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电大基础会计期末考试(五篇)

最新电大基础会计期末考试(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5:29:27
最新电大基础会计期末考试(五篇)
时间:2023-01-11 15:29:27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大基础会计期末考试篇一

熊应进: 欢迎同学们参加2011年12月18日的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在线教学活动,请今天参与活动的同学在这个帖子后面跟帖,就期末复习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这样我可以集中的回答大家的问题,也方便后来的同学浏览。谢谢!潘霞:我先报个到。

熊应进:本次期末考试实行的是试卷和答题纸形式,就是所有的试题在试题纸上,另外随试卷下发答题纸,按事先写好的答题顺序进行答题,同学们要注意对照试题上面的题目在答题纸上做答,不用抄写题目和题号,题号已经事先印在答题纸上了。另外,所有的常用公式也将随试卷发给同学们。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不用背公式了,只需记住公式的应用条件就可以。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包括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4次平时作业及各省市电大根据教学要求自行安排的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按中央电大考试中心的规定,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张媛媛:老师好,报个道。

熊应进:考试注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和选择题:(1)判断题: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占全部试题的10%。

(2)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前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20%。

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

(3)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20%左右。

(4)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5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熊应进:欢迎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溧水县分校的两位同学(或老师)的参加。谢谢。宋聪琴:老师,我想问下期末复习的内容都包括考试的内容吗?这门课相对也比较难点,尤其是后面的相关分析和指数分析,老师能指点下,计算题占分的比例吗?

俞欢:我也来报到了。

熊应进:前面的帖子里已经告诉大家,计算题的分数占50%。

俞欢:老师能不能发个考试的资料给我们看看啊!这门有点难,我想多看看的题目,有的题自然而然就会做了。

高红丽:这门确实难度不小啊。

熊应进:其实资料就在你们的手中。形考作业册上的所有练习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是复习时可以参考的内容。考试的类型和难度都是参照形考作业册的。

熊应进: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溧水县分校的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上课的日子吗? 俞欢:好的,谢谢老师啊。

王静:老师说今晚会有网上期末复习答疑。

俞欢:今天晚上没有上课,老师让我们上网交流。今天我们没哟上课,老师今天让我们上网交流学习,之后整理发复习资料给我们。

熊应进:看来你们老师还是教学有方啊。先让同学们自己学习整理,然后他再帮助大家整理提高。很好啊。

计算题是同学们最关心的内容,也是考试中分量最重的。复习范围从第三章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开始,到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都是计算的复习范围,其中的第六章、第十章不在考核范围。

具体的例题复习以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为准,同时参考平时的四次形成性作业中的计算内容和形式,难度将不超过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

计算题的类型包括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平均指标的计算、标准差和系数的计算、抽样估计包括平均数和成数、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的建立、指数分析、动态数列分析,都有计算出现,可以跟同学们说,平时的四次形考中出现的计算题型掌握了,应该就没什么大的遗漏。周黎清:老师好!我也来报个到。

李宏娟:统计学看似简单,生活中都常有接触,但现在涉及到理论的东西,挺绕人的。不知道怎样学习才能提高效率。还有书上的知识看时挺容易,书一合就弄不清了,很担心考不过呢!

方银娣:报个到,了解一下考试的情况。

段厥佩:老师还有其他资料不,以前08年的我们能用吗? 熊应进:下面是各章的复习内容:

第一章 统计总论

重点复习以下内容

了解: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含义。理解:统计的研究方法

理解:统计总体、样本、总体单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含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变异和变量的的含义及两种变量的区分;

统计指标的含义、组成要素及分类;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与区别;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相互关系。

掌握:统计指标的特点及总体、单位、标志、指标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统计调查

了解:统计调查的含义、基本要求。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及主要特征;

统计调查的种类及划分依据。了解: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项目;

调查对象的含义; 调查项目的含义;

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的含义。

理解: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相互之间的关系;

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制定。

了解:我国统计调查方法及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组成;

定期统计报表的概念及我国统计报表的组成及各种分类; 抽样调查的概念、随机性原则的含义; 重点调查的概念及重点单位的含义。

理解:普查的概念及主要特点、普查的应用意义; 掌握:统计调查方法的运用。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了解:统计整理的含义、内容和步骤。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统计分组的种类;

单项式分组及组距式分组的形式;

组限(下限和上限)、组中值等的含义。

理解:统计分组的作用、选择分组标志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

单项式分组及组距式分组的划分条件及表现形式。

综合应用: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正确地选择分组的标志及组限的两种表现形式,熟练掌握组距、组中值的计算并能根据研究任务和提供的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组(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

了解:分配数列的概念、组成要素;

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的含义; 频数和频率的含义、变量分布的含义及条件。

理解和掌握:分配数列的作用、累计频数及累计频率的计算及作用、次数分配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综合应用: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一)总量指标

了解:总量指标的含义、分类;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理解:总量指标的作用;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相互关系。

(二)相对指标

了解:相对指标的意义、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理解:相对指标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掌握: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不同特点;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

综合应用: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

(三)平均指标

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及特点; 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

理解:平均指标的作用。算术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数的区别;

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因素、权数的意义及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

掌握: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综合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并能通过计算平均指标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四)变异指标

了解:变异指标的一般概念和种类;变异系数的含义。

理解:变异指标的意义、作用;变异系数的应用意义。

综合应用:根据实际资料计算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第五章 抽样推断

(一)抽样推断的一般概念

了解:抽样推断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二)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了解: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样本容量和样本个数、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等的含义。

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样本指标与全及指标的关系。

掌握:根据样本的观察资料熟练计算样本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的方差、样本成数、样本成数的方差等样本指标。

(三)抽样误差

了解:抽样误差的含义、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定义公式、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表示、抽样误差的概率度t的含义。

理解:抽样误差和调查误差的不同。注意区分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掌握: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与概率度的相互关系。

掌握以下对应的数量关系:

z=1 f(z)=68.27%

z =2 f(z)=95.45 %

z =3 f(z)=99.73 %

综合应用:在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和抽样极限误差(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的计算方法。

(四)抽样估计的方法

了解:抽样估计的含义及种类、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抽样估计置信度的含义。理解:点估计的基本特点、区间估计的基本特点(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置信度与概率度的关系。

综合应用:根据具体资料进行点估计的方法和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

第六章 假设检验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第七章 相关分析

(一)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

了解:相关分析的含义、相关关系的含义、相关的种类。理解: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二)相关图表

了解:相关表的种类及含义、相关图的含义。

(三)相关系数

了解:相关系数的意义。理解:相关系数的性质。

掌握:计算相关系数的基本公式(简化式)并能熟练计算相关系数。

(四)回归分析

了解:回归分析的含义;

综合应用:简单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用最小平方法计算a、b参数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或推算。第八章 指数分析

(一)指数的一般概念

理解:指数的作用、指数的种类;

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

(二)综合指数

了解:综合指数的含义、指数化指标的含义和同度量因素的含义。理解:综合指数的特点;同度量因素的确定方法。综合应用:编制并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三)平均指数

了解:平均指数的含义、平均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理解:平均指数形式(常用形式)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条件;

作为计算总指数的独立形式,平均指数的两个重要特点。综合应用:平均指数公式的建立及计算。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

(一)动态数列

了解:动态数列的含义及构成。

理解: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含义及区别;

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

掌握:动态数列两大类分析指标的种类。

(二)现象发展水平指标

了解: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

理解: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公式); 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公式)。

掌握: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及计算。

(三)现象发展速度指标

了解: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的种类;

发展速度、增长量、增长速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理解:下列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掌握: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三个公式及相互关系;

综合应用:根据一个具体的动态数列计算发展速度(定基、环比)、增长量(累积、逐期)、增长速度(定基、环比);

利用各种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计算所需要的速度指标;

根据具体的资料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或平均增长速度(水平法)。

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比较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端义霞:老师一学期下来都不知道学会了什么,考试真的是没法应对,请问老师我们复习都应该看些什么资料掌握些什么知识? 方长萍: 11秋会计专科方长萍来报道。韩莉:报个到,了解一下考试的情况。金云:报到。

郭其婷:11秋会计专科郭其婷报到。杨明凤:先来报个到。

段厥佩:那我们主要是以什么来复习呢,东西好多都看的更不会了。尤小娟:我终于也可以报个道了。

宋聪琴:熊老师,历年来的计算题中是不是必须带科学计算器的呢? 熊应进:考试都是可以带计算器的。什么样的都行,最还是带二次功能的。魏秀兰:老师好。

张中玉:老师我终于进来了,找了好长时间的哦。

端义霞:老师你这一归类就是一本书,估计是越看越糊涂。

熊应进:复习就是一本书的复习啊。归类来看就是概念的理解、计算的掌握和熟练。

崔婷:老师,后面的指数分析这块比较的含糊,怎样理解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熊应进:指数分析是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素分析是复习总变动中各个影响因素对总变动现象的影响程度。比如销售额变动中受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影响。赵婵:先报个到。

