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6篇)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7 12:27:13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6篇)
时间:2023-03-17 12:27:13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篇一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讨论,初步掌握调查记录食物的方法。

2、能利用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我们一天食物的问题和规律。

3、能够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 教学难点: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事先对几位学生的一天食物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四年级孩子所吃食物的情况。

2、设计按餐别统计的调查记录表,供学生小组活动用。

3、设计一张大的统计表,供记录汇总学生食物情况。

4、准备一些写有食物名称的卡片,供学生分类时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小时侯,我们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现在人越长越高,活动也越来越多,光吃母乳一种食物已经不够了,我们开始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了。

二、探究过程

1、记录一天的食物 ? 以昨天为例:我们都吃些什么? ? 学生汇报。(1)讨论活动: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 ? 讨论记录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别进行记录;按荤素记录等; ? 讨论记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炒三丝”算几种食物?零食是否要记录?喝过的水要不要记录等; (2)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组织小组活动,小组汇报,师记录(或统计表)。 (3)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 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 ? 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 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2、给食物分类 (1)图片分类:这么多食物,除了可以根据每餐吃什么来分类以外,还可以怎样进行分类?(2)汇报: ? 按喜欢吃的分类; ? 按味道分类; ? 按生活习惯分类; ? 按食物结构分类; ? 按食物来源分类; (3)举例说说荤食、素食还可以分为哪几种?三、小结 师:食物中蕴藏着许多学问,比如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吃哪些食物好,等等。请同学们课外去搜集一些资料,我们将作深入的研究。板书设计: 3.1 一天的食物 1、记录一天的食物 2、给食物分类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能够自行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能用简单的方法来判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能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1、事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相关资料,带到课堂上进行汇报。

2、让学生带一些食物。

3、准备作业纸。

4、碘酒、小刀、白纸、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促进我们的生长发育,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呢?

二、探究过程:

1、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 按组进行汇报交流 (1)蛋白质组: ?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例举; (2)糖类组: ? 就是白糖吗? ? 淀粉也是糖类; ? 变成热量、力气的食物; (3)脂肪组: ? 你认为脂肪是什么? ? 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肪? (4)维生素组: ? 你知道哪些维生素? ? 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 看图说说哪些食物有较多的维生素? (5)矿物质组: ? 矿物质是什么? ? 缺钙会得软骨病; ? 含有矿物质的食物。 小组活动:将带来的食物进行分类(作业纸)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 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 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

2、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过渡:刚才我们通过交流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亲自来找一找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那就更有趣了。(2)找找糖类。 ? 复习: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糖类,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滴碘酒) ? 滴碘酒该怎么做呢?(一小片食物,几小滴,用滴管要稍离开食物) ? 学生操作;汇报。(3)找找脂肪。 ? 尝一粒花生米和一粒蚕豆,说说有什么不同? ? 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检验脂肪?(在纸上捻一下,看看有没有留下油迹。) ? 学生操作;汇报。(4)找找蛋白质。 ? 你有办法吗?(可以看看标签) ? 学生看食物包装袋上的标签,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 用蜡烛烧头发、指甲,闻闻发出的气味。这是蛋白质燃烧时产生的。 ? 烧一块瘦肉,继续检验。

三、小结

1、说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继续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制成一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板书设计: 3.2 我们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 1、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 2、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知道人需要不同的营养,懂得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理解食物的“金字塔结构”,初步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3、在讨论、交流、研讨过程中逐步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合理配搭膳食营养。

教学难点:了解怎样使营养均衡。

教学准备:

1、 根据上节课的研究,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选择一份较科学的食物营养成分表。 2、食物的“金字塔结构”图。

3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与食堂联系,请他们提供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天中,我们要吃很多食物(出示食物营养成分表),哪些是支持我们生长发育的食物?哪些是给我们提供活动能量的食物?哪些是使我们保持健康的食物?

