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六篇)

最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5 06:55:23
最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六篇)
时间:2023-01-25 06:55:23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篇一

本文以我校师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为背景,通过典型范例,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 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学科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与学信息的传输过程,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它的高科技性促进了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间;它的形象化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往往起源于灵感及大胆猜想。他们经过细心观察、分析,反复实验、论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终于获得成功。素质好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也是发散型的,头脑中经常灵感萌生。比如,他们在学习圆锥曲线时,经常遇到动弦的中点轨迹问题,难免会萌发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轨迹上的点不是弦的中点,而是弦上的一定比分点,结果又是如何?大家知道,方程与曲线是从"数"与"形"两个侧面对同一轨迹问题展开研究的。上述问题,从"数"的方面进行推理、运算,学生难以求出方程,即使求出来了,由复杂的方程也无法判断轨迹的图形。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借助了《几何画板》,在"形"的方面下功夫,终于成功地作出了动弦的定比分点轨迹。通过鼠标的拖动,可以方便地改变这个定比,津津有味地观察各种不同情况下,轨迹所形成的曲线图形。他们做的是以前不可能进行的数学实验,得到的是书上找不到的有趣结论。

利用《几何画板》,学生很容易作出极坐标方程ρ=asin(nq)的图象--多叶玫瑰线。这个图象,用原始的描点法是难以作出的。在欣赏玫瑰线的"花瓣",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之后,学生产生了疑问:(1)为什么曲线总是花瓣形的?(2)"花"的瓣数与n的关系如何?疑问激起了思维的火花,他们从"数"的方面去研究,促进了自己智力因素的发展。

现代教学技术创设了开放、合作、和谐的课堂教育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多媒体的介入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模式。外语组为了使学生学好有关天气的词汇及日常交际用语,组织学生参与拍摄有关天气的日常对话录象带,并通过剪辑、加工,制成课件,让学生也上屏幕当当"小老师"。为让学生学习有关形容天气的副词用法时,在课件中设计了下雨、刮风、打雷等有声有色的动画,形象而直观地给学生一个印象:副词与图象所展现的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让学生学好"现在进行时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听、说、读、写",寓教于乐,彻底改变了以前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格局。

现代教学技术为情感的激发与思维的开拓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它不仅可以使思维与情感的发展得到同步进行,而且可以使思维与情感活动图示化、简明化和流程化,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和谐发展。

《黄山记》是篇游记文章,作者徐迟以热情奔放、酣畅淋漓的文笔叙述了雄放的黄山瑰丽奇特的景色。为了使学生学好这篇课文,体会作者独出机杼的谋篇布局,教师从网上下载了有关黄山的精美图片,根据课文的内容将所搜集的资料分成简介、胜景、思考和小结四部份。其中简介部分包括作者介绍、黄山的命名及形成,胜景部分则分为日出、佛光、云海、奇松、异石、林荫道等几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的相应内容,结合学生思维的发展,点击对应的按钮,将辅以文字的精美图片在屏幕上展现,让学生有亲临黄山之感,使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得到和谐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使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学生从感官上具体地感受到黄山的独特之美,激发了他们对新时代、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周记上感慨地写着:"那温泉、奇松、云海……都在向我招手,要我进去。闭上眼,我仿佛呼吸到了黄山清新的空气。张开双臂,我仿佛拥起了所有美丽。黄山的一切,我感觉到了!我能摸到了!黄山已植入我的心中!"