杨明凤:熊老师你好,今天是我们上课的日子,但稍微改一下。赵婵:好多啊。

熊应进:下面再说一遍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四、简答题复习(每小题10分,共20分)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3.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5.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6.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7.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8.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9.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10.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1.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 12.简述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共50分)

1.根据原始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并计算平均指标;指出分组类型、分析考试情况。

2.根据甲乙两市场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资料,计算平均价格,并分析平均价格高低的原因。

3.根据总体单位数、抽样单位数、样本平均数、标准差和概率,进行总体均值和总额的区间估计。

4.成数的区间估计。

5.已知单位成本和产量的原始数据,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回归预测。6.已知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或单位价格),计算产量指数和单位成本(或单位价格)指数,并分析产量和单位成本(或单位价格)的变动对总成本(或总产值)的影响。

7.根据给定的各项数据资料,按要求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并进行回归分析。

8.已知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计算产量指数和单位成本指数,并分析产量和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9.已知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量、销售价格,计算销售量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并分析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10.根据已知资料,要求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量;预计将达到什么水平? 11.已知自然增长资料,要求计算年平均指标和年平均增加数。赵婵:老师还有没?

熊应进:复习内容就是以上的内容了。还希望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复习,把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理解清楚,然后是公式的具体应用,多做题来加强对公式应用的理解。公式本身不要去背,考试的时候会给出公式的。当然是给所有的公式,你自己去选择相应的。吴雅芳:报到!

严莉:我先报个到,计算题我听不懂呀。郭其婷:老师,计算题一共几题啊? 熊应进:计算题一共三道,共50分。

再次提醒同学们:本课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闭卷,可以携带计算工具。张明霞:我也来报个到。老师我们还有其他的复习资料吗

熊应进:复习资料应该有教材、下发的蓝色的期末复习指导、绿色的新编学习指导书和形考作业册。别的不用了。

胡冬:支持,统计学原理还是比较难的。

熊应进:同学们好,今天是统计学原理的在线教学活动时间,欢迎大家参与,主要内容是期末复习的有关要求和复习范围的指导。同时回答同学们的相关问题。潘霞:有人没,今天的讨论是在这个版块么? 熊应进:是在这里。王静:复习范围有哪些啊?

张媛媛:老师,有没有什么复习资料发给我们啊? 方银娣:老师,考试范围能不能再缩小点呢? 熊应进:考试范围也是平时学习中重点掌握的内容。

李宏娟:老师,简述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答题,还是照书上的背呀?范围这么广还有都是些专业术语还没理解,要是能带书就好了。

熊应进: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是最好的,不一定完全照书背,把要点说出来就好了。申丽君: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吗?

熊应进:相对指标一般用无名数表示,但也有用有名数表示的,比如强度相对指标就可以用有名数来表示。

段娅:老师:你好,我是2011春会计专科班段娅。熊应进: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吗?段娅。王欢: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

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熊应进:同学,你走错课程论坛了。王欢:统计学在工作中的用处有多大?

熊应进:非常大,尤其是后面你专业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统计分析方法。张华: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

熊应进:调查工作中的具体目标、进行调查工作的单位及上报资料的单位。段厥佩:老师计算原理太复杂了,有些知道公式却不知道用在哪吗办啊?

熊应进:公式的应用在计算分析中很重要。需要先了解公式本身的涵义以及公式时哪一种计算分析方法要用的。比如是平均指标计算还是抽样推断的公式,这倒是需要记住的。段厥佩:我的呢? 熊应进:你的什么?

方长萍:11秋会计专科方长萍来报道了。熊应进:欢迎报到的同学。

段厥佩:老师除了那个蓝本子还有复习资料吗,以前的资料我们可以用吗?

熊应进:应该还有一本绿色封面的新编学习指导书。郭其婷: 11秋会计专科郭其婷报到。熊应进:欢迎。

王彤:什么是时期数和时点数列? 熊应进:这个是概念的了解,看教材吧。

王彤:平均数指标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熊应进:这个问题教材上讲的很清楚的,是当资料不满足综合指数公式时,利用变形的公式来计算需要的数据时,作为变形使用。看看教材。

张中玉:统计学感觉好难哦,真担心这次考试了,先好好复习吧,加油。

熊应进:相比其他的课程,是有一些难度,但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过。把相关的内容复习好了,平时的四次形考作业都做会,应该是没问题的。平时的形考作业你们都交给老师了?如果复习的时候不发回给你们,建议你们自己留个底作为复习用。

张茂霞:我想问下期末复习的内容都包括考试的内容吗?这门课太难了,尤其是后面的相关分析和指数分析,老师能指点下,计算题占分的比例吗?

熊应进:在前面的复习帖子里已经告诉大家了,计算题占50%,指数和相关分析应该是要考的内容。

高利萍:指数的作用?

熊应进: 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态;

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3.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张茂霞:这门课相对比较难,尤其是后面的相关分析和指数分析,老师能指点下? 熊应进:指数分析主要是综合指数的应用和平均指数的互用,具体的可以以平时作业上的例题为准。相关分析其实相对简单,就是记住用公式去计算相关系数和建立回归方程。傅春兰:熊老师,你好!我想问:这一段时间,我们复习重点应放在哪儿?

熊应进:把平时做的四次形考作业再重新过一遍,看看还有那些不会和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还有就是根据今天给的复习范围把书看一遍。

吴国强:什么是变异系数?什么是位置平均数?什么是相对指标? 熊应进:这几个基本概念你看看教材即可。

今天的在线复习教学活动就到这里。谢谢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溧水县分校同学们的参与。考试前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在论坛发帖,我会及时给大家回复的。祝同学们复习顺利,取得考试的好成绩。

电大基础会计期末考试篇二

2014年1月电大《管理会计》复习指导

一、简答题 :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蓝p25第1题)2010.7考

2、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蓝p25第2题)2013.1考

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蓝p25第7题)2011.7考

4、利润预测及包括的基本方法(蓝p25第13题)2011.7考

5、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蓝p25第9题)2012.1考

6、管理会计的内容(蓝p25第2题)2010.7考

7、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蓝p25第5题)2012.7考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蓝p25第20题)2012.7考

9、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蓝p25第18题)2012.1考

10、预算的概念、基本功能,全面预算的类型?预算的有哪些(蓝p26第24题)2013.1考

11、经营预测的程序(教材p63—64 1-7)

12、固定成本的概念及特征(教材p2

4(一))

13、销售预测的影响因素(教材p66-67

(二))

14、内部转移价格及作用(教材p180-18

1(一)、(二))

15、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教材p40-

41(一)

(二))

16、弹性预算及优缺点(教材p139 中间一段)

二、计算题

1、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并预测成本。(蓝p27第2题)2011.7、2012.1考

2、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化,贡献边际率不变,价格将怎样变化。(蓝p29第11题)

3、利用公式进行材料及人工成本差异计算(蓝p34第34、35题)2011.7考344、用两种成本方法计算成本、贡献毛益、销货成本、营业利润等相关指标。

(蓝p27第4题,第5题,p28第6题)2011.1考第6题,2012.7考第4题,2013.1考第5题

5、单一品种下如何计算保本点,各相关项目变化对保本点的影响,依据已知条件计算保本点,多品种情况下计算保本点。(蓝p28第9题,p29第12题、13题)2011.1考第9题,2012.7考多品种的保本点,即类似13题,2013.1考第13题。

6、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贡献毛益、变动成本率、利润等(蓝p28第8题)2011.7考

7、预测销售量(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蓝p7第1题)2012.1考

8、根据已知条件,判定开发哪种新产品(蓝p30—31第19、21、22题)2011.1考22题、2011.7考21题、2012.7考 19题

9、在多种经营的前提下,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蓝p30第18题)

10、利用经营杠杆系数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分别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目标利润、销量)(蓝p30第15题、16题)

11、计算净现金流量(需考虑每年的付现成本不一样),用净现值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需考虑所得税)

(蓝p32第25题、26题)

12、用内部收益率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内插法)(蓝p33第28、30、31题)2012.1考28题,2013.1考31题

注意:最好全面复习。标明红色部分为重点复习题目。结合蓝色小册子和往年试题进行复习。

电大基础会计期末考试篇三

《法律文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2、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3、呈请拘留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依法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由案件承办单位拟写出呈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报告类文书。

4、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5、通缉令,指公安机关依法通缉罪该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监狱中逃跑的罪犯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6、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7、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8、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9、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就是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逮捕条件,决定不批准逮捕时所制作的文书。

10、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11、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

