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思修专题五测试答案 思修大题考试题库及答案(五篇)

思修专题五测试答案 思修大题考试题库及答案(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3 12:12:04
思修专题五测试答案 思修大题考试题库及答案(五篇)
时间:2023-03-13 12:12:04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思修专题五测试答案 思修大题考试题库及答案篇一

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

()

1、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

()

2、中华传统美德中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和良好行为规范,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

()

3、中国传统道德已成为历史,某些还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抛弃。

()

4、中华传统美德虽然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但并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

5、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谦敬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

()

6、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

7、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8、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9、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

10、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节人类关系的唯一手段()

11、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需要遵守道德规范,所以道德没有阶级性()

12、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没有必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1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为人民服务()

14、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15、在集体的束缚中个人无法获得自由

()

16、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17、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

18、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

19、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a

6、a

7、a

8、a

9、a

10、b

11、b

12、b

13、a

14、a

15、b

16、b

17、a

18、a

19、a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

()

1、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始终注意义利之辨、理欲之辩、公私之辩,而核心和本质是:

a、公私之辩

b、义利之辨

c、理欲之辩

d、公私之辩、理欲之辩

()

2、从仁爱精神出发,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和平共处。在对外关系上: a、中国人历来主张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 b、各民族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建设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c、倡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其他民族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3、关于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的意义,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a、有利于人们深刻把握历史、认识社会、审视人生,更好地致富快致福 b、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c、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6、道德的评价方式是

a、真假

b、善恶

c、合法与否

d、高低()

7、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社会关系

b、自我意识

c、生产实践

d、劳动()

8、道德赖以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社会关系

b、自我意识

c、生产实践

d、劳动()

9、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是

a、社会关系

b、自我意识

c、经济基础

d、劳动()

10、“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它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 a、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c、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d、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

11、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它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d、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1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说明中国古人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强调和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d、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

13、中国古人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察色修身”,“以身戴行”。这说明中国中华传统美德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d、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四个全面”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b、“四个全面”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16、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 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

17、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不同()

18、——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风俗习惯

d.社会舆论()

19、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a.劳动

b.经济

c.婚姻

d.思维()20道德是——的反映。

a.社会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理环境()

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2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集体主义

c.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

23、人类最初的道德以

的形式表现出来。a、风俗习惯

b、社会舆论

c、法律条文

d、自然法

()

24、道德的 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评价功能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a

6、b

7、a

8、b

9、d

10、a

11、a

12、b

13、d

14、a

15、c

16、a

17、c

18、a

19、a 20、a

21、a

22、b

23、a

24、a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可能有n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

()

1、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有: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c、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d、是全盘复古的需要()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有:

a、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3、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道德,认识与表述合理的有: a、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有精华,有糟粕 b、中国传统道德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应该抛弃

c、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活,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d、发挥中华传统美德人伦日用的化育功能,使传统美德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

4、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d、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因为: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c、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

6、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国家强制力

()

7、道德作为调节人们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社会关系的形成b、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d、意识到人与动物的区别()

8、道德的约束手段有

a、社会舆论

b、国家强制

c、传统习俗

d、内心信念()

9、道德的主要功能有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强制功能

()

10、以下各项,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有

a、夙夜在公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d、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

11、中华传统美德一向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以下体现该美德的有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仁者自爱

c、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12、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就讲求谦敬礼让,反对骄矜自傲。以下体现该传统美德的有

a、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b、不学礼,无以立 c、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d、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13、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

a、认识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功能

()

1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勤俭自强

d、敬业奉献

()

15、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点道德传统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b.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c.个人健康成长上重要条件

d.改革开放的需要

()

16、在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a.文化复古主义

b.历史虚无主义

c.功利主义

d.实用主义

()

17、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

18、我国古代注释家把“德”注释为“得”,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这个解释表达的意思有。

a.道德品质是道德规范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

b.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唯一途径是道德教育

c.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d.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

()

19、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a、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道德调控的手段不断丰富 c、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

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20、道德是:

a、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b、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c、以善恶为评价方式

d、社会关系的产物

参考答案:

1、abc

2、abcd

3、acd

4、abcd

5、abc

6、abc

7、ab

8、acd

9、abc

10、abcd

11、abcd

12、abc

13、ad

14、abcd

15、abc

16、ab

17、abcd

18、acd

19、abcd 20、abcd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2、简述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3、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

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涵

5、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6、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7、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精神包括哪些?