现代教学技术的虚拟仿真效果使学生如临其境,使不可能进行的实验在屏幕上展现,化微观为直观,化想象为直觉,化抽象为具体。

"质子的发现"、"重核的裂变"、"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等都是属于微观领域的知识,相关实验都无法在中学物理实验室里完成,传统的教学只能靠挂图"空对空"地进行,学生难以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生动地展示了卢瑟福发现原子的实验,演示了铀核裂变、链式反应等过程,清晰地分析了核反应堆及核电站的工作原理。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与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模拟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理论论证-获得成功"的发现新物理微粒及物理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透镜成像是几何光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实验必须在暗室中进行,而且物体每改变一个位置必须在透镜的另一侧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找出清晰的像为止。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弥补了实验的这一缺陷,它把实验呈现在屏幕上,十分方便地进行动态操作,最后得出透镜成像的规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降低了教与学难度。

现代教学技术实现了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真切地展示了点、线、面、图形、图象的变化过程,使数学恢复了"动态"的本来面目。

以高中数学中的"函数的图象"为例,按传统的教学法,老师难以把变化中的图象画准,更无法在黑板上演示出其动态变化过程。图象如何因参数a、ω、φ的变化而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个多功能的课件,使它具有三大功能:

(1)五点法作图;

(2)图象变换;

(3)图象的左右扩展延伸。课件适用于课本中相关章节所有例题及习题的辅助教学,既贴近于教学实际,方便于老师授课,学生练习,又具备灵活性大、应变力强、生动直观、操作简便等特点。课件直接展示了曲线的变换过程,把变换中的每一个图象清晰、准确无误地呈现在屏幕上,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图象生动、形象地动画、平移、伸缩、扩展,强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课件操作简易,便于学生参与。 灵活多样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课件中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数与形的相互印证,有利于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使音乐欣赏课能真正具备"欣赏"功能。

多媒体课件《管弦乐曲》方便地帮助学生认识管弦乐队中四个固定编制的乐器组和"特色乐器组"中各项乐器的性能和音色特点。在主界面中设置"体裁介绍"、"乐器介绍"、"作品简介"、"思考与练习"等四个按钮。任意点击其中按钮,就可进入某一次界面。如:点击"乐器介绍"这一按钮,次界面中出现"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特色乐器"等五个按钮,再选择按钮点击,可在出现的新界面中进行欣赏。

学生对"贝多芬"可谓知其名而少闻其"声",课件《交响曲》通过由卡拉扬指挥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和"第九交响曲(英雄)"音像资料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交响曲博大精深的感染力和贝多芬不朽的音乐风姿。

在设计方面,着意使课件具备有师生双边互动的功能。如在《交响曲》这一课件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欣赏过程中,设计了由学生操作的按钮,用以选择第四乐章代表性音乐主题的合唱音像或乐队演奏音像,并可让学生反复跟随演唱。

音乐组收集了大量京剧、越剧、黄梅戏等知名剧种的名段音像资料,制作成课件《戏曲与曲艺音乐》,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戏曲音乐的艺术神韵和动人风采。此外,通过多媒体播放音像的便利,把地方戏剧也请进教室,组织了泉州地方剧种"高甲戏"代表性剧目音像资料片段的欣赏,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现代教育技术使宏观现象的教学具体化。

以教师制作的课件《地球的自转》为例,课件运用gif动态图像结合authorware 5.0软件的移动图标制作三维动画,把地球绕轴自转同时绕日公转的宏观运动情景展示在学生面前。课件编辑了地球自转的有关avi影像动画,生动直观地解释了自转方向、自转周期、昼夜更替、地球形状等宏观现象。动态的图象与画面,让学生容易区别自转周期的恒星日和太阳日,分析晨昏线和昼夜半球产生的原因,懂得不同经度的地区为什么地方时不同的道理,真正理解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向、地球两极稍扁及赤道略鼓都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

翻滚式的菜单:自转方向、自转周期、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地球形状及退出等的设计,不但使本课教学内容的结构系列化、程序化,而且方便于学生自学与复习。

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地球运动的二维和三维空间模型,把宏观的现象具体化,抽象的物质直观化,动态的过程形象化,繁杂的知识系统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化学科的实验教学。

