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范(5篇)

2023年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范(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2 02:19:19
2023年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范(5篇)
时间:2024-07-02 02:19:19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范篇一

县调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

q/jdd-g09.01.11-2009

1.总则

1.1 为加强县级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在电网规划及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投产验收、设备启动、运行维护、质量监督和技术改造等阶段实施继电保护专业全过程管理,确保电网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制订本规定。

1.2 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网运行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省电力公司等相关规定制定。

1.3 本规定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明确了县级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工作职责和内容,规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全过程管理的权力与义务,依法行使电力安全生产运行全过程管理。

1.4 电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电网规划、设计、生产、基建等有关单位应遵照本规定执行。

1.5 各县级公司应按本规定要求加强对并网电厂、电力规划、电力建设、电力设计、技术改造及大修和设备制造单位等涉网继电保护的专业相关管理。2.工作职责

2.1 各地市公司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制订本网的继电保护专业全过程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及相关执行规范,指导和监督县级电网企业的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开展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具体事项,负责本网调度管辖范围内电网和电厂的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工作。2.2 各县级供电企业基层继电保护专业部门负责管理范围内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在全过程管理中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以书面上报地市及省公司继电保护管理部门。

3.继电保护专业全过程管理 3.1 电网规划及设计审查管理

3.1.1 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调度管辖范围参加电网规划及初步设计的审查会,电网规划及设计应充分听取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的意见,综合考虑一次和二次系统的协调配合,使工程项目在规划上满足系统安全、科学、合理和经济的要求。

3.1.2 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对系统规划初步设计的审查时,应针对电网电源分布、一次接线、主变中性点接地、一次设备的应用、与原有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等对继电保护配置影响较大的项目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

3.1.3 根据继电保护二次系统中长期规划、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规程和电网继电保护应用技术原则,结合一次系统规划,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对二次接入系统规划初步设计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等提出适合电网实际的总体方案要求。3.2 设备选型管理

3.2.1 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应根据规划初步设计总体方案和本网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选型要求,审查继电保护配置原则、技术指标,其应符合继电保护技术规程、电网继电保护应用技术原则和各项反事故措施的要求。

3.2.2 工程项目业主应尊重继电保护部门的技术意见,优先采购稳定可靠、技术先进、性能优异、有成熟运行经验、便于运行维护、并满足与在网运行设备可靠配合等条件的保护装置。

3.2.3 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参加与保护装置供应商的技术协议签订工作。确定保护原理、组屏接线、备品备件、调试工具、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详细条款,在保护装置投产运行后能够满足运行操作和检修调试上安全可靠的要求。

3.2.4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加强继电保护入网管理。首次投入电力系统运行的保护装置,必须经过部级及以上质检中心的动模试验和相关试验,确认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入网试验方案应由试验方和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共同讨论确定,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基层继电保护运行人员宜参加保护装置的入网检测试验。通过入网检测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版本一经确认,不得擅自更改,生产厂家所提供的设备软件版本必须与取得入网检测时的相一致。生产厂家所提供的设备软件版本如要升级,需得到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的认可后方可进行。3.2.5 新建扩建工程必须严格按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确定的技术规范审查意见,采购继电保护装置及备品备件,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更换设备型号及制造厂商。若确因需要调整或更改的,必须经过论证,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3.2.6 保护制造厂家应严格按照双方确认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生产制造、组屏接线、保护功能特性试验和单元继电器试验。3.2.7 工程业主单位应根据保护生产厂家书面通知后,组织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基层运行单位、基建调试单位共同参加保护装置出厂验收。对照设计图纸核对保护装置的接线和安装是否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生产厂家提供的出厂试验报告进行审查,并抽查部分主要项目进行验证。3.3 安装调试管理

3.3.1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参加由工程业主单位组织的保护施工和原理图的设计交底。由设计单位负责向保护管理、运行和调试人员进行保护施工图和原理图纸的技术交底,并对保护人员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解答和修改。

3.3.2 工程业主单位应提前3个月向调度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提供保护设计图纸、技术资料和设计参数。调度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和参数进行整定计算,编制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单。

3.3.3 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全程参加新扩建工程的继电保护安装施工和调试的监督把关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电网继电保护相关规定和反措要求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设计单位应根据运行单位提出的意见修改施工设计,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修改后的设计落实整改措施。对施工安装中需作重大变更或设计和施工单位不执行运行单位提出的整改意见时,应及时向上级继电保护主管部门汇报。

3.3.4 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做好新扩建工程的接口施工配合工作,审查施工方案,制定落实安全隔离措施,确保运行系统的安全。必要时可以对可能造成电网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和工作行使否决权。

3.3.5 新扩建工程的基建调试单位应具备一定的相应电压等级的调试资质,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监督基建调试单位执行保护装置检验规程的情况,审查新入网运行的保护装置调试大纲内容和项目,查验调试仪器和工具应符合计量标准和要求。

3.3.6 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跟踪监督调试单位调试过程,核查调试项目和调试内容是否完整,试验数据是否属实,配合质量监理部门做好分阶段验收工作。

3.3.7 基建调试单位应根据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部门下发的整定单正确设置保护定值,保证保护逻辑功能和特性的正确性。对整定单与被调试装置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反馈运行整定计算部门,同时应严格执行核对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

