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东莞经济分析(4篇)

东莞经济分析(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7:20:25
东莞经济分析(4篇)
时间:2024-03-20 17:20:25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东莞经济分析篇一

松山湖,名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位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之间,地处东莞市的几何中心,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2004年,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坚持“一手抓产业,一手建新城”,积极招商选资,促进产业聚集;落实工作重点,完善配套设施,促进新城建设。在未来东莞经济发展的格局中,松山湖将成为东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载体。松山湖将成为东莞今后进一步整和国内外优势资本、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更好地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新载体。东莞产业机构升级的龙头。松山湖将在继续做大做强it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光电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东莞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松山湖将以科研产业、教育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服务业以及金融、物流、会展、旅游等产业支援服务业。松山湖以科技创新为园区核心功能,努力建设成为东莞的科技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为推进东莞双转型发挥更加突出的带动作用。科技创新是松山湖的核心功能,也是松山湖发展的最大亮点。

作为东莞产业升级引领区,松山湖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重点推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四大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东莞几何中心和未来所系,松山湖从诞生之日起,就托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脊梁。松山湖坚持走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大力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和研发平台,不仅实现了园区经济强劲持续发展,而且带动了东莞乃至珠三角产业的升级,引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研发平台正在发挥强劲的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双带动作用。松山湖在电子通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行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目前,松山湖已引进华为、宇龙通讯、生益科技、易事特、艾利和、天弘科技、新能源等一大批大型高科技龙头项目,其中不少大型龙头项目已对东莞中小企业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带动效应。如华为项目落户松山湖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周边吸引上下游配套项目30多家,带动100多家企业。

松山湖的定位目标就是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努力打造成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园区。按照这一目标定位,松山湖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门槛选商引资和高水平自主创新。

外界有种说法:深圳是中小企业“孵化器”,松山湖是中小企业的“加速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松山湖园区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这与园区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门槛选商引资、高水平自主创新密不可分。松山湖高门槛聚集高端产业,高辐射带动产业升级,高效益体现发展成果,实现了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东莞乃至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倒逼,催生了珠三角“双提升”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松山湖成为广东“双提升”战略“新引擎”。按照打造“东莞乃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目标,松山湖加快推进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等各项工作,不仅实现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带动了东莞乃至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并逐步发挥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

东莞市委市政府正在培育一些孵化器,而松山湖就是其一,代表着东莞经济的发展。

东莞经济分析篇二

各位团友,欢迎大家来到东莞旅游。到我们东莞来第一件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这个市名的发音,好多以前来的朋友都给念成“东碗”,只因为有个成语叫莞尔一笑。您倒是笑得开心了,咱东莞人民可不答应了,怎么变成一只碗了?东莞这里只因为盛产一种水草叫莞草,它的发音是“管”,这里又在广州的东边,所以慢慢的就有了东莞这个名字。

有人可能要问了,莞草有什么用处?这莞草在过去用处可大啦,广东天气热,过去的老广东人一年四季床上都辅着席子,席子是什么编成的?就是这莞草了!而且当时还大宗地出口到香港和东南亚,因为那里的天气也都很热嘛!过去广东的学生到北京读书,人人都不带褥子而是带条席子去,大冬天床板上只辅着一条席,校领导检查学生宿舍时一看就差点落泪,赶紧叫学生处补助他一床褥子,结果过几天去一看,褥子是辅上了,但上面还辅着一条席子,真是拿他们没办法,这就是我们莞草席的巨大吸引啦!不过现在的莞草业惨啦,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家装上了空调,结果害得这个行业就此寿终正寝,如今在东莞要看莞草席要到博物馆里去看啦!

更可惜的是,不知为什么,过去在历史上但凡这里出点什么事都不用东莞这个大名,老用下面镇区的小名,比如说“虎门销烟”,这人人都知道吧,可虎门只是咱们东莞的一个镇啊!读过历史书的人个个都知道虎门,可没人知道东莞,要是当年给定名为东莞销烟,那咱东莞可就早出大名啦!