12、公诉意见书,是出席第一审法庭的公诉人,代表人民检察院,在法庭调查结束后,依法首先发表的支持公诉的书面意见。

13、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14、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

15、民事(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的规定,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重审予以纠正时所制作的文书。

16、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17、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 1 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18、第二审刑事裁定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为解决有关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19、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0、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调解,根据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

21、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行使审判权,就解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2、第二审民事判决书,是指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民事案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经审理终结后,依法作出维持或者改变第一审民事判决的书面决定。

23、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法规,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4、监狱法律文书,是指我国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在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和教育改造过程中,根据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

25、罪犯入监登记表,是指监狱记载新入监罪犯基本情况的表格类文书。

26、提请减刑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在对服刑改造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且已执行符合法定要求的刑期的罪犯,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减刑时而制作的一种文书。

27、提请假释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对服刑改造期间的罪犯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建议法院审核裁定假释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28、监狱起诉意见书,是指监狱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或者发现了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提出起诉意见,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29、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处理意见书,是监狱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根据罪犯申诉,认为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30、律师实务文书,是指律师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制作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各种法律文书的总称。

31、民事、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2、刑事自诉状,是指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3、上诉状,是指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请求重新审理的诉讼文书。

34、答辩状,是指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或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行政起诉状、刑事自诉状或民事、行政、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自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35、反诉状,是指民事案件或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被告人,针对原告或自诉人指控的同一纠纷事实或行为事实,提出相反指控内容的法律文书。

36、民事再审申请书,是指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认为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再审的法律文书。

37、形事申诉书,是指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而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时制作并使用的文书。

38、支付令申请书,是指债权人以要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为内容,请求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向债务人发出催促债务人履行支付义务命令的法律文书。

39、公示催告申请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被盗、遗失和灭失的情况下,为使票据上标示的权利与实际权利相分离,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得以依法重新确认,申请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限期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在逾期不申报时,判决利害关系人丧失该项权利的法律文书。

40、强制执行申请书,是指法律文书中确认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在应当承担义务的对方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的申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法律文书。

41、宣告失踪申请书,是指符合宣告失踪法定条件的公民的利害关系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从法律上确认并宣告该公民失踪,并为其设定财产管理人的法律文书。

42、宣告死亡申请书,是指符合宣告死亡法定条件的公民的利害关系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从法律并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法律文书。

43、民事授权委托书,是指民事诉讼活动当事单方面出具的,明确代理律师在代理委托人参加民事诉讼过程中的代理权限的法律文书。

44、法律意见书,是指律师应当事人的要求,针对某项非诉讼法律事务,根据掌握的事实和材料,运用法律进行阐述和分析,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后出具给当事人的书面意见。

45、律师见证书,是指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应当事人的要求,指派律师,依法对其亲眼所见或亲自审查的法律事件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并出具的一种文书。

46、收养协议书,是指收养人与送养人之间为确立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为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亲属关系而订立的书面协议。

47、书面遗嘱,是公民生前处分自己的财产或者其他事务,并于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这种法律行为,以文字形式加以确认的文书。

48、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方审理,并由第三方作出对争议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

49、仲裁文书,是仲裁法律关系主体在仲裁活动过程中依据我国《仲裁法》和仲裁规则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50、仲裁协议书,是各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

51、仲裁申请书,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以生了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根据双方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协议中所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要求该仲裁委员会通过仲裁解决纠纷的文书。

52、仲裁答辩书,是仲裁案件的被申请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针对申请人在仲裁申请书所提出的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理由所作出的书面答复与反驳。

53、仲裁调解书,是由仲裁庭制作的,记载当事人之间调解协议内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54、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认定的证据,对申请人提交仲裁的请求事项依法作出的予以支持或驳回,或者部分支持、部分驳回的书面决定。

55、公证文书,是国家公证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公证业务时所制作的各种具有国家证明效力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56、公证申请书,即当事人请求公证机关对一定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予以公证的申请文书。

57、合同公证书,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证明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村民、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经营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协议的证明文书。

58、继承公证书,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证明当事人根据我国继承法产生的继承法律关系的法律文书。

59、亲属关系公证书,是指申请人向公证机关请求确认其与关系人之间确实存在某种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书。其目的是确认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其发生的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合法性。

60、笔录,在法律活动中,凡是以实录的性质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均可被统称为笔录。

61、辩护,是被告人的一种诉讼权利,除本人可以辩护外,也可以委托律师或法律所允许的他人为自己辩护。

62、辩护词,是在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被告人的辩护人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当庭发表的系统性法庭发言。

63、代理词民事、行政案件的原被告、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以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原被告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庭审理阶段,为维护其所代表的一方的合法权益,发表的指控、答辩的系统发言。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或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

1、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包括(b)。

a.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诉讼文书

b.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

c.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民用法律文书

d.司法文书、民用法律文书、诉讼文书

2、依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法律文书可分为(a)。

a.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文书、律师实务文书、公证与仲裁文书

b.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

c.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

d.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表格式文书

3、为判决书确定统一格式和写作内容始自(d)。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法律文书的程式性主要表现在(b)。

a.材料客观化

b.结构固定化

c.制作合法化

d.用语成文化

5、法律文书在论述理由时的基本要求是(c)。

a.认定事实,以实为证 b.引证法律,明确具体

c.分析事理,以法为据 d.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6、法律文书从结构上划分通常可分为以下三部分(c)。

a.标题、正文、尾部 b.首部、事实和理由、结尾 c.首部、正文、尾部 d.标题、事实和理由、结尾

7、通缉令属于侦查文书中的(a)文书。a.立案、破案类 b.强制措施类 c.侦查措施类 d.侦查终结类

8、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b)审查批准立案的法律文书。a.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报请本部门领导 b.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下级公安机关报请上级公安机关 d.公安机关报请人民检察院

9、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是(c)。

a.立案的事实依据

b.立案的法律依据

c.立案的理由

d.侦查计划

10、取保候审决定书属于侦查文书中的(d)文书。

a.立案、破案类

b.强制措施类

c.侦查取证类

d.侦查终结类

11、呈请拘留报告书应当送达(b)。

a.公安机关负责人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人民法院院长

12、呈请拘留报告书的性质和特点表现为(b)。

a.是公安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

b.是签发拘留证的依据

c.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方能发生法律竞争力 d.属于刑事诉讼文

13、律师记录询问证人谈话内容的文书,在表达上属于法律文书中的(a)。

a.笔录式 b.文字叙述式 c.表格式 d.填空式

14、呈请拘传报告书的首部不仅要写明被拘传人的基本情况,还要写明被拘传人的(d)。

a.主要学历 b.犯罪经历 c.犯罪经过 d.主要简历

15、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有(c)。

a.批准逮捕

b.不准逮捕

c.撤销案件

d.退回补充侦查

16、起诉意见书叙述事实的开头语是(c)。

a.经依法侦查预审证实

b.经依法侦查终结 c.经依法侦查查明

d.经依法侦查终结证实

17.起诉意见书的首部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c)。a.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b.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c.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d.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的犯罪事实如下

18、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像是(b)。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刑事案件被害人

d.犯罪嫌疑人

19、人民检察院的立案决定书是在办理(c)时制作的文书。

a.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b.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

c.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d.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移交起诉 20、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c)文书。

a.文字叙述式

b.表格式

c.填空式

d.笔录式

21、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c)。

a.批准逮捕决定书

b.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c.逮捕决定书 d.决定逮捕通知书

22、起诉书的功能有(c)。

a.是确认侦查活动终结、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

b.表明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c.是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的依据

d.是代表国家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件

23、起诉书编号的内容依序是(c)。

a.、院名、文书性质、顺序号

b.、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

c.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

d.院名、文书性质、年席、顺序号

24、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c)。

a.被告人

b.犯罪嫌疑人

c.被不起诉人

d.不起诉人

25、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送达(b)。

a.同级人民法院

b.上一级人民法院

c.下一级人民法院

d.同级和上一级人民法院

26、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d)中的错误。

a.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b.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c.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d.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27、人民检察院针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由(d)提出。a.同级人民检察院 b.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c.省一级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28、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3年第35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c)。

a.京西刑初字(2003)第35号

b.西刑初字(2003)第35号

c.(2003)京西刑初字第35号

d.(2003)西刑初字第35号

29、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c)。

a.被告人

b.公诉机关

c.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d.辩护人

30、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d)。

a.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天起10内,向本院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份

b.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c.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d.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31、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一段文字,应当是该判决的(a)。

a.理由 b.事实 c.依据 d.结果

32、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在(d)的情况下,应当制作刑事判决书。

a.原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没有错误,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决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b.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发回重审

c.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查清事实后予以改判

d.原判决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决定改判

33、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作出部分改判结果时,其判决主文应当依次写明(c)。

a.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维持的内容

b.撤销的内容、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c.维持的内容、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d.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撤销的内容