原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的基础。其反应中所涉及到的电子的得失及移动过程,是悄悄地进行着的,肉眼根本看不见。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的由zn-cu、h2so4形成原电池的实验,往往由于难以取到纯净的zn板,结果在zn板上也会产生少量的气泡。这就使老师一开始难以向学生解释这一原理的科学性。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就是运用多媒体课件。用小圆点虚拟电子,设计动画,让zn板上失去的电子沿着导线移动到cu板上。两个小圆点就是两个虚拟电子,它们一起在cu板上与h2so4溶液中的两个氢离子结合,形成了h2,气泡就从cu板上冒出。生动形象的过程,使学生容易明白原电池的原理。接着,学生不难对老师提出的下列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设置一个电键,当电键断开时,哪一极有气泡冒出?这时是否有原电池形成?

(2)若把"zn-cu"改为"fe-c"或"c-c",能否形成原电池?

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发现化学实验室中进行的由zn-cu、h2s、o4形成原电池的实验,在zn板上也会产生少量的气泡,是由于带有微量杂质的zn板上,隐藏着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的缘故。

现代教育技术使历史镜头在学生面前重现,使学生品味到历史的真实感,发挥了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上《三国鼎立》,插入"火烧赤壁"电视片段,屏幕上"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深化了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性格的了解。把"暗淡了的刀光剑影" 重现在学生面前,让"远去了的鼓角争鸣"在学生耳边回荡,烘托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收集珍贵的历史图像与影像资料,结合课本内容,整合成系列教学组件,上《世界现代史》,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代替了以前"纸上谈兵"、索然无味的历史教学。

上《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欣赏民歌《南泥湾》及影视画面,展示 "大生产运动"的场面,陶冶了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操; 重现"百团大战"的历史场面,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

许远望《一个多功能数学课件的构思与制作》(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年第7期)

[作者简介] 许远望,男,副校长。对数学教学、cai、cam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正式发表论文近30篇,专著两部,曾获福建省优秀论文一等奖。编制的"班级工作量化综合评估"软件,曾在省、市级会议上演示、推广,其相应的论文入选《第六届全国中小学cam研讨会论文集》。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篇二

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现代教育技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教育技术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纵观人类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影响教育技术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现代教育技术;教育

教育技术的。概念总的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的科学概念应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的总和”。它内含有型教育技术与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0xx年美国与技术协会在总结将近十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关于教育技术的最新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狭义的教育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技术的基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传播和应用的保障。从整个过程上看,教育活动就是主体间信息传播的活动,信息所依赖以传播的主体是——媒介,传播之于教育,如同劳动工具之于生产,人类社会的变化因为劳动工具的变化而更迭,同样,教育形式的变化也因传播媒介的变化而变化。人类历史上共有4次信息媒介革命,教育领域也因此发生了4次变革。而现在正在进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将带来传统教育的一次根本的转换。

第一阶段,口头语言阶段,人类在语言产生之前,教育的手段主要依靠简单的声音、动作、生产劳作本身来传递信息的。口头语言、形体语言现在成为教育活动中一种最古老、最有效、最间接的主要传播技术,人类的任何教育传播都离不开语言技术和形体技术。

第二阶段,文字传递阶段,在原始时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所分布的范围不断的扩大,简单的口传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略微复杂的信息传递需求,这时手工文字出现了,希腊人创造了新的表达符号——字母文字并且誊写到羊皮纸上,随着这种手写载体的引入,也随之掀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第三阶段,印刷时代文字传递阶段,印刷时代的到来无疑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印刷技术的出现,大量印刷品的面世使书籍成为一种普遍运用的文字教材,不但丰富了教育形式,而且节省了口传阶段的时间和精力,印刷技术在教育技术史上影响深远,印刷技术也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第四阶段,电子传播阶段,语言和文字出现后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物质手段,然而,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让世界缩小成为一个“地球村”,从简单的文字书写到影像书写,人类进入了高级的语言传播时代——视听时代。“视听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感官上的盛宴,丰富了视觉的冲击,加速了人类信息的传播,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第五阶段,数字传播阶段,今天我们的时代被称为“数字的时代”,不错,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出现标准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逐步成熟。这时,互联网作为所有传媒技术的集大成者来到了这个数字时代,它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表达符号准确丰富、支持互相传播的功能,彻底改造和变革了信息传播的生态环境,从而引发了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

