升培训服务新质量。培训机构应当注意提高教师引进的准入门槛。在正式投入工作前开展入职培训,除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教育水平外,还需培养沟通技巧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到在教书育人过程不失教育效果,不轻易中途离职,不忽视每个学生,真正帮助家长孩子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是强化放心教育创建,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要大力推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放心消费单位建设,通过形成一批管理制度完善、师资水平优秀、透明收费,明码标价的教育机构,带动辖区内其他同类型做好做强。同时通过在机构中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机制,设立保证金和先行赔付机制,做到不推诿、不卸责,提高双方的自行和解率,不耽误学生的课程进度。

六是健全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专门制定《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法律法规》,在概念、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给出明确界定,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监管责任和范围,有效避免因职能部门相互推诿形成的监管漏洞,例如可以明确规定校外培训的定义、性质,明确各个环节的监管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公司制的标准进行纳税,教育规范方面等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管。

校外培训教育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公立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补充和促进的作用,但是它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亟待解决,保证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的规范发展,关系到中国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八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全面掌握xx市农机教育培训基本情况,为不断促进农机培训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笔者对全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滨州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尾闾,北临渤海,东与xx市接壤,南和xx市毗邻,西同xx市和xx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xx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公顷。xx市辖xx区、xx县、xx县、xx县、xx县、xx县、xx县、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新区共六县四区。

目前,滨州各县(区)共有农业机械化学校7所,20xx年在省农机办的正确领导与市农机局的帮助指导下,先后注册成立7个社会化农机培训公司,承担农机驾驶培训工作。xx市各县(区)农机培训机构教职工共49人,其中专职教师33人,理论教员31人,教练员21人,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0xx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6872人,复训驾驶员8531人,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机经营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农机使用技术 7176人,在职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10人。20xx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214人,复训驾驶员7798人,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机经营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农机使用技术11528人,在职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026人。20xx年上半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885 人。

全市农机化教育培训以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为主要内容,主要做法如下:

(一)贴近实际,抓好购机补贴农民机手培训。各县(区)农机局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对购机农民机手进行系统培训,基本实现新购机农民年内普遍接受一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新购机农民操作使用水平和对农机化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使其不仅学会使用新机具,还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创新形式,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和新购买农机具的农民为主,积极开展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培训。大力推行农机驾驶、安全监理、技术推广、职业技能鉴定等组合式培训,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三)突出重点,组织好主要农时技术专项培训。各县(区)农机部门在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农时季节到来前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送技术到田间地头,送培训进村入户,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760人,组织深松作业现场演示会2场,培训320人。

(四)积极争取,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近三年来,全市共承担阳光工程“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任务3200人,按照省农机办阳光工程培训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培训组织实施工作,并加强与专项技术培训、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的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让更多农民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全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机械化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农机主管部门、农机培训学校、农机化技术推广、鉴定、监理机构为主体,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政策,有效提高了各类农机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机培训资金投入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万元,阳光培训万元,自筹万元;20xx年农机培训资金投入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万元,阳光培训万元,自筹万元;20xx年农机培训资金投入万元,其中地方财政49万元,阳光培训万元,自筹万元,培训资金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农机校资金完全来源于自筹,20xx年全市农机校自筹建设资金 万元,20xx年万元,20xx年万元,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对培训工作的认识还不足。在工作实践中,至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存在着重机具推广、轻技术培训的认识误区,认为机具量的增加就是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农机技术培训对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机具的使用效率不高、收益不丰等现象。同时,认识上的误区也使我们的培训工作难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协作。

2、师资力量显得较为匮乏。作为担任培训任务的主体,农机学校的师资配备已跟不上农机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师资现阶段走上了其他新的领导岗位,还有少量在职教师不懂农机专业技术,不能上讲台授课,那种综合性、专业型的农机教学人员尤其缺乏。通过聘请厂方技术服务人员或经销商来搞培训得不到时间上的保证,也不完全符合农民培训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会加大培训的成本。

3、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机发展大计,教育培训需先行。农机技术培训是事关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没有经费投入,学校的硬件、软件要更新成为空谈,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如果靠其他项目的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或向农民收钱来促进培训工作,将会使农机培训走入死胡同。

