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400字(七篇)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400字(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5 16:22:20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400字(七篇)
时间:2023-02-05 16:22:20     小编:zdfb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一

”在一个永恒轮回的世界里,每个行动都背负着无法承受的责任”托马斯一直相信,即使他和特丽莎在一起,他也不会成为家庭责任的奴隶,他更喜欢享受”轻盈”而不是承受”沉重”。然而,当特丽莎离开他的时候,他确实感到了一时的自由,但是很快他失去亲人的轻松感就难以承受了。

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轻,从地球上几乎卖身契,其飘忽不定的生活运动已经变得太自由不加节制,慢慢地,生活就失去了意义。生活永远是最复杂的东西,轻,重的转换,围绕身体和灵魂的扭曲,生命和死亡的`周期,当反对各种交叉重合的,也许这就是生活的面貌,现在包裹。温暖的阳光明媚的日子和冷暗处阴沉的夜晚,白天和夜晚的生活继续......然而,即使生命之源是矛盾的,即使生命是一个谜,对我们来说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那么,到底需要选择自己什么?是重还是轻?”

轻与重,书中的每一个角落闪过幽灵般的生存,理想的,媚俗的,背叛在相互接触这种网络生活的严重程度相互交织,但不能永远逃脱,生命之重,让人感觉沉重压力。正如托马斯在写嫉妒特蕾莎的重量的文本。正如托马斯谴责特蕾莎梦想带来。生命之光,让人感到无聊空虚。正如托马斯·特蕾莎离开铁球下滑的脚踝,但他被离奇的自我抑郁感到内疚着迷。展望本身回来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打印的严重性。

“沉重是真的非常悲惨,轻松便真的没有辉煌吗?”

每天我们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已经习惯了匆忙的步伐,已经习惯了平淡无奇的色彩。无论是轻是重,生活中度过的日子都很重,很难权衡。当我们害怕承受生命的重量时,让自己享受生命的光明,我们必须比以前留下更多的重量。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不要去称重,不要去品尝,只要不减肥,那么我们就可以下到地球,去轻松。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二

初读该书是在高三,在人人自危,奔赴高考无暇旁顾的高三,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不是因为异国情味,不是因为大量的性描写,而是当时的我,16岁青年,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朋友间的承诺,跨过高考这座桥就有无限可能,尽管会迷茫但依旧信心满满的我,无法理解这份“生命之轻”究竟是什么。生命是多么沉重啊,即使只有16岁,我也满心疲惫得感慨。

而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意识到这个“轻”是虚无。

生命本身毫无意义,不值得怜悯,可被强权被集体被一切非生命名义以任何形式被碾压,然后消失无迹。而个体,在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在竭力摆脱这种加害生命的形式,背负各种以便自己不至于轻的无踪无迹。

时隔三四年后,又重读这本书,远没有当初的震撼,反而能退一步审视它。

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性”是一切欲望的根源。诚然,你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可以说是在体验着高潮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大脑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形成、消失,留给你的不是退潮后的温柔沙滩,而是你的满心失望。

托马斯和特蕾莎都有其各自失望的东西。

托马斯他惶恐于婚姻,惶恐于那个“不慎之夜”的产物—他的儿子,惶恐于自己必须扮演父亲、丈夫、儿子的角色。于是他一并摆脱,成为一个没有伦理束缚的地位较高的成年男性,他随心所欲的享受着自己的“性友谊”。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手术刀划过皮肤的快感,就如同他热衷与各种女人上床。揭示她们最隐秘的地方来满足自己无限探索的好奇心。

但是因为他的六次偶然,偶然的遇到特蕾莎,爱上她。因特蕾莎,他在祖国受外强凌辱时逃离它,又重返它,失去医生这份职业,成为一个擦窗工。所有的这一切是他做出考虑,是他生命中的“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但这不是一系列的偶然吗?他最终听从特蕾莎的请求,躲到乡下,没有女人,没有无休无止的偷情。在特蕾莎终于意识到他的衰老时,她表达了歉意。从读者的角度,甚至托马斯自己也认为是特蕾莎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摧毁了他的生活。但他表示他很快乐,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我可以想象他的满足,当与命运做无数次抵抗极尽智力接受挑战后,他放下了这些,没有什么必须不可的“使命”,他安心于生活,安心于生活本身,老婆、狗、生活、自由。而在他难受、失望、胃疼的时候,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他也许不会评价。因为他始终有特蕾莎。