1、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学形式多元化 教育者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在教学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学形式又是教育者教育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让原本单一乏味的书本教学转变为形式多样的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教学。这样的转变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丰富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流通速度的加快,简单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探索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探索多种课堂学习方式,通过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逐渐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方法时尚化 情景教学法,以多媒体展示情景资料、图片或播放视频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景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实现教学目的。上课时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教学模式直观化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可以再现于课堂,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场景,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它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学生学习兴趣化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最后的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也就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的内在动机,这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后,自然而然就会逐渐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师生交流平台化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师生间沟通的平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方便了师生的沟通。

2、现代教育技术妨碍“教育”的发展。

以“技术”为中心,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迅速,不断的推出新的教学技术方式。组织开展教育管理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和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培训,也只是提升了技术水平,忽略了教育与技术的衔接,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对学生的健康也造成影响 专家认为长时间使用电脑时眨眼次数不足使用电脑的人普遍患有干眼症,即容易眼干、眼红和疲倦。另外学生长期使用计算机导致颈腰部的发病率大大增强。颈腰部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椎间盘压力增大,会引起颈腰部慢性疼疼和僵直以及椎间盘突出,同时还会诱发腿疼、麻木、无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与社会应用脱节 我们可以看到,教学设计的理论往往比较抽象、宏观,作为教学设计模式提到的一些环节、要素,理论讲的头头是道。可这些静止的、有限的理论一旦和具体的、动态的、多样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就缺乏可操作性的实际环节,即使教学专家也很难把握其实质,更别说新手了。

受时间、资料、个人能力所限,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对我国教育的影响问题本文对其剖析不够深入,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手段问题没有涉及,这些问题有待于日后继续予以深入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篇三

1.1选择学生体育骨干的标准

体育骨干,指体育运动技能基础好的学生,能在小组学习中起到示范作用,能较快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动作技能且能指导和管理同班或同组同学学习的这部分学生。体育骨干要满足的五个条件:一是技能基础好,掌握动作快。二是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起到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三是有较高的道德品德,乐于为集体做事的热情,能够热心为同学服务。四是有遇难不退,具有工作毅力。五是具有个人的人格吸引力,有一定的威严、威信。

1.2物色各班三至六名体育骨干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对可以培养的3-6个体育“苗子”做逐个了解,找他们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在了解谈心过程中加以引导,以坚定他们为集体、为同学做事的决心。

2.1体育骨干的作用

体育骨干的作用通常可以协助教师布置教学场地、设计准备活动,组织简单的教学活动、实施教学中的保护和帮助,同时做好纪律、安全监督;收发体育器材;担任课堂教学组织或比赛的裁判工作;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同学们对体育课、体育老师的意见、想法和建议,通过和同学们沟通及时向体育教师反馈意见和建议,是老师和同学们之间上通下达的信息通讯员。

2.2培养体育骨干的必要性

2.2.1有意识地让他们担任力所能及的工作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合适机会来培养体育骨干。如:课前让他们先了解课的任务、要求、内容以及所需的场地器材,并让其根据教学内容协助教师布置教学场地、设计准备活动;在队列队形练习时,教师可锻炼体育骨干课前对队列队形的组织能力,使教师节省时间等。其次,在分组练习中,体育骨干的作用尤为突出。体育教师往往只能照顾到一组,其余组就能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进行练习。再次,课前器材的准备、课后器材的送还,体育教学中的同学之间的帮扶,也要体育骨干的组织和协调,这样也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教学状态。通过安排体育骨干担任这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可让体育骨干进行组织和安排,这样既加强了师生联系,也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2.2.2增强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

