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十五篇)

2023年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十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6 17:25:51
2023年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十五篇)
时间:2023-03-16 17:25:51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一

在桥头,出名的不仅是莲湖的荷花与油菜花,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莫家拳。莫家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属于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传说创自莫达士。发源地是广东伙岗村。明末清初,南方两广地区拢乱60多年始息。莫达士父亲莫福田时当13岁,因兵乱由火岗村避难寄迹今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伙岗村(现为仲恺区沥林镇伙岗村),娶何氏为妻,生莫硕士、莫达士二子。传言莫达士曾学艺于少林寺,技成后返回火岗村,因火岗村全为莫氏族人,于是开宗创派称为xxx发源地伙岗村莫家拳xxx。

莫家拳被誉为xxx广东五大名拳xxx之一,原称xxx六度阴阳掌xxx,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xxx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xxx现今,莫家拳主要流传在惠州、东莞、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并已流传于香港、澳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英国和美国等地。

今天,我来到了桥头镇青少年莫家拳培训基地,参观了中华武术文化长廊、传统南拳和莫家拳武术馆,了解到了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魅力,也正是因为文化,每年的假期都会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游客开到桥头,观赏我们的名花和文化艺术。同时,我明白到莫家拳的意义来源,莫家拳是用来防身健体的拳法,不适于打架。一些老年人为什么会去学打太极,正是为了身体健康。一个人如果不健康,可以快乐的生活吗?所以,这几年来莫家拳的名声大振,是因为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如今,莫家拳已经发展到了小学,几代莫家拳传人研发出了适宜中小学生的拳法。特别是五至六年级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不能挑食,多做莫家拳,有助长高。

同学们,是不是明白到了桥头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意义存在呢?单单莫家拳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更不用说我国各地的武术与名胜古迹啦!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二

鼓词铮铮

陈雨晨

三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才算认识了鼓词。

那天,我隔着老远便听见一阵敲敲打打的声音和一个温州腔调的女音。怪难听的。但外公却闭着眼,轻摇着头,做陶醉状,忘乎所以。我有疑惑,便问 外公这是什么,外公一睁眼,似乎来了劲头,开始侃侃而谈。

外公现在听的,是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啊,本是盲人表演的,历史有很久了。”我聚精会神,深入的了解了它。这些盲艺人中流传着祖师爷的说法,他从小就是个“文艺青年”,眼睛瞎了后,便教盲人鼓词。渐渐的,我对这温州鼓词也有了敬意,这些盲人的痛苦,无处可说,只能靠鼓词一舒忧闷,以美好坚强的心灵迎接这个世界。

我转而看向外公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一个着红衣的短发女人正对着四五个乐器敲敲打打。

“在中央的这个乐器是牛筋琴。”

牛筋琴,顾名思义,所用的弦是牛筋做的。短发女人此时正挥动着双臂,敲、弹、拉、捺、划。我一个外行人,是看的眼花缭乱。但仔细听,似乎只有那么五个音。大概是宫、商、角、徵、羽。

“怎么样,好听吧。你用心听,就会有一种韵味的。”外公那张黄褐色的老脸上顿时浮现出骄傲的神态。

确实如此,这五音组合起来,本就是挺好的曲子,再加上牛筋琴的作用,乐音变化无穷,节奏感强。起初是浑厚,大江东去,势不可挡。突然,那音便没了声势,凄凄艾艾,低回婉转,似琵琶女哭诉哀思。但这曲子大体上还是粗犷的。这位短发女人也能把持得住,能张能收,妙哉!不仅是如此,那地道的温州话,吐词圆润清楚,模仿出各种声音,仿佛让人亲临故事现场,给人以亲切感。

“她在唱什么曲子呀?”