特蕾莎的忠诚是维系他们爱情的不平等支柱,尤其是托马斯是如此的滥交。所以似乎本书中最该同情的角色就是这个可怜的女人。她竭尽全力的想摆脱自己往日的生活,脱离由母亲、小酒吧所代表的肮脏、低下、无耻、不加掩饰的生活。她抓住命运的契机,以为可以摆脱。但她却悲哀得发现,她依旧与别人一样,托马斯的滥交使得她的身体毫无独特之处。于是她埋头工作,她尝试与陌生人做爱,她劝说托马斯到乡下。当她终于独享托马斯的时候,她却意识到自己爱卡列宁(狗)超过托马斯。

最终托马斯与特蕾莎一起摔下山崖,不管结局如何,他们始终在一起。即使作者在对这两人的爱情保卫战中始终扮演着冷酷法官的角色,冷酷近于残忍得揭露他们的虚伪,世上男女以爱之名掩饰其懦弱。

而整本书最勇敢的人或许就是萨比娜。如果说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结局尚有安慰之处,那么萨比娜则依旧毫无归属可言,她依旧游荡在自己的背叛之路上,而令她想念的男人——弗兰茨,则怀着对她的精神之爱死在了越南。

故事结束,那么“生命之轻”为什么不能承受?

每个女人都渴望一个男人的身体压在自己身上。“最重的负担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接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但于特蕾莎而言,托马斯的肉体毫无重量,因为他同太多然做爱;对萨比娜而言,弗兰茨的身体毫无重量,因为他是一个未断乳的婴儿。

男人使女人幻灭,也最终导致自身的幻灭。托马斯搬到乡下,停止做爱;而弗兰茨在临死之际终于意识到自己应当守护女大学生,尽管他可笑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无法保护任何女人。

男人与女人的共同幻灭,在于当下社会的毫无归属,如想归属必须媚俗。有人自觉地抵抗着媚俗,而有人不自觉地向世界媚俗。前者厌恶后者但自己也有媚俗之处,后者则是单纯得迷恋前者,比如说萨比娜与弗兰茨。

而活在当下,我们如何媚俗;活在当下,自我如何存在。

弗兰茨起初不允许自己伤害妻子,但他后来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幻想(即妻子身上的那个女人)是错误的,于是他抛弃了妻子。而萨比娜无法忍受不背叛,于是她叛离了弗兰茨。托马斯无法承受他失去特蕾莎,于是他一直追随她。而特蕾莎无法忍受什么?她是弱者,也许她无法忍受底层、低下,而实际上“出人头地”后的她却无限渴望落回底层,而且她惊恐的发现整个布拉格都在变得丑陋。

自由就是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这四个人物都在追求自由,所以自身都处在晃荡的危险中,这种危险由作者探究、塑造、展现给读者。

作为读者,我看到了。

看到了人类、看到了爱情里的互相背叛,看到强权入侵、大一统、口号、集权、商业化、嘈杂、秘密监视、无知、懦弱,道德沦丧是非颠倒荒谬可笑。看到了人在生活中的渺小,无能为力可怜可悲。

我所看到的在当下这个社会真实存在,生活毫无意义,荒谬可笑。人类并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自由是个甚至说是达不到的状态。

但实际上,我又觉得我们将自身的失望、怨怼转移到了别人身上。人们放弃拯救自己,而将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

渴望通过做爱,性高潮这一绝对快感,与别人建立联系,彼此合二为一,找到归属。但托马斯却是这一渴望的对立面。

现代与性有关的小说非常多,我觉得就是作家也在反应这一事实——即即使陷入深爱,彼此身体纠缠,依旧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马克思曾说过“重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作家借这些特写鲜明的人物向我们展示呈现。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应当如何选择该过怎样的生活。

“一次不算数”可生活确确实实只有一次。当下的世界短暂幻灭,毫无意义,可你有不能否认此刻自己强烈的存在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困境。自身的虚无导致人们脱离大地轻如鸿毛。

最后的结局是特蕾莎与托马斯一起死去,我相信这是种安慰。而文中提到“卡列宁曾产下两只羊角面包和抑制蜜蜂”而觉得羊角面包是托马斯和特蕾莎,蜜蜂或许是他们终于平静长久的爱情。