34、第二审维持原判用的刑事裁定书的裁定结果应当表述为(d)。

a.维持原判

b.维持原判,驳回上诉(抗诉)

c.驳回上诉(抗诉)

d.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35、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编号由(a)组成。

a.、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顺序号

b.、制作法院、审理程序、案件性质、顺序号

c.制作法院、审理程序、案件性质、、顺序号

d.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顺序号

36、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应当制作的文书的名称是(b)。

a.民事判决书

b.第二审民事判决书 c.民事裁定书

d.民事决定书

37、第一审民事调解书在(d)后发生法律效力。

a.审判人员签署 b.人民法院打印 c.人民法院送达 d.双方当事人签收

38、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的区别表现在()不同。

a.体现的意志

b.适用的条件

c.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

d.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

39、“如不服本判决,可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这一段交待上诉事项的行文是(d)中的规范用语。

a.刑事判决书

b.民事判决书

c.行政判决书

d.民事裁定书 40、提请减刑建议书应当送达(c)。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监狱管理部门)

41、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处理意见书属于(b)制作的法律文书。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监狱

42、服刑罪犯被假释时,应当制作的鉴定性文书是(c)。

a.罪犯评审鉴定表 b.罪犯奖惩审批表 c.罪犯出监鉴定表 d.释放证明书

43、民事答辩状的制作主体是(b)。a.原告(上诉人)

b.被告(被告人)

c.上诉人

d.被上诉人

44、反诉状的制作主体是(b)。

a.民事案件原告

b.民事案件被告

c.刑事案件自诉人

d.自诉案件被告人

45、刑事自诉状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依次是(c)。

a.案由和诉讼请求

b.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的名称与来源

c.当事人基本情况 d.事实与理由

46、刑事上诉状的制作主体有(d)。

a.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b.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c.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经被告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

47、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人认为自诉人的指控颠倒黑白,因而就同样事实指控自诉人的书状称为(c)。

a.刑事自诉状

b.刑事答辩状

c.反诉状

d.刑事申诉状

48、行政起诉状中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c)。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49、仲裁协议书所载明的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b)。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选定的仲裁员

c.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d.仲裁事项 50、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书的送达对象是(a)。

a.上一级仲裁委员会

b.人民检察院

c.基层人民法院

d.中级人民法院

51、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向周围群众询问、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时所制作的笔录文书称为(c)。

a.现场勘查笔录

b.讯问笔录

c.调查笔录

d.询问笔录

52、监狱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是(b)。

a.监狱起诉意见书 b.保外就医审批表 c.提请减刑意见书 d.释放证明书

53、公证书的签属人员应写(d)。

a.助理公证员 b.副主任公证员 c.主任公证员 d.公证员

54、人民法院制作的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理由部分在引用法律时,应当(c)。

a.只引用实体法 b.先引用实体法,后引用程序法 c.先引用程序法,后引用实体法 d.只引用程序法

55、笔录忠实地记载了诉讼和非诉讼活动的实际情况,在写作上第一位的要求是(b)。

a.制作合法有据 b.内容真实、完整 c.书写工整、全面 d.文字简练、突出 56.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是(a)。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公民 c.法人 d.社会组织

57.下列选项中应包括在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的正文之中的是(b)。

a.案号 b.判决结果 c.审判方式 d.交代有关事项 58.不起诉决定书对当事人应当使用的规范称呼是(d)。

a.被告人 b.罪犯 c.犯罪嫌疑人 d.被不起诉人

三、简答题

1、简述法律文书的概念、种类及其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的联系与区别。

答: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的类别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

(1)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2)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3)依文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等。

联系和区别:一是司法文书这一名称,这一文书述语是我们以前曾经长期使用过的,并以它作为我们这一教材的总称。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文书,应该是指导司法机关处理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而不应包括公证文书和仲裁文书,更不包括民用的法律文书。因为公证文书一般不具有处置性,而只具有法定的证明力;仲裁文书虽具有裁处作用,但是它又要受到当事人原有协议的制约,它的约束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这两部公文书与司法文书的作用和效力,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这部分文书在启动和推进法律活动中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独立于司法文书之外的民用法律文书。二是诉讼文书这一名称,它 10 也是某些司法机关经常使用的一个文书述语。顾名思义,诉讼文书应该是专指涉及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既包括司法文书,也包括涉及诉讼的民用法律文书,如案件当事人自书或律师代书的各类诉状等法律文书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而民用法律文书中的非诉讼文书以及公证文书、仲裁文书等自然应该排除在诉讼文书这外。总之,学生在了解法律文书这一概念内涵的同时,也应了解法律文书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这两个与法律文书相关名称间的交叉或包容的错综关系。

2、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法律文书的特点:1)主旨的鲜明性。2)材料的客观性。3)内容的法定性。4)形式的程式性。5)解释的单一性。6)使用的实效性。

3、简述法律文书的主要作用。

答:主要作用: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2)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3)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裁体;4)考核法律人才的重要内容;5)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

4、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答: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要求写明的事实要素,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关刑事案件的案情叙述;另一类是有关民事、行政类案件的案情叙述(包括大量的非诉讼案件的事实叙述)。前者要求写明作案(指构成的犯罪事实)的时间、地点、作案人和被告人,作案的目的、动机、情节、手段,造成的后果、作案人的态度以及证据等。后者围绕着当事人各方的纠纷事实来记叙,包括纠纷的内容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纠纷的发展过程(起因、过程、结局),各方的争执意见以及证据。

5、法律文书应从哪些方面阐述理由?

答:理由是法律文书的灵魂,也是主旨的集中体现。叙写法律文书阐述理由时,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具体要求:(1)依法制作,突出主旨;(2)遵循格式,事项规范;(3)综合表达,叙议这主;(4)写清事实,掌握要领;(5)分析事理,以法为据;(6)说明情况,乘法明晰;(7)语方精确,朴实庄重;(8)行文章法,因文而异。

6、简述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公安机关内部审批案件使用的一种书面报告。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即成为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的依据。它的功能有两点:一是依法确认案件成立,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文字凭据;二是对侦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立案报告书对案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侦查计划,指导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7、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应写明哪些内容? 答:正文。写明:

(1)立案的事实依据。即已经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包括案件来源和报案人员简况、案件和侦查对象的情况。

(2)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即通过案情分析,阐明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以说明立案侦查的正确性、必要性,并为制作侦查计划打下基础。

11(3)侦查计划:侦查的方向和侦查的范围以及主要任务;查明案情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侦查的时间要求等等。

8、通缉令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有哪些?

答:正文。写明:简要案情;被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号码、体貌特征和携带物品;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联系人、联系电话;附项(被通缉人照片、指纹及社会关系)等。

9、简述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行使刑事诉讼权利的工具,具有要求人民检察院在法定的期限内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或者补充侦查的决定。

10、简述起诉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的法定文件,具有启动审查起诉的作用。本文书记载着公安机关对侦查终结案件的结论性意见,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并且体现了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11、起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哪些内容? 答:正文。写明:

(1)办案简况。写明:a、案由和案件来源。表述为“犯罪嫌疑人ⅹⅹⅹ涉嫌ⅹⅹ一案,由ⅹⅹⅹ举报(控告、移送等)至我局。”b、办案过程。写明受案、立案时间及犯罪嫌疑人归案情况。c、过渡性文字。写明“犯罪嫌疑人ⅹⅹⅹ涉嫌ⅹⅹ案,现已侦查终结。

(2)案件事实。以“经依法侦查查明:”为开头语,写明经侦查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包括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要素。常用叙事方法有时间顺序法、主次顺序法(突出主罪和突出主犯)、综合归纳法以及多种写法并用法。

⑶证据。以“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引出证据的列举;列举完后另起一段写明“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⑷有关量刑的犯罪情节。写明是否有累犯、立功、自首等从重、从轻、减轻情节。

⑸犯罪性质的认定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法律依据(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ⅹⅹⅹ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ⅹⅹ条第ⅹ款,涉嫌ⅹⅹ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之规定,现将此案移送审查起诉)。

12、简述要求复议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行使要求复议权的具体体现,对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制约作用,可以促使人民检察院正确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差错,确保办案质量。

13、检察机关的立案决定书有何功能?

答: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侦查的合法依据。决定立案后,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措施。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前最主要的法律文书之一。

14、简述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及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凭证,也是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依据。

15、简述起诉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对侦查机关来讲,起诉书是确认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对检察机关来讲,起诉书既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交付审判的文书,又是出庭支持公诉、发表公诉意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对审判机关来讲,起诉书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刑事审判活动,既是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判的凭据,又是法庭审理的基本范围;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来讲,起诉书既是告知已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通知,又是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书。

16、写作起诉书的理由时应阐明哪些内容?