“《陈十四收妖》。”

外公闭上眼不再说话。我继续听,便知道这个故事是讲陈十四历尽千辛万苦,最终降妖。这故事虽然老套,但却有着我们中华民族淳朴的善恶信念,有一种精神文化内涵,再加上这鼓词的美感,自然也就听得津津有味。

而后,我又了解了许多。牛筋琴,纯手工制作,造型、音质与功能皆得到曲艺专家的肯定和赞赏。但这般好的乐器,也因文化冲击而渐渐没落。工匠流失,传承乏人,这一切都让我有些心痛。

“我年轻时候,有个朋友便是这行的。他练的是平词,很苦,时常端坐椅上,左手拿着筷子,敲奏琴、鼓、梆、锣,增加表演的气氛。他一个人得表演五六个角色哩!”吐字要清楚,神色也要符合角色,人物刻画得相当逼真,这确实难!

“那人呢?”

“.......走了......”一种莫大的悲哀从我心中升起。这些老艺人们,从小开始走,走着走着就散了,温州鼓词,若没有后人传承,一夜之间,便会化为灰烬。

着实,接触温州鼓词的人少之又少,就连我一个本地人,也是刚听说。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犹如一只即将离开的蝴蝶,需要我们伸开双手,将它留住,别让它非得太远,没入茫茫夜色之中。

耳边,鼓词铮铮,一首挽歌。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三

从胡同口绕进去,七拐八弯地在一个迷宫里乱逛,快要无心寻找之际,领头的断然一喝:“到了。”

从远处飘来一阵腻人的油味,随后在一阵黄烟中瞥见了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叔,在河边经营着一个摊位,摊位前冷冷清清,领头的大哥说:“诺,好了。”

我们是来找民俗遗产的。半信半疑,踌躇地向前,大叔早已注意到我们,喊道:“来点灯盏不?“队伍中的“李同志”已赶作业大半个下午,肚子早已缴械投降,眼见什么都想吃,一闻油味,一闻此言,断然翻出一张大钞,决心买不计其数的食物而大快朵颐。

大叔边翻面胚边与我们唠嗑:他家三代都是做这行的,做了大概六十多年,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卖灯盏糕,见识了一块地方的变迁,生意越来差,人来人往,这块地方差不多都被人给遗忘了。人们建了许多大地方以供吃喝,而这块老城的小吃无人问津,好多人被迫去放下老祖宗的行业去干活以谋生计。十几年下来,只有寥寥几家还在苦撑,基本上都在亏本,为的只是自己的记忆中的执着的老本行能延续下去。

又说到生活:没有钱开店,只能在路边摆摊,被城管罚了钱,又没收了东西,多弄了几次,就被迫学聪明了,买了辆二手车,以防万一。

然后,是沉默。

许久,大叔把大量的灯盏糕煎好之后,就在那默的抽着烟,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了悲伤,感慨道:时代变了啊。“

无言。

我们在旁边等公交,“李同志”又咬了一口灯盏糕,随即放下,说:“刚开始还挺好吃的,黄皮焦酥,可惜几口后太油,就没啥胃口吃了。“

没胃口吃了?是啊,没胃口吃了。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四

广东人对凉茶可是情有独钟。广东凉茶种类繁多,常见的就有加多宝、和其正、王老吉、黄振龙、廿四味、徐其修等。电视广告经常这么说:怕上火,就喝加多宝;熬夜伤神,和其正养元气;清爽甘润不上火,廿四味凉茶……

小时候,我总因为馋,背着大人吃了许多油炸食品,导致喉咙不舒服。舅舅立马就不知从哪拿出了凉茶递给我,这和我以往所见的甚是不同,浑浊的颜色,上面飘着些许残渣,还有一股怪异的味道,让人闻着就知道难以下咽。“哎,捏着鼻子,一口气吞了它,谁让你嘴馋。”我被逼得皱着眉头喝了下去,咦,这真是比苦瓜还苦。老板确实挺细心,还配了几片陈皮干,淡化了苦味。“良药苦口利于病”确实没错,第二天醒来,喉咙忽然就好了许多。

因为广东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饮食习惯,所以需要偶尔喝喝凉茶,调节一下身体,以消除夏季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所以平时了解一些常见的凉茶种类和功效,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长辈常说的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灯芯草清心降火利小便,木棉花清热利湿解毒,车前草消肿止泻退热……