16岁初读时震撼。20岁再读,竟有些宽慰。

生命有不能承受的轻,而我们依旧活到下一秒。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三

灵魂的深处,都有一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拣瓶子为生的儿童是孩子,以为难他们为乐的大学生们却也只是孩子,同样是孩子,这样的事却让人看起来如此心痛。学生们或许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单纯地想要玩乐,或许对他们来说只是笑一笑就过去了,也想不出丝毫的侮辱之意;而楼下的孩子呢,在他们的眼中自己只是在想办法拿到瓶子,赚够生活费而已,幼稚的心灵没有一丝杂质,不然,也不会稚嫩的叫出,大哥哥,丢瓶瓶。但如何,待学生们真正步入社会,等孩子们最终长大成人,回忆曾经,或许是不可磨灭的伤痛和羞辱,伤人的和被伤的,这样的灵魂上都有一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学子已入学府,为何还像孩子一般的不懂事,将快乐放置于取笑他人为乐上,或许只是缺少稍稍的提醒,些许的教导。在学院里,不知为何,那些辛勤的园丁没有诚然的教导不懂事的学生,身在何处?学生吗,最尊敬的的不过是敬佩的老师,教师若有稍加批评,以身作则,他们是断然也不会如此的。早有人说,未进社会的便也只不过是个孩子,没有经历沧桑,没有经历困苦,怎能识得人生的艰辛,又如何能了解人生的苦难,学院里应不乏成年人,人生的阅历已然老成,世间的痛苦与艰辛,他们又怎能不知?这不乏一种道德上的事。

中国的现状好似并不“太”注重道德,越来越多的非道德层出不穷,追的人们筋疲力尽。说一件事,大家以公正的眼光来评价一番,在日本,人们走在街上,若是要超过一位走在前面的年纪大于自己的人,在超过他时,每每便要低头示意,意在说,对不起,我有急事,要超过你了。若要客观地评价,这样的事在中国从未有过,反之在扶起摔倒老人前先拍照这一举措现流行了起来,岂不叫人哭笑不得。

道德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试问,当孩子们长大成人,要用多少的爱来弥补当初所受的伤害,在心中不会也种下一颗隔岸观火的种子,如此的恶性循环,实是承受不起。并非不是没有这种认识,只是还未懂得怎样正确的,成熟的表达出自己善意,就像一个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灵魂上,有一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却让它变作爱与关怀。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去年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作品,字里行间闪烁着许多“不解之辞”――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难渡过它艰深晦涩的语意之河。怀着自我挑战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认认真真地把它重读了一遍。

重读此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从来就未曾读过一样!那是一座感性与理性纵横交织起来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闪烁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 “媚俗”的天性。

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浅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幸的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作家在小说开头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关于重和轻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

是的,究竟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直到小说结尾,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或许这是个连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谜题吧?我只能试图从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作者思想的蛛丝马迹。

托马斯――原为布拉格著名的外科医生,生性自由,以交往众多情人为嗜好,同时深爱着特蕾沙。苏联占领捷克后,携特蕾沙流亡瑞士。后又为了爱情重返布拉格。曾因政治迫害沦为玻璃清洗工,又在环境重压下隐居山村,当了一名卡车司机。他一生漂泊,不断地在生命的重与轻的漩涡中挣扎。最后与特雷莎双双死于车祸。

特蕾莎――一个柔弱,忠诚,纯真,善良的女子,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灵魂的爱情信徒。原为布拉格附近某小镇乡村酒店的女招待,后为布拉格某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托马斯的妻子。深爱托马斯,不堪承受由于托马斯的不忠带来的嫉妒和痛苦,生活在噩梦和眩晕之中。也是一生漂泊,由小镇来到托马斯的城市布拉格,之后流亡瑞士,在感情的痛苦折磨中离家出走回到祖国,然后和托马斯一道隐居山村,做了一名牧羊女,最后和托马斯一起死于车祸。

萨比娜――布拉格年轻的女艺术家,托马斯的最重要的情人。弗兰次的崇拜对象。思想自由独立,生性叛逆,反对媚俗。她不断地背叛原来的位置:背叛家庭,背叛父母,背叛祖国,背叛爱情,抛弃了深爱她的弗兰次;她不断地叛己所叛,最后到了无可背叛的地步。

她的生命无限轻盈,了无分量,没有何牵挂和责任,像漂浮在半空中半真的存在。她不停地流浪,从布拉格流亡到日内瓦,然后到苏黎世,最后到美国和一对喜欢她的画的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而不久那对老年夫妇也将离开她到自己的女儿那里去。在无尽的背叛和漂泊中,她感受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残酷重压,在无限凄凉孤独和忧伤中,渴望着一扇遥远的童话中亮着温馨灯光的窗户。她是四个主人公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人,也是最悲惨的命运的牺牲者。

弗兰茨――日内瓦某大学的教授,梦想主义者,英俊健美,思想单纯,热衷于一切政治运动,崇拜并深爱着萨比娜。曾为了追求萨比娜而离开不爱的妻子,在萨比娜不辞而别之后,他又把年轻的女大学生当做萨比娜的影子,最后为了缥缈的爱情幻想投身到支援柬埔寨的国际医疗队伍的“伟大进军”中。