答:起诉的理由和根据。首先,概括阐明被告人行为的犯罪性质;其次,指出被告人行为触犯的刑法条款和构成的罪名;第三,说明被告人是否具有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和法律依据,依法提出量刑的倾向性意见;最后,写明起诉的法律依据与起诉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17、简述不起诉决定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凭据,具有终止本案刑事诉讼,免予追究被不起诉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效力。不起诉决定书一经送达,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应当立即释放。

18、简述公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

答:正文。依次写明:(1)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法律根据和在法庭上的身份、职责。

(2)对法庭调查结果的概括评述。(3)支持公诉的意见。(4)结论(对被告人依法定罪量刑的意见)。

19、简述刑事抗诉书的概念和种类。

答: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刑事抗诉书是检察机关行使审判监督职权的重要工具,是引起人民法院第二审或再审的法定文书之一。抗诉书对于纠正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民事(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的规定,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重审予以纠正时所制作的文书。

民事(行政)抗诉书,既是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进行再审的有效依据,也是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定手段。

21、简述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答: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对于及时有效地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维护公民的正当合法权利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种类较多,其中以公诉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最为典型。

22、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包括哪些内容?

答:首部。写明:

(1)法院名称(基层人民法院应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涉外案件,各级法院应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和文书名称(刑事判决书),应分行居中书写。

(2)案号。依次由立案、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代字、顺序号组成,即“(××××)×刑初字第×号”。

(3)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

(4)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现在何处)。

(5)辩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与被告人的关系)。

(6)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人民检察院以×检×诉〔××××〕××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罪,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者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对于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在“受理了本案”一句之后增写以下内容:“本院于××××年××月××日作(××××)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被告人×××提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法院二审后,于××××年××月××日作出(××××)×刑终字第×号刑事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23、第一审刑事裁判书在叙写案情事实方面应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答:事实和证据。依次写明:

①控辩主张:“×××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辩称……。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

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经审理查明,„„”。

24、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理由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答:判决理由:以“本院认为,……”开头,依次写明:

①行为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②触犯的《刑法》条款及构成的罪名;

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的表态;

④对被告人的辩解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的表态;

⑤判决的法律依据:“依照„„(判决的法律依据)的规定,判决如下”。

25、简述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特点。

答: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作出改判决定的文书,而且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26、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答:正文。写明:(1)事实和证据: a.控辩主张; b.“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2)判决理由。

(3)判决主文:a. 全部改判的,写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

二、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改判的具体内容)。”

b.部分改判的,写为:

一、维持×××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维持部分的内容);

二、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撤销部分的内容);

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部分改判的具体内容)。”

3.尾部。写明“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并由审判长、审判员署名,注明判决时间等。

27、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主文应当如何表述? 答:判决主文:

a. 全部改判的,写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

二、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改判的具体内容)。”

b.部分改判的,写为:

一、维持×××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维持部分的内容);

二、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撤销部分的内容);

28、试举出三种常用的刑事裁定书。

答:1)驳回自诉用刑事裁定书;2)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用刑事裁定书;3)终止审理用刑事裁定书。

29、简述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它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 首部。应依次写明:

(1)标题。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应居中分两行书写。

(2)案号。由、制作法院、案件性质、一审程序代字、案件序号构成,即(××××)×民初字第××号。

(3)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依次写明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或者当事人单位或字号的全称和住所地、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姓名、性别和职务。诉讼代理人及其基本情况。

(4)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原告×××与被告×××(案由)一案,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正文。写明:

(1)事实。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原告×××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被告×××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第三人×××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经审理查明……。”

(2)理由。写明:“本院认为,……(判决的理由)。依照……(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3)判决结果。

3.尾部。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事项(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签署,注明判决日期,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0、在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如何写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答: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依次写明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或者当事人单位或字号的全称和住所地、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姓名、性别和职务。诉讼代理人及其基本情况。

31、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答:正文。写明:

(1)事实。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原告×××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被告×××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第三人×××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经审理查明……。”

(2)理由。写明:“本院认为,……(判决的理由)。依照……(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3)判决结果。

32、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事项的规范写法是怎样的?

答: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 首部。应依次写明:

(1)标题。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应居中分两行书写。

(2)案号。由、制作法院、案件性质、一审程序代字、案件序号构成,即(××××)×民初字第××号。

(3)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依次写明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或者当事人单位或字号的全称和住所地、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姓名、性别和职务。诉讼代理人及其基本情况。

(4)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原告×××与被告×××(案由)一案,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正文。写明:

(1)事实。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原告×××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被告×××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第三人×××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经审理查明……。”

(2)理由。写明:“本院认为,……(判决的理由)。依照……(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3)判决结果。

3.尾部。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事项(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签署,注明判决日期,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3、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有何区别?

答: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同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文书范畴,但二者也有区别:

第一,适用的条件不同。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自愿、合法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而予以认可时适用的法律文书。民事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经过审理,就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第二,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着重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民事判决书主要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的国家审判的权力。

第三,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不同。民事调解书的格式较为简单;内容扼要;民事判决书的格式较为复杂、且内容详实。

第四,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当事人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超过了法定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上诉的,才发生法律效力。

34、民事调解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正文。写明:

(1)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案件事实。

(2)协议内容。以“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开头,然后分项写明具体协议内容。

(3)协议确认。写明“上述协议,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或者“上述协议,不违背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35、简述民事裁定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答: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行使审判权,就解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民事裁定书适用的范围主要有:不予受理起诉;对管辖权提出异议;驳回起诉;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解除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按撤诉处理;中止或终结诉讼;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等。

36、简述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法规,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制作主体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实质性的问题,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是否合法、正确作出公正判断的判决。如果是解决审理过程中的某些程序问题,则只能使用行政裁定书,不能使用行政判决书。

37、如何叙写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事实?

答:依次写明:

(1)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内容及其事实与证据;

(2)诉辩主张;

(3)庭审质证、认证的情况;(4)庭审认定的事实;

(5)庭审辩论情况;

(6)判决理由:

a.论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正确引用法律根据。

(7)判决结果:

38、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哪几种?

答:判决结果:

第一,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表述为:

“维持被告×××(行政主体名称)××××年××月××日作出的(××××)×××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表述为:

一、撤销被告×××(行政主体名称)××××年××月××日作出的(××××)×××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二、……(写明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如果不需要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此项不写。)”

第三,部分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表述为:

一、维持被告×××(行政主体名称)××××年××月××日作出的(××××)×××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第×项,即……(写明维持的具体内容);

二、撤销被告×××(行政主体名称)××××年××月××日作出的(××××)×××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第×项,即……(写明撤销的具体内容);

三、……(针对撤销部分,写明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如果不需要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此项不写)。”

第四,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表述为: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五,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表述为:

“被告×××(行政主体名称)的行为合法。”或“被告×××(行政主体名称)的行为违法。”

第六,判决变更行政处罚的,表述为:

“变更被告×××(行政主体名称)××××年××月××日作出的(××××)××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改为……(写明变更后的处罚内容)。”

第七,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的,表述为:

“责成被告×××(行政主体名称)„„(写明被告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的内容和期限)。”

39、提请减刑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几部分内容?

答:正文。写明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减刑的理由;减刑的法律依据及监狱的意见。40、提请假释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几部分内容?

答:正文。写明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假释的理由;假释的法律依据及监狱的意见。

41、监狱起诉意见书与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有何区别?

答:主要是:1)文书制作的法律根据不同。监狱起诉意见书制作的法律根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21条第1款,而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制作的法律根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9条。

2)文书适用的范围不同。监狱起诉意见书,只适用罪犯在服刑期间又重新犯罪或者发现了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而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适用范围具有广泛性,社会上发生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各类刑事案件一般均适用。

3)要求起诉的对象不同。监狱要求起诉的对象是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文书中称为“罪犯”;公安机关要求起诉的对象一般属于社会上的自由人,在文书中称为“犯罪嫌疑人”。两种文书要求起诉的对象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

4)制作的主体不同,署名不同。一为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狱,一为公安机关。监狱起诉意见书,最后只加盖公章,不加盖负责人的印章;而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则由公安局长盖章,并在其下加盖公章。

42、简述民事、行政起诉状的概念和功能。

答:民事、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民事、行政起诉状既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行政案件的依据,也是原告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

43、民事、行政起诉状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答:正文。依次写明:(1)诉讼请求。即诉请人民法院解决的具体问题。

(2)事实与理由。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写明原、被告民事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以及发生权益争议的 时间、地点、原因、经过、情节和结果等。行政起诉装中,应当写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事实经过、原因及其结果。理由阐述应当依事论理、依法论理,现事实及诉讼请示相一致

(3)证据。证据应当真实、可靠,并注明其来源(证人证言应写明证人姓名及住址)。

44、简述刑事自诉状的概念和功能。

答:刑事自诉状,是指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刑事自诉状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主要依据。

45、刑事自诉状正文部分的写作内容是什么?

