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一
戴马亭是一班之长,虽然他家庭贫寒,但学习成绩很好,富有正义感,显得高大结实,成熟稳重,而且在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姚尼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孩子,从小被父母狠心抛弃,但头脑聪明,尤其擅长剧本创作,号称“小剧作家”。邬锂呢,身体单薄,性格懦弱,非常胆小(以前是),但为人善良,后来经历以一系列挫折后变得坚强起来,勇敢起来。
这本书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做不成,只要有信心就能战胜困难!
我读了《一片树叶的奇迹》后对我感触很大。
书中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见一棵树,树叶都一片片地掉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落完,我也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明白以后,想了一个办法: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上。这片树叶永远没有落下来,这个病人居然活了下来。
读完之后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个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期望。我们的人生有时也面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总会在脚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二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一长篇巨著的作者是罗贯中,他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桃园结义开始,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故事。
1.{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打听到刘备的消息后,决定去河北寻找刘备,他带上嫂嫂,杀死了东岭关的孔秀、洛阳的韩福、泥水关的卞喜、荥阳的王植以及曹操的大将蔡阳。
上面这一则故事写出了关羽重情重义,不论曹操对他有多好可以,也不忘记刘备的恩情,决心找刘备。是啊,我们在日常生活也要重情重义,毕竟重情义可以交到朋友,朋友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2.[黄盖巧使苦肉计。曹操打到江东后,连吃败仗,便想出让蔡氏兄弟当间谍,结果,黄盖使用苦肉计,让曹操83万大军,全军覆没。
上面这一则故事,主要写了黄盖不顾个人的安危,为了击退曹操,舍弃自己的身体,来打退曹操,这个故事让我想到课本《天鹅的故事》,其中天鹅也是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了破冰让自己和其他天鹅吃上食物-鱼儿,让自己的身体受伤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事一定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想自己,否则你的路会越走越窄的。
上面这两则故事是我在三国里最喜欢的,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相信只要经过我们后天的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最后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你的人生永远会被一片烂灿的阳光所照亮。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三
偶尔站到书橱前,一本本看过去,那些亲切的书,经过日光触摸的痕迹,仿佛也有了记忆。这一本或者那一本,当年看它时的状态、季节、心情还能想起。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最佳黄金时期。除了求学阶段,我的读书黄金期是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喜欢听父母讲故事,因为要给孩子讲故事,买儿童读物成了爸妈的头大的事。
我听的第一个故事是妈妈给我讲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刚听过,我从母亲的声音中听出小女孩的哀的心情和痛苦的生活。
我渐渐地迷上了曹文轩的小说经典,如:《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小说里唯美的感伤情愫曾深深吸引过我。老师让我们少看一些他的作品,但我知道《草房子》一定是他人生中见到的第一颗珍珠。
买过两年王艳娥的《林肯的故事》王艳娥的小说充满一股力量,人物类的小说更为我青睐。我还喜欢他的很多人物传记。
岁月匆匆,如指间流沙。那些读过的书新朋友来了,老朋友一样散发着熟悉的气息。
渐渐的我学会了拼音,开始看了注意版的《小猪唏哩咕噜》。就这样我走上阅读之路。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四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
,或轻于鸿毛多么精辟的的一句话啊,人不是神,不会长命百岁,不会青春永驻,容颜不老,只会生死离别,长眠于地下。但是我想我可以不死。我不会死,我知道,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好好的过完这段人生,我会对得起父亲母亲和我自己,这,够了!我不是毛泽东,我不可以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反抗侵略;我不是文天祥,我不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贪生怕死,更不会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但,我可以是黄香,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我也能温席;我可以是孔融,关爱兄弟姐妹,我也能让梨;我可以是司马光,热爱同学,我也能砸缸。
在书海里畅游,我领略到了学习的真技巧!确实,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虽然1%的灵感是很重要,但是若没有99%的汗水,灵感来了又有什么实际行动来付诸呢。所以,为了今后的安逸生活,我要勤奋。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啊。以后,不,从现在起,我是匡衡,我要凿壁偷光;我是孙敬,我要头悬梁;我是苏秦,我要锥刺股;我是王羲之,我要吃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得好。一分辛苦一分才。
在书海里畅游,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是啊做人要像粽子般包容,生活像咸蛋般圆满,情谊像艾草般悠长。所谓做人,当然是做个好人,何为好人?正所谓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我们要宽容别人。做人的属下要如土,能谦卑低下;做人的主管要如海,能不拣粗细。与朋友相交要如林,善含藏万象;与大众相处要如水,能屈伸自如。所以我们要谦逊,不骄傲。
我学会在书海里畅游,我学会在书海里感悟,我学会在书海里愤慨,我学会在书海里学习人生,我学会因为沉迷于书籍,我懂得了宽容;因为沉迷于书籍,我懂得了真爱;因为沉迷于书籍,我爱上了学习;因为沉迷于书籍,我想要探求一切一切的奥秘。因为书,我得到的太多太多。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道理。书的海洋里,我将是用永远的虔诚的信徒!