这个城楼叫迎恩楼,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日本海盗常来这里抢掠,当时的东莞四周无遮无挡,于是东莞有一个叫常戆的将领就带领军民在东莞城的四周建起了城墙和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整个城墙连起来有1299丈,把整个东莞城都包围了起来,到时把城门一关,小日本海盗就在城外跳脚吧!任它是忍者还是神龟都没能进得来。

而且这城墙还有防洪作用,夏天遇到发大水时把城门用沙包堵上,城里就可保不会遭淹,真是造富百姓。所以东莞人民对这个城楼很有感情,既使现在的市区千变万变,总舍不得拆毁这个旧城楼,现在更投巨资把周围改建成了西城门文化广场,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和节日举行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大家看这古城楼背后就是东莞最新建成的四星级大酒店,站在这里是不是有一种“一眼尽揽上下五千年”的感觉?

好,我们的车继续带大家在市内浏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东莞的街上有许多威风凛凛的摩托骑警?这是我们东莞的110治安警察,他们的动作非常迅速,哪里报了案他们保证在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不过就有一条,他们不是穿白色的警察制服,而是穿花的迷彩服,所以搞得有些游客说怎么东莞好象军事化管理似的,大家不要误会啊,我们东莞可不是军事化管理,只不过警察是武警,所以穿这种绿色调服装,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喜欢绿色吧,你们没看我们东莞的街区绿化搞得可有多好,简直马路都跟花园似的。

不过过去东莞可没这么漂亮,现在这么靓主要是给深圳逼的,因为我们东莞和深圳都是一条107国道穿起来,从前人家从深圳一过,哇,那绿化,简直象把苗莆搬到了大街上,再一到东莞,哇,这灰头土脸的,到处都在搞建房,整个一个大工地,街上全是运泥的车,撒得水泥路都变了黄泥路,路边偶尔有点小树,叶子上也辅了一层灰粉,所以那时候东莞的环境名声可差啦。现在您再看,路边都是几重的绿化带,有深绿的树、浅绿的草、火红的花、金黄的瓣,要多靓有多靓,我们现在都以能生活在这里为荣啊!

好,现在大家往车窗前看,看到远处那个前面是中式飞檐翘角琉璃瓦顶,后面是西式厂房的奇怪建筑了吗?那就是著名的瑞士雀巢咖啡公司在东莞设的分厂,他们可能是为了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尊重,所以把厂的大门和围墙都设计成琉璃瓦顶的,但厂房却保持了他们西方的建筑特色,而这正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东莞工业的特点,就是中外合资。

东莞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主要是香港同胞。香港有一句话“每10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是东莞籍的”。东莞也有一句话“每一个东莞家庭,都有至少一位亲戚在香港”。可能有人还没有明白这和东莞工业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当时香港接了许多国外的玩具、电子等加工定单,在香港生产人工太贵,于是他们在政策有利之后,都纷纷将厂搬到大陆来。搬到大陆哪里最好呢?当然是搬到比较靠近、又有熟人的地方啦。所以东莞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而现在已不再只是小型的香港私人企业在东莞设厂了,许多国际知名大公司也选择了东莞,比如著名的诺基亚公司,还有刚才看到的雀巢咖啡公司,还有生产金霸王电池的公司等,还有好多台湾大厂,都是在台湾的上市公司,在这里设的厂有些大型到一个厂就有几万人!象最大的裕元鞋厂,是生产nike、阿迪达斯、菲纳等名牌运动鞋,一个厂就差不多10万人啊!有媒体报道全球的运动鞋中十双有一双是东莞产,全球百分之八十的鼠标产于东莞,这个成绩也是靠大量的外来工人和技术人员努力的结果,所以东莞本地居民是150万,外地的是300万呢。

现在东莞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这里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从当地的许多地名大家就可以知道,比如说什么篁村、樟村、鸭叫尾、牛屎塘等等。不过现在那些地方可找不到一点村子的样子啦,全都是高楼林立、街道宽阔的市区了,所以象牛屎塘现在也改了名,叫鳌峙塘了,因为它的发音和广东音“牛屎塘”一样,但写出来就不同了,这样高高地挂个大路牌就不那么难看了。