答:正文。依次写明:(1)案由和诉讼请求。控告的罪名和要求人民法院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请求。(2)事实与理由。应当首先写明被告人犯罪的具体事实,然后以事实为基础、以有关法律规定为依据阐明起诉理由。

(3)证人姓名和住址,其他证据的名称与来源。

46、简述答辩状的概念和功能。

答:答辩状,是指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或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行政起诉状、刑事自诉状或民事、行政、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自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答辩状就是被告行使答辩权的有效工具,有助于人民法院全面了解案情,并作出公正裁决。

47、简述上诉状的概念、功能及其写作内容。

答:上诉状,是指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请求重新审理的诉讼文书。

上诉状是当事人行使上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工具,也是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进行全面审查,经过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判的依据。

48、如何阐述上诉理由?

答:阐述上诉理由应当注意突出重点,抓住要害。无论是民事上诉状、行政上诉状,还是刑事上诉状,一般主要从下述凡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针对原审认定事实的错误进行论证。二是针对原审适用法律的错误进行论证。三是针对原审违反违反程序进行论证。总之,上诉理由是上诉状的关键内容,是论证上诉人的上诉请示的依据。上诉理由是否充分,关系到上诉目的能否达到。律师代书上诉状,应当根据本案导致原审裁判错误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予以反驳。

49、简述法律意见书的概念和作用。

答:法律意见书:是指律师应当事人的要求,针对某项非诉讼法律事务,根据掌握的事实和材料,运用法律进行阐述和分析,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后出具给当事人的书面意见。

法律意见书的作用是,就当事人的某些法律问题给予书面解答,为当事人确定行动提供法律依据。50、简述仲裁文书的概念和特点。

答:仲裁文书,是仲裁法律关系主体在仲裁活动过程中依据我国《仲裁法》和仲裁规则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仲裁文书是仲裁活动中具体适用法律的书面表现形式,是仲裁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一般都有保证仲裁程序顺利进行的凭证作用。仲裁文书的制作是以法律为依据的,对于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仲裁文书作为一种法律文书,具有以下特点: 1)仲裁文书的制作主体是仲裁机构和仲裁当事人; 2)仲裁文书的制作必须符合法律和仲裁规则的规定; 3)仲裁文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51、简述仲裁协议书的概念、结构和写作内容。

答:仲裁协议书的概念、结构和写作内容

仲裁协议书,是各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

仲裁协议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首部。写明文书名称、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正文。写明仲裁协议的内容: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3.尾部。由当事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写明签订的日期和地点。

52、简述公证文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公证文书,是国家公证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公证业务时所制作的各种具有国家证明效力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公证书所证明的是一种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因此,它所证明的内容:第一,必须是客观事实;第二,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有的还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它在一定范围一定意义上说和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具有同等效力。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和第二百一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凡是经过公证证明的事项,在诉讼中,除有相反证据可以推翻的以外,人民法院都应直接作为证据采用或交付

电大基础会计期末考试篇四

三、简答题

1、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市场观念与传统观念有何不同?答:以销售为中心的推销观念产生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及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数量增加,许多商品供过于求,竞争加剧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的背景下,许多企业急于将产品卖出去而以强化或高压推销的手段来销售那些积压和销售不畅的背景。

市场营销观念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继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消费需求的变化也越来越快,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观念。

现代市场观念与传统观念的区别在于:(1)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不同。旧观念下企业以产品为出发点,新观念下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2)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旧观念下企业主要用各种推销方式推销制成的产品,新观念下则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利用整体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3)营销活动的着眼点不同。旧观念下企业的目光短浅,偏向于计较每一项或短期交易的盈亏和利润的大小,而新观念下企业除了考虑现实的消费者需要外,还考虑潜在的消费者的需要,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符合社会长远利益的同时,求得企业的长期利润。

2、简述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答: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以发展壮大为核心,经常开发新产品、新市场和老产品的新用途,扩大生产规模,产品销售量和利润增长超过市场平均速度,主要有(1)密集性增长策略:有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三个途径;(2)一体化增长策略:主要有前向、后向和水平一体化三种形式;(3)多角化增长策略:有同心、水平、复合多角化。

3、分析企业经济环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p51)个人收入包括哪几部分?各自的含义如何?答:经济环境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与收入、消费状况、消费者的储蓄和信贷、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其他行业状况、物质环境状况。

个人收入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的全部收入,包括(1)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扣除税款和非税性负担之后所得的余额;(2)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收入。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当中有相当部分要用于维持个人与家庭生存不可缺少的费用,如房租、水电、食物、燃料、,衣着等各项开支。用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这部分必要的支出,就是可以任意支配的收入。个人可任意支配的收入是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研究营销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

4、企业面对环境威胁的对策有哪些?答:企业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威胁的对策主要有:对抗策略、减轻策略、转移策略。

对抗策略(抗争策略)是企业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限制或扭转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发展。减轻策略(削弱策略)是企业力图通过改变自己的某些策略以降低环境变化威胁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程度。

转移策略(回避或转变策略)是企业通过改变自己受到威胁的主要产品的现有市场或将投资方向转移来避免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威胁。

5、什么是相关群体?(举例说明)相关群体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答:相关群体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的团体。分为参与群体和非参与群体。相关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向消费者展示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供人们选择。

(2)相关群体能够影响人们的态度,帮助消费者在社会群体中认识消费方面的“自我”。

(3)相关群体的“效仿”作用,使某群体内的人们消费行为趋于一致化。

(4)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或意见领导者)”,有时有难以估量的示范作用。16、简述市场领先者、挑战者、跟随者和补缺者的含义。答:市场领先者是指行业中在同类产品的市场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是行业的“标尺”,在产品开发、价格变动、促销等方面处于领先主导作用。

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跟随者是指那些在市场上处于第二、第三甚至更低地位的企业。市场挑战者即在市场上居于次要地位,但不安于现状,向领先者挑战,争取取而代之的企业。市场跟随者是安于其次要地位,参与竞争但不扰乱市场局面,力争在“共处”的状态下求得尽可能多的利益的企业。它的首要思路是,发现和确定一个不致引起竞争性报复的跟随策略。

市场补缺者是指精心服务于总体市场中的某些细分市场,避开与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竞争,只通过发展独有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来寻找生存与发展空间(占据有利市场位置niche)的企业。

7、市场补缺者取胜的关键是什么?一个最佳的补缺基点应具备哪些特征?答:市场补缺者取胜的关键是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一个最佳的“补缺基点”应具有以下特征:⑴有足够的市场潜量和购买力;⑵利润有增长的潜力;⑶对主要竞争者不具有吸引力;⑷企业具有占据该补缺基点所必要的资源和能力;⑸企业已有的信誉足以对抗竞争者。

8、细分消费者市场的标准是什么?(要能够就不同产品提出不同的细分标准)(p132)答:细分消费者市场的标准有:地理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心理因素、购买行为。

9、三种目标市场策略的概念、优缺点。答:可供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策略有(1)无选择(差异)性市场策略:以整个市场为目标市场,用一种商品和一套营销方案吸引所有的消费者(注重需求共性)。消费者都需要且无差异(同质市场),大量生产成本小,销售费用小,可强化品牌形象。但忽略了差异,潜在失去顾客的危险,竞争激烈。适宜有广泛需求,可大批量生产的同质市场产品。(2)选择(差异)性市场策略:以整个市场为目标市场,企业针对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分别为之设计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方案,满足各个细分市场上不同的需要。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但营销成本上升。实力较强企业适于。(3)集中(密集)性市场策略:集中力量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服务。专业化经营,深入研究和满足多样化需求,节约了成本,但经营风险增大。新产品进入市场时宜采用无选择和集中性市场策略。

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策略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企业根据以下有关限制因素进行目标市场策略的合理选择(1)企业实力:大型实力企业适于采用面向整体市场的无选择和选择性市场策略,而中小企业适合采用集中(密集)性市场策略。(2)产品的自然属性:属性稳定的产品(粮食、钢铁、汽油)适宜采用无选择性市场策略;特性变化快的产品(服装、家具、电器)适宜采用选择性或集中性策略。(3)市场差异性大小:“同质市场” 宜采用无选择性市场策略;“异质市场” 宜采用选择性或集中性策略。(4)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新产品在介绍期和成长期宜采用无选择性或集中性策略;成熟期宜采用选择性或集中性策略。(5)竞争对手状况:区别竞争对手,反其道而行之。