书,你胜严冬里的炭火,你胜酷暑里的浓荫,你胜冬日洁白的雪花,你胜秋日鲜红的枫叶。你是多么令我向往!如果有机会,我愿终身与你相伴!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五
1984是一部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政治预言小说。本书作于1945年。主要描写了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状态。
1984不止是一个年代,而是一个的社会。让人窒息,压抑的,无自由的甚至无思想的(尽管是宣传思想言论自由)的社会。这个让我想起了独裁的纳粹,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的苏联,文革时的中国,以及红色的高棉,以及现今的朝鲜。而作者在1945年描写的景象就发生在了6,70年代的中国。
文中的描写群众没有了隐私,所有人都要接受一种叫电幕的东西的监视,无论是影像还是声音甚至是表情心跳。还有思想警察,一种控制人民思想的职业。这让我想道了红卫兵,思想警察是发现人们思想反叛的工具,然后有些人就会被消失。红卫兵好像是用自己特有的批斗游街等手段,共同点就是没有所谓的人权,没有证据,有的只是对人民思想的禁锢。任何人都不允许有邪见异端,一旦发现对就会别思想警察逮捕。文革时有禁书,有禁止的电影音乐,只有那几个枯燥的样板戏,歌曲也只是歌颂伟大的党。一旦违反就会被扣上什么右派,走资派,叛徒什么的帽子。书中的描写和文革惊人的相似。 我想这不是巧合,而是独裁统治的通病,大量的个人崇拜会让一个人走上神坛,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
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war is peace
战争是和平 freedom is slavery
自由是奴役 ignorance is strength
无知是力量 战争是和平 文中设想是世界分为三个超级强国,实际的情况是世界走向了两极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进入长时间的敌对,世界走进冷战时代,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从经济,科技,军事个方面的较量.文中这三个超级大国不时一国和另一国,联手打第三国.但不是进行疯狂的世界性的大战而是进行局部战争.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刚建国是中国和苏联签署中苏互助协定等一些列条约,苏联为了拉拢中国成为他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伙伴向中国提供大量的金钱,技术,军事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再亚太地区对美国进行牵制.然而在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从同志加兄弟变成了敌人,并批判苏联为修正主义,中美并在70年代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走进了蜜月期,对中国没有了技术封锁,并进行军售.三个国家一直在某个和某个联合对抗第三方.
自由是奴役
文中写道的社会通过各种手段对思想的禁锢,有思想警察之类的人物.还有某些奴役似的规定.没有自由的国度里,群众都是奴役,群众制造生产力服务的都是上层党员,有的人衣食丰富,大部分人都挣扎在生死线。(我想到了金爷爷) “群众”在小说里被赋予“低人一等”,这便是等级社会, 上层为内党和外党。群众一直“被”声称生活富裕、丰衣足食,但现实生活却是饥寒交迫。 无知即力量, 有了知识和科学的人不是内党党员就是将“被蒸发”的人,知识分子的下场都是死亡,与文革无异啊。 书中有一句话“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未来”,因为历史不可改,所以真理部改了一切书籍、报纸,“老大哥”的光辉业绩被不断提前,成就被涉及更多更广的领域,包括一切发明,比如飞机。
想知道“英社”如何一直“超额”完成一切计划经济的么?“经济”虽然一直未达标,“经济”不能改,那就改“计划”,把几年前的预计、预算、报纸、档案通通翻出来修改一下数字,以致达到“超额”。(没有人会质疑,因为有双重思想,下文介绍)。但后来我还发现,他们连“经济”都能改。
通过这书对文革和现代的一些思考稍微转转脑筋就可以发现,文革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革命有着近乎异曲同工的发生机制,相同的是,都是让民说话,给人民以充足的言论自由,给群众以批评权、监督权,所不同的是,文革时上街,而如今却是上网;文革时有组织机构,而互联网时代却是自然自发。 正如生产工具的变革会引起生产力的革命进而引发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一样,互联网这种技术工具的出现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场伟大的革命,它在将电脑连接起来的同时,也把人脑联系在一起,从而将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活动变成了有机相连的整体的互动的活动,它造成了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从而为人类带来了一个伟大的智慧文明时代。 不仅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人类社会交往关系的伟大转变,它将孤立的分散的个人联系起来,并将他们组织成不同的人群,再将人群组织成真正的人民——它放大了群众的雪亮的眼睛,它使得老百姓的唾沫星子变成可以穿墙破壁的海啸,他使得老百姓的耳朵从天下知六百里扩展到六千里、六万里。 网络不是别的,网络就是坊间、就是民意汇聚之地,就是民心扎堆的场所,那些热帖下面,不正是人头攒动着的正在观看大字报和小字报的群众吗?可与文革时代的大字报和小字报不同,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了,每个人都可以写贴、发帖和顶贴,这不正是言论的自由吗?不正是人民群众用眼睛、嘴巴、鼠标和大脑参与社会管理的民主形式吗? 网络的人肉搜索就是一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行为,人们在以道德的名义,在进行违法的行为,这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六