在我的家乡,徐其修凉茶很是常见,也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和小伙伴便壮着胆子去了解它。只见“徐其修凉茶”的招牌下,汇拢着好些人。走前一看,店里的凉茶让人眼花缭乱。正好是老板煮凉茶的时间,厨房里,放着形形色色的草药:金银花、桑叶、以岗梅、金樱根、布楂叶、白术等,那里抓一把称称,这儿拿一些量量,将配好的中药放入水中翻滚着,缕缕蒸气下,浓浓的草药味扑面而来,甘苦与共,每味中药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形成了我们广东特有的凉茶。

老板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很热情地招呼我们,他说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天气燥热时,喝杯三花茶,清凉舒爽;上火时候,饮杯金银花茶,清热降火;要排毒时,苦味的癍痧凉茶也不错。听着老板娓娓道来,我不禁感叹,广东凉茶与我们的生活竟如此息息相关,而且历史久远,其中徐其修字号从一八九五年开始使用,至今有百年历史,被国家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属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老板,给我来杯清热解毒的凉茶”。如今,凉茶在广东仍然比比皆是。就好像我国的草药有几千年历史,正因为中华人民将它传承,发扬,才有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让我们好好将文化镌刻起来,让广东凉茶也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五

现在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地失传,大部分人都认为它们太土了,没有时尚感,实际上它们是中华文明上乃至世界文化的结晶。

这些文化为什么会流失?就是因为大家在不断接受新事物而对旧事物失去激情。戏曲为什么广为流传,因为它不仅演绎了一幕幕古代文化,同时也揭示了未来。而你再看看现在的电视剧,哪一部像戏曲一样富有趣味?

这种文化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也就是说,它值得我们一生去品味。

我们宣扬传承这种精神,因为它那么富有激情,又那么感人。它叙述了一件件故事,而或许就是它,揭开了无数历史谜题。

它们神秘,引来许多爱它的人,用一生去细细品味里面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快乐与悲伤,欢乐与痛苦。

它不知道改变了几个人,让他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乐观改变痛苦。

如果它失传,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现在所谓的“时尚”,只不过是一小会儿,可是古代的时尚,却是永久的时尚。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六

绥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在长铺子半边街,暑假的一天早晨,我来到这里晨练,美丽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

我沿江顺流而下,一边散步一边观赏沿江的风景。宽阔的路面铺着乳白色的地板砖,路中央设计了黑白相间的鹅卵石人行道,人们走在上面,脚底可做免费按摩,舒服极了。清早这里就有练太极拳的,有做操的,有跳舞的,有散步的……路边每隔一段有粉色的石桌石凳,供人们休息、聊天,河岸边一根根石栏柱子,由粗大的铁链串连起来,像一个个手拉手组成人墙的保安。路的左边有一排排翠绿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袅袅娜娜地舞蹈。

要想了解我们神奇的绿洲——绥宁,还得好好的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

长廊用木刻画的形式,展示了我们绥宁的风景名胜。如长苞铁杉,寨市古镇,大园古苗寨,苗家吊脚楼,高登山风光,上堡古国,xxx征战绥宁红军指挥所等。上堡古国的来历:1436年苗民李天保揭竿而起,抗击明王朝建都黄桑上堡,号称武烈王,如今黄桑还流传着“界溪省,巴流府,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个金銮殿。”的民谣。

家乡绥宁是巫傩文化发源地,保留了数千年苗民风俗及传统文化,壁画详细的记录了民间文体活动,如敬狗、吃黑米饭、对山歌、逗春牛、舞龙灯、上刀山、跳傩舞、苗王背姑娘、四?八姑娘节等。绥宁人敬狗爱狗是有来历的,传说这里原来没有稻谷,第一粒谷种是狗用尾巴带来的,所以,每年秋收尝新时,第一勺饭要给狗吃。

苗族的“四?八姑娘节”更是绥宁民族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这个节日来源于宋代杨家将后代杨金花,用黑米饭救哥哥杨文广的动人故事,此后杨家就专门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姑娘节”,节前,各家忙着采黑饭叶做黑饭,杀鸡宰鸭,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娘家过节。此习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不知不觉穿过桥洞,来到了壁画长廊的尾端,只见大型浮雕“日月同辉”展现在我的眼前,浮雕寓意绥宁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建设幸福绥宁的理想。

