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七篇)

2023年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9 10:45:34
2023年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七篇)
时间:2023-01-19 10:45:34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篇一

1、诗歌是一种抽象的文体,而我面对的却是初一新生,让他们去理解诗人那复杂、抽象、难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要寻找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我在设计教案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于是我先选择其中两首类似的诗歌:王湾《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都是思乡的典范之作。由于学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导入环节上先欣赏孟郊的《游子吟》,哀伤的音乐配上温馨的画面,自然把学生带入一个思念母亲,想念家的氛围中。

2、三维目标的设定。我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也是一种分层目标的制定。由简入难,第一步抓关键词,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第二步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三单元的文章与季节有关系,所以在读中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三步让学生理解这些景物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第四步领悟本节课的难点——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每一步都考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步步为营。

这节课的主题是“乡愁”,应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乡”情结中,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乐的选择、画面和朗诵视频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题。以忧伤的二胡为主旋律,伴有行云流水般的古筝。

学习古诗,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应是一个花大力气的环节。理解文章内涵必须要建立在文本的阅读上。但如何读才能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采取“生生读——生生评,小组读——师生共评”的模式。要求是个别学生读完后先自己评价,再由其他同学评价,增强他们阅读兴趣,老师给予中肯的评判,接着展示小组合力,共同朗读,再师生共评价。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学生的热情反而激发了老师的阅读兴趣,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迎来了学生们热情的掌声,最后选出优生小组,并给予适当奖励。

诗歌讲究意象,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意象”这个词太深奥了。如何破解这个谜呢?我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相同点较易找到,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点,先抓住两首诗中景物的特点,从色彩、感情基调去体会,逐渐发现两者的最大不同是思乡的程度不一样,一个是热爱大自然进而想到家;另一个是完全思念家乡。一个淡淡一缕,一个浓浓忧伤。再加上仿写例句,更增加了学生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喜爱,最终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链接”这个板块中,本来说完“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接着切换“律诗和散曲”这一幅幻灯片,可是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紧张落下第二条,我迅速平复自己不安的心情,决定把它放到学生第一次读诗之后,揭示两首诗在体裁上的不同,却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让学生了解变成学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性强,基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们的听的认真,记得也认真,教学目标就在快乐的环境下轻松解决了,课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顾我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我认真总结,反复考虑:

第一、在“美美地想”这个环节中,我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小组讨论探究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说的还不够尽兴;

第二、在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时,应该提示学生将重点信息划下来,并记忆,而我只是说了一下重点的地方;

第三、在切换幻灯片时,应强调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方法,筛选重点,剔除繁杂;

第四、我为学生搜集的两首课外诗歌,若能在课堂上读一读会更好,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怎能不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呢?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篇二

为配合市县教育教学工作,应学校要求,我们年轻人争取每人录课一节,上传至“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面对这次机会与挑战,许多人因为诸多原因选择了放弃。而我也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上?放弃了是多么可惜,但坚持,是否又能如己所愿驾驭好整节课?说实话,对于我,录课,是平生第一次,我真的没底!所以心里一直纠结着。

如果不是学校大会小会三令五声地提,妹妹隔三差五地催促,我此时可能也与其他许多人一样,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放弃了。所以我很庆幸有学校的坚持和亲人的适时提醒,深深地感谢他们,当然,同时也得感谢市县局给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机会!

既然决定上了,就不可以再退缩!所以只得积极地筹备教案、课件,练习等,说起来容易的事,可真正做了,才知道每次总会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之所以选择元曲,是因为它简短,相对来说好记忆,学生接触的也少,学起来感觉新鲜。可其实准备起来,一点都不省事。自己觉得可以的教案,拿到老教师那一审核,总会有诸多不妥之处,这也就是所谓的“姜还是老的辣”吧,他们走过的桥比我们看过的路都多,我们是不得不折服的,所以每次我就很自觉地再去琢磨了。即使这次的设计也未必十分好,但他们总是不好太打击我们的,只要环节齐全,目标达成,时间靠谱就好了,他们是不好再多说什么的,所以教案就这么诞生了!