有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读书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的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感情和时间。对于我来说,书就是严冬里的炭火,使我感受到了温暖;书就是酷暑里的浓荫,使我感受到了一丝凉意;书就是雾海里的航标灯,叫我从迷惑中找到了明亮;书就是溪流中的踏脚石,让我们在读书时汲取书中的营养而不失乐趣。
我因为喜欢读书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呢。
那一天,家中的味精用光了,妈妈急促的叫我去买,我嘴中答应着,但还是没挪一步。妈妈气得火冒三丈,一下子把书夺了过去。我拿着书赶快去买味精。我边走边看书,到了小卖部,我告诉老板娘要买什么,付账时刚想起来:哎呀,只顾着看书,忘记拿钱了。我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老板娘后,她“噗嗤”一下笑了,边笑边说:“你这个书呆子。”
我们不但要好读书,还要读好书,如:小说和童话。不要浏览不健康的书籍。
小时候,妈妈经常和我说的一句话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把阅读的好习惯养成,长大后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书可以让我们在读书海洋里自由的遨游,使我们吸收到大量的知识。我爱读书。希望阅读可以伴随我一生一世。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七
伫立窗前凝神远望,思绪落在故乡的怀中,轻轻演奏树叶沙沙的节拍,悬着飘渺的纱,每一次抖动都飘起父母温柔的呼唤,甜蜜的情感如抵不住玄妙朦胧的溪,流出对故乡无限的眷恋。
故乡的窈窕倩姿,停留的不仅仅是时间的久远,更烙下有限时间里的一幕幕回味无穷的乡情。淳朴的自然滋味渗透原汁原味的清泉剔透,吸引着迷离的眼神。读起故乡洁白如雪的清纯,一腔思绪在清香四溢的洗涤里彻底净化,美丽的底色汩汩舞动杨柳依依的缠绵,掀起心灵驿动的波浪,串起的美妙音符和季节的火热一起升温。
曾卧在软软的草地上扎根的绿色的梦,倾诉着母亲语重心长的话语,长着翅膀相伴;曾攀越过的巍峨的高山,耸立着父亲饱含哲理的脊梁,警示着人生的导向;一遍遍轻盈玉立的热土,历经世事的沧桑,染成天空的蔚蓝,凝结出父老乡亲的深情关注。
划过梦一般的情怀,轻踏岁月的足迹,柔和的风吹着思绪翻滚,抚摸着醉人的记忆,拎着动人的旋律,默默重温故乡的轻声细语,心热热的,眼湿湿的,赤裸的脚踩出无声的乡音,凝神细听,涓涓流淌,和风细雨永无止息。
这纯净的光辉明艳照人,在我的睡梦中随风起舞,飘出儿时梦幻般的魅力,在这种魅力的光泽中,拟起友谊的彩虹,一直穿梭在时空的天际,慢撒轻走,点缀生命里最精彩的记忆,充斥在血液里的思念拉起悠悠的离别长线,系着未曾相离的心。
想起小手握紧灯心草系出的游戏,才感觉,无情的时光已经拉开相思成天各一方,而错落有致的回归,在互相探问彼此相约的日子中依旧。
城市的节奏,紧凑而单调,一眼繁华如云烟,满街都是陌生的面孔,喧闹的表面藏着太多的无奈,平时已经习惯这种生活的馈赠,闲下来,品味故乡的声音,亲切如初,只是因为故乡的热土上曾经演绎动人的旋律:亲情,友情,乡情时时刻刻提升心的温度。
这温度,散发在激情的正午,炙烤得花儿增艳,树叶添绿,美丽的风景一一呈现,释放四季最执着的记忆,在茉莉花的香波里,浮现出故乡的微笑,永远地,温柔地,渗入我的心底……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八
《在黑暗中醒来》这本书是在大跑儿的微博中的奖,收到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开看了,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听过胖胖熊曹晋,看书名,又觉得会不会也是鸡汤类型的跑步书籍。
但真正阅读之后,才知道这根本是一场场超级马拉松越野赛的精彩回放,作者是清华高材生,智商不一般,但高智商的他却参加了一个又一个难度超大的比赛,看得我瞠目结舌,上个月还在为自己跑完42.195公里沾沾自喜的我,在他面前,连井底之蛙也不如了。
开篇写400公里北极冬季极地生存比赛时,每位参赛者要背负超过50公斤的物资,在这种极端气候下,别说背负物资,普通人光走也走不了吧。
作者在书中写道:“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所有简单的事情都变得极其复杂,所有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性命攸关。”看这么儿,我想到现在的马拉松热,很多没跑几天的人轻易报了名,最终出了各种事故,受伤是小事,更可惜的是送了命,所以要尊重马拉松比赛,更要尊重我们的生命,在这本书中,我时时感受到这样一种精神。
作者又在这一篇写到一个残酷的现象:“谷底是一片湖水,此刻已经完全封冻。我系好雪橇,一拉,没有拉动,上前挪开雪橇,只见冰层上露出半截血淋淋的大腿骨。这是真真切切的大自然,绝不是我们在客厅的电视里看到的那种。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在无边的风雪中,我越过群山,穿过峡谷。那冰原是如此宽广,超越世间一切的视界与胸怀。”看到这儿,我除了惊叹自然的力量,内心也更加敬畏自然。