3.3.8 为确保新扩建工程项目回路的正确无误和顺利投产运行,新投运的保护装置必须进行联动开关试验、保护通道联调试验和一次通流试验。工程业主单位应按相关规定组织新建、改建线路参数的实测,提供给继电保护运行整定计算部门,以便系统保护定值的核算和调整。3.4 投产验收管理 3.4.1 基层运行部门应根据图纸、资料,结合调试中对装置的熟悉掌握,编写现场运行规程,详细的继电保护检修操作说明及安全措施规定,并组织运行人员进行培训,做好投产前的准备工作。3.4.2 工程业主单位在新扩建工程施工结束时,在正式启动前1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运行维护单位应认真参与,对存在不符合规定标准及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和意见,必要时应行使安全否决权,以确保新扩建工程不遗留事故隐患和缺陷。3.4.3 工程业主单位有责任组织设计和调试单位向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运行维护单位进行新设备的技术交底。提交完整的保护竣工图纸、保护装置技术资料、调试报告、备品备件和专用试验仪器工具等,履行新扩建工程移交手续。3.4.4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制定本网的继电保护工程验收规范,规范新扩建工程继电保护装置验收工作,使继电保护验收有章可循、有据可查。3.4.5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基层运行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应仔细核查保护调试报告、施工竣工图和保护装置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施工接线符合相关规程规定及技术标准,必要时应对部分调试项目通过抽查验证。3.4.6 工程业主单位应按照相关规程要求,有责任保证工程投产后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配合运行维护单位投产后的第一次检验工作,对存在的缺陷应及时予以处理。3.5 3.5.1 启动投产管理

工程业主单位应组织启动调试单位编写启动调试方案,并提交相关调度部门,调度部门根据启动调试方案编制调度启动操作方案。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基层运行单位应参与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并参加新扩建工程的启动。3.5.2 工程业主单位负责督促设计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后1个月内,向运行单位提交可修改的继电保护电子版竣工图纸。3.5.3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根据保护调试大纲和试验报告,组织编写和制定新入网继电保护装置检验规程,规范继电保护运行检修工作管理。3.6 运行维护管理

3.6.1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根据电网接线变化和新设备投运情况,及时核算调度范围内的后备保护的定值,必要时重新调整系统保护定值满足后备保护定值的配合要求。同时应及时修定电网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和继电保护调度运行操作说明,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3.6.2 县级调度继电保护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继电保护整定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注意系统实测参数的收集,及时更新相关计算数据,熟悉保护装置的逻辑功能和各整定项说明,杜绝保护误整定的发生。

3.6.3 县级调度继电保护部门应注重调度管辖范围交界面的整定管理,定期交换整定参数和整定值,严格执行规程规定,规范交界面整定限额的管理。

3.6.4 县级调度继电保护部门必须建立继电保护定值管理制度,执行定值通知单的编制、校核、审批和核对执行等流程管理,规定定值通知单执行期限和返还制度,并结合电网安全检查定期核对现场保护整定单与调度部门的一致性。

3.6.5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要建立继电保护装置台帐,继电保护图纸资料、动作统计、检修维护、事故分析、缺陷处理、设备定级等技术档案。

3.6.6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版本的管理。任何单位不得随意修改运行中的微机保护软件版本,确有需要修改的,生产厂家必须提供书面修改说明,并通过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的确认,同时必须通过试验检测确认,才能重新入网运行。3.6.7 基层运行单位应结合一次设备的停役制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和月度检修计划,并上报调度部门审批。检修计划必须遵循《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和设备检验规程规定,合理安排保护装置的检验周期并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3.6.8 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和设备检验规程的规定,按照不同的检验性质安排检验内容,不得擅自延长保护检修周期和更改或削减检验项目。

3.6.9 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的规定,认真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检验中应根据保护装置检验规程要求,逐项试验,确保检修工作试验数据的真实性,试验方法的正确性;检修结束后应逐一恢复工作许可前的保护状态,向运行值班人员汇报工作终结和设备状态交底,给出检修结论,并及时完成检验报告。

3.6.10 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保护缺陷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实行缺陷分级处理,对于重大缺陷如设备主保护缺陷做到即时消缺,重要缺陷及时消除,一般缺陷限时处理,确保保护装置零缺陷运行,不断提高保护装置的投运率。

3.6.1

1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将保护装置的缺陷情况汇总上报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建立产品质量监管制度,跟踪保护设备的运行质量,定期发布继电保护装置质量评估报告,对存在问题且不能及时予以整改的保护装置取消入网资格。3.6.12 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建立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建立备品备件台帐,合理配置备品备件储备,掌握备品备件的使用情况,满足现场继电保护装置的消缺需要。

3.6.13 电网发生事故时,基层继电保护运行人员应及时到场,了解和掌握保护动作情况和装置的故障报告,调取故障录波图,并作简要事故分析,及时上报调度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

3.6.14 遇到电网重特大事故发生时,县级调度部门应及时向地调中心汇报。电网调度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及时到场,参与事故分析和处理,并将事故分析报告和整改措施上报地调中心。