而东莞下面的许多镇也不再是一个农村镇集的样子了,如果大家这几天有机会到东莞的长安、樟木头等处去看看,可能您不得不惊叹它们是一个个小香港呢!东莞的总面积是2465平方公里,要是你问这里面有多少是城市多少是乡村,我简直没法回答你们。因为东莞的乡村也象城市一样高楼大厦,就看看我们等会要经过的莞城到厚街镇的沿途,全是厂房、商铺、住宅,已再也找不到镇与镇之间的田野界线了。

范文网【】

东莞经济分析篇三

东莞教育概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东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确定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采取重大举措,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东莞市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全市32个镇(街)全部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教育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

一、各级各类教育情况

(一)学前教育。2010年,全市共有幼儿园727所,在园(班)幼儿208373人。在现有幼儿园中,公立集体办园175所,民办园552所。共有省、市一级幼儿园101所。本市户籍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95.35%,基本普及3年学前教育,实行6周岁入小学。

(二)义务教育。2010年,全市共有小学331所,在校生552377人,本市户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全市共有初中151所,在校生187878人,本市户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97.9%。全市“三残”儿童少年在校生501人,本市户籍“三残”儿童小学入学率98.8%,初中入学率98.17%。

新莞人子女教育方面,全市中小学非本市户籍学生有549553人。非本市户籍小学生432597人,其中在公办小学就读的有105011人;非本市户籍初中生96034人,其中在公办初中就读的有20976人;非本市户籍普通高中学生8792人,中职学生12130人。

(三)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共有68所,其中普通高中(含完中)40所,在校生70398人;中职学校28所(含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50531人。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35744人,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34985人,其中普通高中21155人,中职学校13830人。本市户籍学生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9%。

(四)成人教育。2010年,全市有5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32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31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年培训量达52万多人次,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规模达29756人(不含本市高校内的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全市共有20220人报名参加成人高考,共有51459人报名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五)民办教育。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幼儿园有552所,民办中小学252所,其中办学层次为小学的有118所、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4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1所、多层次学校9所、中职学校9所(含2所民办技工学校)。民办学校接收了大量新莞人学生,其中民办小学327586人,民办初中75058人,民办普通高中7456人,民办中职学校10228人。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有402644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学生的71.4%。

二、发展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东莞市始终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保障学校用地、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围绕“优质、均衡、提高”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工作措施有:

(一)实行“三转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2007年1月起,我市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由三级办学管理转为市镇统筹办学、二级管理,将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收归市政府统筹办学管理,市财政承担全部办学经费;初中由市、镇街共管,以镇街为主,市财政承担90%经常性办学经费,其余经费由镇街解决;小学由镇街统一管理,并承担其办学经费,村(社区)不再负责学校办学和管理。实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后,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提高了各级学校经费保障水平。

(二)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为进一步整合和扩充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我市在2007年7月颁布了《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计划投入近30亿元,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新建、扩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撤并小规模学校,争取在2011年前后,把全部公办高中阶段学校都建成优质学校,打造全省高中教育高地。今年,我市将加快高中布局调整校舍建设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新建扩建16所高中阶段学校(9所普通高中,7所中职学校),年内建成6所,进一步加快布局调整进程。

(三)统发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我市从2006年9月起,由市财政委托银行统一按市属学校标准发放全市公办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2007年我们又将教师住房津贴纳入市财政统发。这两项改革,从根本上保障了镇街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全市在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调动了全市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教师队伍。

(四)实施完全免费义务教育。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我市从2006年9月起,免除本市户籍(包括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2007年,实行免收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2008年,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借读生杂费差额,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学生完全免费教育。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非本市户籍学生借读生书杂费,让其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五)采用积分制解决新莞人读书问题。我们把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实施新莞人子女就学工程,采取公办中小学挖潜扩容和鼓励兴办民办学校“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有效解决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9年,我们出台了《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通过积分制办法,接收符合条件的新莞人子女入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采用积分制办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地级以上市。今年1月,我市再次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强化操作,降低门槛,形成长效机制,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新莞人。2010年,共有1.48万名新莞人子女通过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起始年级。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52.86万名新莞人子女入读,其中,12.6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