他加入到“伟大进军”的理由也非常富有反讽意味――因为柬埔寨和萨比娜的祖国都是同样遭受被侵占的厄运的国家,他想:如果萨比娜知道他加入到支援柬埔寨的伟大进军,一定会感受到他对她的祖国遥远的支持和同情,她也就会因此而高兴的!当他终于从寄托在“伟大进军”上的爱情梦想中幡然醒悟的时候,却不幸被砸死于偶然的抢劫事件。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择什么?是接受特蕾莎来和她一起生活,背负起爱情之沉重责任,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所以,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负起一个女人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责任,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

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弃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

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爱情之间,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托马斯追随离家出走的特蕾莎从日内瓦回到祖国,应该是他继流亡瑞士之后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在轻与重之间抉择的最为显著的例证。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马斯没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内瓦继续“风流”他的“韵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轻盈,那么他的命运一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小说结尾的悲惨结局了。

事实上,当他又一次徘徊在轻与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内心深处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贝多芬的乐句:非如此不可!为何“非如此不可”?这可能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特蕾莎离开他的最初几天,他一个人流浪街头享受自由空间的短暂的甜美,但他无法再去接触任何一个女性,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特蕾沙无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着特蕾沙的痛苦,他无法摆脱特蕾莎的柔弱对他精神和情感的强大控制,他无法承受离开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轻”。于是,他放弃了轻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回到了特蕾莎身边――他选择了“重”。

特立独行的托马斯在无限自由轻盈的生命状态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拖入命运“重”的泥潭,而这“重”的泥潭,除了他的爱情之责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强大的无法抗拒无处可逃的社会动乱和“政治黑暗”。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平凡的个人在社会政治的强大漩涡中无异于一只弱小的蚂蚁,个人的生活在无序癫狂的国家机器的碾压之下会被轻而易举地碾成粉碎。

他厄运的开始源自一封影射当局的信件: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在完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犯下了弑父娶母的大罪,当他知道真相后,深感罪孽深重,无颜面见世人,于是自挖双目,流亡他乡,以残酷的自我惩罚来为无知犯下的罪过忏悔。难道无知者犯下的罪过就不该承担责任吗?一些苏联共产党当局以“当时什么也不知道”来搪塞以逃脱罪责,他认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就是这样一封对他个人生活看似“无关紧要”的信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于是,他由一名外科医生变成了街头的“玻璃清洗工”。

然而,使他写下这封信的动机是什么?是对政治的单纯热衷吗?我觉得不是。以托马斯特立独行的个性来看,他是“媚俗世界的恶魔”,他是不会热衷于政治的喧嚣去参与什么激进言论的。使他写下这封信的更为隐秘的原因,来自他那“危险的比喻”,这同样关乎他的爱情。

他无数次的深刻地感觉到,特蕾莎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有一天偶然地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是他收留了她。这个危险的比喻使他对柔弱的特蕾莎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这难道不是命运?而俄狄浦斯这个希腊神话中的赎罪之神,不也正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吗?这和特蕾莎有着多么致命的相似!

所以,有一天当托马斯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俄狄浦斯》这本书的时候,又联想到了那个致命的比喻。于是,鬼使神差地写下了那篇改变他命运的关于俄狄浦斯的文章。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命运的阴谋”吧?于是,当他以知识分子的率真和孤傲拒绝在脱罪文书上签字的时候,他被政治巨手紧紧攫住的命运便不可逃脱了。于是,他失去了医生的优裕生活,成了玻璃清洗工。

那个时期,布拉格正被笼罩在斯大林的“共产主义运动”的红色恐怖中。大街小巷到处是政治话语的喧嚣,每一个生活的角落,似乎都有秘密警察的耳目,人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似乎有被监视偷拍录音作为反动证据的危险。日复一日,人们惶惶然生活在这阴云密布的异常沉重的政治高压下。

然而此时,托马斯的生命居然以空前的“轻”的形态展现出来。因为他终于卸掉了多年来一直郑重地信奉并身体力行的医生的“拯救人类生命”的神圣使命,一身轻松,一如继往甚至更为 “狂热”地投入到探索不同女性的“事业”中,“用生命的解剖刀剖开不同女性身上的那神秘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乐此不疲。

这真是一支“重”与“轻”合奏的别具意味的的人生回旋曲!