3.6.15 各级电网公司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继电保护试验检测中心,对电网事故中保护装置不明动作原因进行事故后的回放分析,提高继电保护事故分析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3.6.16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建立事故报告档案管理制度,以书面或电子文档形式保存事故中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报告和故障录波图,便于对保护装置性能的分析和评价。3.6.17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会同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电力试验检测等单位,认真分析总结电网事故中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原因,制定反事故措施,并限时整改落实。3.6.18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定期开展继电保护专业安全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活动,确保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工作到位,保护装置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的健康运行状态。

3.6.19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认真做好保护统计分析工作,统计数据应真实,能客观反映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便于各级继电保护部门及时了解电网事故教训,改进和提高继电保护管理和运行工作。

3.6.20 为确保调度和现场值班人员熟悉保护装置,正确操作保护装置,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和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单位应积极配合相关的培训工作。

3.6.21 县级电力公司要加强继电保护专业的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继电保护培训机制,注重继电保护专业队伍建设和基层继电保护运行人员的技能培训。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应制订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计划,定期举办针对性的保护培训活动和技术交流,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3.7 技术改造管理

3.7.1 基层运行单位应根据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年限、定级和缺陷情况提出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改造计划,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7.2 上级主管部门在收到基层运行单位的技术改造计划后,应及时协调审核并批复,确保现场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改造的顺利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改造项目宜结合电网新扩建工程同步实施。

3.7.3 所辖发电企业应根据电网并网管理条例和并网协议的规定,积极配合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改造工作,对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护装置及时落实改造工作。

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范篇二

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管理制度

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发电和供热生产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本制度适用于生产、维修和生活等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2引用标准

原水利电力部1987年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定(试行)

山东省政府1989年山东省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办法。

山东省电力工业局鲁电生字l1988]第273号文设备全过程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电力工业局1988年山东省电力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条例(试行)

3管理职能

3.1主管部门

全公司成立以生产总经理为组长的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全过程管理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技部,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3.2工作范围及职能

3.2.1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是指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试制鉴定、购置合同、监造检验、运输保管、安装调试、交接验收、运行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3.2.2生技部负责组织全过程管理工作的实施,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将设备的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结合起来,改善全过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明确各阶段的职责和相互间的制约及奖罚制度,编制年度工作计划,传递信息,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

3.2.3生技部(调运)、计划、财务部、物资分公司、人事部(劳资、干部)、安监部、生技部(调运)等部室专(兼)职人员,负责本部室设备全过程管理的分管工作和外部协调工作。

3.2.4生技部每年分别组织修订一次设备检修、运行规程。

3.2.5检修各分场和运行分场负责分别对设备的检修、改造、调试、消缺、运行的管理,并对最佳技术状况、安全经济运行和检修质量、工艺质量负责。

3.2.6各专业设备异动按设备异动管理制度执行。

3.3管理权限

3.3.1公司生产设备的重大异动、投运、长期停运、封存与报废处理等由领导小组审定后报总经理批准。属省公司管辖权限的设备,须及时申报省电力公司审批。

3.3.2生技部有权在设备管理上对各分场、部室部署任务、检查工作和索取设备管理资料。

3.3.3生技部对违犯国家基建规定项目,有权拒绝设计和组织施工。

3.3.4各检修分场、运行分场、安监部应配合工程设计,参与设备选型、交接验收和评定等级工作。

3.3.5对不符合标准的设备,生技部有权拒绝选用,物资分公司有权拒绝订货,检修分场有权拒绝接收管理。

3.3.6对超检修周期或有重大缺陷的设备,在经过技术论证分析后,总工程师有权决定继续运行使用或提出退出运行的建议。

3.3.7生技部、安监部等部室有权参与设备招标选公司,有权参与施工单位的招标工作。

3.4工作协调关系

3.4.1设备全过程管理,应在领导小组领导下,部室、检修分场按分工范围进行管理,各负其责。

3.4.2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缺陷消除按部室,检修分场分管范围负责。涉及到两个以上专业的工作时,生技部负责协调、重大问题由生产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决定。

3.4.3在实行全过程管理中,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

度。如发现规章制度与全过程管理规定有矛盾时,应及时向生技部反映,研究解决,汇总上报。

3.5设备管理责任制

3.5.1总经理职责

a.负责贯彻执行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设备管理的政策或规定。

b.对全公司设备管理负全面责任,确定企业设备管理的目标,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达标”的要求。

c.审定设备管理规划、计划及管理规定标准。

d.合理分配和使用设备更新改造资金和大修理资金。

3.5.2生产总经理职责:

a.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贯彻执行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设备的政策或规定。

b.组织制定企业有关设备管理的目标,审定设备管理维修的标准或规定。

c.领导生技部设备业务管理工作,部署检查设备维修工程、更新改造工程,协调横向联系。d.组织制定、督促检查设备管理规划,审定设备管理的职工培训和技术业务培训计划。e.参加、组织设备重大事故的调查。