让我流泪的一场比赛是《柏林:为了忘却的纪念》,在描述这场比赛中,作者还原了柏林墙的由来,以及为了自由而牺牲的民众,在作者的描述中,一条条生命再现了,他们不再是历史书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书中写道:“20xx年8月17日早上6点,我们从柏林lobeck体育场起跑。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比赛,而是一次缅怀历史的旅程。路边每一段高墙的残迹、每一座纪念碑、每一块铭牌,似乎都在告诉人们,自由是多么来之不易,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跑步被赋予这样的意义时,一切仿佛变得不一样了。
整本书记录了29场比赛,每一场都异常辛苦,只有富士山160千米山地越野赛,虽然辛苦,但那丰盛的补给让人一下子觉得精神十足,18千米乌冬面,53千米富士山野生蘑菇煮成的浓汤,61千米静冈黄金酥、荞麦面,67千米饺子,76千米味噌汤,102千米炒面、豆大福,129千米咖啡饭、牛肉饭、味噌汤,不知道是不是这一路的补给让选手们卯足了劲儿跑的呢?
在《森林之歌》里作者写到他的腿做了手术,感染原因只是被登山靴磨破的一个伤口,虽然书中有多处描述他在比赛中脚起泡受伤的情况,但那次手术还是让人触目惊心,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换下来的纱布装满了整整一个大号医疗垃圾桶。而在术后两个月,他又站在了德国侏罗山区230千米山地越野赛的起跑线上,他说他只是想站在起跑线上,500米后,退赛,做了两天志愿者。我想,越野跑应该已经溶入他的生命了吧。
作者写道:“今年是我参加长跑运动的第10个年头。这项运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是在比赛当中----那些挣扎的时刻,那些危机四伏的地方,哪里有时间想那么多----而是在比赛结束之后的那些日子,甚至是许多年里。那些生动的画面,会时不时地从记忆里蹦出来,即使在最灰暗的日子里,也让人心潮澎湃。我见过那无人之境的辽阔,和极光照耀下浩瀚的星空;我遇到过善良的人们,用熊熊的炉火,温暖旅人的心灵,还有那无拘无束的生灵,翱翔在高山之巅;我走过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以及铃兰密布的小路,还有一同经历过生死的朋友,一起走过的漫漫长夜。”跑步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
但是,看再多的书,有再多的感动,也不如迈开腿跑起来,就如蔡康永在《有一天啊宝宝》里说的一样:“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电视很有戒心,是因为电视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个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别人的人生不管有多精彩,终究是别人的,对于我们来说,踏踏实实地跑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愿我们都能跑到一百岁!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九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这本书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与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
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却因为可爱而美丽。喜欢《简·爱》,最主要是喜欢书中对爱情描写。没有任何露骨、低俗、色情的刻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动人心弦、至高无上的爱。
她一直以为自己姿色平平,地位低下,贫穷,微不足道,只配过一种平淡,清苦的生活,象野花野草那样无人欣赏,无人攀摘,自生自灭。可没想到她和主人之间燃起了烈焰般的爱情。一开始她把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在喝茶、吃午餐和傍晚的散步,她尽可能地若无其事,平静处之,但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她打开记忆的闸门,他们相处的一幕幕清楚的再现,陶醉在深深的幸福之中。她多次试探罗切斯特先生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婚事,罗切斯特先生也佯装与英格拉姆小姐亲密。他们相互之间试探,相互审视着对方,其实他们早已在心灵上合为一体了。
本该一帆风顺走下去结婚生子,但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搁浅。罗切斯特先生发疯的前妻的出现,简走了,为了她的自尊,也为了对爱情的忠贞。后来发疯的妻子烧毁了所有一切,跳楼身亡;罗切斯特先生为救疯女人被倒塌的房梁砸瞎了双眼。孤寂地隐居在森林间的小木屋……这时简又来到了他的身边,在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之后的相见,没有了语言,没有了火一样的激情,他们紧紧相拥,平静走向小木屋……
这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可在我看来,仍常读常新。也正是被故事所深深打动,使我在对待生活,对待环境,待人处事和对待感情方面引为自鉴。在这个什么都和金钱相关联,人情比纸薄,人称之没有爱情的年代里。《简·爱》的故事的确让人感到一丝温馥和慰藉,让人明白爱的真谛。也特别适合从小生活在物资充裕,被爱包围的独生子女们来读,来领略简那自尊、自强、自立、平和宽容和充满怜悯爱心的精神世界。
爱情、亲情和怜爱之心是人类最丰厚也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缺了它,等于白活一世。学会爱人,感恩很重要。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十