(六)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我们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举办民办学校,并加大管理力度,清理整顿无牌无证办学和跨层次招生等无序竞争行为,对民办教育开展年检,实行民办学校星级管理(即将民办学校督导评估划分为“三星级、四星级、市一级”三个等级),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创强评优,提高办学水平。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优惠政策,保障民办教育权益。2010年,出台《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从2010年起至2014年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近年来,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新莞人子女从“有书读”向“读好书”的跨越。2010年,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252所。

(七)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认真落实汪洋书记关于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指示精神,制定《东莞市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采取“通过考试、考核在代课教师中选招聘用合同制教师,辞退不符合招录资格或未通过考试、考核的代课教师,根据学校空编情况逐步理顺合同制教师的入编问题” 三步走的办法,分类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并切实提高聘用合同制教师待遇。通过招录考试,共录用聘用合同制教师2140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比2008年代课教师增加1万多元;逐步为符合调入条件的教师办理入编手续;对不符合选招条件和选招落选的代课教师,认真做好经济补偿、理顺社保关系和推荐就业等工作,妥善解决其分流问题,确保我市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有关工作平稳、顺利推进。为防止代课教师现象反弹,我们采取了“先规划,后招人,逢进必考”、“临时代课最长不超过一年”等措施,严把教师进口关。

(八)深入推进“三名”工程。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大力开展各级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名教师、名校长”,创设激励性专业职位,构建教师专业成长阶梯。2009年,我们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第一批全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评选工作,共评出学科带头人120名;选拔出首批290名骨干教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申报了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3个名校长工作室。今年,我们继续评选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146名,选拔出骨干教师685名,并设立10个名校长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为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工作与展示平台。

(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平台;不断调整招生政策实施均衡招生;加大违规办学行为专项督查力度,切实为学生减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生成长环境;大力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2010年,我市学生在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艺体竞赛中,共有449人次获奖。此外,我们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公民意识培养、法制、安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加快学校专职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

(十)高标准创建教育强市。1996年,东莞市提出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2000年,东莞市召开了创建省教育强市动员大会,2001年又将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2005年,东莞把优先发展教育、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并于该年5月召开了冲刺动员大会。从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目标以来,东莞市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教育发展优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创建省教育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2005年底,东莞的省教育强镇总数达23个,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市,成为继深圳、佛山、中山之后的第四个省教育强市。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后,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东莞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在财政、政策、经验上给予支持,2004年至2007年,市财政共投入4.5亿元,重点对9个未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镇进行补助。2006年沙田、茶山、中堂、洪梅等4镇顺利建成省教育强镇,2007年石排、麻涌、企石、谢岗、望牛墩等5镇也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

(十一)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初步建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结合、中职与高职共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主要做法有:一是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制定《东莞

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方案》,新建5所、扩建4所中职学校,在东部生态园划出1100多亩地兴建职教城。积极发展高职教育,建成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二是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从2008年开始,对中职学校按照扣除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后每生每年4600元的标准进行拨款;积极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对低保和困难家庭子女就读中职学校财政每年每人给予3000元补助;对本市户籍及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的中职学生全部发放国家助学金。三是探索联合办学新模式。支持、鼓励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与东西两翼和山区市县职业学校开展“2+1”等形式的联合办学,鼓励中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班,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和培训。四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着力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东莞所有独立设置的中职学校都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企业生产车间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初步实现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良好衔接。五是全面统筹规划学校专业设置。2008年,出台了《东莞市中职学校骨干专业设置方案》,根据目前全市主要支柱产业构成分布状况,以及产业调整规划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统筹规划了28个专业为我市中职骨干专业,力争培养一批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在近三年我市举行的多项国际、国家级时装设计大赛中,我市中职学生屡获大奖。2007年—2010年,我市中职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均达95%以上。