本来我是想在了解作者及元曲的时候就让学生做同步练习中1、2两小题并及时对答案的,在读后想请个别学生来展示一下,试唱这首小令的,但通过我的调查,他们无一敢临场发挥的,总不能我来唱独角戏,所以也取消了。合作探究意境(即画面展示时),本想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说、写、画等方式来呈现都可以,但考虑写与画相对时间较长,所以也未提及。还有结尾处想加一个《常回家看看》的歌曲的(要四五分钟),可他们说估计时间来不了,最终实践证明,他们说得是对的!所以练习我放到最后给他们写了,而歌曲等就直接裁掉了。对于完美的设想来说,有时间保障才是更重要的!

对于课件,文字相对集中的是在分析梳理,合作探究(文意、意象、情感)板块,这是本课的主体部分,有的题目我把所有能想到的答案都呈现给了学生,为的是让他们对文意有更好的理解,为体会情感打基础。根据课堂反应来说,多呈现些并未对他们的思绪造成干扰。相反有利于他们对本曲的学习了,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事。

练习的选择,分为填空和选择,共七小题,1—4为填空,5—7为选择。我觉得题目的设置是由浅入深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中的,所以大多应该在五六分钟能完成。不足是,未能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完成,如果前面的环节时间能再更紧凑点,当堂讲解那就更好了。

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我本人觉得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无论是个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时间的分配,重难点的点拨呈现程度,还是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我想通过这次深刻的反思,之后会有很大长进的。

这节课,无论好坏,绝大多数学生还是积极配合的,这一点我很欣慰,即使有个别学生不时地明显地不在状态。但我是不能抹煞其他孩子的辛勤付出的,这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能体会得到。有的学生即使每次都举手,哪怕我一次也没提他起来回答问题,但他们还是能以大局为重,即使他们课后告诉我,好累!但他们课堂上却多数时候仍是精神抖擞的,我觉得他们是多么值得表扬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这次实践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与教学中,我会以此为鉴,更加努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篇三

优秀经典的诗歌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犹如浩瀚无际的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犹如波浪翻滚的大海中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我带领学生们一路欣赏,一路仰视,一路采撷。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为了让学生领略它的神韵,我决定独辟蹊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副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生自读、讨论)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出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儿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重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用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生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的形象才更丰盈!

师:对插图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副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起的原因吧。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更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下课以后,爱好绘画的同学还可以把我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和课文插图比较一下,怎么样?……

一节课下来,我主动“退位”,学生踊跃“登基”,收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讲这首诗时,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之妙,罗罗嗦嗦,零零种种,不胜其烦,结果搞得意境全无,自己也疲惫不堪。这样多好啊,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就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一事无成。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坐授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但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就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一样,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以升华。另外,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的讲就是“点拨”,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本,备学生,备语言。其实,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不玄妙,不迷信,不偏激,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灵感总会与你有个约会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篇四

1、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并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来营造浓厚的学诗氛围,同学们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品味。在难点的解决中,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在我的引导和解说下,学生都能感受了诗歌那苍凉凄清的艺术境界。

3、本节课的能力培养和拓展是写作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后,课堂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做得不是很好。还应给寄予更多的学生以更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对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我的板书字体也不是很美观,还得继续加大力度不断的进行苦练。

1、“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完成了我的教学重点。在这点上我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了诗歌的朗读氛围,并能很好的把整首曲子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育目标。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贯穿教学大纲的一条红线。

在课堂中,我主要是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和作业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畅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意境的感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学生感觉比较吃力,花的时间多也一些。但是在我谈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的了解,都能从中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伤痛之情。完成了我的难点突破计划。这点也是比较成功的。

能力的实践上学生也能掌握得比较好。都能很快的用刚学到“借景抒情”的方法来感受课外读物的分析和品味。

1、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主题精神为主。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备课中只要是从“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在备课的时候要明确自己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掌握那些知识和技能;要指导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和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有怎样的体验。

3、还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

作品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品析来完成。

在理解和背诵的基础上,才会对作品有所感悟,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之后,对作品的整体感悟也会得到巩固和升华,这样就能更好的感受整首诗歌的意境。在感受了到诗歌的意境之后,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已经在慢慢的从实践中转化成为技能。

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作文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篇五

1、导入简洁明了,开门见山。

2、变换方式朗读,引导学生沉浸在诗歌意境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记忆这首散曲作品。

3、对于列锦手法的探究,由引出概念到经典例子印证,再到作用分析,逐层深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学以致用,分析课文,学生学会识别赏析列锦手法。