读了这本《蓝天下的课桌》以后,我有很多新的思考、新的收获、也受到了震撼。这的确是一本独特的纪实文学。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社会现实,也引发了我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这是一本励志读物。
作品真实细致地描述了来自安徽农村的六个进城农民工子女在艰难环境中奋发进取的故事,反映了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细节生动,个性鲜活。书中六个小主人公的家庭环境、人生遭际、现实命运虽不相同,但他们在艰难的生存困境与求学之路上,都葆有一颗自尊、自强之心,不向命运屈服,不为父母添忧,自尊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弃。这部作品是一部砥砺意志、催人奋进、有益少年儿童“精神补钙”的佳品。
第二,这是一本属于“希望工程”的书。
本书的内容集中揭示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同时也满怀敬意书写了全社会方方面面破解这一难题的努力与实践,尽管有的实践是如此无奈,但让我们看到了属于“希望工程”的希望之所在,这就是爱心凝聚的力量。如书中写到的一所“非法”学校校长,他辞掉工作,自掏两万元钱创办了一所简陋学校,供农民工子女上学,尽管遇到了“教育管理”的体制瓶颈,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工程”正是由点点滴滴的温暖所凝聚起来的爱心工程、慈善事业。
第三,这是一本具有深度思考的书。
《蓝天下的课桌》由六篇独立作品组成,每一篇分为“现场”、“故事”、“采访后记”、“阳光姐姐说新闻”四个部分,这种结构既便于现场故事的深入掘进,又有利于引发读者对书中相关问题的思考。比如,有的农民工子女虽然上了公立学校,但最后不得不回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去,这些未必都是体制本身的问题,也有其它因素,如有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相处过程中非常自卑,无法与他们打成一片等等。《蓝天下的课桌》起到了全社会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推手”作用。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当看到有的校长、教师这么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对有着这样那样“毛病”的农民工子弟如此耐心帮助、无微不至地呵护;当看到花雨晴的妈妈为了给从小耳聋失聪的女儿治病,不惜倾家所有、举债累累,历尽千辛万苦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等感人情节;看到孙思甜的爸爸视从小失去妈妈的宝贝女儿为掌上明珠,甚至为了女儿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幸福时,我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在逆境中不放弃梦想、自强不息的少年人,以及他们有坚强毅力和长远眼光的可敬的父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把读者从困境中导入广阔,变颓唐为振奋。从阅读这本书的艺术效果来讲,它是一本感动心灵的书。它激发我们要用温暖的目光关注这世界,用爱心和同情心去关怀同龄人,要用爱心来看待这个社会,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既了解了事实、故事,也了解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特别是书里最后一部分的“阳光姐姐说新闻”,可以当作阅读的重点。
这本书能给农村的孩子们带来自信、自尊、自强,同时它也能激发城市的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更富同情心,从而使心灵变得更温暖,身心健康地成长。这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十一
我十分感激刘彬悦介绍我看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更多在城市所见不到的知识。
《森林报·冬》这本书描述了冬天里森林中的生活趣事,它不仅仅将动、植物的生活描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还大方地传授了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你有没有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
你在什么报上能看见到关于“林中大汉”驼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其实大森林里的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也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此刻所有这些,在《森林报》上都能够看到!
所以,我才会喜欢上这本书。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动物,也使我更清楚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这本书以童话、幽默的写作方式,写出了大自然与动、植物们相依相随,如:把洁白明亮的雪地比作一页干净的书,有动物走过,书面就会留下痕迹,写下一行:某某来过此地。当有下过一场雪后,大地就像翻了一页,又是干干净净的一面。
森林中的趣事真是数不胜数、生机勃勃呀!