三、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一)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原则,大力推进等级学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通过进一步探索建设优质学校的有效途径,强化优质学校建设的保障措施,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加强对优质学校建设成效的评估和对薄弱学校的整体改造,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提高省、市一级中小学比例,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化。

(二)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根据《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的要求,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进度。落实镇街代建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工程办法,用好工程建设“绿色通道”,加强跟踪督办和统筹协调,确保2011年前完成布局调整。同时,借助新校建设的契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选好、配好学校行政和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坚持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建立市、镇、村共同承担公办幼儿园办园经费投入机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村(社区)举办幼儿园,加强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水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四)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落实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措施,着力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加快职教城建设进度,不断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建设,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深化职校招生、学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产教合作和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办学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实行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落实绩效工资,严格按照教师编制标准配足、配齐、配好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积极

培养“名师”、“名校长”,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研究意识和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巩固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成果,严把教师入口关,防止代课教师问题反弹。

(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继续改革考试与招生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学校体卫艺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七)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适应全球化趋势,加强泛珠三角地区乃至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教育和人才的国际对话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适应国际竞争的开放性人才。不断促进教育的地区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范围。

东莞经济分析篇四

东莞产业升级转型分析

陈伟杰

管理系 11级工商管理一班

摘要:“东莞模式”是过去30年中国工业化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东莞也首当其冲。金融危机下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正经历寒冬,虽然金融风暴造成了东莞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但也应看到,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国民的购买力下降,将更多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是东莞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大好时机。

一、东莞经济发展模式总体情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拼搏,东莞发展模式的确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东莞经济发展综合概括为3个方面:第一,东莞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城市。东莞拥有大量的廉价土地,低成本劳动力,尤其拥有临近香港的地利优势,及时抓住了香港,台湾价格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制造业迅速崛起,形成旺盛的产业群。第二,东莞以发展“三来一补”加工工业发展模式而著称。所有制结构以外资、民营为主,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企业结构以规模为主的这种东莞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被称为东莞模式。第三,东莞模式中包含着诸多发展方式和体制的创新。“三来一补”作为我国工业化初期的一种典型模式,是东莞人首创。至于“三通一平”、“市镇一体”的方式和体制等,也是东莞在发展思路和体制方面的重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东莞模式,就没有今天发达的东莞。

二、金融风暴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中国已悄然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引擎,引擎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中国制造,东莞是中国制造的最大发动机之一,因而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东莞首当其冲,这也是东莞模式的必然结果。东莞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去年进出口1068.73亿美元,外向性经济比例高,仅对美国出口就达180亿美元,占了出口很大比重。所以美国次贷危机一暴发,东莞就最先就感受到出口增幅的下滑,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对东莞经济的整体性影响也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

1、企业订单明显减少:

如据道滘某大型纸品企业(该厂纸品主要供给纸箱厂做包装箱,与很多行业都具关联性,其销量很能反映市场总体走势)负责人介绍,同8月份相比,目前销量下降了15%左右,这里还有“圣诞因素”;目前很多企业做的还是前期订单;预计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市场还会进一步萎缩。

2、企业关停、倒闭数量增加: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关停的企业627家。从目前情况看,第四季度肯定还会有一批企业出现类似情况。关停倒闭的企业中有一些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如众所周知的合俊。这些企业破产先期征兆不明显,给政府和社会带来较大压力。

3、相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据了解,8月份以来,大多数企业出现利润下滑,相当部分企业开始出现亏损,有些企业在艰难支撑。据估计,约有20-30%企业出现或接近亏损状态。

4、许多企业主对经济前景十分担忧,信心不足:

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的企业有单也不敢接,怕承担更大风险。以前,客户与供货方之间结算付款一般可以有60到90天的缓冲期,现在很多企业担心货款风险,都要求现金现货,这又更加剧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5、居民收入下降:

