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第九课正确认识就业 就业认知总结(三篇)

2023年第九课正确认识就业 就业认知总结(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3 11:52:19
2023年第九课正确认识就业 就业认知总结(三篇)
时间:2023-03-13 11:52:19     小编:zdfb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第九课正确认识就业 就业认知总结篇一

一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再认识

1。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

外语专业学生将继续抢手。历年来外语专业学生就有比较好的去向,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增加了国际化交流,外语类人才会十分紧俏。英语专业如此,小语种,尤其日语可望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入世后,社会最需要营销、管理、金融、财会等方面的人才,几年来,这些专业的学生都有较好的去向。另外,懂得世贸组织规则的经济类、管理类和财会类人才会十分抢手。计算机类、电子类专业将会有所改观。随着it业的逐渐复苏,社会对这类专业会有更高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可能比较乐观。

由于中文专业学生的适应面广、有一定功底,社会提供的许多岗位如编辑、记者、秘书、行政管理,都适合他们去做。历史、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专业,尽管随着每年公务员岗位的增加,报考公务员可以解决一部分这类学生出路,但由于公务员岗位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将持续走下坡路。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用人单位的理性思考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有资料表明,一些高级技工的薪水甚至可以超过研究生。可见,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其招聘行为的理性化程度大大提高。而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专科生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当中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将来会加入“未来的高级技师”这一行列。

二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3。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自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 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

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子女问题上应做到不管少管,支持发展,大学生的成长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

4。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能力是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就业指数,把握这些并不断提升,就业就变成了快乐事情。

三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1。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建立人生发展方向:

2。与学校合作,提供模拟的招聘会和面试机会。

3。树立自己就业的信心。大学生数目的增多,只能说明自己所处的平台更高,更宽,应该对自己就业有所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

4。树立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机会和平台的理念。适合的是最好的!

5。应该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品德素质要足够重视,不应该受冷落。品行兼修,并且都优秀!

第九课正确认识就业 就业认知总结篇二

第一章:认识就业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掌握国家、地方和学校就业政策、规定,了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实现就业的方式。

重点:就业程序,就业方式。

难点:就业形势与政策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就业形势与政策

一、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

1.就业进人“大众化”时代。在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变为普通劳动者,不存在统包统分问题,而是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如德国,大学生从事基层的一般性工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

2.就业竞争加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许多单位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不同层次毕业生之间挤占岗位的效应将会不断增强,出现研究生抢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抢占专科生岗位的局面;不同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将格外激烈;毕业生求职的成本增加,时间延长;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也将有所下降。

3.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部分地区、行业、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寻求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存在“无业可就”情况;另一方面,西部、基层、农村等地区和一些行业,虽然有很大的用人需求,却难以吸引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现象同时并存。

出现结构性矛盾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销不对路”;二是由于思想观念、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基层和艰苦的地区工作。

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热门行业供过于求,而艰苦行业却供不应求。

从地区之间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求量相对较大,而东北、西北、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份需求量相对较少。京、津、粤、苏、沪、浙 这六省市仍然是当前毕业生就业热点地区。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尤其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高,而且要求身心健康,诚实可信,踏实肯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及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重要内容;取得一些技能证书也成为一些地区和单位接收毕业生的基本条件之一。此外,愈来愈多的用人单位为了选拔到优秀的毕业生,已不局限于参加校园招聘会,而是很早进驻学校单独进行招聘,或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随时物色合适人选。总之,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已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他们选择人才时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

(1)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趋稳

(2)第三产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明显增加。第三产业行业众多,集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1

和技术密集型于一身,能为社会劳动者提供各个层次的广泛就业机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在许多国家,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

据统计,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已达40.7%,但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大,发展前景好。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人数相对还比较低,而且从业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从事新兴服务业的人员很少。目前,我国从事金融、保险、审计、会计、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人员,只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67%,而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新兴服务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如北欧一些国家在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

近年来,我国的第三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将会有效地缓解我国城镇的就业矛盾,更多地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

(3)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急剧增加。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据统计,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63亿,其中在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就有1.2亿左右,约占75%。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规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和吸引力也将逐步加大。