(一)提高认识。上下一盘棋,真正建立尊师、重教、兴机、富民的新格局;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离开了农机技术培训,要推广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尽可能先安排一部分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教师参加农机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并且结合农机企业的生产实际,让他们参加一些农机具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农机学校基本的教学条件,增添教学设备。建议采取向给农民机具补贴一样给学校配备拖拉机、收割机、电教设备。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学习农机新技术的补贴力度,解决农民群众学技术、学业务而有经济负担的问题。

(四)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模式。要不拘于传统,不流于形式,真正沉下去,实事求是,真心实意地培训农民,农机科技培训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要根据农民群众学习农机技术的实际需求,选准农闲时节,采取开班到乡、培训到村、指导到人等适合农民特点的形式来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九

根据*民科院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31日,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总量为14。11万家,这其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各种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机构,如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等。

从20092013年培训机构数量的变化来看,近五年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机构总量逐年平稳下降。分析原因可能。:一是随着整个行业的成熟,一些质量较差的机构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二是消费者趋于理*,教育培训行业的暴利时期已经结束,投资者对进入这一行业也持谨慎态度;三是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教育培训行业的增速也在放缓。此外,

国家政策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2012年各地[限奥令xxx的*,也让不少中小学培训机构遭受了冲击。

截止到2013年5月的行业统计数据来看,语言类培训机构开设课程最多,将近60000门,其次为it类培训机构;开设课程小于10000门的为艺术类、建筑类和公务员考试辅导类。可见,各类培训的发展程度不尽相同,这与各类培训课程的内容。关,也与各自的市场需求、投资水平。关。

201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在教育领域的投资4679亿元。

这个意义上来说,固定资产在教育中投资依然不足。教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助于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保*教育投资额绝对数增长的前提下,也应尽力提高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整体比例。

教育培训市场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环境、经济环

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

培训机构数量在10000家以上的。山东和*苏,山东和*苏作为教育大省和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其教育培训行业相当发达,已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培训机构数量在700010000家的。河南、广东、辽宁、浙*、*,多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其中河南虽说是中部经济发展欠发达,但由于人口众多,高等以下的教育人口众多,所以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也较多;

培训机构数量在50007000的。湖北、上海和河北,湖北省各级教育都发展较好,上海的经济发达,高等教育发展较好,河北则是靠近*,可以依托*的辐*力量;

培训机构数量在30005000的。黑龙*、湖南、陕西、吉林、福建、四川、安徽、重庆、广西、*西、山西、云南,这一数量范围的省份最多,东中西部省份都。;

其他省份的教育培训机构数量都在3000所以下,其中

海南省、青海省、*自治区的省份,其教育培训机构数量较少,在1000家以下 。

以西南地区研究为例,目前,整个西南地区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总体情况: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五个省、市、自治区,由于这里多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受地理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当然,这一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该地区经济的制约造成的。经济制约着教育,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

西南地区,除了*自治区培训机构较少之外,其他各省的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分布比较均匀。其中,四川、重庆和云南培训机构各占西南地区总量的29%、27%和26%,而贵州的培训机构数量相对较少。

重点梳理成都、重庆:

近年来,随着成都、重庆it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无论是国内的it培训厂商还是国外的it培训巨头,都把目光放在了成都、重庆it培训消费市场上,并纷纷推出了针对消费市场的一系列措施,成都、重庆培训消费市场上,基础培训和高端认*培训都蕴含巨大商机,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偏爱高端认*培训,高端认*培训将会在培训市场上得

到进一步的发展。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许多培训企业已经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中来,成都、重庆是西部it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而it行业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it行业的发展基础比较好,而且培训消费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

成都、重庆英语培训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从幼儿英语培训一直到大学四、六级以及雅思、托福类的培训应。尽。,但多数英语培训机构都各自为阵,目前,成都、重庆英语培训市场从幼儿英语培训到大学四、六级以及雅思、托福各类培训机构近百家,但是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从幼儿到大学*英语培训体系的培训机构少之又少。

根据德勤统计,2012年我国整个教育培训市场规模达9600亿元,平均每个孩子月消费额的30%用于各种教育类培训。

与巨大的市场潜在规模相比,的教育培训业目前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近十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市场也还处于不断细分的过程之中,目前已经基本成型的细分市场涵盖了语言、it、管理、会计等大类,在这些大类下面又。很多更细致的市场划分,从而形成了一个能满足更多人不同需求的复杂市场。本章主要从当前主要的细分市场来分析各个细分行业的发展现状。