我深信:绥宁的明天会更好!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七

荷叶、莲蓬、金鱼、桃子、元宝……看着眼前摆放着几十个形态各异的榼子,那栩栩如生的图案、深浅不一的纹路,让我目不暇接。这就是我们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王家葛村最负盛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村里的叔叔伯伯们手里握着木锤和凿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块木头,不一会儿,几道深深浅浅的纹路就出现在木头上。爸爸告诉我,那是在雕刻榼子,一种用来加工制作花样面饽饽的模具。每年的七夕节,妈妈和奶奶总会用很多刻有各式各样图案的榼子,来制作我喜欢的小面食。有小巧的花篮、胖胖的金鱼、展翅的小鸟、圆圆的小锁……花样可真多,我们把它叫做“饽花”或者“巧果子”。饽花烤熟以后,妈妈会找来一根红绳,把它们串成项链挂在我的脖子上,让我边玩边吃,说吃了巧果子,孩子会心灵手巧。小时候,我每次兴奋地戴着“巧果项链”一步三摇地在大街上晃悠,总能碰到几个和我一样的小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翻看这巧果子上的图案,评比着谁的更漂亮,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对于这种能制作出各种花样面食的榼子,我始终怀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时常跑到邻居王伯伯家里去看他制作榼子,摸摸这里,动动那里。爸爸见我实在好奇,便把“葛村榼子”的一些故事讲给我听。原来,我们“葛村榼子”有超过200年的历史了,做一个榼子要经过选料、画纸样、弯锯切割、电刨抛光、凿框刻花等一系列工序,要用到圆凿、弯铲、平铲、木质手锤等大小30余种雕刻工具,图案采用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方法刻成,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装饰性……听着爸爸的讲述,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原来我只看到了榼子的可爱和漂亮,没看到它背后要下这么大的功夫。“咱们‘葛村榼子’在2012年就入选青岛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呢,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到现在传的不光是手艺,还有历史和文化了。”爸爸对我说。

在我们村,还有不少人从事榼子制作,2004年,王家葛村被青岛市文化局命名为“雕刻之乡”。“葛村榼子”也成为胶东地区民间木雕技艺的典型代表,它所承载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价值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现在,不少人来买榼子,不光是为了做面食,还为了收藏。我有一个客户,凡是出了新花样,他都要买一个,前前后后从我这里买了将近100个榼子了。”王伯伯自豪地说。“伯伯,手工做一个榼子要费那么多功夫,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呢?”我问他。伯伯的目光将整个作坊扫了一遍说:“这些都是老祖宗一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辈断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是每一代榼子匠人的责任。”

听了伯伯的话,我默默拿起一个榼子,触摸着上面的纹路,欣赏着那栩栩如生的图案,我深深意识到,一块块普通的木头,在榼子匠人的手中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但不论榼子的花样如何改变,时代如何发展,这门传承了200多年的老手艺,都已经成了王家葛村人的坚守。

我作为一名王家葛村人,从小吃着榼子做的面食长大,应当学习老一辈人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和坚守,主动守护、传承和发扬榼子制作技艺,让它不仅成为一种面食制作工具,更成为祖国传统工艺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八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可是一个新兴的节日,来到家乡亦不过只是短短五个年头。可就是这个新颖的节日,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古朴古韵的无限情感。

“嘀嘀哒——嘀嘀哒——”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红的花轿,敬业的轿夫,专业的司仪队,好像真的把我们带回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大喜日子。人们聚在一旁,老人家们更是议论个不停“我们以前啊——”,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怀古节日,谁还能回忆起那快被遗忘的老时光?沿着老街继续前行,我发现类似的风俗节目还真不少。编箩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纸的……令人眼花缭乱[注: 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没有隆隆作响的大机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别的精巧与细腻。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头发,满布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她非但没被无情的岁月所击垮,反而保持着一种历练后的轻巧。一个木架,几缕布线,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怎么能织成一匹精细却又不失结实实用的布。可在老奶奶的手中,这起起,那勾勾,色彩鲜明的十二生肖像就应运而生[注: 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这条线连着那条线,那条线又压着这条线,细细的丝线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朴的小楼,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楼主从各个地方搜寻来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锅碗瓢盆,上面的图案无不精美细致,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就连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处,所刻的八仙过海中八个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桀骜,有的不羁,有的和蔼,有的慈祥,简直要把这八位仙风道骨[注: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的仙家刻活了。