当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代替了人道和文明,当“政治媚俗”堂而皇之地跻身博爱民主的殿堂,渺小的个体,只能挣扎在不能承受的“重”与“轻”交织的漩涡中。

我们很难用道德家的眼光来评判他,――——托马斯,在他身上,实在是存在太多的“卑劣”――放浪,好色,不忠,欺骗,他有着一切被道德君子所不耻的 “无耻之徒”的特性,然而在他身上,同时又存在着正义,善良,仁慈,悲悯,率真,清高,自由等许多可以称之为“美好”的东西。他是一个在生命之“重”和 “轻”的博弈中苦苦挣扎的真实存在。作者对他未加任何道德的评判,――在道德沉沦的世界,“一切都被预先谅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许可了”。

小说主人公的悲剧,不仅是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悲剧,同时也是我们许多现代人的悲剧。或许,作者正是在托马斯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当看到小说结尾,我已经不能轻松地微笑,一缕深切的悲凉从遥远的天际袭来。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样,生命的初次排练便已经是生命本身,生命永远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生命之画图是如此的潦草,还未来得及修正,也根本没有机会修正,就画完了匆匆的那一笔。也许一切的结果,无论暗淡还是辉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赞叹,一切的抉择也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区别,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轨迹,因为对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比较其优劣!

而使我们必须这样走的理由,便是无数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无关道德,只来自人心。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五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描述了男主人公托马斯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可当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蕾莎时,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却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这促使特蕾莎极度痛苦与不安,最后决定离开托马斯。分离后经历了磨难,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特蕾莎,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而托马斯的情妇之一,萨比娜则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国,逃避革命,是个典型的背叛者。

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等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

整本小说主要写“轻与重”,“灵与肉”,对托马斯来说,轻是“偶然一次不算数”,是“别样亦可”,而重则是“非如此不可”。在遇到特蕾莎之前的托马斯,会更偏重于选择“轻”,因此屡次外遇,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背叛这个名词,但当他遇到心爱的女人时,托马斯在灵魂和肉体间划分着明显的界限,他内心确实是深深的爱着特蕾莎,但却不停的一次次的伤害她,而特雷莎潜意识里认定灵魂离不开肉体,因而最终选择离开。到最后托马斯回去找到了特雷莎,并选择了“重”,做到了“非如此不可”。

重,是有序,是必然,是非如此不可,它意味着责任,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轻,是无序,是自由,是偶然,是别样亦可。对于何者为“轻”?何者为“重”?什么时候该选择“轻”?什么时候该选择“重”?“灵与肉”能否分开?这些问题,我们往往难以认清且正确地做出选择。

就我自己来说,我难以认同男主人公托马斯“灵与肉”分离,选“轻”弃“重”的做法,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爱一个人就应该一心一意,就应该尽力甚至牺牲自己去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而至于萨比娜,因怕责任,选择逃避与背叛,这也使她难以快乐地生活。我觉得选择“重”,并在“沉重的负担”下生活,“灵与肉”相合,跟着心中的感觉走有时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这才是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肩负起应负的责任,在艰难和压力下不断前进,人生才能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更精彩。随着心灵生活在“重”中,有时那种踏实与幸福也会使自己忘却沉重的负担下的艰辛,从而感觉到“重”中的“轻”,感觉一切负担都是“轻”的,没有负荷的。

在最沉重的负担下,我们要勇于承担负担,让灵魂与肉体结合,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不畏困难,不向命运低头。因为只有这样的非如此不可,我们才能不断前进,才能感受到“重”中有“轻”,“轻”中有“重”,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六

“非如此不可”是这本书中让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坚定的信念,还有信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力量。我一直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再华丽的外表,再美丽的容颜,都没有这种力量更令人感动。好的作品也是一次灵魂的倾诉,是心灵之作,它只向懂得它的人们敞开着心门。

书中很多文字对我来说就象一扇我无法打开的门,门的里面装满了宝藏,只是我摸不到它,形而上的思想深厚、广葇,无限。从这一角度上看,我是被拒之门外了。但我还是被故事中的情节所感染了。本书无疑是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另一个不同的层面,真实的,却很难被勇敢地坦白出来的。它不是所有人的,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它是一朵悬崖之花,它是属于艺术的,却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接近疯癫。

托马斯,书中的男主人公,一个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很多女人为之疯狂,而他却只像是在玩一种激情游戏一样,周旋于不同的女人之间,如鱼得水般地洒脱欢快。他对待女人,就如对待自己的职业(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会从不同的女人身体上发现各自的美妙之处。在他的眼里女人没有好坏、美丑之分,只有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呵护怀中的每一位女人,又以极冷酷的态度阻止任何一个女人靠近他所设定的界线。他柔情似水,他冷漠如寒冰。这样一个男人,特丽莎深爱着他,无法自拔。