语言培训可谓是当前培训市场的主流业务,目前。近3亿人的庞大外语消费群体,开设语言培训业务的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近几年语言培训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

艺术培训市场是21世纪最。前途的发展行业之一

据调查,艺考报考人数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了9%,部分*增长速度甚至超过15%。 调查显示,在众多艺术培训项目中,家长最希望孩子接受的是乐器、舞蹈、美术、语言等培训,分别占30%、25%、20%、5%,在全部培训项目中占到近八成。这说明当前在某些区域的艺术培训市场中,乐器、舞蹈、美术、语言这几类培训项目已成为主要消费市场。

调查显示,少年宫或艺术行业协会开办的培训机构是家长们最希望把孩子们送往的培训机构,占35%,选择离家近的培训中心占23%,个人家教式的培训占25%,著名艺术家开办或具。知名品牌的培训机构占10%,其他一般培训中心7%。

80,调查者选择培训机构更看中品牌和规模。品牌培训机构可凭借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经营模式、教育质量和品牌形象产生品牌效应,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而其中优质的教学质量和服务以及具备深度和广度的品牌宣传则是重中之重。

同时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建立一套讲师、销售、客服等从业队伍的素质模型、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加强其客户意识、职业素养等,使整体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改善,逐步形成一支能。效挖掘需求、帮助企业设计方案、为企业培训做到增值服务的正规*团。

教育培训市场及受众结构与数据应用

在此次的调查中,培训费用千元以下课程占到40%,两千找三千占到42%,剩下就比较少了。从他的经营可以看出,一线城市需求旺盛,期待比较高,一线城市采取直营,二线城市需求相对比较少,收入也偏低,采取二级特训。大家知道新东方可能是做语言类培训,研究他完全整合了,他不单单是语言培训,还。其他很多培训类项目。

第二,融资机构并购趋势化,很多机构都开始向资本兼并。

第三,*培训机构连锁化。从教育培训机构总业人员年龄结构21至25岁占到39。17%,26到30占到47%。从下图可以看出培训机构培训对象的学历层次,本科占到50%,

大专占到26%,高中以下占了11%,研究生含博士只占13%,从他的培训结构可以看出实际上在校学生是最大群体,占到23%,其次是教育培训。培训对象在1千至3千元中间占32%,3千大5千占到30%。

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394。84万人次,当年已结业778。53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4969。81万人次,当年已结业5537。04万人次。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2。38万所,比上年减少0。58万所;教职工50。66万人;专任教师28。22万人;全国共。民办培训机构20155所,860。64万人次接受了培训。

从供应者来说,因为市场大,替代品从目前来说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可以相互替代,如果学校教育保持现状就不会产生这种威胁,对于潜在进入者总体而言,因为这个行业门槛比较低,前期投入和资金运营资金固定存在相应危险。发展的机会,这上面我统计了我们国家教育培训上市公司目录。

企业*培训机构将形成相互依托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解决企业关注的问题;未来培训市场将从以培训师为中心转移到参训为主;未来培训设计将更加符合纯正学习特点;未来教育培训市场将更多倡导以行为改变目的,以行动为中心的一种培训。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十

一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科技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直接导致农民的文化科技低下,相当一部分农民驾驶操作人员,在购买了农机后,思想上产生了模糊概念,认为从事农田作业,或在个别时间上道路行驶,不需要挂牌入户,也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办理驾驶执照。更有甚者,在农忙季节,无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把安全问题当儿戏,看的比较简单,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二是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从目前我县农机校情况看,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只保吃饭,培训质量无法提档。教学上,缺乏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教学直观的实物教具和教学挂图,不能及时更新培训新知识、新技术,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进展。

三是近年来分配的农机专业院校毕业生少,高学历、高技能师资缺乏,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强化壮大。