“以前的人可真聪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现代的人就不聪明了吗?”妈妈反问,我哑口无言[注: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却开口说话了,“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了,是我们在变懒!”

如今的我们渴望一切物质,但殊不知一种更加伟大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遗产。我想,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九

谁偷走了山里的歌

蒋辛夷

恍惚间,一个女孩在院中,伴着小扇的风,奶奶嘴里跳出的山歌,在夏日沉沉睡去。

山里头响起了嘹亮的歌声掺在晨雾中“介呣飞过青又青哎? 介呣飞过打铜铃?” 他们醒了。他们笑了。

“青翠飞过青又青哎,鸽子飞过打铜铃哦……”与外公在山上摘些可食的蘑菇。总在某个草丛后面沙沙响动,亦或是山的另边,外公总是愉悦地接上。那时候,我只是觉得这很特别。便揣着好奇的心态摇着他的手,嚷嚷着要学。却也没坚持多久。

大一些的哥哥姐姐们都会唱。他们在放学之余赶着牛羊。成群结队的。总是一人一句一问一答。就算再笨的也不会答不上来。而小一些的,总是跟在自家哥哥姐姐后面,有的没的跟一句,在心里默默地跟唱,渴望着快点加入这个浩荡的队伍。

夏夜里,屋里实在热的慌,便挪着凉席到小院里。奶奶拿着小扇轻摇着。我久久不能入睡,她只会唱山歌,于是便轻声哼起。伴着摇动的小扇进入我的耳朵,一点点融入。月光潋滟,我的心放松似水中柔柔的一根水草,迷糊着就要睡过去了。

有个小偷一天一天地偷走山里的歌,不露痕迹。小扇摇不动了,山歌渐渐淡了。

我们生于一个野蛮,残忍,但同时又极美的世界。因为每天会有层出不穷的新歌曲,但偷走山里的歌的人却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愤愤不平,却又无能为力。

小偷,你能否将山里的歌还回来?山歌是他们的灵魂啊。他们伴着山歌出身,也总要伴着山歌老去吧。在大山中,牛群中,他们放飞自我,直白地对大自然表现深沉的爱意。这是他们与大自然唯一交流的方式。这是他们的朴实与敦厚。

歌声浩荡,从山上升起,似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整个村庄。歌声浩荡,一出口便忘了今年的旱季,忘了自家长得不别家矮的稻苗,只记得“介呣飞过青又青哎?介呣飞过打铜铃?”的答案。这是最原始的一份美好。

不知怎么又有一个坏人带来了各种流行歌曲。他们问,小苹果?是吃的吗?大苹果更好吃。他们忘不了山里的歌,只是一时记不起来了。

谁偷走了山里的歌?

不得不承认是我们眼前这个极美的世界。

终于有一天,我们一起来到了山上。是的,还是那个顶着雾帽的早晨。不知当中谁先哼出来的。大家又都唱起了。又都笑了。

我想,我们没抓到小偷,却找到了被偷之物。如此,就好。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十

言之殇

钱增瑞

今天,我回到了“阔别”几个月的老家。

正值暑假,没有学校里的好友相伴,我只能跟着父母“混”。父母好友从外地回来,怎能不去?无奈,我只能跟了去。

酒席上,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我只的呆坐一旁,静静望着他们尽情聊天。

此时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大伙儿聊天时,总是先用方言,每当聊到劲头时,普通话久冒了出来。瞬间,我的脑海跃回了几天前的一幕。