特丽莎爱上了托马斯,拥有了无上的爱情幸福,同时也为痛苦所拥抱。她太爱这个男人了,爱是唯一的,又怎能允许别人的介入。可她根本就不可能改变托马斯,又离不开他。托马斯自从十年前离婚以后,就一直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有很多情人,同时又时刻准备着拥有新的情人,他不会为谁改变。以往的女人都被托马斯改造成了适合他的样子,他也希望特丽莎能成为她们其中之一。

托马斯也没想到自己会对特丽莎的感情越来越深,与别的情妇不同。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同时又抗拒着自己的改变。为了转变特丽莎的思想,他不断地向她灌输着自己的观点,希望把他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最终,无法承受痛苦的特丽莎自杀,未遂,又两次选择出逃。托马斯一而再地为她放弃着一切外在的东西,但却不能改变感情生活方式。托马斯是无法改变的,特丽莎也是无法改变的,也许她真得希望自己能改变,为托马斯,但又无能为力。特丽莎后来的思想奔向了一个极端,生活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在这里她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本来,个人情感就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特丽莎学会了摄影,并热爱上了它。在国家危难之机,她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敢,并以超凡的能力用自己的方式与侵略者战斗。这些力量是托马斯给予她的,也只有托马斯能够给予她。当她把对托马斯的热爱转移到事业中去时,她的内心平静了,托马斯也得以解脱了。

在国家形势的左右下,他们几经周转,由城市转向了农村。曾几时,特丽莎还是那么地渴望能走出农村到大城市里生活,而今却带着欢喜回到了农村,托马斯如特丽莎网中的鱼,随着特丽莎收线,慢慢地投入到她的怀中。

特丽莎盼望着:托马斯能老点,再老点,就好了。渐渐地,托马斯真的老了,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每天干着繁重的农活,穿着破旧的衣服。托马斯放弃了自己激情四射的生活,终于枯萎在特丽莎的怀中。

特丽莎无限伤感。仅仅因为自己的爱,仅仅因为自己的欲望,也许是她毁了托马斯的一生。特丽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托马斯终于只属于她一个人了。爱,是爱其本来的样子,还是爱其自己希望的样子?也许好的作品,就是向我们真实地表达一个立体的思维,不同的人收获着不同的果实。结局是悲惨的,在一个雨夜,托马斯和特丽莎双双因车祸死亡。这个结局又是何其完美!

非如此不可么?生命如此短暂又如此的脆弱着,非如此不可。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七

;

[摘要]《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小说通过元小说的叙事方式,两个叙述层互为揭示和补充,并结合意识流及科幻元素,揭示了在荒谬的世界中,人的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

[关键词]元小说;叙述层;荒谬

《五号屠场》是美国著名的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说创作的反战小说。1922年库尔特·冯内古特生于印第安纳波利斯,1942年,他加入美军,两年后赴欧陆与希特勒作战,在著名的突出部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关押于德累斯顿,盟军对该城的毁灭性轰炸中,他因为置身于屠宰场的地下冷库,方幸免于难。小说的其情节并不复杂。作者首先叙述了小说创作的经过,然后讲述了自己创作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毕利·皮尔格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送到前线去作牧师的助理,但在他见到那位牧师之前,那位牧师就在德军的袭击中丧身了,而毕利在成为助理之前就开始了逃亡。被俘后他被送到德国的战俘营,然后被转移到德累斯顿做苦工。在那里他目睹该市在美国空军的轰炸下彻底毁灭。战争结束后,他回国后过上优裕的生活,但始终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他告诉人们早在在战争期间他就摆脱了时间的羁绊,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跳跃,而且他被外星人劫持到另一个星球,与好莱坞著名影星共同生活,并以外星人独有的时空观看待死亡。

在第一个叙述层次中,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叙述者位于这一层虚构域之内。按托多罗夫的理论,在一层叙事中,叙述者=人物,这就使这一层次的叙事显得真实、可信。叙述者“我”是和毕利有着相同经历的一个人,经历了二战和德累斯顿大轰炸。但“我”并没有讲述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我”把这些留给了毕利,转而专注于叙述“我”是在战后什么样的因素的推动下写出了毕利故事。然而这个故事用了23年的时间来完成,显然它不仅仅是叙述者对于战争的回忆。可见,第一叙述层次和第二叙述层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正是“我”在战争中的经历以及战后23年的经历促成了这个故事的形成,因此,第一叙述层不仅解释了第二叙述层创作的经过,而且从其经过当中展现了第二叙述层创作的原因,以及创作目的。第一叙述层对于第二叙述层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而第二叙述层对第一叙述层起着补充的作用。