物业出租占东莞居民收入中占了很大比重,不少农民主要靠出租屋营生。出租屋价格也是东莞经济一个晴雨表。而据了解,从去年开始东莞出租屋价格就已有回落,今年以来房屋出租价格继续下降,空置率上升。流动人口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近段时间,广州火车站还提前出现民工回流现象。

6、其他影响:

当然,如果撇开这次金融风暴因素,东莞经济本身也有很多因素冲击,一是由于能源、原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二是《劳动合同法》对东莞经济的影响,一些企业主反映少数员工钻《劳动合同法》空子,企业主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还很不适应;三是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出口退税率下降;四是人民币汇升值直接导致出口企业利润降低等。这些对本来经营困难的企业有如雪上加霜。

三、东莞产业升级转型策略

1.提升产业竞争力

不论是从全球格局还是中国格局来看,产业转型升级都是必由之路。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原有的全球经济模式被打破,现在进入一个重新寻找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国经济由简单的模仿阶段转向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东莞这样一个外贸占主导的城市,是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观测点,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从地区结构来看转型升级,会发现一部分加工制造环节从东莞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但从全国来看,转型升级使全国的经济增长更均衡。像从去年开始中西部的固定资产投入、gdp的增长速度首次快于沿海发达地区,可见东莞这样的沿海地区转型升级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增长更均衡是一个贡献。这些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的企业,实际上还是东莞的企业,它的核心环节仍然留在东莞,只是它向中西部转移一些加工环节,相应地降低了成本,维持了竞争力。在这个背景下,东莞乃至广东对全国的辐射能力更强,而不是削弱了。一扇大门关上,另一扇将随之打开。产业转型升级,东莞的gdp增速可能放慢一点,但启动转移升级,为东莞发展腾出了更大空间。

2.加快城市化进程

我注意到东莞的一个数据——在2020年要达到1200万人口。那么,东莞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因为离开了真正的城市化,工业化仅仅是一个加工厂,东莞永远是一个加工基地。东莞要想达到1200万的人口,需要使这些人口变成真正的居民。所以加快城市化进程,让打工者变成新东莞人,永远在这里就业,这有助于缓解“民工荒”问题。

3.优化存量就地转型升级

(1)、以高端产业增量稀释传统产业存量:

‘东莞模式’的转型升级,核心就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东莞是广东加工贸易企业最多的城市。在东莞1.3万多家外资企业中,90%是加工贸易企业;在东莞的工业总产值中,有86%来源于加工贸易企业。

2006年底,东莞便开始加工贸易升级。2008年6月,省政府将东莞确定为全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要求东莞为全省工作摸索经验。

东莞从强化企业转型意识、解决关键政策障碍、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搭建企业内销平台着手,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设立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其中最具突破性意义的是先试先行,成功摸索出了一条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路径,给全国做出示范。

仅去年,东莞就有1250家企业实现转型。全市共6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从2008年到现在,已有超2400家转为“三资”企业。目前,从各项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通过自创品牌逐渐掌握了市场议价权和主动权,odm生产制造产品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

去年11月,东莞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之一,更是给东莞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今年3月11日,商务部、广东省政府在京签订《共同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合作协议》,联手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东莞是其中重中之重,享有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

务实的东莞人并没有满足,还一口气向国家部委提出了38条政策建议,这也是东莞首次提交相关政策诉求。38条建议中,大多建议是来自企业存在的实际需求,诸如允许试点城市加工贸易企业购进关键设备实行增值税台账空转、降低试点城市来料加工印刷企业转型的准入门槛、允许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出资等。

而观察当前东莞在加工贸易转型上的路径选择,则可看出,现在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东莞的转型升级包括现有存量转型和通过增量推动转型两条路。

(2)、“松山湖模式”走出了另一条通过增量推动转型的路。

松山湖自青山绿水间平地而起,作为东莞园区经济的龙头,松山湖已渐渐成为承载大项目、吸引大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

近几年来,松山湖自身的产业辐射带动力不断提升,带动周边地区主动接受辐射,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与城市升级。一个案例是,松山湖引进了华为项目后,周边的大朗、寮步等镇很快便引进华为配套项目30多个,仅在东坑镇的华为配套厂商中利线缆投资额便过亿元。