3.5.3生技部主任职责:

a.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b.组织编制设备更新改造及大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c.对全公司各生产部门部室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指导。

d.组织设备管理系统实施全过程管理,参与设备的前期管理。

e.参加主要设备大修后的整体验收。

3.5.4生技部设备管理工程师职责:

a.设备管理工程师是设备综合管理专责人员,负责设备的综合管理。

b,贯彻上级及公司在设备管理上的方针政策、规章、标准。

c.编制设备治理整顿三年滚动计划,大修计划,更新改造计划。

d.管理用好设备大修理资金及更新改造资金。

e.对主要设备全过程管理,负责协调工作。

f.负责设备的鉴定评级。

e.负责设备管理升级及创优的申报。

3.5.5生技部专业工程师职责:

a.生技部专业工程师在部主任的领导下,是对设备进行专业管理的专责人,对设备的日常管理负责。

b.负责设备的检修管理,参加修后的验收。

c.负责设备的异动管理,及设备缺陷的管理。

d.负责设备台帐的管理,及时根据设备异动情况,更改台帐。

e.审核设备大小修工程项目及更新改造工程项目。

f.参加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

3.5.6生技部(值长组)分管设备的运行管理,负责设备运行规章制度的修订,设备的安全、经济调度。

3.5.7检修分场长(副队长)、运行分场主任(副主任)的职责

a.检修分场长(副队长)运行分场主任(副主任)在总经理(总工)的领导下,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b.贯彻执行上级公司在设备管理上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c.提出设备大修、维护、更新改造计划及实施方案。

d,建立本部门的设备技术台帐及固定资产台帐,并做到帐、物、卡相符。

c.组织完成本部门承担的设备大小修,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及安全运行工作。

f.组织实施设备主人的技术培训工作。

g.领导和督促各班组做好设备缺陷消除工作,负责质量验收,并分析造成设备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h.定期巡查设备,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

i.参加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落实好防范措施。j.负责本队范围内的技术、设备资料的归档工作。

3.5.8检修班组长职责:

a,班组长在检修分场长的领导下对本班管辖的设备全面管理。

b.组织人员进行设备的大修,小修,维护、消缺等工作,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c.建立设备技术台帐。

d.组织实施设备主人的培训。

3.5.9运行班组长职责

a.运行班长在分场主任领导下负责设备的运行管理。

b.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及操作规定。

c.认真执行两票三制。

d.认真巡回检查设备,按时抄表。

e.发现设备异常及时按事故处理规程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

f.及时清扫设备卫生。

s.发现设备缺陷,及时登录,并汇报班长。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设计与设备选用

4.1.1改、扩建工程按基建程序进行。生技部(计划)负责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工程立项的可行性研究,经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向省集团公司提出立项报告,经省集团公司批准后安排设计。

4.1.2生技部(计划)做好5—10年内发电,供热发展规划,包括负荷预测、电量、热量平衡,电供热改、扩建工程项目等。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充实调整,实行“滚动计划”。

4.1.3扩、改建工程项目,生技部(计划)应根据准备工作情况、建设工程的要求、设备交,货期施工力量编报年度基建计划。更改工程项目由生技部按批准的工程规模编制年度施工计划。

4.1.4生技部参加改、扩建工程的设计审查,并负责提出设备选型的审查意见。

4.2设备的订购和监造检验

4.2.1物资分公司对工程的设备从订购、监造、运输,验收等全过程管理实行全面负责。

4.2.2改、扩建工程设备的订购,通过国家分配或对各有关设备制度公司的招标而定。设备招标工作可申报省集团公司或自行组织进行,物资分公司,生技部和有关部门参加签订设备的技术协议和订货合同。

4.2.3设备订购采取招标、议标、询价等多种形式选公司,根据择优的原则订购设备。属国家计划的成套项目,认真审查设备订货计划,向成套部门反映使用部门的意见。

4.2.4选用设备必须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原则,在设计选型的基础上择优选购并认真填写计划,报省集团公司审查,然后组织订货。对不合格、不适用的不得订货,国家已公布淘汰的产品,无质量标准和未经质量检测机构认证的产品,不能订购。对新产品必须报省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订购。

4.2.5选购设备按合同法规签订正式合同,应包括如下内容:

a.供需双方的合法名称,详细通讯地址,收货人,收货地址,银行帐号等。

b.提出明确详细供货、规范,型号,参数,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及质量要求。

c.双方明确供货范围,确定价格,注明交货时间,方法及付款等条文,在价格中必须预付设备总价的10%作为产品质量保证金,明确扣罚及发还条款。

4.2.6合同签订后,供应部门随时了解制造公司的生产进度,质量保证情况。生技部应派出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去制造公司检验,参加重大阶段的必要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家提出,同时向省集团公司汇报.并要求公司家进行现场服务和安装监督。

4.2.7设备验收后具备出公司条件时,对设备的包装设计、选材强度提出要求,对发运站的装卸能力做出调查,提出安全装运的意见,包装达到防雨、防潮、防霉,防锈、防腐蚀等要求。对大型结构零件、部件用油漆标记,同时要求符合铁路、公路装卸运输的条件。包装箱中应装有装箱单,明细表,产品出公司证明书,合格证,随机技术资料和图纸。

4.2.8设备交货时尽量避免中间环节,减少搬动次数,尽可能组织一次运到现场,重要的大型设备要选派责任心强,懂技术的维护人员随车押运。设备装卸及运输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汇报处理。4,3设备的安装与移交生产

4,3.1生技部对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运,试运等全过程管理,生技部抓好试生产期间运行管理工作。

4.3.2选择工程施工单位,应推行招标制,严格对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办理登记发证。并向省,市劳动部门申报办理“锅炉及压力容器”安装资格证件,并具有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4.3.3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要从安装费中预留相当工资总额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