然而,在第一叙述层当中,“我”对于故事创作过程的叙述,并没有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开始于“我”重返德累斯顿,结束于去德累斯顿的飞机上,中间有着众多的时间倒错,穿插着从战争结束到这本书的完成期间与这本书的写作有关的事件,“我”内心的活动,以及“我”对于“我”所写的这本书的评价。

接下来,“我”回忆了前两年我在喝醉酒的深夜,跟奥黑尔打电话,与他讨论我要写德累斯顿的故事的情景。“我”没有交代为什么“有时在深夜我会发病,发起病时就想喝酒和打电话,”但我们可以想见,那是战争留下的后遗症。从战争对“我”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然而,跟很多文学作品描述的老兵都热衷于回忆往昔的战斗不同,奥黑尔的反应“并不热烈。他说他记得的事情不多”。可见奥黑尔和“我”一样,对于残酷的往事本能地趋向于忘却。在我与奥黑尔的通话中,“我”与奥黑尔对于故事高潮的谈论,使“我”想起了“我”写在一卷糊墙纸背后的我认为的最美的一个德累斯顿故事的写作提纲。这个提纲的终点,是我被交换战俘时的情形。这些战俘,包括我,都带着战利品,而那些战利品都是从死人身上取下来的,而其中的一个战俘还向我炫耀他的收获。从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人类对于嗜杀的炫耀,还可以看到人命轻如尘土。

接下来,“我”继续回忆被交换俘虏后在法国休养,最终回到美国,在平淡的生活中深夜时常喝醉,然后跟很久没联系过的人打电话的情形。这部分可以说是对前面与奥黑尔通话的补充说明,但对于“我”深夜醉酒后打电话的反复描写,更说明了战争在我头脑中形成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然后,我又想到我所受的人类学教育,以及我在大学人类学系学习时兼职的经历:一位开电梯的退伍军人,因为结婚戒指被钩在电梯门的常春藤和一对情鸟组成的饰边上,而被下行的电梯顶棚砸得稀烂。但“我”所兼职的新闻局的女记录员在听到“我”的报道后,却冷漠得问“他妻子怎么说呢?”当“我”告诉她,他的妻子还不知道时,她却让“我”告诉他的妻子,以便看看她有什么反应。那位女记录员还一边吃棒棒糖,一边问我他被砸烂时是什么样子,问我是否感到恶心。从电梯员的死亡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生命的脆弱和世界的荒谬(带情鸟的常春藤钩住结婚戒指,导致死亡),从女记录员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生命的漠视、人性的残酷。

接下来,“我”回忆起一位教授在一次鸡尾酒会上和我提起德国人用犹太死人身上的脂肪制造肥皂和蜡烛,回忆起 “我”战争中回国后担任电气公司对外宣传员时,写信给空军询问德累斯顿空袭详情,却被拒绝回答。然后回忆起,我去找奥黑尔一起回忆战争,却与他妻子谈起儿童十字军。然后,与小说的开头衔接,“我”回忆起与奥黑尔一起重返德累斯顿,然后分别坐飞机回家。“我”在波士顿等机期间看到有人玩弄时钟“我手表上的秒针颤动一下就算是一年”,但“我完全不能这样做。作为地球上的一个凡人,我只能相信时钟和年历。”“我”还谈到其间我看的书,谈到“按分期付款购买死亡”中的奇异情景:“塞林纳想要止住街上人群的喧闹,他在纸上大声疾呼:让他们停下来……不要让他们再动一动了……喂,让他们站住不动……永远地!……这样他们就再也不会消失了!”谈到我看的基甸圣经中上帝用硫磺与火毁灭所多玛和峨摩拉,以及城里所有的居民。从“我”的这些回忆和看的书中,读者可以看到“我”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对于人在时间中走向死亡的无奈,对于屠杀的无奈。小说的最后,“我”回忆起与奥黑尔一起坐飞机重返德累斯顿,那是“我”最近过得最开心的时刻。也许那是因为“我”终于可以放下多年来德累斯顿压在我心中的包袱去面对它。

整个第一层叙事,从重返德累斯顿开始,也从重返德累斯顿结束,构成一个循环,中间穿插着二十三年来让“我”难以忘怀的一些事件。而正是这些事件,使“我”在战争结束后,一再地看到生命的不受重视,人们对生命的冷漠,以及人在这如时间般冷酷的世界中的无奈。正是这些感受促使“我”写出了毕利的故事。毕利的故事是“我”的故事的补充。而第一叙述层的“我”的故事是毕利的故事的解释。