8、简述道德的社会作用。

参考答案:

1、参见教材p97。

2、参见教材p104。

3、中国传统道德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4)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

4、(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5、详见 p79

6、详见 p76

7、参见教材p104。

8、参见教材p94

思修专题五测试答案 思修大题考试题库及答案篇二

专题五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a、中国精神 b、时代精神 c、民族精神 d、航天精神

2、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a、民族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3、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置于“三不朽”之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a、立功 b、立言 c、立德 d、立信

4、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精神气质的综合。a、道德品质 b、道德认知 c、道德规范 d、道德观念

5、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a、价值取向 b、价值判断 c、价值认同 d、价值观念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精神的内涵包括()

a、民族精神 b、时代精神 c、抗震救灾精神 d、创新精神

2、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最根本的是要努力做()a、爱国者 b、创新者 c、实践者 d、开拓者

3、中国精神对于实现兴国强国的重要意义在于()a、实现gdp翻一番的关键 b、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c、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d、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4、综合国力包括的指标有()

a、经济实力 b、科技实力 c、国防能力 d、民族精气神

5、古代思想家提出了道德修养的具体要求,如()a、改过 b、慎独 c、内省 d、局敬

答案:a、b、c、c、a 答案:ab、ac、bcd、abcd、abcd

思修专题五测试答案 思修大题考试题库及答案篇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

()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

2、理想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精神现象。()

3、理想产生实践,实践指引理想。

()

4、理想有实现可能性,是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

5、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6、不同的人,信念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不同方面,信念也不同。()

7、宗教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9、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讲艰苦奋斗,不能讲物质利益。()

10、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

11、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

()

12、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

()

1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5、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

16、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不是一个实践问题。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a

6、a

7、b

8、a

9、b

10、b

11、a

12、a1

3、a

14、a15.a16.b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

()

1、关于理想,认识正确的有: a、前途前途,有钱才图;理想理想,有利才想

b、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肮脏的

c、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理想的美好有充分的想象,而对理想实现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 d、理想属于 “实然”范畴

()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b、正确的社会理想是由正确的个人理想规定的

c、社会理想的实现,必须以个人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d、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总和

()

3、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b、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c、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d、大学生只有熟读马克思主义,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才能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4、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下列哪一“化”理解有误: a、世界多极化

b、理想信念国际化

c、经济全球化

d、文化多样化

()

5、中国梦就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

d、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科学的信仰来自:

a、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对宗教的忠诚和坚信

c、人们对不切实际的观念的迷信和追随

d、人们对荒谬的理论的狂热和崇拜

()

7、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不断增强: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8、关于理想,表述正确的有:

a、理想不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可以脱离现实天马行空幻想未来 b、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幻想未来

c、现实之树深深扎根于理想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9、把理想转换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牢固确立科学信念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10、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c、民族独立,当家作主求解放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途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一带一路”战略()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一带一路”战略

()

13、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是:

a.实践b、学习c、智慧、d、幻想

()14.、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

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

参考答案:

1、c、2、a

3、d、4、b

5、d

6、a

7、d

8、b 9.a 10.a 11.a 12.b 13.a 14.a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可能有n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

()

1、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a、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b、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c、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d、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理想也必定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2、关于艰苦奋斗,表述正确的有: a、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b、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 c、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 d、艰苦奋斗,就是不讲物质利益()

3、信念:

a、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b、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复合体

c、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d、信念是理想的根据和前提,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4、关于顺境与逆境,表述合理的有:

a、在顺境中,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使人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 b、逆境就是天不遂人愿,再努力也枉然

c、顺境气氛宽松、条件优越,躺着睡大觉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d、逆境虽然环境恶劣,但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经验、丰富人生阅历()

5、关于社会理想,表述正确的有:

a、社会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b、社会理想是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 c、社会理想是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d、社会理想受个人理想的规定和指引()

6、关于中国梦,表述合理的有:

a、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 b、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中国梦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和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d、中国梦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和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

7、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要:

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b、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c、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d、以改造世界为己任()8.关于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理想体现了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理想既有时代性,也有阶级性 c、理想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d、理想有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之分()9.关于信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信念是一种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b、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形成有机的信念体系 c、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 d、信念与信仰一字之别,相差万里

()10.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11.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既不能用理想来否定现实,也不能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b、应该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二者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12、理想的类型有:

a、政治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

()

13、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应该做到: a、立志当高远b、立志做大事c、立志需躬行d、追求个人奋斗

参考答案:

1、abcd

2、ab

3、abc

4、ad 5 bc

6、abcd

7、abc

8、abc

9、abc

10、abcd

11、abc

12、abcd

13、abc

四、简答题

1、简述对于理想和现实的认识上存在的偏向?