4.3.4设备到达现场后,施工单位会同物资分公司、生技部及综合档案室开箱检查,按装箱单进行清点、验收,并做好记录,共同签证。对装箱的技术资料存档,复制件交施工单位使用。发现供货产品与合同不符或者有质量问题,以签订合同部室为主,及时上报提出处理,并通知财务拒付货款。

4,3.5发电机组和送变电设备应分别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等有关标准进行验收。

4.3.6设备移交试运必须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全部或部分工程竣工,作了交待,有试验,试运的措施计划。

b.为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自动装置投入率达60%以上,仪表投入率达到90%,联锁装置投入率达到100%。

c.设备试验、试运前三个月,应将设备安装竣工图纸、设备技术说明书和有关规程,保护定值等交生技部。

d.参加试验、运行人员设备熟悉,会操作、会处理异常。

e.对于重大工程,应成立试验、试运行领导小组或委员会,负责试验、试运行的统一指挥、协调进行。

4.3.7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重要阶段,必须有生产单位参加分部试运,整套启动,带负荷运行(含七十二小时试运)以及二十四小时试运行工作,必须经生产单位按4.3.5条有关规程规定进行验收并签署意见,方能结束和生效,4.3.8试运行结束一个月内,施工单位将设备安装记录、调试报告、设计修改说明和附图、竣工图、隐蔽工程等有关资料,移交生产部门归档。专用工具、测试仪器、备品配件、阀门等进行整理,列出清单移交使用单位。达不到上述要求,应按规定扣施工单位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4,4生产准备

4.4.1生技部对新增加设备的生产准备、试运行、试生产和整个生产阶段消缺、大修,小修、更新改造,直至设备报废实行全过程管理,4.4.2改,扩建工程计划任务书下达后,人事部(劳资)应根据省电力公司核定定员标准和基

建规模,技术装备情况编制定员配备计划。

a.主要岗位的技术工人应在机组投产前2—3年配齐,一般岗位生产人员在投产前一年配齐。b.负责新录用人员入公司前的培训,进行入场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公司规公司纪教育,考试合格后,可分配到生产岗位。

c.协同有关分场按有关规程的规定,组织好岗位培训工作。

4.4.3各有关分场在生产准备阶段,根据设备特点,汇集并复制有关设备公司家说明书,编印各专业培训教材,绘制系统图,编制运行操作及事故处理规程,制定操作卡片,健全各种记录和台帐。

4.4.4各有关部门在新设备投产前三个月,要配合设备安装进度,编写各个设备的启动、试验技术组织措施,并组织运行人员对系统管道内工质流向划箭头,对设备挂牌标明设备名称、编号和关闭、开启方向,进行模拟操作及事故演习。

4.4.5生技部,检修各分场及运行分场及各分场建立主、辅设备台帐卡片及其异常运行登记簿。编制设备规范清册,各种轴承、管材、油脂手册,绘制主、辅设备常用备件图册,地下设施,沟道、管道图,并附有必要说明,校核竣工图及隐蔽工程图,建立设备的安全及保护定值手册,以及各种维修材料的目录和定额等。

4.4.6各检修分场组织检修维护人员熟悉设备、图纸和安装使用说明书。

4.4.7生技部组织确定易磨易损部件,并督促物资分公司及有关检修分场准备好投产后一个大修周期所需的备品配件。

4.4.8生技部在设备投运2—3年内,组织编制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4.5设备的试生产(注:200mw以下的机组是否安排试生产期,由试运总指挥上报启委会后决定)。

4.5.1试生产阶段,应报告调度,并考虑到设备调试、考核和消缺的需要。

4.5.2设备试生产阶段,应对设备的强迫停运进行可靠性统计。新投产的设备事故统计按《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的规定执行。

4.5.3试生产期及产品质量保证期内,各有关单位职责如下:

a.生产单位负责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

b.设备制造质量由制造公司负责解决。

c.施工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对安装缺陷负责并承担检修费用。

d.因设计不当,造成事故,设计单位应提出改进设计的方案和图纸。

4.5.4试运行阶段结束后,生技部组织有关责任专业要提出正式报告和评价,内容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意见,设备正式投产后的各项生产考核指标等。

4.6生产管理

4.6.1设备的运行管理必须认真执行安全规程、检修工艺规程、运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两票三制”,不断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高维修效益,实现安全、经济、稳发、满发、文明生产。

4.6.2按设备管理范围规定,健全设备明细帐卡和设备台帐,制订岗位责任制。

4.6.3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采用设备诊断技术,全面分析设备状态,制定检修、运行的目标管理。

4.6.4生技部、物资分公司应根据部颁备品配件储备办法编制事故备品定额,报省集团公司审批。

4.6.5生技部组织开展对设备部件的物质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的分析、结合设备检修,根据三种寿命分析的结果,对设备进行局部的技术更新和改造。对每项改造前后应进行对比试验,以保证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4.6.6设备移交生产后,财务部应负责落实流动资金和贷款指标,确保生产需要。参加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及经济效益考核与分析。对设备维护、更新改造、大修等费用与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分析。