体育项目新的技术动作学习时大都要求示范。但有些动作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示范动作不太适宜,利用体育骨干进行示范,显得更好。一些较难的动作,体育骨干一般身体素质较好,教师课前进行指导,他们也很容易掌握。课堂上由体育骨干作示范动作,就会增加其余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激发强烈的运动欲望,有助于学生较快地学会动作。

2.2.3对体育骨干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培养体育骨干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班,使体育骨干懂得部分竞赛项目规则和裁判方法、各体育教学常规项目的编排方法和记录成绩,投掷项目丈量成绩的方法及田赛、竞赛的成绩公告方法;让体育骨干试着尝试担任班级小型比赛的编排、组织、管理等。在学校举行的各项目比赛和运动会中,根据教师的培训,如何更好地对本班级参加比赛时做好充分的编排、组织,为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使他们有更多的“前台”亮相机会,教师只在“后台”做指导,使学生在参与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活动过程中,信心得到充分培养。

2.2.4培养体育骨干坚定的信念,心态保持“常温”

教师就要把培养体育骨干的重点放在“保温”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他们为集体办事的决心和热心长久下去,并促使其热心变成恒心。体育骨干难免因为一些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失去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时体育教师要帮助体育骨干调节好学生情绪、学生关系、学习与工作矛盾的关系,教育他们发扬“汲取失误的主客观原因,鼓励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一旦发现有阻碍体育骨干工作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解决。这样体育骨干的工作热情就会保持,避免因工作失误或学习上的挫折而打“退堂鼓”。

一是体育骨干的培养是处在动态中的平衡,即体育教师对体育骨干是在挑选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而体育骨干是在自己工作、学习的实践中逐渐加深对体育教师的理解和信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进而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二是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所做的工作。对体育骨干所做的每个任务的完成要给予充分及时的反馈和中肯的评价,而对于偶尔出现的一些语言不文明、工作方法上的失误、处理问题的不适宜方法或手段等,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让体育骨干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不当,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妥,注意引导学生及时的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提高体育骨干的综合素质,也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成为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好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得力助手。

总之,体育课应该是“严而不乱,活而不死”,一堂好的体育课,学生好像是风筝,要让他们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在“放得开”与“收得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也能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象。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篇四

现代教育技术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文章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观念、教育时空、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及人才建设等相应的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影响对策

进人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信息化与现代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也接踵而至,随之在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教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1.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一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了巨大冲击,使阅读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式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从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这一切将导致基础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正在逐步确立,如素质教育的观念,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超前教育的观念,活化教学和发展个性的观念等等,这些新的观念使教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使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1.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时空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使得教育教学信息的传递形式、速度、距离、范围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学形式实现了开放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向是:教育将大大拓展其空间,从校际交流、合作,走向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教育走向国际化。另外,教育空间必然发生分散化、组合化等变化。例如,最近出现的远程大学、虚拟大学、网络大学等。教育空间的另一种变化,表现为内在功能扩张。21世纪的大学不只是教育中心,它还是一个信息中心、学术研究中心、以及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及传播中心。

教育的时间观念向两头延伸。这就是:一头向“前”延伸,突破只重视“现实”的教育观,实行超前“预期教育”;另一头向“后”延伸,突破所谓“教育期”、“工作期”的观念。未来人们所经历的将是一个“学习一工作一学习”的反复过程。

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的支持下展开的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讲授者—指导者)、学生的地位(接受者—主体)、媒体的作用(演示工具—认识工具)以及教学过程(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等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现代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而不是“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开拓型、创造性人才),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包括情商、智商、智力、能力多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师生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型。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校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应用软件及教育资源库不足;信息化与现代化教育设施利用率不高,应用不普及;信息化人才缺乏,教育者的信息化素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需要。为解决上述间题,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教育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2.1切实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陈至立部长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技术手段再先进,如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仍难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就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就当前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