2、简析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5、大学生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7、怎样正确处理实现理想过程中顺境与逆境的关系?

8、如何正确处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9、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0、信念的含义。

11、信仰是如何分类的?

12、怎样理解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参考答案:

1、参见教材p28。

2、参见教材p32。

3、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现实。

4、(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5、参见教材p25

6、参见p36

7、参见p35

8、参见p32

9、参见p27

10、参见p22

11、参见p23

12、参见p22

思修专题五测试答案 思修大题考试题库及答案篇四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

()

1、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

2、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讲法治就足以安天下了,不必再谈德润人心。谈德治,容易回到人治的老路上去。

()

3、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

4、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让经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

()

5、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

6、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

7、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强调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8、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9、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10、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

1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

12、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所以应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13、法无授权不可为,是就公民的权利而言的。

()

14、只要法律对公平正义做出了科学严谨的规定就能得到实现。

()

1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

16、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17、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

18、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就是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a

6、a

7、b

8、a

9、a

10、a

11、a

12、b

13、b

14、b

15、a

16、a

17、b

18、b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

()

1、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a、12月1日

b、12月4日

c、12月12日

d、12月13日()

2、关于法治思维,表述错误的有:

a、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b、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c、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d、法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人要发挥聪明才智解决矛盾纠纷,保障人民的权利()

3、公平正义主要包括:

a、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b、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c、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d、宪法至上,法律普遍适用、优先适用,不可违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是: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5、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相统一。

a、依宪治国

b、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c、依法治国

d、人权保障()

6、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人权保障

d.以德治国

()

7、——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a.司法独立

b.法制观念 c.人民当家做主

d.依宪治国()

8、下列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包括:

a.树立法律仰

b.宣传法律知识

c.维护社会秩序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9、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个是正确:

a.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

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

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d.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

()

10、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a.法的国家强制性

b.法德普遍性

c.法的国家意志性

d.法的不可违抗性

()

11、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a.1982年宪法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

12、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证是 a、党的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13、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是 a、党的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14、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是

a、党的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15、人权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前提和基础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障()

16、人权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作为重要条件的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障()

17、人权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作为关键环节的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障()

18、人权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作为最后防线的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障

()

19、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0、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

21、对依法治国首次做出完整的内涵表述是——。a.邓小平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江泽民在党十五大 c.江泽民在党十五届三中全会 d.胡锦涛在党十七大()

22、下列有关法律的观点错误的是——。a.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b.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c.法律产生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d.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c

6、d

7、c

8、c

9、a

10、d

11、d

12、a

13、b

14、d

15、a

16、b

17、c

18、d

19、b 20、d

21、b

22、b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可能有n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

()

1、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辩证关系的阐述,合理的有: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c、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d、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

2、关于法治和德治,表述正确的有:

a、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b、违反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都要受到惩戒,受到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法治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德治要培育和弘扬道德,进行道德教化 d、法治体现的是规则之治,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3、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有:

a、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

b、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c、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 而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虽然有时也强调集思广益进行治理或作出决定,但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

d、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人治思维则奉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

4、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公平正义

d、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5、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哪些要素:

a、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d、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6、尊重法律权威的意义有:

a、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b、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c、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d、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是对公民个人幸福的最大尊重()

7、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

a、信仰法律

b、遵守法律

c、服从法律

d、维护法律()

8、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公平正义

d正当程序

()

9、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是:

a、信仰法律

b、遵守法律

c、服从法律

d、维护法律

()

10、大学生可以通过()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a.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养成守法习惯

()

11、法治思维的含义包括:

a.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观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b.法治思维以法治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行为; c.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d.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12、法律至上性表现为:

a.普遍适用性

b.优先适用性

c.不可抗拒性

d.持续稳定性()

13、我国依宪治国、依宪行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主要有

a、制度基础不同

b、领导力量不同

c、权力主体不同

d、权力行使方式不同()

14、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b、法治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c、法治思维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d、法治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

()

15、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主要表现为

a、普遍适用性

b、优先适用性

c、不可违抗性

d、国家强制性()

16、权力制约的具体要求是

a、权力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17、从内容上看,公平正义主要包括

a、权利公平

b、机会公平

c、规则公平

d、救济公平()

18、尊重法律权威要求我们做到——

a、信仰法律

b、遵守法律

c、服从法律

d、维护法律()

19、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a.国家检察机关

b.公安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纪检部门()20、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a.无约束地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c.权利义务相对等的观念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21、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内容上的对应关系 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22、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有。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d.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参考答案:

1、abcd

2、a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c 20、bd

21、acd

22、abcd

四、简答题

1、简析什么是法治思维?