在车上,妈妈驾车回家,我坐在后头,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妈妈聊着天。“唉,现在普通话快要取代方言了,我们本来都是用方言交流的,现在只觉着方言越来越麻烦,而普通话则方便许多呢。”妈妈说着,语气中透露着惋惜。“嗯。”我随口应道,心中却只觉得不大可能。

回忆消失了,眼前的,仍是酒席。我望着眼前欢笑的大人,思绪万千。

故乡的方言属于吴方言,又被称作“吴侬软语”。素来以温和著称。它传承的不仅是一种音调,更是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美丽。多少年来,这方言多少次从晚归的渔人口中传出,化作嘹亮清脆的渔歌?多少次从总角小儿口中传出,变成天真可爱的童谣?又多少次从炊烟袅袅的黛瓦青砖下传出,变作一声声慈母的呼唤?

如今,家乡的方言,经历了几千年历史冲刷的家乡方言,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一怔,脑海里一幕幕的回忆如幻灯片般出现了——父母对我方言发音滑稽的嘲笑,同学交谈间从不提及方言,听见方言生词时我的一脸茫然......

时过境迁,家乡人不再满足于居住在这方小小的土地上,于是纷纷走出家乡。面向外面的世界,方言不再受用,普通话逐渐成了新一代家乡人的通用语言。普通话愈发得通用,家乡方言,退居在了语言舞台的角落。这是无法阻止的,因为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语言的统一势在必行。在普通话响彻大江南北时,不止是家乡的吴侬软语,其他各地的方言,也会在消亡之路上暗暗悲伤。

还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正被兴起,使方言有了一线生机。然而,如何去拯救方言?如何使它重焕生机?一个不小的挑战,摆在世人面前。

酒席散了,众人逐渐散去。我坐在车上,依旧忆想着家乡的方言。它曾经如此清晰、明快地出现在家乡的四处,现在却只能静静躲在乡村里,回忆过去的辉煌。

但愿,方言能被一群人用青春的活力再度高呼向世界,让文化再度续写。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十一

越音渐黯向何方

胡筱娅

我在一阵敲锣打鼓的声响倏然惊醒,越剧舞台如同救生圈迅速充胀在眼前——

一张带桌围的赭色木桌和两把带椅披的长木椅,格外简单而错落有致,毫无装饰的舞台只有台前的大幕把台子遮掩起来,如一个大黑匣子。

月色是香的。开戏前,外公外婆便带我早早地找个地方坐下。台下座无虚席,大都是像外公外婆那样年纪的,他们来这,兴许都怀着年轻时的某种信仰,兴许带着某种预见性的挽惜与追寻,又兴许只是图个乐趣。

他唱得忘我,台下人听得入神。

曲终人散时,人们各奔东西,但在那个当下,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含情脉脉的群体。对于父老乡亲们来说,每一场越剧出演都如灵魂洗涤,村子的礼拜。

然而,越剧,这个被立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在我记忆里黯淡,只留下片影。究竟是看的人越来越少,还是演的人越来越少,那样的戏台如同蒸发了般不再见到,抽掉“看越剧”这个页码,我的童年怅然若失。

外公指着电视会唱戏剧的小孩对我说:“你要是从小听我的开始学,现在也会唱戏剧了。”外婆却说:“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忙,哪有去学。”外公黯然神伤。电视里面传来小孩咿呀的唱声。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软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越剧,戏台,做了什么呢?它使老一辈的人在上一代的痛苦与孤独中找到了定义。或许戏剧里的跌宕情节使他们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戏曲艺术如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着他们灵魂深处的伤口。戏台将这代零碎的、疏离的各个个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休戚与共的社群。

外公外婆这一代人,是“灰姑娘”的一代人,在他们的时代里,他们亲眼目睹南瓜变成了马车,开走,发出真实响声的人。他们望见了太多美好事物的涌现,也无忘更多东西的逝去。越剧,是他们眼睁睁看着消逝却无法无力挽留的。在时代的金马车驶过后,他们只能捡起地上的金鬃毛长叹。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越剧的缺席,非遗的黯淡,不仅意味着风物的夭折,更意味着众多艺术与精神的流逝。曾经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却有着精神的丰饶。戏曲文化,源远流长。越剧中的英雄气概与儿女长情令我们触摸、感知、赞叹,却唯独没有去保护,它正面临失传甚至是消亡的危机。