4.7设备管理与基础考核

4.7.1设备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a.对每台设备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健全设备台帐、档案。

b.对每台设备进行建帐、建卡保管。

c.帐、卡、物相符率达100%。

4.7.2主要设备档案一般包括:

a.设备出公司质量检验单及使用说明书。

b.设备全部附件清单。

c.安装工程记录、安装后的检验记录、调试记录、试运行记录、竣工图。

d.移交使用部门的交接单。

e.检修专用记录(卡片)、设备的定期检验和预防性试验记录。

f.设备改造记录。

s.设备调拨、迁移、变动记录台帐。

h.设备事故记录。

4.7.3为争取获得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最低的目的,新设备从开始设计到报废为止,投入和产出的费用分台计算统计,建立专用记录簿。

4.7.4年、季、月设备检修计划,由检修分场提出,经生技部审核总经理或总工批准后,下达正式计划。

4.7.5设备报废由使用管理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经生技部、财务部、物资分公司等部门现场鉴定后,报总经理批准,财务部报省公司审批。省集团公司批复后,由物资分公司会同财务部确定设备残值,物资分公司处理收回残值。

5信息反馈

5.1建立信息传递和反馈分析制度。每半年生技部汇总统计一次,并于每年七月和次年、一月上报领导小组及省集团公司财务、生技部各一份。

5.2信息反馈系统

5.3信息反馈方式、程序

5.3.1信息采用报表、报告方式传递,由生技部填报,报公司领导小组和省集团公司领导小组。

5.3.2重大事故由检修分场(部室)填写出报告,报送公司领导小组和生技部,涉及两个及以上检修分场时生技部提出处理方案,由生产总经理召集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6检查与考核

6.1本制度由生技部负责检查与考核。各检修分场、运行分场分管的工作,由分场(部室)负责人进行检查与考核。

6.2生技部对各检修分场运行分场管理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并对提出考核意见报公司领导小组奖惩。

6.3生产总经理每季召开领导小组会,听取各部门汇报,并抽查各部门设备管理的情况。

6.4奖惩细则按公司现行经济责任制挂钩考核。

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范篇三

浅谈电力设备的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

[摘要]发电企业是近几年电力改革的产物。作为新兴事物,给原有的电力监督管理体系也就带来了新问题,在主体变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技术监督工作,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和协调运转,成为了电力工作的重心。电力企业必须明确设备全过程中技术监督体系各方的职责和各主体的地位,搞好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电力设备的等效可用系数,保证高质量的电力供应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了自身的观点,并提出了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

[关键词]电力设备技术监督管理

1技术监督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1.1技术监督管理的概念

技术监督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涉及到的技术性问题的有关活动进行监察和督促管理。从而达到保障国民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的目的。概念内容表明,,监督或制约的内容并不是将所有的技术活动都包含在内,包含的是那些在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范围内的技术活动,这些在规定下的技术活动才是监督管理的主要对象。因此,监督必须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技术监督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标准和计量3个方面,管理者要把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整体监督管理体系。

1.2技术监督管理的意义

电力生产不仅会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还和社会稳定相关。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具有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行业。各行各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所需点的供给都是电力企业提供,如果供电中断,特别是电网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将使各行各业的生产停顿或瘫痪,有的还会产生一系列衍生事故,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衍生灾害。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使社会混乱。所以电力安全生产和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而且制约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更是关乎人心和社会的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技术监督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关乎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一个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的电力技术监督管理都是利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方法,以科学标准为依据开展的。在发供电设备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过程中,主要是电能、金属、化学、绝缘、热工、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等九个方面对设备健康水平与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方面的重要参数与指标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将定期检查和调整这些数据,从而保证发、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而且在允许范围内稳健运行。在保证发供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电力设备的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范畴

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的范围十分广,囊括了电力设备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正常运行、设备衰老直至设备报废等的综合管理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安全、质量和效益三方面的协调一致。将设备寿命周期和消耗控制在最优程度,用最小的投入换取电力设备最优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性能,这是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的最终目标。

电力设备从投产开始,便希望在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达到无维修和少维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但在现实条件下,受技术、材料、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维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还达不到这种要求,因为设备在使用中要发生磨损、腐蚀、老化等自然现象。同时还有设计、设备选型、制造质量、安装、调试等问题,以及操作、维护、运行人员失误等原因,都会使设备发生故障。设备典型故障率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伸,先减小后稳定,然后升高的。在电力设备的有效使用周期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力求降低消耗,是电力企业研究的主要课题,因此必须搞好电力设备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3电力设备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措施

3.1建立完善全过程技术监督网

建立完善的技术监督网络,落实各方责任。技术监督工作十分复杂,涉及到全部电厂和对电厂负责的相关政府部门,还有承担电厂技术监督服务的电力试验研究院。要想做好全面的技术管理工作,三方必须全部参与,有效协调。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次序的进行和完成各项监督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必须从上到下,建立各类技术监督网络,而且网络要层次分明,级别清晰,责任到人。各级领导和各类专业监督人员都要相互配合,积极负责。各级领导要重视并且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技术监督手段,搞好技术检测、技术规程和标准执行与控制三大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网的作用,把技术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使技术监督工作进入科学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3.2提高技术监督队伍的素质

做好技术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的作用,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质量监督队伍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从事监督工作,首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细致,还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要求也很高,监督人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现场实际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委以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任。生产和技术问题是监督人员经常面临一个全面的综合性问题,这里面会涉及不同专业和不同的生产部门,因此需要协调处理工作有一