2、简析什么是法律权威?

3、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有哪些?

4、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是什么?

5、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途径是什么?

6、法律权威取决于哪些因素?

7、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9、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10、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11、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参考答案:

1、参见教材p178。

2、参见教材p184。

3、参见教材p182。

4、参见教材p178

5、详见p183。

6、详见p185。

7、详见p187

8、(1)法律至上;(2)权力制约;(3)公平正义;(4)人权保障;(5)正当程序

9、(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4)养成守法习惯。

思修专题五测试答案 思修大题考试题库及答案篇五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

()

1、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传承下来的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2、“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说明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

()

3、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

()

4、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指祖国的自然风光,与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无关。

()

5、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

()

6、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不同的,不可能一致。

()

7、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8、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这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9、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

10、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

11、“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强调要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

12、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

13、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

14、科学有国界,但科学家没有国界。

()

15、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必然趋势,就是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

16、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a

6、b

7、a

8、a

9、a10、a11、a12、a13、a14、b15、b16、a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

()

1、关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表述错误的有:

a、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b、一切时代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民族精神。同时,一切民族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时代精神之中

c、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d、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

()

2、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的表述,哪项不合理: a、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c、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d、爱国主义是实现世界大同的必要前提

()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关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表述,认识不合理的有:

a、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实际上是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损害别国的主权和尊严。b、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统一世界,不仅是对别国的侵害,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d、经济全球化势必导致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

4、下列关于做忠诚的爱国者包括的方面,哪些认识有误: a、推进祖国统一

b、促进民族团结

c、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d、作为个体的公民,对国家大事没什么影响,用不着关注太多()

5、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在于: a.爱国兴邦

b.实事求是

c.改革创新

d.八荣八耻

()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改革创新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

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

8、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主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 b.它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c.这是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d.它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一切人的基本要求()

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推进改革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10、.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提出的基本要求 b.它主要是对生活在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 c.它是对一切生活在中国的人提出的基本要求 d.它对海外侨胞不作要求

()

11、邓小平曾经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说明,在当代中国。

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b.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 c.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 d.爱国主义与爱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

()

12、“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宽宏胸襟。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c

6、c

7、a

8、c

9、c

10、d

11、b

12、b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可能有n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

()

1、关于中国精神,表述合理的有:

a、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b、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c、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d、中国精神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2、关于民族精神,表述合理的有: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b、民族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c、民族精神体现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 d、民族精神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

3、关于时代精神,表述合理的有:

a、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b、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c、时代精神体现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 d、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

()

4、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哪些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d、改革创新()

5、关于爱国主义,表述合理的有: a、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b、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c、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d、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6、爱国主义要求有: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人民群众()

7、关于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认识合理的有:

a、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商品的销售、资本的流动、信息的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人才的流动等等,都是跨国界的。所以,爱国主义在今天已经过时 b、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获益了,经济高速发展,谈爱国主义确实过时了 c、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自己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

d、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

8、大学生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d、大学生要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强调爱国主义势必导致眼界狭隘,不思进取

()

9、大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下列哪些是大学生应履行的法律义务: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b、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c、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如实提供有关证据、情况的义务 d、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

10、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有:

a、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b、改革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d、改革创新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1、大学生如何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a、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突破陈规陋习;大胆探索未知领域;以创新创造为目标 b、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c、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d、要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要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

1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爱自己的国家

b.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c.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

1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

a.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是维护祖国统一的纽带

c.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纽带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

14、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在当代世界发展多极化趋势下有着历史的必要性,其重要的时代意义表现在: a.是大学生报效祖国的重要体现 b.是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c.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必然要求

d.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答案:

1、abcd

2、ac

3、bd

4、abc

5、abc

6、abcd

7、cd

8、abc

9、abcd

10、abc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四、简答题

1、大学生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

2、简析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4、简述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5、简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6、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7、如何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8、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参见教材p49。

2、参见教材p59。

3、参见教材p40.4、参加教材p43.5、参见教材p47。

6、参见教材p59。

7、参见教材p61。

8、参见教材p37。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