无疑,松山湖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研机构在松山湖园区的集聚,以高端产业的增量,成功达到稀释东莞传统的加工贸易产业的存量,从而推动全东莞产业结构的升级的目的。

外界对松山湖模式不吝赞美。央视曾将“样本”、“奇迹”、“模式”这样的褒奖慷慨赠予松山湖。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一封给松山湖的贺信中这样写道:“松山湖的意义不仅在于建设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的科技中

心,更为重要的是把它和东莞传统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连结起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探索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路子,探索出中国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4.走自主创新之路

民工荒说明我们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这是一种倒逼机制。东莞转型升级应重在加工贸易转型,也难在加工贸易转型。东莞是加工贸易发达地区,现在加工贸易企业处在十字路口,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造成困难,使加工贸易弊端被凸显;另外有的企业反映出劳资关系不和谐,大量企业往内陆转移。东莞已意识到这种状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重中之重,已经积极探索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之路。但是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很多认识需要到位,难题要破解。

制造业应走加工贸易还是创新之路有三种观点:一是我国制造业不具备创新条件,应继续实行加工贸易;二是弊大于利;三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而定。这主要是对加工贸易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意义上,我认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转型升级就是存量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边要继续发展壮大加工贸易企业,一边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工贸易企业正在分化,已经不是传统的三来一补,这类企业仍困难;主体是第二类,即新型的加工贸易,使用的技术一部分或全部是自有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外商标准,可以贴牌,目前加工贸易企业中这部分已达80%。新型加工贸易企业已经进入到技术的创新阶段,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掌握自身技术,创造自主品牌。

5.加工贸易是转型重点

2010年11月,东莞被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这标志着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东莞,原有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对珠三角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样本意义。而“东莞模式”的转型升级,核心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只要国际上产业垂直分工还存在,目前中国还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所以东莞可以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做出口。但是这里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加工贸易没有品牌,没有核心技术。搞高端产业才有高附加值,低端产业就是低附加值。其实不然,体现技术密集程度的产业链和不同产业构成的价值链并不完全对应。东莞做it产业的往往还没有做服装的赚钱,虽然它有技术优势,但产品的附加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因此,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的是让中低端产业通过自主创新,逐渐走向价值链的高端。

从宏观的角度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两层含义:一是现有存量的转型;二是通过增量来推动转型。在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的同时,通过转型升级中低端产业也可以有高附加值。高端产业和中低端产业都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东莞经济就具有新的发展活力。

6.积极拓展内销市场

走转型升级之路才有出路。东莞台商协会2009年至2010年引进了16家专业辅导机构到东莞,协助加工贸易企业做转型升级工作。一个是诊断,发现企业的问题所在;第二个是深度辅导,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东莞已有300多家台资企业受惠,而未来东莞台商协会还将加大对企业的辅导、诊

断力度,打造一批转型升级的示范工厂,让16家辅导机构的专家到企业去辅导,而示范工厂将允许同行业的人参观,并为同业转型提供实证经验。

在东莞的台企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要打赢转型升级的硬仗,“抱团取暖”方可。我们近期最主要的、最积极的工作是协力打造一个平台,利用批发的模式,引进先进的团队,帮助产品拓展内销市场。

人才短缺是目前东莞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培训人才。虽然,东莞有很多培训学校,但有的学校在培训上还比较缺乏针对性。东莞要千方百计地培训企业想要的人才,我们将组织两岸专家来进行培训。

四、结论

在金融风暴下,人们会更清楚地看到,一些低端企业的破产倒闭已不可避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必然转型了,还想“一招鲜,吃遍天”,那是过时的想法了。其实,东莞人应该明白,当初香港的产业转移到东莞,也是市场行为。香港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土地升值了,寸土寸金了,做低端产业没得赚了,所以做总部、做贸易、做金融、做服务业,经济也因此升级了,转型了。东莞现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也大大升值了,产业也必然要进行升级转型,方能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