但这都是外在因素随时间变换带来的必然结果,最终,正如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所说的那样: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保护非遗,在这一刻起,刻不容缓。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十二

回到家以后,我看着手中那个香香的,精美的小香囊,不禁又想起了今天下午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制作香囊。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的铃声打响了。有两个老师拿着一大包材料走进教室。东西可真不少!有精美的小袋、一包包的香包、许多棉花,还有几个黄色的小罐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老师一进教室就立马迎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老师并没有马上将那些材料发给同学们,而是打开了她讲课的ppt。这个时候同学们才知道:原来老师和一般教做香囊的老师不同,她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教我们如何缝制香囊的包装,而是给我们讲述更加重要的香囊的“内心”:香囊中的药香。

药香可是门大学问,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满族独有的一种制药方法。而传统的药香文化,便是以香囊这种形式呈现给民众们的。

老师先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视频中那个磨药手法熟练,在给一个学生传授香药的知识的,正是现在正站在我们讲台前的那位老师。通过视频我们还知道了:这位老师就是满族宫廷药香的第代六传人——白英艳。

老师将那些黄色的小罐子从前往后的传下来,让我们闻一闻药香味。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奇特的香味。这就是香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我们注意到老师ppt上第一页下面的小字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老师还是杏林芳香医学研究所的所长。

接着,老师为我们讲述了香囊的来源。在古代的时候,他们的衣服上是没有口袋的,所以出门的随身携带物一般都放于这种囊中,在外出时佩戴于腰间。所以香囊在古代的时候被人们称作“佩囊”,又称“荷囊”,“容臭”。一直到汉魏时期,香囊这个名称才正式出现于文献中。而现在的香囊早已不是放东西的了,而是被人们用来当做装饰品或者用于除臭。

当老师讲完这一系列的和药香有关知识以后,才开始发材料。每一个人都拿到了一个浅蓝底,上面拿金线绣了“康”、下面垂着蓝色流苏的一个精美的小袋子、一袋小香包,里面装了四分之一的药、还有为了不让香味散发的太快而放在最上面的棉花。老师告诉了我们制作的方法,我们就开始制作了。

我先将那个小袋子的最上面打开,将小香包对折两次成为一个小长方体后塞进小袋子里,再到老师那里放了一勺玫瑰和一勺桂皮的药香,最后再塞上棉花封顶,并将小袋子的上面拉好,重新合上,它就摇身一变,从几个材料变成了一个精美好闻的小香囊。

从视频中我们知道,这个药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因为现代年轻人的懒惰而快要失传了。所以如果我们以后有机会已学习并传承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勤奋,好好珍惜,绝不让更多的非遗失传!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所以我们身上负担着很多责任,谁都不能懒惰!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以后像钟南山爷爷,袁隆平爷爷那样一个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这样和平的年代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十三

渐行渐远的会市

黄磊帆

清晨,一缕阳光从云间穿过,照射到一个个临时的小帐篷上,在这下面的是还睡意朦胧的小商贩们。这便是清晨,白石三月初十会市的清晨。

三月初十这历史要从很久以前说起了。有对兄弟南增顺、南敬顺,传说挽救朝廷运粮船有功,被宋宁宗敕封“横塘福佑将军”。后来便辞官,居住在山间,死后葬在白石镇小田岙山,每年三月初十左右,南氏子孙备办丰盛祭品,船载肩挑,水程山路,从东海之滨吹吹打打到相距三十余里的墓地,锣鼓喧天举行祭坟典礼,轰动乡野。渐渐地人们看到 了商机,拿出农具来交换一些器具。年复一年,来交换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外姓的人,不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不同的工具器物。慢慢的这个被当做传统被流传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形式。