三、近年学校(相关学院和专业)就业形势

1.近三年学校总体就业形势

2.近三年各学院、专业就业形势

四、就业政策和措施

1.国家、安徽省相关就业政策

2.特殊地区就业政策:上海、北京

3.学校相关就业规定

第二节就业程序

一、学校就业工作程序

1.毕业生生源统计

2.发布生源信息,走访用人单位

3.收集需求信息,向毕业生公布

4.办理推荐材料

5.组织校园招聘

6.签订就业协议

7.编制就业方案

8.毕业生派遣离校

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程序

1.确定并发布招聘计划

2.举办校园宣讲会

3.收集毕业生推荐材料

4.确定笔试面试名单

5.组织笔试、面试

6.确定录用名单,签订协议

三、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基本流程

(1)了解就业政策。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

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行为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毕生在求职择业时,要了解当年国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具体政策规定。

(2)收集信息。需收集的信息大致包含五方面内容:一是政策和法规信息;二是当前经济发

展形势,社会各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状况信息;三是就业活动安排信息;四是成功择业的经验、教训信息;五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3)自找分析。包括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自我侧评;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等,自己在择

业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杨长避短;问一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4)确定目标。从大范围上说,大学生首先需要确定的择业目标是:择业的地域、择业的行

业范围等。

(5)准备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求职信以及有关的重要补充材料。

(6)参加招聘会。招聘会(或就业市场)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社会上的人才市场;二是政

府教育主管部门所属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供需洽谈会、就业市场;三是学校组织的供需洽谈会、招聘会;四是各院系自身联系组织的小型招聘会。

(7)参加笔试。笔试检验的是大学生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所培养技能去处理实际工作问

题的能力。

(8)参加面试。面试是一些用人单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了解学生的表达能

力、思维能力、处事能力,以及其他一些不能通过笔试反映出来的个人素质等。

第三节 就业方式

1.签约就业

签约就业,就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后就业。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接收高校毕业生时都采取签约的形式,而且,签约也是纳入就业主管部门就业方案的必须程序。因此,签约是目前高校毕业生最主要的途径。

2.招考录用

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

国家公务员的录用程序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有严格的规定,主要包括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录用和试用等。

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来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

国家公务员录用分为国家、中央机关及省、市、县国家公务员三个层次,其中省级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与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全部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步进行,具体招考范围、报考条件、报考程序由当年度人事组织部门发布的招考简章确定。

3.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特指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等提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

称“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西部,或者自主择业。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享受诸多的优惠政策。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开始实施,就受到了各高校和毕业生的高度重视,应届毕业生纷纷踊跃报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极大地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一道亮丽的彩虹。

4.立志服务基层

国家全面、大规模地倡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始于2005年,政府人事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主要有: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的活动;推进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建立待就业毕业生见习基地等。

5.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是相对于传统就业模式而言的,它不同于正规的全日制、与用人单位建有稳定的劳动法律关系、获有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就业。与传统就业模式相比,灵活就业方式的特点是灵活性强、自由度大、适应范围广、劳动关系比较松散。

6.自主创业

大学生毕业后不是向社会“寻求”工作,而是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业,毕业生通过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或在某一方面有特长,进而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创办公司。这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间题,而且也可以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国家大力提倡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近年来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给予支持。自主创业目前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一种新的就业途径,同时也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出国留学

第九课正确认识就业 就业认知总结篇三

认识就业协议书

在距离大学毕业大约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学校的就业部门会发给每个毕业生一式三份、统一编号的江西省普通高、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这是因为,原来全国都是使用由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毕业生就业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2007年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并参照《劳动法》的要求,制定了与其具有同等效力的江西省普通高、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也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从2010年起,教育部要求各省都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制定新的就业协议书,并以各省的名义印发。所以,现在发到你们手上的就是目前这样的就业协议书。以后根据就业政策的不断改革和调整,就业协议书的格式和内容还会发生一些变化。

在我国目前的就业体制下,就业协议是教育部门制定就业计划的依据,是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的依据,是确认就业意向和劳动需求的凭证,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阶段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平等协商、自愿签订、单位愿意接收、学校审核同意派遣的协议。因此,就业协议具民事法律上的合同效力,需要当事人严格遵守。它对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院校均有约束力,也是学校落实、汇总、上报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毕业生就业方案的唯一依据。所以,不论参加哪个地区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等活动,凡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均要签订由我省教育厅颁发的就业协议书。每个毕业生仅有一份就业协议书,因此务必妥善保管,不要损坏,丢失,不得转借、转送他人。每年全省都会对就业协议书统一编号,每个毕业生手上的协议书号都由学校记录在“江西省高校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检测与共享系统”的数据库中,转借。转送他人都是无效的。需要强调的是,在高招录取时,以委托和定向培养录取的学生,毕业时应该按当年与委托或定向单位签订的协议书就业,所以学校一般不会向这类毕业生发放就业协议书。