(1)摒弃教育技术“从属论”的错误观念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绝不仅仅是改善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学形式乃至教育理论产生冲击,使教学形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使教育思想由以传承性教育为主向创造性教育为主转变。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决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促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形式等的更新,最终实现教育的整体变革。

(2)改变以“教”为中心的错误认识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交互性、开放性、非线性和人性化,因而其运用于教育和教学,主要贡献是对学生学习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在选择和获取信息资料、相互讨论和交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途径。因此,要使现代教育技术物有所用、用有所值,就必须摒弃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多从学生的“学”上考虑问题,把改善学生的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着眼点。

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认识到位,要有超前意识,否则将永远落伍要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课程或专业,提高认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2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设施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条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美国从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来,到2000年已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欧盟国家、新加坡、日本等国在2003年前后,也将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各类各级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还相当不平衡。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振兴教育的六大工程之一。它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并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的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构建远程教育的专用平台;建立教育软件和课件的开发中心、教育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图书馆,实现全国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城域教育网也正得到当地电信部门、当地广播电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城域教育网被设计成为当地的教学资源中心、教育管理中心和远程教育中心。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力发展,这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进程。

(2)校园教育教学网建设校园网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途径,校园网建设的目的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校园网建设一般分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管理应用三大阶段。它主要包括校园主干网、多媒体教学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功能教室等,并将各局域网有机地连成一体,形成多网合一,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我们应将校园网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切入点和实破口,校园网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也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

当前,各校对校园网建设都十分重视,但必须认识到位,特别是领导要认识到位。坚持校园网建设为一线教学服务的原则,着重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为教师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提供方便,不能只是用校园网来装“门面”。

2.3不断丰富教育信息资源

网上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现代教育教学活动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容量,资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着现代教育被认可程度及教学效果。建设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因此,一所学校教学信息资源是否丰富,能否满足教与学的需要,以及获取信息是否方便,是衡量其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各校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如下几点:

(1)信息量偏少;

(2)信息交流不够方便;

(3)专业特色不强;

(4)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分工不明确。

通过对教育教学数据库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教育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电子网络教材等建设,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育信息资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采用“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方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时更新、不断丰富和有效维护教育教学资源。

2.4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现代信息素养

信息化建设除了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外,人才保障尤为重要。凡事以人为本,要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现代信息素养。这就好比建“路”、造“车”、培养“驾驶员”,三者缺一不可。提高广大教育者尤其是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可靠保证。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是靠人“驾驭”的,技术再先进,但人的素质跟不上去,仍然不可能普及应用。学校应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培养和引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高、中级人才,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和提高所有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通过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等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

提高现代信息素养主要应抓好如下几点:

(1)熟练掌握以文字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和课件制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能力;

(2)深刻认识当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应用;

(3)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和交流教育信息,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新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4)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切实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加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牢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篇五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国家对其有明确要求,能够以教学理念上的创新作为引导,将教学的优质资源及信息化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基础保障,然后将教育模式及学习方式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在该种大环境下,教育活动中逐渐兴起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它大幅度的加快了我国现代教育摆脱传统“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的步伐,通过信息技术我们的教育引入了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投影、视频、音频、微课等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而学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成功与否,是我们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价标准之一。

生物学科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联系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极高,我国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学考、高考的压力,分散到课外实践的精力少之又少。同时,生物属于小科目学时安排较少,内容较多,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很难将教材里的知识吃透弄懂。所以生物教学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而信息技术的注入可明显的缓解此种矛盾。教师可以利用幻灯、投影、视频、音频、微课等计算机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将陌生的生物结构带入课堂、将漫长的生物过程浓缩、将重难点知识制成微课反复学习等。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知识的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利用图、文、声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学习和开发自己,提高课堂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颖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给中学生物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活跃了课堂。但考虑生物学科的特殊性设计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要规范。生物学注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做模型、探究性活动等学习内容不宜仅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代替。过多的视频观看会让学生忘记学习的目的,变成学习的旁观者,甚至影响课堂秩序。