1、广开生源,适应形势。生源是农机培训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生源,其它工作就无从谈起。生源不足是困扰农机培训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生源。一要注意改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农机化有了大的发展,对农机培训的需求自然会大大增加。二要农机监理部门加强田检路查,杜绝无证驾驶现象。三要广开办学门路,拓宽培训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师资、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四要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培训时间,使机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会实用的操作、维修等技术,切实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3、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同时,基层工作站也受到经费的制约,培训时间和教学内容不能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因此,建议要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让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训和鉴定经费,保障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4、发挥整体效能,创建 平安农机。搞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是农机教育培训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从源头上保障平安农机建设的重要措施。要正确处理好培训与监理的关系、切实解决好重管理轻培训的问题,坚决杜绝只收费不培训的现象。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凡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放驾驶证件,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培训和农机监理、农机推广等部门要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5、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机以及工业机械新技术也将得到充分推广和利用。在培训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这就要求教师集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一体,在教学中打破理论试验实习的界限,把其合为一体,做到讲、练、做同时进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来提高教师素质,使其成为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优秀人才。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十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县妇女也逐步进入决策管理领域,与男性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教育的权利提高,这是贯彻男女平生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几年来,xx县妇女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大力重视下,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不断扩大,妇女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改善。为构建和谐xx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陈旧思想的束缚,我县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方面都有困难,但我们坚信随着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县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将会充满光明和希望。

xx县共有12个乡镇,4个社区,总人口 万,其中妇女万,占 %,农村妇女47238人,占妇女总数的69%,文盲、半文盲占62% ,高中文化以上程度 12360人,仅占 %。我县农村妇女大多在家务农,特别是较偏远,贫困的农村,更是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占据着文化的主导地位,致使农村妇女文盲比例远远高于男子,而且年龄越大,比例越高。

1、结合政府相关以及自身组织培训工程,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妇女教育培训阵地。

按照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围绕承德的农业主导产业,致力于现代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村妇女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化经营能力,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型农业。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大显身手要想解放农村妇女的思想,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就必须不断的给她们充电,县妇联积极结合政府相关培训工程,如在xx年就举办了“贫困村妇女主任科技培训”、“凤滩库区xx县移民开发局xx年科技培训”两期培训,xx 创办了家政服务公司,并设立了再就业培训基地,与劳动就业部门联合举办了家政、缝纫等培训班4期,培训方式多样化,从传统书面讲授到今年的多媒体远程教育,培训内容为了满足于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的多技能培训,并开设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妇女的技能培训,到目前为止,共培训 237 期,2万多名农村妇女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

2 整合力量,分类培训,充分挖掘农村妇女培训新路

3、积极推荐,为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搭建平台

就业是培训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为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县妇联把就业推荐与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创造、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借助各职业院校加强女性就业技能培训,与长沙颐而康职业学校、长沙职校、湘西州职校达成协议,为其免费培训并负责安排就业,使农村女劳动力走出家门、走向市场、走向富裕。

1、政府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影响工作展开。虽然我们对农村妇女培训都制定了政策、规划和具体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村妇女培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宣传不到位,行动不到位,对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培训宣传等具体问题不予以解决,挫伤了基层部门和组织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性。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十二

在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高速发展的*也没能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教育培训行业来说,它们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它们也迎来了投资的高峰期。教育培训行业至今仍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是“朝阳产业”,“最具钱景”的市场之一。据调查显示,约1/3的家长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进行课外辅导,可见教育培训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本文拟打算研究通过调动人的积极主动*,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调研、问卷、访谈等来分析当前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力图发现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探讨行之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办法,推动教育培训市场尽快踏上正确的发展轨道,从而促进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的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培训市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教育培训市场的界定

培训是指社会上人员以一定方式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有培训活动就有教育培训市场。从本质上讲,教育培训活动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它提供的是主要包括四种服务,其中包括培训机构的组织服务、优秀师资的教学服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服务和勤杂人员的后勤服务等。因此,我们一般又称为培训服务。现在这种培训服务存在与多种交换关系中,一般包括国家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等。其*家、社会和个人即是教育服务的供给者又是教育服务资源的需求者;同时培训机构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教育服务的生产者。

教育培训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个体的发展基础,制定个体的学习计划,侧重于满足个体的素质、技能、提升能力的需求或学习的乐趣,其更关注于近期的能力的提高。由于个体的需求及能力的不同,因此针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教育培训市场便是根据个体的需求,及时调整培训的方向及内容,迅速的做出反应。