二、探究过程:

1、怎样使营养均衡 (1)出示青菜、米饭和肥肉图片:说说哪种食物最有营养? (2)出示一位孩子的一天食谱:说说发现什么? (3)口头回答:为了使我们均衡地获得各种营养,我们每天应吃什么?还应吃些什么?(板书课题)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吃食物? ? 方法指导,如细嚼慢咽; ? 卫生指导,如饭前洗手。 2、搭配膳食营养 (1)小组活动:怎样搭配我们的食物? ? 小组设计; ? 汇报(3—5人):构建“饮食结构图”。 (2)观察“金字塔结构”,理解食物搭配的原则。 ? 荤素搭配; ? 粗细粮搭配; ? 多种搭配; ? 适当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 ? 喝一些水; …… (3)根据以上原则,请你为自己配制一份营养晚餐。 ? 学生配制; ? 3—5人汇报; ? 学生评价:这顿饭,富含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吗? 三、课外延伸 请按自己的食谱进行实践,我们将评出“美食大师”。

板书设计: 3.3 吃什么还吃什么 1、怎样使营养均衡 2、搭配膳食营养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分为生吃和熟吃。

2、能用酒精灯烧熟食物。

3、能通过观察具体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1、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份生、熟马铃薯,水果刀。

2、准备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烧杯、水、铁匙、玉米等器材。

3、设计一张观察记录纸,以记录玉米粒到玉米花的变化过程。

4、准备爆玉米花图片、玉米饼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平时喜欢吃生的肉片还是熟的肉片?有些食物经过烹饪之后更好吃,而有的食物生吃味道更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看谁发现得多?

二、探究过程

1、生食和熟食 (1)出示一些食物图片: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2)揭示题目。 (3)举例说说生食和熟食。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教师提供生、熟马铃薯,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 ? 看看马铃薯的大小变化 ? 摸摸马铃薯的.软硬异同 ? 尝尝马铃薯的味道 ? 把马铃薯切开,观察里面的变化 (2)汇报: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 (3)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

3、从玉米粒到玉米花 (1)预测:玉米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2)说说玉米变熟的方法,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出多种办法。(3)操作指导: ? 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 ? 置于火上烤。手拿在塑料柄上,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 (4)实验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5)分组选择实验,并操作。 (6)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三、巩固延伸

1、图片出示其他烧熟玉米的方法:玉米饼、爆玉米花等

2、尝尝爆玉米花。

板书设计: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生食和熟食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3、从玉米粒到玉米花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发霉的面包,初步感知食物放久了会长出霉菌。

2、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3、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 小组:发霉的面包、新鲜的面包若干,放大镜、载玻片、牙签、水、滴管、塑料袋等,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若干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新鲜的和发霉的两块面包,你有什么发现?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用放大镜继续观察发霉的面包,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3)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4)你还在什么物品上看到过霉菌?(5)观察了面包上的霉菌,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2、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可能是什么原因使面包长出霉菌? (2)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 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的方法。设计一种研究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方法,学生小组操作。提问:为什么要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3)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小组讨论,汇报实验的方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4)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3、后续观察活动 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三、小结 板书设计: 3.5 面包发霉了 1、观察发霉的面包 2、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通过孩子们的比较观察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从而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能对观察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综合。

3、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习惯,会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点: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小组观察:小鱼干、干面条、坏的小鱼、发馊的潮面若干,镊子每人一把。

2、演示用图片、食物罐头等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吃过什么鱼干?味道怎样? 每人尝一点新鲜的鱼干,说说你吃鱼干时的感受。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变质的食物 (1)小组各一份新鲜的小鱼干和干面条。 ?讨论: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小组观察活动,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小鱼干和干面条的信息?(2)小组各一份坏了的小鱼和发馊的潮面。 ?讨论:这条小鱼已经坏了了,可能带有很多细菌,我们怎么来观察这些坏的物品? ?小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3)比较新鲜的小鱼干和坏的小鱼、干面条和发馊的面条,有哪些不同的地方?(4)汇报上一节课的后续实验记录情况,你从实验中发现面包上霉菌生长快慢的原因了吗? 讨论:?小鱼为什么在短时间坏了? ?鱼干为什么能长时间地保持好闻的气味? (5)小结:阅读48页小资料。

2、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1)我们已经知道引起食物变质需要有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如果要储存一条新鲜的小鱼,可以用什么方法?小组讨论交流,并说说运用这种方法储存食物的理由。 (2)出示图片和食品罐头等实物,说说为什么可以用这种方法能储存食物?(3)你还知道哪些储存食物的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4)讨论: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储存食物?(5)小结:阅读49页小资料。

三、后续活动 课后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储存食物?

板书设计: 3.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1、观察变质的食物 2、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知道我们可以从食品包装袋上获取很多有关食物的信息;

2、能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

3、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配料,正确选择合适的食品。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每人收集3—5种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

2、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记录表、牛奶饼干的配料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说说你带来了哪些食品的包装袋和包装盒。你从包装袋上了解到什么内容?