(2)设计要实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创意教学设计远比制作技术重要。教师制作ppt时,围绕核心知识点,时间分布合理,突出重难点。ppt背景与文本、图片颜色合理,文字大小布局合理,不宜过于花哨。软件中设计的一些小花絮,如鼓掌、喝彩、动画鼓励、切换声音等软件制作者基于想要吸引学生的目的,实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引起学生反感。

(3)引用要创新。教学软件制作周期长,全部自己制作费时多,现网络资源丰富,可以有偿甚至无偿下载使用,但在借鉴过程中应注意使用者和使用对象的差异,不可云云亦云,注意合理的创新并继承。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生物《探索种子的结构》一节中,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进程控制等要能够进行精巧的设计。教学设计思路:

(1)图片导入,提问引题:(图片形象鲜明,从颜色、大小到形状都有较大的区分度,容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2)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3)层层深入,构建新知:(对于两种植物种子结构的探究主要采用视频观看结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模式,学生在有清晰思路的基础上再动手实验,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带来的学习推动力。探究结果利用投影仪展示,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于易错点当场纠正。)知识点一:种子的结构活动一:探索大豆种子的结构方法:由表及里,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步骤:

(1)观察种子的外形———种皮上的种脐。

(2)解剖大豆种子,用镊子剥去种皮,试探种皮的坚韧性,想一想种皮的作用。

(3)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

(4)观察时首先区分胚芽和胚根,中间相连的部分是胚轴。

(5)两片豆瓣是两片子叶,想一想它的作用。教师讲解,观察视频之后,学生上台并利用投影汇报:活动二:探索玉米种子的结构教师指导步骤:

(1)观察种子的外形。

(2)从玉米的中央纵向解剖玉米种子。

(3)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有什么现象?

(4)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教师讲解,观察视频之后,学生汇报:知识点二: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结构的异同ppt出示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完成表格。并通过8种不同种子,以种子找家的活动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分。在《探索种子的结构》一节中,在视频教学的基础上有效优化教学过程,相比传统“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1]张一春。web2.0时代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路径与发展理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01)。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篇六

现代教育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物,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是: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理论中,运用这种现代化方式开展教学,以实现教学现代化。我国现代教育技术起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最初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多以幻灯片等方式为主,随着计算机的高度普及和发展,逐渐开始以计算机为主。现代教育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学从传统黑板、粉笔的文字教学,转向了数字化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知识传播速度和效率。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知识变的不再抽象,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便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图像和视频,使知识变的更容易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可以参与的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并且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更有效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觉得枯燥无味[3]。现代教育技术不再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把传授知识和素质培养统一了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职业高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职业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职业高中想要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一)通过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感兴趣的科目和不感兴趣的科目,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是不同的。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感兴趣的科目,往往会付出大于平时几倍的努力自主去探索和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例如在《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聆听与感悟。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各类音乐或影片片段,让学生去聆听和感悟其中传达出的情感,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画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兴趣。

(二)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成为主体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职业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质量,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成为主体,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自由实践音乐的听和唱。例如在《公共艺术音乐篇》生活之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生活中的音乐,并让学生对收集的结果进行即兴表演。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使学生明白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境。

(三)利用计算机软件,增强学生音乐学习信心

一直以来在职业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许多学生表现出了没信心,不敢张口唱的现象。教师可利用音乐制作软件,帮学生录制音乐,让学生听到属于自己的音乐,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更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信心和兴趣。cooledit软件就是很好的音乐录制软件,不仅操作简单,且具有极好的录制效果。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世界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教育技术。职业高中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出适应实现需求的优秀人才,教学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应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音乐新课程教学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