二、目前培训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市场需求容量巨大、发展势头迅速。

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大,离不开*对教育的资金及其物质投入;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永无上限,学习永无止境;越是有知识的人就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的道理,他们就会越爱好学习,越爱好增长知识、技能;现如今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等迫使家庭及个人对个体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都愿意花费大批资金进行教育投资,据有关报道,国内居民把家庭开支的三分之一用在了教育投入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培训市场发展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指出,当前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约150亿元)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年产值。人们对“教育培训服务是21世纪最朝阳产业之一”观点的认识越来越加深。教育培训市场的办学主体也由最初的学校和*组织行业企业办班等,逐步扩大到社会力量、私人企业培训公司或个体办学等。

(二)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且竞争秩序混乱

教育培训行业因其市场规模宏大、利润率高、反周期*等特殊原因致使教育培训市场成为一个非常诱人的行业,因此各类培训机构群雄争霸,争抢教育培训市场这块“巨大蛋糕”。据《我国培训市场现状调查》一文中的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培训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是民办培训机构,其次是高校,位于第三位的是*、行业背景的机构。虽然目前国外培训机构数额还不多,但是他们的技术先进、富有特*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其市场占有率也是相当的高。

由于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公平竞争机制还没有形成,容易为私利占有进行非良**作,长期霸占公共培训市场,打击诋毁其他培训机构,且通过收费高保*百分百过关等诓骗学员致使学员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如:①乱办班。据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培训机构都属于非法办学,甚至采取挂靠其他正规教育培训机构的名称或字样,进行开门办学,这些培训机构基本没有优秀的办学师资,教师一般都是大学生充当,且无过硬的硬件设施。上课只是忽悠学生。②乱收费。目前,私人团体的办学收费基本是依靠市场调节的,基本是那种学员多那种培训费用高。同时还有部分机构在利益驱动下,在教育培训的需求高峰期间大幅度的提价,或通过大幅度的降低价格拉拢生源,或在生源不够的情况下,拖延开班或不开班,但是拒绝全额退还学费。部分教育机构还存在着严重的变相收费现象。③乱宣传。以虚假的宣传、虚假的过关率为代表的欺骗行为严重,如故意的夸大教育培训效果:百分百过关率,十天提高英语100分等;过分包装授课教师:考研命题组组长、面试官中的主任等。

(三)教育培训机构服务能力低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不是以学员为中心,而是以利润为中心,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收了钱就不管学生死活,没有针对教育培训过程进行长期的监管和约束,没有及时的对培训效果进行预测、评价及其结果反馈处理,从学员进入培训课堂开始到整个培训过程的结束,都没针对每一位学员提供差异化及其个*化的服务,有些培训机构更加没有注重教育培训服务过程中的服务细节的优化,更不用谈教育服务的售后服务。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十三

安全教育培训,是指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而进行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全体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匮乏,忽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甚至有的企业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面处于空白状态。从近年来xx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来看,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欠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专业技术能力偏低引起的。在全区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们本着“关爱生命、促进xx安全发展”的理念,专门对全区中小民营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目前xx区有中小民营企业近3000家,其中属于高危行业的有近300家,据统计,企业负责人经过安全培训的有400多个,不到总人数的20%,从业人员6万多人,经过培训的近3万人,接近总数的50%,特种作业人员1200多人,经过培训的1000多人,占总数的80%多。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企业负责人经过安全生产培训的比例很低,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和比例高些,而正是由于企业负责人自己没有受过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重视,埋下生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一)部分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个别企业主不履行《安全生产法》职责,没有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企业工作日程,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不安排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费,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政府部门进行的生产教育培训的宣传无动于衷,甚至对监管部门进行安全培训检查持抵触情绪,认为企业只要把生产搞上去就行了,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没有必要。

(二)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认识不高。由于以前没发生过事故,一些企业产生了严重的麻痹侥幸思想,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技能培训,忽视安全培训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员工流动性大,企业不愿花费成本进行培训;而大部分员工安全意识差,维权意识薄弱,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甚至不愿参加培训,员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的现象尤为突出。