10、简述市场定位的程序与策略。(假如你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职员,正为一家食品公司做咨询,该厂生产一种中等档次的方便面,口感好,价格适中。你认为该厂的目标市场在哪里?如何为该产品进行市场定位?)(p140)答:市场定位是针对竞争对手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位置,据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产品某一属性和特征的重视程度,为产品设计和塑造一定的个性或形象,并通过一系列营销努力把这种个性或形象强有力地传达给顾客,从而确定该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同仁堂以百年老店、货真价实驰名中外。完整的定位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

(1)调查了解竞争者为自己的产品设计的形象和该产品在市场上实际所处位置(2)调查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产品哪一属性和特征最重视极其评价标准、了解途径(3)在开发产品中据前两项信息为产品设计和塑造某种个性或形象(4)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组合)把这种个性或形象强有力地传达给顾客。市场定位策略一般有(1)避强定位策略;(2)迎头定位策略。

对于中等档次方便面的目标市场,一般应在学生和工薪阶层的群体中寻找(由于本题资料不够充分,不要求学生回答的十分具体,只要思路正确即可)。关于市场定位,从步骤和策略两个方面回答即可。只要其论述清晰合理,体现出以下所归纳的课程中所学的基本原理。

11、产品的整体概念五个层次的内容是什么?答:现代营销理论认为,产品应当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任何产品,都应包含着以下5个层次:(1)核心利益。这是最基本的层次,即顾客真正需要的基本服务或利益;(2)形式产品。这是产品的基础。指产品的有形部分,也叫有形产品,实体产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3)期望产品。即购买产品时通常希望和默认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4)延伸产品。也叫附加产品、引伸产品。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5)潜在产品。即具有变化与改进潜质的产品部分。

12、产品组合策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产品组合策略是制定其他各项决策的基础。企业必须对制造或经营的全部产品(线)做出正确的结构决策,使企业的产品组合独具特色,并通过不断调整保持最佳状态。产品组合调整策略一般有以下类别:(1)扩充产品组合策略。即开拓产品组合的广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实行更多品类或品种的生产或经营;(2)缩减产品组合策略。即削减产品线或产品项目,实行更少品类、更专业化的经营。以利于企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营销方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3)产品线延伸策略。是指全部或部分的改变原有产品的市场定位。

13、企业的品牌策略有哪些?答:企业的品牌策略有:有品牌与无品牌策略;制造品牌与销售品牌策略;家族品牌策略;单一品牌和等级品牌策略;更新品牌与推进品牌策略。

14、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适宜的营销策略。答:产品处于试销期的特点:(1)生产不稳定,生产的批量较小;(2)成本较高,企业利润少(甚至亏损);

(3)消费者对产品尚未接受,销量增长缓慢;(4)产品品种少;(5)市场竞争少。产品处于试销期的策略:(快)(1)大做广告,扩大宣传,建立产品信誉;(2)利用品牌延伸法,发展新产品;(3)采取试用法,推广新产品;(4)刺激中间商积极推销。

产品处于畅销期的特点:(1)大批量生产,成本降低,利润迅速增加;(2)销量上升较快;(3)竞争者开始介入。产品处于畅销期的策略:(好)(1)扩充目标市场,积极开拓新的细分市场;(2)广告宣传的重点转向厂牌、商标,建立产品信誉;(3)增加新的分销渠道或加强分销渠道。

产品处于饱和期的特点:(1)购买者一般较多;(2)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3)销售数量相对稳定;(4)成本低,产量大;(5)竞争加剧。产品处于饱和期的策略:(改)

(1)稳定目标市场,保持原有消费者;(2)增加产品系列,扩大目标市场;(3)重点宣传企业的信誉。

产品处于滞销期的特点:产品的销量和利润锐减,产品价格显著下降。产品处于滞销期的策略:(转)撤、转、攻。

15、简述开发新产品的程序。答:新产品开发要有严密的组织和管理及系统的科学的程序:(1)提出目标,搜集构想;(2)评核与筛选;(3)营业分析;(4)新产品实体开发;(5)新产品的试制与试验;(6)新产品的商品化。

16、撇脂定价策略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答:撇取(速取或高额)定价策略的条件(1)新产品比现有产品优点更显著(2)产品初上市阶段,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或早期购买者对价格反应不敏感(3)仿制品少。优点是能主动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缺点是得不到消费者和中间商的认可,易吸引竞争者。

17、相关产品定价策略的主要内容。答:相关产品是指在最终用途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等方面有关联性的产品(1)互补商品价格策略:把价值高而购买频率小的主件价格定得低些,而对与之配套使用的价值低而购买频率高的易耗品价格定得高些。刀架与刀片,汽车与零配件,饮料生产线与浓缩液。(2)替代商品价格策略:提高热销产品价格,降低趋冷替代品价格。

18、说明各类型购买行为的特点,并分析对各类购买行为企业应当采取的营销策略?答:按照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复杂程度(花费的时间多少和谨慎程度)和产品本身的差别性大小分类:(1)经常性购买(惯例化反应行为):是简单、需多次购买的行为,企业除了研究消费者的爱好外,注意保证商品质量、存货率和价格的稳定,还要通过广告、促销吸引消费者;(2)选择性购买(有限解决问题):消费者对产品有少量不完整信息,但有风险感,企业应该通过广告和促销适时传达新品牌信息;(3)探究性购买(广泛解决问题):消费者对所需商品(价格高)一无所知,既不了解性能、牌号、特点,又不清楚选择标准和使用养护方法。企业要找出并针对潜在消费者介绍本企业商品知识及特点,是消费者建立具体牌号商品的信心。

19、消费者购后评价的意义及企业在这个阶段的营销策略。答:消费者购买商品后,购买的决策过程还在继续,即他要评价已购买的商品。企业营销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它关系到产品今后的市场和企业的信誉。企业营销应密切注意消费者购后感受,并采取适当措施,消除不满,提高满意度。如经常征求顾客意见,加强售后服务和保证,改进市场营销工作,力求使消费者的不满降到最低。

20、比较尾数定价策略和整数定价策略的不同功用?答:尾数定价策略和整数定价策略都属于心理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是据“缺额原则”即针对消费者对一般商品求便宜、怕上当的心理,尽可能在价格数字上不进位,使其价格的尾数为零头,以使消费者产生价格低廉和卖者计算精确、价格公道的感觉。适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选择较多的商品。

整数(声望)定价策略是企业在消费者购买比较注重心理需要满足的商品时,把商品的价格定为整数,给购买者以心理上(提高商品的身份、便于结算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满足。适于名牌、名店及需求价格弹性不高的商品。

21、简述企业如何根据有关影响因素为其产品选择适宜的分销渠道?答:要确认企业内外部限制条件为其产品选择适宜的分销渠道(长短宽窄):(1)产品条件(价值、时尚、使用和经济生命寿命、体积重量、技术服务、用途、季节性)。(2)市场条件(目标客户类型和分布、潜在顾客的数量、购买数量、竞争状况)。(3)企业自身条件(规模和实力、地位和声誉、经营管理能力、控制渠道的要求)。另外考虑消费者购买不同产品时接近渠道的习惯,企业产品组合、市场营销组合。如统一低价渗透策略,以快制胜的产品策略等对渠道决策提出要求。

22、选择中间商数目的三种形式。答:中间商数目选择有三种形式:普遍性(密集性)销售(针对价格低廉无差异性的日用消费品和标准件,人们要求购买方便);选择性销售(特约经销等适于选择性较强、专用性较强的零配件和技术服务要求高的产品);独家销售(新产品、名牌产品、特殊性能和用途的产品)。

23、网络营销主要有哪些职能?答:网络营销的职能有:信息收集、发布、销售促进、销售渠道、顾客服务与顾客关系、网址推广。

24、什么是促销组合?企业促销的几种主要方式的优势及其适用条件?确定企业促销组合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答:促销(销售促进)是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将产品或劳务的信息传递给目标顾客,从而引起兴趣,促进购买,实现企业产品销售的一系列活动。其本质是信息沟通。促销组合(促进销售组合、营销信息沟通组合)就是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营销目标,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种促销方式进行选择、编配和运用,使企业的全部促销活动互相配合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果以顺利实现促销目标。企业促销组合的主要方式有

(1)广告(单向沟通):公共性(大众传播行为,传播范围广),渗透性(可反复运用),放大性,非人员性。(2)人员推销(双向沟通):与公众群体面对面,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培训人员费用大,直接反映,不适于广泛的分散的销售活动。

(3)公共关系(单向沟通为主):可信度高、没有防卫、新奇。

(4)销售促进(单向沟通为主):各种鼓励、试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短期刺激。能引起注意、提供诱因、强化刺激。(5)直接营销(邮寄、电话、传真、电子邮箱、互联网)非公众性、定制性、及时性、交互反应。