作为元小说第二叙述层的叙事明显跟第一叙述层的不同。在第一叙述层里叙述者首先宣布“下面的这一切基本上是实情”,而且叙述者采用了第一人称,这给人一种报告文学式的真实感,而“我”在第一叙述层就一直在提醒读者第二叙述层是“我”花了23年的时间写成的一部作品,并且在第一叙述层的结尾说明了作品的开头和结尾。因此,从毕利的故事一开始,读者就清楚地知道毕利的故事是虚构的。因此,“我”能够摆脱现实的控制,创作出一个能够充分表达“我”自二战和德累斯顿轰炸到23年后的“现在”为止的感受的作品,说出一个“我”能讲出的关于德累斯顿的故事。

在第二叙述层中,叙述者自诩为故事的作者,他明显是处于故事虚构域之外,而且知道故事当中众多人物的感受和想法,并且有时做出评论,是一个第三人称、虚构域之外,全知型的叙述者。按照托多洛夫的理论,叙述者人物。这样的一个叙述者提醒着读者: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这样一个叙述者反复说明是虚构的故事中,叙述者却突破了第一叙述层和第二叙述层之间的界限,出现在第二叙述层中,直接地与读者对话,告诉读者:“我去过那儿,我的老战友伯纳德·弗·奥黑尔也去过那儿”,“我当时也在那儿”。“我”曾五次简短而巧妙的介入第二叙述层叙述者的叙述。这种违反常规的现象叫做“僭述”。小说当中的“所有这些游戏,以其强烈的效果表明了它们不顾是否真实,想方设法地超越的那条界限是多么重要。而这条界限恰恰就是叙述行为(或表现行为)本身。这是两个世界——讲故事的世界和所讲述的世界之间的一条活动的然而却是神圣的界限。”在《五号屠场》中,作者通过僭述,使“我”超越了第一叙述层与第二叙述层之间的界限,在明确表示毕利的故事是虚构的同时,又以“我”的出现强调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把第一层叙事中我的感受带入第二层叙事,使第一层叙事与第二层叙事在意思的表达上形成互补,在第一叙述层和第二叙述层之间形成了虚构的现实的虚构(小说)之间的微妙交流。同时,也让读者以为可以放松地欣赏这个虚构的故事的同时,却又不时地思考“究竟这个故事有那些确实是在现实中发生过的?”使读者更加关注虚构与现实的关系。

毕利的故事,无疑是以“我”的经历为原型创造的。故事讲述了毕利从二战中应征入伍,到他去逝期间的经历。然而,在第二叙述层中,叙述者的叙述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故事一开始,叙述者就宣称毕利摆脱了时间的羁绊。于是,叙述者的叙述按照毕利的时间旅行,在他战时的经历和战后以及战前的生活之间进行跳跃,整个故事中充满了时间倒错。虽然叙述者在毕利的故事开始后不久,就说他订婚后不久就患上了轻微的精神分裂症,但他并没有明确地说明毕利的时间旅行是他精神分裂的一个症状,而且后文也说明他的精神分裂在医院得到了治疗。因此,我们不防从冯内古特曾经作为一个科幻作家的身份来看,相信他把科幻的成分融入这部小说当中是有意为之。正是因为“我”在第一叙述层里明确的宣称,毕利的故事是“我”虚构的一个作品,因此它可以在以“我”的原型为基层的条件下,超越真实的界限,对“我”在讲述“我”的经历时不能充分表达的意思,借助虚构的、超越现实的情节进行充分的表达。毕利真的在他的故事中进行了时间旅行。

虽然毕利摆脱时间的羁绊像其它科幻作品中的时间旅行一样,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但不同的是毕利对于残酷的战争和现实世界的逃避的结果却是无处可逃。战争总是萦绕着他,他的一生仿佛都跳不出战争,同时他对于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都无能为力,他像一只陷在琥珀之中的虫子。因此他不得不接受了514号大众星球上的生物所说的话:“不去理会糟糕透顶的日子,专注于美好的时光。”面对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消失,毕利也不得不采取了514号大众星球上的生物对待生命的观点:当一个人死了的时候,他只是在那特定的时间情况不妙,他的过去依然很有活力、因此谈到死人,只是一句“就那么回事”。

然而,当我们审视世界的荒谬,与毕利产生同情,深刻的体会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同时,却回首看到了毕利活着的坚强。“绞架下的幽默”其实也是一种勇敢,一种绝望中带着悲剧色彩的勇气。因此,《五号屠场》不应被看作一部消极的小说,因为,通过精心安排的叙事手法,它让我们体会到了不仅仅是荒谬的世界中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在置之死地后的坚强。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