那么,怎么使用就业协议书呢?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过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后,就可以签订就业协议书

签订协议书时用人单位要在就业协议书的“录用入编”或“聘用”栏中明确你的录用性质。协议书上注明是“录用入编”时,你的就业报到证将直接开往该用人单位,户籍、档案等资料也将转入这个单位。这类单位大多数也就是我门上面说到的所谓“体制内”单位。协议书上注明是“聘用”时,就说明你人在该单位工作,但你的人事关系等不由该单位管理。一般情况下,单位或是家庭所在地的人事代理机构来管理。所以,你的就业协议书中“档案接收单位”栏应填写你委托的人事代理机构及地址等,且协议书上要加盖该人事代理机构的公章,毕业生的就业报到证签发的其委托的人事代理机构(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另有规定的,要按当地的相关规定办理),其户籍、档案等也将在一定时间内由学校转到其委托的代理机构。

我们还要谈一谈另外的一些情况,也就是毕业生直到离校时,还未签订就业协议书。这有多种原因。

一类是确实没有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按照国家规定,这类毕业生的所有就业关系(包括就业报到证,户籍和档案等)将迁回到生源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回生源地”。第二类是一直在单位试用,但单位还未与之签订就业协议书,主动权在单位手上,毕业生也无法在毕业前签订好的就业协议书交回学校,自然也无法将就就业关系转车。第三类是毕业生自身有一些想法,比如想继续深照,出国留学或参加各类单位的招考等,也无法签订就业协议书。

但是,这些毕业生需要注意的是:未使用的就业协议书一定有要保管好,因为以后仍然要用到它。

这些毕业生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将就业关系转到生源地毕业生就业部门,再进当地人事代理机构,然后再落实单位或去向后,再按各类要求办理相关的事情。这类选择的特点是毕业时手续简单。一般学校都会为其统一办好手续,本人只要持就业报到证在报道期限内到生源地就业部门报到,或在报道的同时直接转到当地人事代理机构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该毕业生毕业后落实了不在生源地的就业单位,考取了不在生源的学校等,其再次办理就业手续的成本就比较高了。

为什么说其就业成本比较高呢?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生源地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南昌大学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其就业关系转回了内蒙古,他必须在就业报到证上注明的期限内会内蒙古报到。如果后来他落实了河北的单位,按规定他就

需要按一下程序办理:第一,先去河北的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第二,在回南昌大学找到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交回原就业报到证和签订的就业协议书;第三,待学校就业部门在省就业办将就业报到证重新调整后再交给他;第四,他到河北的单位去报到就业。他的个人户籍也要在学校当地派出所进行调整,档案也要学校出具调档函后由生源地寄回学校,再由学校寄到河北的单位。你们想一想,这一趟下来,他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高不高?

第二种选择是自愿申请“择业代理”服务,由学校将其所有就业关系转移到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报到证也迁往该处。毕业生毕业时在领取择业代理协议书后离校,但代理期在一年以上的毕业生要到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户籍和身份证相关手续,毕业生党员在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在代理期内落实单位的,都可以凭择业代理协议书到省就业指导中心直接办理就业报到证的调整手续。这类选择的特点是毕业时还要到省就业指导中心办理相关手续,但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单位后可直接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因为其就业关系全在省就业指导中心,中间环节少,办理成本就相对较低。但是毕业后如果在生源地落实单位的,其就业成本就不如将就业报到证和就业好、关系转回了生源地的毕业生,江西省高校毕业生择业代理期限是以半年为单位由毕业生自由选择的,但最长不能超过两年。对于毕业后出国留学的毕业生,两年是不够的,建议其还是将就业关系转回生源地,或委托人事代理机构管理。

2.毕业生在签完上述程序后,就要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鉴证登记和盖章,并将注明“学校就业部门留存”的那份协议书给学校。在剩下的两份协议书中,注明“用人单位留存”那份协议书寄交用人单位。

3.学校在收到毕业生所交的有效的就业协议书后,将依据协议编制就业方案,每年的6月,我省会统一进行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的省定,一般来说,在7月上旬,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研究生)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就会由学校发到你手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