定的难度。所以严格要求监督人员有良好的专业和监督技术。此外,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监督人员的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识,自觉做好技术监督,以保持监督队伍的相对稳定。熟悉操作技术监督和监督人员的培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技术监督工作本身又具有连续性,因此,监督队伍保持相对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3.3做好电力设备前期技术监督工作

早期的新机组设备的技术监督,是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技术监督工作直接影响新机组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使用期。初步的技术监督和管理工作多年以来,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以确保按期投产的新机组,可投入后运作长期稳定。新机组项目,我们在初步设计审查,设备选型,驻厂监造和验收,基础设施和设备调试,单元评估,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检查,从而提高技术监督的深度和广度。

3.4 加强新机组设备使用期间的技术监督管理

新机组设备经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后,基本上进入比较稳定的运行阶段。在此期间技术监督工作将直接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也是安全、经济、周期费用的具体体现。在此期间的技术监督管理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a加强新机组设备的运行管理, 否则将导致新机组设备寿命的缩短。应根据电网、大机组、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运行管理措施,建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好新老机组设备运行期间的数据整理。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工具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逻辑判断,从长期运行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去指导新老机组设备的维修和运行。b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大力提倡状态检修技术。状态检修的前题是状态监测,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服务于预知性维修,不但要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要监测设备的效率。运用状态检修技术和诊断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或根除剩余检修造成的人工和材料的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4 电力设备的后期管理

电力设备的后期管理在全过程管理当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电力设备在有效使用期过后,就会逐步进入衰老期,这期间设备故障发生率很高,所以可用系数就很低了。在此时,技术监督的力度更要加大加强用诊断技术和状态监测及时对老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搞好寿命预测和经济分析比较,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对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延长使用期。对于维护费用高、可靠性差、效益甚微的老设备应及时提出报废,进行处理。4 结束语

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在整个监督活动中,要保证技术监督的全面性和严肃性,而在监督活动具体执行中,则要求要保证高效优

质的监督质量,监督依据和标准要时时更新,与时俱进,从而使监督方法的标准化和量值传递的受控性得到保障。这样才能与不断更新变革的电力行业体制相适应。电力设备全过程的技术监督管理,是电力公司生产的关键所在,希望我国电力企业能在这方面多多重视。

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范篇四

电梯的全过程管理

电梯全过程管理。按管理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前期管理、使用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三个阶段。做好全过程管理,是安全、有效使用电梯的基础。

(一)、电梯的前期管理

当一个单位需要配置电梯时,就应落实电梯的管理部门,对电梯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做好电梯的前期管理工作,搞好技术可行性研究、工艺方案审定、选用和评价、安装和验收。有的单位由于不了解电梯的全过程管理和电梯的特点,忽视电梯的前期管理工作,或者电梯的前期管理工作归一个部门管理,把投产后的电梯交给设备部门管理,往往使电梯全过程管理脱节,遗留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电梯的前期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l、搞好技术可行性研究和工艺方案审定,电梯在建筑物巾配置的数量、位置、型号能否满足本单位乘客或运送货物的需要,电梯使用维护是否方便;

2、搞好电梯的选用和评价。应认真做好电梯的选型调查,确定电梯制造厂家,索取电梯厂对机房、井道等土建要求的有关资料,根据建筑物土建进度确定交货日期;

3、根据电梯厂提供的对土建要求的有关资料,确定机房、井道、底坑、层门洞、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等的设计。在土建工程施工中.要经常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4、确定电梯安装单位。电梯由电梯制造厂或认可的单位负责安装。电梯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特种设备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安全认可证件。电梯安装前,应根据电梯制造厂的要求.进行开箱检查。根据装箱单核实厂方发货是否与订货型号一致,零部件是否短缺。随机文件是否齐全、随机工具、备件是否齐全。

随机文件要登记造册,一份交档案室保存,一份交安装单位,待电梯安装峻工验收后如数收回,一份留做维修档案资料。随机文件只有一份的,要提前复制。

随机工具、备件应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5、根据本单位情况,选配专职电梯维护人员。并到劳动部门和有合适条件的单位培训,取得电梯维护操作合格证。

电梯维护人员最好自始至终跟随电梯安装工作,检查电梯安装施工质量。学习电梯维护技术。

6、经常检查电梯安装施工质量,及时解决安装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电梯安装过程中隐蔽工程的验收。电梯安装峻工后,根据《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验收规范》,对电梯逐条、逐项的进行检查试验。交付使用前.应取得当地特种设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安全检验合格证。

7、根据本单位情况,选配专职电梯司机,并到当地劳动部门培训。取得安全操作证。

8、建立电梯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电梯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是正确使用、维修电梯必不可少的技术资料,必须注意保管和认真填写。

(二)、电梯使用期管理

电梯安装竣工验收。取得当地特种设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安全检验合格证后,就要投入正常运行使用。电梯能否正常安全运行,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除了做好电梯的前期管理工作外,还要做好电梯使用期的管理。