“知识未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却能改变一个人。”我长大必须要当一位动物作家,写出更多更好的动物小说,要人们更加了解、并善待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十二
在清风徐来的早晨,落霞满天的黄昏,抑或是万籁俱寂的夜晚,也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小憩,喜欢手捧一本书,徜徉在书海中,难以自拔。
总喜欢手捧一本小说,在庭院中,在树荫下,在躺椅上,读得兴致勃勃,去收获小说中的宝藏与精华。
我愿意走进四大名著。走进《水浒传》,去领略一百零八位身怀绝技、心胸坦荡的壮士情怀;走进《西游记》,去体会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艰辛;走进《三国演义》,去走进一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混乱时期;走进《红楼梦》,去思索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落,大观园里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
我要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海伦·凯勒因失明而产生的绝望与痛苦,在莎莉文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看她如何面对挫折,如何笑对人生与苦难,看她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我要走进《名人传》,看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痛苦,但却奏出给人无穷力量的命运交响曲的;看米开朗基罗受人轻视的迷茫,但却雕刻出世间难有的作品;看列夫·托尔斯泰对自己的排斥,但却写出精妙小说,获得独一无二地位的文学地位……
我要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意志与为革命献身的伟大品格,看他即使受重伤仍笑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我要走进《巴黎圣母院》,看那丑陋的人却有一颗无人能及的善良心的启迪;我要走进《地心游记》,看凡尔纳笔下地心冒险的奇幻与可怕;我要走进《拿破仑》,看这位天才法国将军驰骋疆场的英勇与果敢……
我要去看孔乙己的悲剧与迂腐,我要去看祥子的三起三落,我要去看尼摩船长的冒险风范,海上航行的点点滴滴,我要去看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出神入化的妙计奇策,我要……
看到皆大欢喜的局面时,我会拍手叫好;看到悲惨结局时,我会黯然神伤;看到幽默片段时,我会忍俊不禁。
不同的书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书让我领略风云变化,让我看透人间的喜怒哀乐,让我领悟深邃的人生哲理。
徜徉书海中,书中也有一个“我”,品位书墨幽香。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十三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以前只是对这句话大概上有个理解罢了。随着读书的增加,对它的理解更加细微了。
还记得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厌倦读书,很少会用心去慢慢品味一本书籍,即使有时候那本书出来看看,也是随便翻一下,根本没有耐性去品味书中的幽香。平常做的一些事情,时间长了就觉得极其无聊。于是,就坐在桌前有耐性地看书。没想到这一看,就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
《童年》中高尔基童年的悲惨经历让我泪如雨下;《西游记》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是我牵肠挂肚;《雷锋日记》描绘出雷锋叔叔生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我钦佩不已;《伊索寓言》的智慧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书是人类生活的营养品,书是开启智慧宝库的钥匙。读书,现在已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每天都安排一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读书可以缓解自己的心情;在心情烦躁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心情不再那么烦躁,随着读书变得心平气和。
总之,书带给一个人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爱读书,书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让我们别留下遗憾,拿起书吧!相信你一定也能从书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读书心得app下载篇十四
我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感受颇深,让我得以领略名师的风采,了解了他们真实的常态课堂,感受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曾非常羡慕别人课堂环节设计的巧妙、精彩的课件演示、火爆的课堂气氛,当课外辅导员的时候,甚至曾把眼中这些令我羡慕的元素统统的搬到了自己的课堂上,但后来冷静思考,却发现除了当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之外,留给学生的持久影响却很少。所以我常常思考,我的教学中少了什么?我要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课堂?一些疑惑也就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这本书讲述了8位名师的经典课例和课堂教学的艺术,各有各的课堂风格,有追求常态下生命课堂的刘可钦老师;有抬起头、往下看的,书写课堂人生到的潘小明老师;有展示疯狂数学和谐魅力的应华龙老师;有把孩子带入数学乐园,表现课堂朴素之美的徐斌老师;有注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节中体现课堂美丽的林良富老师;有引领读者感受数学课堂魅力的钱守旺老师;有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让数学教育更有价值的夏青峰老师;还有对学生一视同仁,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中受益,得到不同发展的田立莉老师,这些名家经典典范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范例,下面是我读这本书的笔记和心得,我将从书籍介绍、名师经典案例举例分析及其心得体会、各名师经典语录等方面进行叙述。
一、书籍介绍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根据8位老师的课堂特点分至8个标题“刘可钦:追求常态下的生命课堂”“潘小明的课堂人生”“华应龙:疯狂数学的和谐魅力”“徐斌:课堂的朴素之美”“林良富:在细节中体现课堂魅力”“钱守旺:感受课堂的魅力”:“夏青峰的课堂追求”“田立莉:为学生所需而教”每个标题下都有画外音、课堂教学艺术、经典课例、观点、解读五个模块,本书主编是雷玲,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名师经典课例回放及其分析
这本书中有很多经典课例,我将其中的几个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从中受益。
这8位名师我最想要说的是刘可钦老师,因为我本身也很喜欢常态教学,在我几次的课堂模拟或课外辅导员中讲课,大部分偏向于常态教学,但是很多的教学手段、方法、课堂操控方面都比不上刘可钦老师,所以很是钦佩她。
人们常常说:听刘老师的课,如沐浴春风,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如甘泉入腹,沁人心脾;如品绿茶,余香萦绕,之前我还对这些话有所怀疑,但是读过此书后,那些说辞并不觉得夸张,刘老师的课,用的是普通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育媒介、“并不高明”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能达到“生命课堂”的境界呢?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只要刘老师往教室里一站,并不发话,学生似乎就受到一种感染。这种感染,就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刘可钦有“一种作为教师的气质”,“这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当然,这种“气质”这种“境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与刘老师再教育教学中的长期积淀密切相关。刘老师的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刻意的套路。让我们走进刘老师的课堂和教育故事,仔细品味刘老师与众不同的“大家风范”,并从中寻觅一些“高招”和规律。
刘可钦老师常说: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发出描述其思维过程的语言。
镜头回放1.“是谁引起了我们的争论?”