二、探究过程

1、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1)观察活动: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介绍,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小组观察、交流、汇报。(2)讨论:一般的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有哪几类? ?汇报并请学生板书。 ?提问:你从这些信息中能了解些什么?你想研究些什么?

2、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 (1)小组活动:记录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观察比较:你从记录的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最近和最早生产的食品、最新生产的食品、保质期最长和最短的食品。(3)小组讨论:选择保质期最短和最长的两种食品,是哪些原因影响了食品的保质期? 引导学生从两种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的方法、配料等方面去寻找原因。(4)如果是同一种食品,你选择保质期长的食品,还是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

3、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1)出示一份牛奶饼干的配料表。 看了这份牛奶饼干的配料表你有什么想法? (2)找出表中你熟悉的配料名称,推测它们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表中你不熟悉的配料名称,猜猜它是什么东西?三、课后拓展 1、各种配料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食品添加剂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板书设计: 3.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1、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2、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 3、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教学后记:音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篇二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

一、 导入新课

现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可选视频材料)

二、 研究简单框架

1、 实践体会

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观察经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容易变形?

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吗?

2、 根据要求分组操作,并作好各种形状的记录。

主要思考增加斜杆起什么作用?

并说说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点。

三、 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 请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坚固的方体框架。

2、 制作一个较复杂的结构,应当先画草图,计算材料。

3、 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要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少根斜杆?它们的长短一样吗?

4、 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5、 考验我们的正方体的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

四、 小结

制作的原则 做成的形状

稳定

承压大

用料少

《做框架》是一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在学生动手实践之前,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懂得增加斜杆能加固立方体框架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我花了一定的时间找了些资料做了点课件,想让课尽量生动些。

原来打算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艾菲尔铁塔,并讲解相关的知识之后,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因为三个边相互起到了一个“推”和“拉”的作用:四边形在中间加上斜杠之后也就变成了三角形,从而和三角形一样有了稳定性。然后安排了一个加固立方体比赛的环节。执教时,我就改为以故事形式导入,从巴黎铁塔的设计师埃菲尔因为设计这座铁塔遭遇当时工地附近居民的起诉,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究。充分借助课本插图,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有哪些优点,构成框架结构大多是什么形状,最基本的形状又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怎样加固长方形框架,在讨论斜杆起到什么作用时,将课件演示转化为两个学生上讲台演示,最后让学生做加固正方体框架比赛。可以说整堂课的条理还是清楚明了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两个实验中,而且在做实验时都有具体要求,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边做实验边思考。这些是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听取了其他老师的讲评后,我才意识到这节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导入后让学生看课本插图不能马上告诉学生这些建筑物是框架结构,应该让学生找建筑物的共同点,让学生自己来认识框架结构。接着又马上让学生说框架结构的优点,这个环节课本上是放在两个实验之后,我擅自将教材做了处理,以为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做三角形稳定性研究实验时,让学生解释原因,当学生表达不够清楚,我就立刻接过话题,替学生表达,急于在黑板上画三角形用力学原理分析,这样做违背新课程理念。然后学生在讨论增加的斜杆起到什么作用时,由于学生没有把四边形框架摆平,致使学生认为增加一根作用不明显,应加两根。这一难点由于我处理不当没有突破。这节课时间上的安排也欠妥当,在做加固立方体框架比赛实验时,离下课还有8分钟,正常情况下,最慢的小组实验时间也要8分钟。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篇三

1.知道如何定性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能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判断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不同的方位。

3.能用感官感知自然事物,正确使用方位词句准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4.能让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正确分辨出东,西等八个方位。

教学难点:

让学生如何掌握好参照物。

教学准备:

1.教具:学校方位的挂图。

2.学具:白纸。

一、提出研究问题。

师问:升旗台在校园里的什么位置?生自由发言,要求学生平时你是怎么认识的就怎么说。

二、开展科学探究。

1.以自己为参照物,用“前后左右”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1〉指导每一生都认识前,后,左,右。

2〉指派四位学生分别站在升旗台一侧附近不同的位置。每一位同学描述的一样吗?为什么?