(三)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认识偏差。认为安全教育培训是政府之间的事情。由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加上政府部门经常性地发文,老生常谈地重复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强调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似乎安全教育培训是上级部门的事。持“安全教育培训是上级部门的要求和任务”观点的不在少数,在对待安全教育培训的问题上,往往政府部门很积极,企事业单位被动应付,把安全教育的主次位置给完全颠倒过来了。殊不知,安全教育应该是企业事业单位自己的事情,政府只是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

(四)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投入不够。安全培训需要钱、需要时间,而不少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成本投入的最小化,无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只用工不培训。

(五)部分企业安全培训制度不全。通过调查,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培训部门,在培训制度方面,半数以上的民营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是经座谈和深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相当一部分企业虽然有自己的年度培训计划,但是大部分的年度计划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有的企业每次培训的计划是临时制定的。

(六)政府部门对安全教育培训监管不到位。xx辖区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中小民营企业近3000家,但安监局工作人员只有七个,监管对象过多,监管范围过大,监管力量严重不足,这是监管不对位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现在政府都在强调服务企业,监管多了怕影响单位的评分,有时甚至担心影响与招商引资企业的合作关系或被认为“投资环境不良”,而对安全监管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彻底。

从上述调查情况看,中小民营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负责人法制意识淡漠,不知道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法定要求;安全意识不明,安全培训与保障生产安全的关系没有理顺;企业责任意识不强,企业是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培训情况执法检查不够等等。

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必须不断地得以强化和提高。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促进和实现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提高的主要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抓好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安全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增强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篇十四

近年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我区努力探索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模式,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形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为深入贯彻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精神,进一步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开创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xx区委党校调研课题组对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探索。

(一)区委高度重视,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有关精神,把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作为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关键。区委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纳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区委领导,区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区委组织部主管、区委党校负责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健全了干部调训制度。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实施干部调训;二是建立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干部培训和培养选拔结合考虑;三是建立完善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干部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四是出台相关文件,为干部培训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如制定了《20xx—20xx年xx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规划》,并在干部培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每年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抓好落实,切实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扩大培训范围,逐步形成全员培训的格局

近年来,xx区坚持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其他干部队伍一起抓,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干部培训。包括上级部门组织的调训、轮训、挂职培训、区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的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各业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学习活动、集中教育和各单位的日常培训和干部自学教育。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强化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逐步达到了覆盖全员的培训目的。

(三)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灵活

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干部培训工作要不断创新,但我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单位和干部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党校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因而建设一支与党校改革、发展基本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载体的要求,也是办好党校的关键。《条例》规定,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一方面,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区党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仍然存在。党校整体队伍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状,全校教职工21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所占比重甚少,具有高级讲师职称仅3人,40岁以下教师仅2人。同时,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教师的继续教育相对落后,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机会参加脱产培训,到省外、国外学习、考察过的更是屈指可数,致使教师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单位之间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还停留在一般性的落实上级部门要求上,还没有自觉建立完善教育培

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此外,部分干部不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理解接受培训既是权力,也是义务,这样一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干部培训的效果。

(二)干部培训渠道较为单一,培训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干部接受教育培训阵地主要是党校,仅仅在部分间短、专业性特别强的培训中依靠“外请教师授课、邀请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依托区域内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培训”等渠道进行培训,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对干部培训的要求,制约着培训效率的提高。同时,目前干部培训的方式从总体上看仍显得陈旧、单一,未走出教师讲、学员听的老传统。从组织部征求意见反馈的情况来看,作为教育培训的对象,干部普遍希望进一步提高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其中最突出的是针对政治思想教育方面,认为目前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仍然停留在传统教育形式。

(三)干部培训管理激励机制相对乏力,培训资源利用不合理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在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但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没有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缺乏直接的“动力”与“压力”。虽然现在对干部在任期内有一定的培训要求,但这一培训要求仅仅对时间做了泛指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把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观上影响着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干部培训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现象较为突出,如在xx区委办公室下发的《20xx年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安排意见》中,除党校(行政学校)参与的培训外,其他部门(或委托其他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有36期,占总培训期数的。这种教育培训体制分散了人力、财力、物力,造成人力和智力资源的闲置、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有限的教学硬件和软件闲置,使参学干部感到疲惫,导致培训质量的下降。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精神,抓好培训阵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