5、学生能一课一得,学会识别列锦手法,并用以赏析诗歌。

1、自己教学语言的精炼、优美、完整性需继续提高。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了反复印证与强化,但范例及引导仍略显单薄,可以再适当充实几例。

3、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分享受到一定限制,互动性不够强。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篇六

《秋思》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另两首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信短情长,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却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写家书、又开封”展露无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我努力想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本首诗歌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思乡之情虽古来有之,现在也不缺乏鲜活的例子,但如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不甚了解,理解起古诗来还是很难入情入境。所以新课导入时我就通过资料展示,和孩子们一起初步了解了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缘何有家不能归。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也创设了一份淡淡忧愁的情境,为古诗教学做好铺垫。

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阅读教学的点有很多,但有一种策略两者却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读”。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完整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等,读的内容虽相同,但读的形式多样化,这种“百变读”加上“百遍读”,学生不仅不会缺乏朗读的兴趣,反而在一遍遍的诵读之中慢慢领悟了诗的大意,再借助书中的注释、工具书、生生合作,加上孩子们的课前预习,学生在交流诗意时基本能较完整地说清说顺。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虽然之前学生已经在多遍诵读中基本了解了古诗大意,但这表象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学生能领悟诗歌描绘的意境。所以,我把这四句诗串成了一个故事,逐句讲逐句品,创设了一个意境,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情感,走进诗人内心。

“见秋风”,可秋风却不可见,那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树叶飘落、大雁南归......这样萧条的景象其实反映的是诗人落寞的内心;能见落叶、见大雁,却又见不到谁?学生立马想到家乡、亲人。这就在“见”与“不见”之间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了一把诗人的惆怅与无奈。

这样的心境如何来表达呢?唯有“作家书”,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设置再一次引导学生换位为诗人,说话练习间,学生也更能体会信短情长,表达“意万重”的不易。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想象诗人在一遍又一遍的“开封”中以及“信走心也走”的牵挂中,深深地体会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至此,一个充满秋思情怀的张籍,一个惆怅落寞的张籍,便形象化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停留在学生心中。

所以逐句讲逐句品的方式看似散化了全诗,实则更完整地串联了全诗,突出并突破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秋思情怀”的重难点。

教学到此处,完成语文书中的课后练习“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对学生而言已不在话下,而这样的练笔又再一次的将仅有二十八个字的零散诗歌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诗歌形象,成就了一个感人至深,充满乡思乡愁的诗人张籍。

最后,文本拓展部分,我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于他们而言,这不像是一项作业、任务,更像是学完了本诗自然而然想去做的一件事。

据我观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复诵读中就已经对《秋思》熟背成诵(与其说是背,不如说是自然而然地记下了),所以我相信课外搜集诗词或歌曲时,学生一定能多多少少感悟到诗歌中的思乡之情,并与诗词或歌曲亲密接触,从心底去爱上它。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收获也有遗憾,如:对诗的深度挖掘;各部分时间的把控;学生小组交流的有效性等等,还有很多需要并可以改善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抓住一丝光明,稳健而踏实地摸索出更宽敞的教学之路。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反思篇七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2)、(13)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在课前,我仔细研究作为初一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放弃了上届学生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讨论颈联内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读中体会乡愁。诚然,颈联作为备受称赞的名句,仔细研讨无可厚非,但作为初一新生,要他们理解过于深刻的句子,似无必要,而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事实证明,教学目标的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反响较上届要好,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备课时,我了解到初一学生应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所以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特地将以前写的另一首《天净沙 中秋》投影到屏幕,学生都呈惊讶状,课堂气氛出现高潮,而这都在我的预料之内。

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本来按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现的意象后,逐个分析体会乡愁。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后归结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课后,在陆老师、沈老师、叶老师的指点下,我总结了五个方面:

1、容上,“意象”这个概念可以不提出,只讲“事物”即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也可不讲,否则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仗这个律诗的要求要讲清,这是讲课时遗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问是表现了乡愁,然后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表现出来的乡愁,这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应通过朗读分析,指导学生从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词语上,对重点词语,如“风正一帆悬”中的“一帆悬”解毒不够,没有没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问上,集体回答较多,个别提问较少,没有很好地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学。

5、板书设计上,字不够端正,而且较乱。

总得来说,这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是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再接再厉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