3〉让四位同学分别站在升旗台的四周,面向同一方向站立,根据自已站的位置,说一说升旗台的位置。

4〉告诉学生什么是参照物,描述升旗台的位置时为什么要选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上面两次活动中,各位同学描述升旗台的位置时,分别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2.任意选定参照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1〉让学生以学校大门为参照物,用“前,后,左,右”试着描述一下升旗台在什么位置?想想这种描述准确吗?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2〉“东南西北”分别在我们的什么方向?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什么办法辨认“东南西北”方向?指导学生正确指出早晨太阳升起的位置,从而判断分辨方向。

3〉让学生用学校大门为参照物,用“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位来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3.表达与交流。

1〉由学生任意选定一个参照物,描述升旗台的位置,再相互交流,整理成一种大家都比较满意的说法,记录在课本的p5。

2〉教师选择一个参照物,这一个参照物的某个方向上有远近不同的两个建筑物,让学生讨论如何描述其中一个建筑物的位置,而不让听的人产生误会。

3〉请一位同学在校园选择一座建筑物加以描述。

4〉课外学习与实践。

①打听长辈,日常生活中他们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②自编符号,绘制一张校园建筑方位图。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篇四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课桌、水槽、砂纸、水、毛巾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1、准备实验材料:课桌

2、注意事项:轻轻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提出问题:为什么离得远的同学反而能听见?

3、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小组合作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的

4、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验证自己的解释呢?

1、提出问题: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能听到声音吗?

2、实验:

学生分小组自己设计实验

全班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3、组织学生学习科学在线

4、提问: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4 物体传声

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可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可在气体中传播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篇五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一个关于生活垃圾的产生、数量、种类的调查统计活动。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产生垃圾的数量。了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产生大量的垃圾。

2. 知道生活垃圾里有什么,尝试对生活垃圾分类。

3. 关注垃圾的去向、人们对垃圾的处理,逐渐养成主动保护环境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对家庭产生的垃圾及其数量、种类等进行调查。

2.收集一些废弃的物品,如空塑料饮料瓶、玻璃瓶、纸盒等。

3.收集有关垃圾堆、垃圾场的录像或照片。

【 教学过程 】

一、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对家庭垃圾的调查

1.观看人们丢弃生活垃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请大家说说感受。

2.提问:你们知道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吗?这些垃圾分别又是怎么来的呢?引出对家庭垃圾的调查活动。

3.讨论可以调查的内容:家里一天要丢掉多少垃圾? 试着给垃圾分类,看看丢掉的垃圾中有哪些东西,分别占有多少比例。

4.讨论活动注意事项,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提示。

向家长说明要做的事情,得到他们的理解与帮助是很重要的,暂时保管垃圾,帮助测量垃圾的重量,确定分类方法等。

考虑并解决以下问题:如果家长不愿意帮助怎么办?如果某些垃圾非常容易腐烂怎么办?如果一些垃圾很难测重量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实际观测中容易碰到的,需要提前进行交流、解决。

家庭在不同日子里产生的垃圾量可能不一样,怎么办?为了获取更真实的数据,可以记录 2~3天的情况再算出一天的平均值。要科学地进行调查活动。

如实填写统计表。可以对相关情况做补充记录,便于最后统计。

(以上内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课时安排,要求学生们做好科学观测的准备)

二、汇报讨论垃圾调查的情况

1.播放相关视频资料,问:在经历调查活动之后,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2.(出示空塑料瓶、玻璃瓶、纸盒等)你们认为这些是垃圾吗?它们还有用吗?能从垃圾堆里找到这些物体吗?

3.学生对调查的垃圾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关注学生汇报的方式、其他学生相互倾听的态度以及调查的真实性等问题)对调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是否碰到困难,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等。

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a.垃圾的数量。如人口数量和垃圾数量有何关系;有几天垃圾数量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数量上能否进行适当的控制;哪些垃圾是每天肯定会产生的等。

b.垃圾中都有些什么?

c.如何分类?

学生可以按照多种途径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如:

按照材料分:塑料、金属、纸、玻璃等。

按照原来的用途分:食物、包装、一次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

按照危害状况分: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还可以按照来源和处理方法来区分。

5.全班统计的基础上,对垃圾的总量、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垃圾进行计算。并算一算垃圾中纸品、塑料大致占的比例。

6.可以推算一下全市、全省、全国一天产生的垃圾量。

7.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以讨论相关问题:垃圾增加的原因;人们是如何简单处理垃圾的;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关于垃圾的问题有哪些?

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篇六

液体的热胀冷缩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描述)

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现象描述)

师:换过来看一下,你们能不能从看到的现象判断出哪个烧杯的水热呢?

(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师: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①小组要分工合作。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③做好记录。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液体的热胀冷缩

醋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

果汁

酱油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

牛奶

......

液体 热胀冷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