电梯的使用期间管理是电梯的有效使用寿命期的管理。是电梯全过程管理中重要的阶段。为使电梯能始终安全运行,人员平平安安,首先要求“用好”电梯。要采取各种有效的组织技术措施,合理地、充分地使用电梯,充分发挥电梯的设备效能。其次是“修好”电梯,有专职维护人员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对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发生的故障,要及时修理,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停机修理时间,降低修理费用。电梯的使用期管理一般应做好以下工作:

1、经常检查电梯的使用情况,采取各种方法,严格按安全操作规定,纠正不正确使用电梯的方法,提高设备使用率;

2、编制电梯维修作业计划,由维修人员分解执行。检查维修人员对电梯维护作业计划执行情况和作业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3、经常检查电梯技术质量,检查维修人员各项原始记录,登记统计。考核维修工作质量。及时解决维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电梯质量检查评定,提高一类设备率。

4、经常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纠正违章作业现象。消灭各种事故隐患。当发生人为设备事故时,做好事故应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

5、申报电梯改造维修费用计划,合理使用维修费。检查电梯维护材料备件、工具仪表的使用、管理。审批维修人员提交的购料计划;

6、指导电梯维修人员、电梯司机进行技术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开展安全技术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7、根据电梯使用率和设备状况,确定电梯大修理周期,申报电梯大修理计划,组织电梯大修理的实施和大修理后的验收;

8、贯彻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设备维护政策、法令、规程、推广现代化设备管理方法,不断健全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三)电梯的后期管理

根据电梯技术状况和使用年限,向上级提交电梯更新计划。上级批准更新后。组织实施电梯的更新计划。总结被更新电梯全过程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范篇五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管理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管理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时期赢得市场的关键,是企业经济转换为物质成果的实际行动。全过程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次,加强施工前和后续的现场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都非常重要,必须扎扎实实的管,认真的、科学的对待。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

建筑施工 1.施工前的科学管理与充分准备 1.1充分做好技术准备

现在建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工艺复杂、技术先进、新材料应用、材料品种多的特点。这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施工技术及工艺的事前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工程,同时考虑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种气候等条件,认真、合理的做好施工前组织计划,确保每一项工程、每个工序都能控制在计划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前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1.2科学的施工前组织和资源配置是搞好施工期间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1.2.1科学合理的施工前组织设计现场施工计划,计划施工进度,使其忙而不乱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所必须的。在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细致研究和精心准备,对施工中的每一阶段、每一工种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提出符合施工过程实际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都将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和确保施工质量。

1.2.2根据工程特点精心设计、绘制工程平面图,放置在醒目处。对搭设临时设施,安装机械设备、堆放材料构件、水电路铺设等都认真进行预先规划,并在平面图上予以标识。对现场安全通道要设计醒目的标识牌。做到施工前计划周全的设施布局,材料区域与工艺特性科学布置、机械操作范围明确、车辆进出方便、工序衔接紧密等施工科学化管理,使整个现场不仅仅是施工前的计划还是施工过程中都显得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1.2.3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并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最佳组合,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都需要不断变化,在施工前的配置施工资源的应用力求平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

2认真抓好施工阶段的综合管理

2.1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最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靠质量赢得信誉,靠质量赢得市场,靠质量增加效益。

2.1.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体系统筹管理,及时对员工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员工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与责任的关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2.1.2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做到质量的全过程管理无缝隙,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在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的同时,应针对不同工程质量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大管理措施,严把材料采购和质量进场验收关,杜绝不合格品材料进入现场。

2.2制定严格、科学现场管理办法,为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所有进入工程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统一着施工企业工作服和安全帽,并从专用施工通道进出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时间进行施工,严禁超强度施工和蛮干。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企业领导层)必须服从现场的管理人员指挥和管理,遵守现场的警示标志、标语,以及隔离标志。严格控制现场的环境卫生,做到施工工序完成后料清场地清,每天的施工垃圾运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堆放,定期清理。必须保证管理人员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有效控制,不能流与形式。交叉作业人员必须有安全员和质量员忠于职守的监督管理,因工序衔接部位也是质量和事故多发区域。

2.3优化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走现代企业之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优化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走的现代企业必经之路。同时,它也是建筑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企业文化的体现。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有的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综合管理,外抓市场有效竞争,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科学有效的优化企业自身的现场管理。

建筑企业优化现场应遵循经济有效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原则、标准化规范化原则。那么,科学的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施工作业与现代化管理接轨、物资流通管理与信息网络接轨、施工质量管理及现场整体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有机结合。通过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优化目标。在目标确定后,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质量,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现场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科学管理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的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及时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周转时间而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的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的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的组织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与文明作业。

2.4建立施工企业激励、约束、监督机制,构件良好的企业文化。2.4.1建立竞争机制。建立员工(包括领导层)的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一要有效的促进全体员工的作风转变,提高管理层工作和办事效率;二要有效的激发员工对企业、对新技术工艺的学习热情;三要提高广大员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和潜在力量,有效的促进施工生产和质量意识。

2.4.2建立企业内外部的综合激励机制。从改革员工最关心的分配入手,彻底打破大锅饭,将员工个人收入与施工生产、质量、安全成本等指标挂钩,按贡献给予应有的价值奖得。

2.4.3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施工企业必须有章法“章和法”才有说服力,避免传统的家长制,让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用制度激励人、用制度约束人。

2.4.4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增加企业效益这一核心,切实建立有效的施工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陕建三建集团

2015年7月20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