确定组合时应考虑因素:产品类型与特点;推或拉的策略;现实和潜在顾客的状况;产品经济生命周期阶段。

25、企业进行有效沟通的步骤。答:企业进行沟通及制定促销组合时的步骤主要有:

(1)找出目标接收者;(2)确定沟通目标;(3)设计信息;(4)选择沟通渠道;(5)制定促销预算;(6)确定促销组合26、产品管理型组织和市场管理型组织各有什么优缺点?答:产品管理型组织是在一名总产品经理的领导下,按每类产品分别设一名产品线经理,在产品线经理之下再按每个品种分别设一名产品经理,负责各个具体产品。其优点是(1)产品经理能将产品营销组合的各要素较好地协调起来;(2)能及时对市场问题做出反应;(3)不重要产品不会忽视;(4)为培训年轻管理人员提供了机会。缺点是:(1)产品经理权力有限,易产生冲突;(2)产品经理在产品以外的业务不够熟悉;(3)所需费用较高;(4)品牌经理任期短影响产品长期优势的建立。

市场管理型组织由一个总市场经理管辖若干个细分市场经理,各市场经理负责自己所管辖市场发展的计划和长期计划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有利于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及顾客开展一体化的营销活动。缺点是权责不清和多头领导。

27、与实体产品相比,服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特性?答:与实体产品相比,服务的特性有:无形性(本质特征)、不可分离性、可变性、不可储存性。

28、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相比有什么特点?答:国际市场营销是国内营销的延伸和应用,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同国内营销的基本原理无多大差异,但有特殊性:(1)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要承担更多风险;(3)须考虑的因素的侧重点不同;(4)营销管理不同。

29、国际市场营销产品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各种策略的优缺点?答:产品策略是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中心环节,主要有:产品延伸策略、产品调整策略、产品创新策略。产品延伸策略(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名牌产品及能形成国际消费时尚潮流的产品)可获得规模效益和树立产品的国际市场统一形象,但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较差。产品调整策略能增加产品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但增加了成本费用。产品创新策略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对消费者吸引力大,但投资大、风险大。

1新产品开发程序包含以下六个阶段:

(1)、提出目标,搜集构想;(2)、评核与筛选;(3)、营业分析;(4)、新产品实体开发;(5)、新产品试制与试验;(6)、新产品的商品化。

2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定价方法。其主要的方法有两种:(1)、理解价值定价法;(2)、区分需求定价法。

3选择中间商数目的三种形式为:

第一,普遍性销售,又叫密集分销。这种策略适用于价格低廉、无差异性的日用消费品。第二,选择性销售。这种渠道策略大都适用于一些选择性较强的日用消费品和专用性较强的零配件以及技术服务要求较高的产品。

第三,独家销售,这种策略一般适用于新产品、名牌产品以及有某种特殊性能和用途的产品。

4、网络营销的职能有:

(1)、信息收集;(2)、信息发布;(3)、销售促进;(4)、销售渠道;(5)、顾客

服务与顾客关系;(6)、网址推广。

1、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及促销的步骤有:(1)、找出目标受众;(2)、决定沟通目标;(3)、设计沟通信息;(4)、选择沟通渠道;(5)、制定促销预算;(6)、决定促销组合。

2、计划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1)、管理者必须确定计划中的月份目标或季度目标,作为水准基点;(2)、建立反馈系统,监督营销计划的实施情况;

(3)、对计划实施中出现的严重偏差的原因作出判断;

(4)、采取修正措施,或是调整计划,使之与变化中的实际相适应,或是纠正计划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3、与实体产品相比,服务主要有四个特征:

(1)、无形性;(2)、不可分离性;(3)、可变性;(4)、来可储存性。

三、企业对付环境威胁的对策有三种:

①对抗策略。企业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限制或扭转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发展。②减轻策略。企业力图通过改变自己的某些策略,以降低环境变化威胁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程度。③转移策略。企业通过改变自己受到威胁的主要产品的现有市场或将投资方向转移来避免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威胁。

四(1)“5w1h”指:① “什么” what 了解消费者购买什么、了解什么。

② “谁”who既要了解消费产品的是哪些人,又要弄清购买行动中的“购买角色”。③“哪里” where 了解消费者在哪里购买,、在哪里使用。④“什么时候” when了解消费在具体的季节、时间甚至时点所发生的购买行为。

⑤“如何”how了解消费者怎样购买、喜欢什么样的促销方式,又要搞清楚消费者对所购买的商品如何使用。

⑥“为什么”why了解和探索消费者行为的动机或影响其他行为的因素。(2)①5w1h”是企业时常遇到的要解决的问题,前五个问题是消费者行为公开的一面,即购买行为的外部显露部分,企业的营销人员通常可以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获得较明确的答案,而第六个问题——为什么购买,却是隐蔽的、错综复杂的和难以捉摸的。②营销人员如果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各类购买者对不同形式的产品、服务、价格、促销方式的真实反应,就能够适当地诱发购买者的购买行为。这就需要营销人员在掌握有关购买者行为基础理论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搞清楚企业各种营销活动与购买者反应之间的关系。③“暗箱”理论的提出,使企业有可能了解消费者行为心理过程的隐蔽性。从而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电大基础会计期末考试篇五

《管理哲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两年制本科(专科起点)的必修课,课内学时72,4学分,开设一学期。主教材是《管理哲学新论》,杨伍栓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二、考试说明:考核范围:杨伍栓编写的《管理哲学新论》;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期末采用闭卷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成绩计核方法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填空题(10%)、选择题(10%)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30%)。

三、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每题1分,共10分)

1、管理哲学属于-------------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

3、经验管理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又从-----------------。

7、要成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

8、管理客体主要由-------、----------、-----------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重视人的--------------是管好人的关键。

(每空1分,共10分)

1、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三种类型。

2、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和-----------三个阶段组成的运动过程。

3、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4、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物关系、物人关系、---------------三个方面。

5、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6、管理的更深层的目的在于追求“----------------”的完美统一,这是实现管理价值目标的最高境界。

(每空1分,共10分)

1、克-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

2、“三分技术,―――――”正是对管理在企业运作中的地位的生动概括。

3、所谓“------------”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是指市场调节。

4、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是--------------的关系。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简单地说,义就是---------------,利就是----------------。

6、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效应。

7、东方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和----------------,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神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管理哲学的产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基础:()

a、经验管理,即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 b、古典管理理论c、“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e、马克思主义的管理理论

2、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良好的政治素质 b、具有专和博的知识素质 c、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d、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e、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4、在管理领域,影响较大的西方几种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有()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e、w理论

5、辨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

a、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b、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c、抽象和具体的方法d、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

e、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维方法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

a、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没有目标无法进行系统决策

b、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目标的优化

c、决策过程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最优,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优化过程

d、决策具有可行性e、决策具有随意性

2、决策的基本类型可分为()

a、根据决策的目标性质,决策可划分为定型化决策、非定型化决策和准定型化决策。

b、根据其重要程度,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和一般决策

c、按决策的目标要求,决策可划分为理想决策和满意决策

d、按决策的范围,可分为国际决策、国家决策、集团决策和个人决策

e、按决策结果可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风险型

3、组织中的矛盾关系包括()

a、个人和组织的矛盾关系b、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关系

c、集权和分权的矛盾关系d、稳定和变革的矛盾关系

e、“宽”与“严”的矛盾关系

4、协调的类型可分为()

a、制度性协调b、沟通性协调 c、利益性协调d、常规性协调e、临时性协调 5、广义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a、管理是面向集体的b、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

c、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指:()

a、教育b、科技c、管理d、计算机e、生物技术

2、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原则:()

a、生态持续b、经济持续c、社会持续d、文化持续e、文明持续

3、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

a、是否尽职尽责b、是否有利于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的目标

c、是否符合被管理者的需要d、是否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e、是否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4、城市土地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a、价值的密集性b、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c、城市土地利用具有固定性

d、城市土地在自然特性方面具有差异性e、城市土地在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

5、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有()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噪声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e、气候恶化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管理哲学:

2、管理主体:

3、管理客体:

4、定性思维方法: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决策

2、决策科学化

3、决策民主化

4、管理价值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伦理道德

2、“热岛”效应

3、生态平衡

4、城市化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

管理哲学和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哲学的特点?

管理哲学的作用?

5、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科学决策呢?

2、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3、计划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管理控制过程的辨证关系

5、管理价值的特点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

2、“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得的手”的辨证关系

3、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

4、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辨证关系

5、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辨证关系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试述哲学与经济管理的辨证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传统的发展观

3、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谈谈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谈谈平衡与不平衡的辨证关系

2、管理协调的原则

3、“真”“善”“美”的辨证统一是管理的价值目标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简述“儒”“墨”“道”“法”“兵”的管理哲学思想要点

2、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