(一次,刘老师在教学两位数乘法时,大多数学生根据主题图的情景都列出了20×3,并交流了方法,这是,刘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男孩还是高高地举着手。)
生:(用手指着自己的列式20+20+20=60)因为每捆小树有20棵,3捆就是20加20加20,等于60棵。
生:(小男孩刚说完,一个孩子就马上站起来发言)你是对的,但是这样太麻烦了。
生:这和前面的差不多,一个是乘法,一个是加法,乘法要简单一些。如果有10捆小树你就用10个20相加吗?(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
(那孩子立刻就显得尴尬,局促起来,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刘老师俯下身对着他。)
师:你应该说些什么?(孩子还是局促得很)你的对吗?
生:当然对啦!(非常小声)但是我的太麻烦了,没有这个(指着乘法算式)简单。
师:是啊,这种方法对吗?(“对”全班齐答。)当然是对的啦!(边说边画了一个大大的红钩)只是不简便。好,快感谢大家对你的帮助。
(孩子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向全班同学鞠躬敬礼后,很体面地回到了座位上)
这样的例子在刘老师的课堂上还有很多。在交流算法和解答策略的时候,有些孩子“另类”、“错误”的方法往往会受到其他学生的议论,甚至藐视。如果此时学生的自尊心收到打击,往往就再也不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刘老师不回避这些问题,他会抓住这些孩子的想法,引导大家讨论、分析这种方法的思路和优劣,但是在最后,一定会反过来启发全班同学:“是谁引发了我们的争论?没有他的贡献,就没有我们精彩的讨论,我们一起来谢谢他。”
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形成崇尚真实的表达交流的课堂文化。所以,刘老师说:“课堂上,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说真实的话,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为重要。”
刘老师经常拿一些例子来引导青年教师。“××同学说得很好。谁能比他说的更好?”“嗯,你说的很清晰,还有谁能说得更清晰一点?”……这样的言语,传递给每一位发言的学生的是何心情?第一个发言的孩子又有何感受呢?表述不太好的同学还能有参与的机会吗?“谁能比他说的更好”,看似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恰恰忽略了第一个孩子的心情,孩子不是我们表演的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要关注的,恰恰更应该是那些需要帮助和支持的孩子。
我觉得不妨换成这样的话语:“××同学读得相当好,还有谁也想试一试?”或者“××同学读得怎么样?”让学生评价后再鼓励:“谁还能读出这样的感受?”这时,孩子们关注的不是谁读得好,而是怎样能读出感受。教师应该关注的是怎样帮助学生回答好,而不是“谁比谁说得好”。
我们练习讲课的时候,在课堂上“为什么”发问不断,学生被问得一头雾水,不知怎样答才合老师的胃口。
而刘老师主张在课堂上要尽量少问“为什么”,将之换为“你是怎样想的”、“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同样是发问,但是作用却大不相同。“为什么”使学生处于教师的对立面,以学生回答是否正确为指向,指向的是结果,学生可能会因怕回答有错,而遮掩一些真实的想法。而“怎么想的”将教师摆在了倾听的学生想法的位置,更加关注学生的正是想法,关注的是思维的过程。
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中学到,在小学课堂上应该经常充斥着“嗬,你真棒”、“哇,好样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言。但是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却并不多见类似的夸张评价,有的只是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相匹配的引导性评价。我们可以将刘老师的评价语言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相联系的:“好,明白的孩子请你坐正,我就知道。”“完成了的孩子坐正了。我们来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节奏。”……类似的评价,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提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训练。
另一类评价语言是与教学内容和过程密切相关,启发学生思考的。“谁听明白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每到关键处,刘老师的这些语言巧妙地将学生推向了课堂的前台,智慧地把自己隐藏在了课堂的背后,这样的课堂相对而言控制要少一些,更多的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让每位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彰显了刘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镜头回放2.将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做得不同寻常
(口诀的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口诀的巩固和记忆部分更是如此。一次,在口诀编制后的巩固教学中,刘老师不经意间的几个小技巧,令学生兴趣盎然。)
师:(指着黑板上编制的口诀)下面,我只哪个我们就读哪个。(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节奏快。)
师:好,下面自己念,一分钟,念熟了!