现在,到了三月初十临近,大车小车便蜂拥而至,桌椅家具,草木花卉,玩乐设施,美食饮料,潮流鞋服。这里是一应俱全。在学校里盼着放假去同学 玩上个一天一夜。从一条大街到另一个闹区,从美食到玩乐,在这里我们不会无聊,我们的神经紧绷着,期待着挤过这片人群可以发现一个更加好玩的仙境。人们碰面便说有没有去白石会市。居家妇女们一起在路上并排走着,人潮涌入又涌出,小商贩的脸上带着喜悦,顾客们的脸上挂着笑容。气氛热闹非常,你来卖,我来买,一切都是这么的和谐。在这会市的极力推动下,白石的经济也腾飞起来。

记得最最热闹的那一年,小商贩的领地一直开拓下去,一座座小蓬帐像背后的中雁荡山一样,它们一直绵延几公里,一直一直直到超出了白石的范围。也就是这样那些所谓的领导们提起了重视,那第二年便是人数锐减,许多的安保巡逻着,三月初十没有了往常的气氛,小贩们担心自己超出地域的摊位被无情赶走,顾客们走着走着便到了头。人们不再那么满意。

话说这第二年秩序好了很多,那些所谓的领导便变本加厉,更加加大了管理的力度,三月初十再度缩水。热闹的只剩几条主街。人们都在讨论着,去逛会市的人也变少了。况且这情况还是一年年的严重,我们喜爱的会市正面临消失的危险。政府是该做些什么来挽救了。会市不能消失,白石需要腾飞。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十四

古代,是谁给人们带来蓝色的棉布衣?那就是蓝染工艺。

蓝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前,有一个人走过蓝叶地,发现身上的白衣服变成蓝衣服。那人回家去洗,没洗干净,人们就这样发现了可以用来染色的蓝草。

大自然中的很多矿物和植物都有染色作用,矿物有硫化汞、云母等,植物能比矿物染出更多颜色,比如栎实、栗壳、莲子壳、红花、栀子等。我们今天要体验的蓝染就是从蓝草中提取的靛青进行染色的技艺。

青出于蓝胜于蓝,这里的“蓝”就是蓝染的蓝。我用三个小球当顶,用两个小棒子为一组,一组二个绳子放在棉布上,对折几次,把小棒子和棉布弄在一起,加上一个麻绳和名字,就成了棉布。完成之后,我们将棉布泡水十分钟,再放染缸浸润半小时后取出晾干,染布过程就结束了。

蓝染布出缸后会慢慢地从绿色变成蓝色,这是因为空气氧化的作用。我的作品上有一个美丽的圆形图案,外面有三个小圆圈,是一片独特的风景。

蓝染的出现在染布业中是一项巨大的革新。我看着那块精致的布,心想:我们一定要让蓝染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流传。

传承非物质遗产手抄报 传承非物质遗产王伟大夫篇十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难懂的词句,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人口约13亿,是当之无愧的大国。交织着现代气息和古代文明,仿佛历经沧桑却又重新焕发青春的苍天古树,屹立在世界东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这棵参天大树上一个主要的枝干。

初次认识非物资文化是在家乡的展览会上。那时,一位年近九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这些却丝毫掩盖不住她对音乐的热爱,一曲《高山流水》缓缓地流进了我们的心田,时而急,时而缓。一会儿如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雄伟壮观。一会儿又似滚滚江水般宽广浩荡,细细的琴弦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享受了听觉的盛宴后,又迎来了视觉的冲击。只见现场闪出一个红脸关公。呵,那关公一转头竟变成张飞变成曹操变成诸葛亮了。搞得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剪纸真奇妙!听到路人的称赞,我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真有那么好?不过一会我就不这么想了。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在艺人手里翻来折去,不大功夫,一幅喜鹊登枝图就出现我们的眼前,呵!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看了这些精彩的表演,奶奶仰望天穹,布满皱纹的脸上漾出喜悦的神情,可是,没几分钟,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陷入了沉思,只见她低下头,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好好珍惜这美好的一切吧。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告诉我说:?我国民间手工艺术有着繁多的种类和悠久的历史,它一直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它们中的许多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孩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将由你们担起,一定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泪

说完,只见她的眼角上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她再一次仰望天空,脸上的笑容就像天边的红霞一样的灿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