【规定一分钟的时间,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有助于促进学习】
师:停,口诀终究不能写在黑板上的,应该写在哪呢?
生:(孩子们想了想说)书上。(有孩子哈哈大笑)
生:脑子里!(这个孩子的发言立即找来一片注视的目光)
生:噢,脑子里!(孩子们恍然大悟)
师:好,要写在脑子里。那我们就把它擦掉。(随着擦的节奏让孩子齐读:“一二得二——”)
师:擦完了,可谁装在脑子里了?(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好,我们一起背一遍。
【一个简单的“擦”和“装”字,让原本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有了情感,有了生气、活力】
师:嗯,不错,再给一分钟时间,闭着眼睛独立地背,把它们背熟。什么才叫背熟了呢?脱口而出。因此,在背的时候注意发现秘诀,待会儿交流。
(孩子们都闭上了眼睛大声地背诵。有的孩子记不住,想了想后睁开眼睛偷偷地看了看黑板上的乘法竖式继续闭眼背。)
师:有什么秘诀?
生:口诀的第一个数字除了第一句是一外,其他的都是二开头。
生:口诀的结果从上往下看每次都多了2.
生:从下往上每次都少了2.
生:二七就是两个七,7加7就等于14.
……………………(孩子们纷纷说着自己的发现)
【如果此前的记忆还是“死记”的话,这里就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巧记。让孩子们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想法,有助于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把握和记忆。】
师:好,我们明白了,那我们把算式也擦了?
生:擦了!(答得很干脆)
师:好,这次我倒着擦,你们倒着背。
(学生随着老师擦得节奏背诵:“二九十八,二八十六……”)
【又是一个“擦”字,但是倒着擦,孩子们倒着背。这样一个小小的策略变化,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师:现在认为自己能背的有谁呀?会背的的孩子请站起来!(孩子们都站起来了,虽然有几个孩子有些勉强。孩子们很整齐地背诵了一遍。)
师:不错,我们夸夸自己。会夸自己吗?(孩子们还不好意思地相互看了看)“以后哇,觉得自己做得很棒可以夸夸自己。怎么夸呢?我教大家一个方法……”
师:谁不仅会正着背,还会倒着背?
(陆续地有十来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热情地伸出大拇指表示鼓励。接着又有几个孩子受到鼓励站了起来。孩子们背诵的速度明显地比较慢,显得有些吃力,但还是很准确地背诵下来了。刘老师表扬说,能站起来就是好样的,正当有孩子准备坐下时,刘老师阻止了他们。“我们应该会表扬他人。”刘老师接着教给孩子们表扬他人的办法,并鼓励孩子们在以后上课时可以鼓励别人和自己)
刘老师这些看似普通的“小技巧”在课堂上非常受欢迎,效果非常好。更重要的是,这些“小技巧”,与耗时的大情境相比,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受学生喜爱,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效率很高。
关于刘老师的课堂课例还有好多,我只是筛选出以上两个课例分享给了大家,书中刘可钦老师的好多话语让我茅塞顿开。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重视的是能给学生持久影响的常态课教学,要着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刘可钦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大凡听过刘老师课的老师,都觉得刘可钦老师的课堂,不是我们想像的那种课堂——气氛火暴,师生热情洋溢、激情似火;也没有设计得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听刘老师的课,如沐浴春风,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刘老师曾经也追求过那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但现阶段的她,更注重的是在常态的教学中,给学生不同寻常的感受,并持久地影响学生。
刘老师上课,并没有依赖精妙的课件,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育媒介,但她与学生的交流自然、流畅,给学生充分的发表风解的机会,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感受,如果在以后我们的教学课堂中,使用刘可钦老师的常态教学再加上辅助的多媒体设施,我想这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刘可钦老师教学感悟(列举2条我喜欢的):
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要微笑做老师,把阳光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蹲着看学生,学生会回报你每天的惊喜;乐着做同事,尽享工作带来的友情,不断吸收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走向研究,享受成长的快乐。
要做一个激情与理性融于一身的老师
要有感召力、影响力,教师的工作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沟通能力,如果没有激情就很难动之以情,扶之一心;如果缺乏理性就很难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因此,应该激情与理性并存,热情与真诚同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简单的说教,主动用儿童的眼光与孩子交流。
作为未来的教师当我看到孩子身上天真而烂漫的童真时,我感觉任重而道远。这本书中需要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做为未来的老师我一直在努力,通过对他们课堂的学习,使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在课堂上调控,如何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自由健康的成长空间。在读书中,让我得以领略名师的风采,了解了他们真实的常态课堂,感受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我感觉很充实,领悟了一些教育的真谛,感受着教育的神圣。读书,真的会使我们的人生收获一份真实而奇妙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