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三星集团在中国发展现状分析(4篇)

三星集团在中国发展现状分析(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7:14:55
三星集团在中国发展现状分析(4篇)
时间:2024-03-20 17:14:55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星集团在中国发展现状分析篇一

摘要:城镇化对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所以中国城镇化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

关键字:城镇化

发展

金融业

一、城镇化的相关理念

城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城镇化,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三个方面互为制约,相互促进,紧密联系。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经济城镇化是基础,社会城镇化是表现。城镇化对我国当前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仅靠政府财力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通过分析金融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当前金融体系和金融体制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金融体系和金融体制的创新方式。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农业银行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党和国家赋予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重要使命。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概念和范畴,不仅仅涉及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到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改善,既关系到城镇土地等国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关系到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既涉及到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涉及到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这种特点带来了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经济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征:即不仅关系到第三产业,也关系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城镇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关系到城镇规划、投资、建设管理和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是加快工业化的必经之路,而且有利于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

我国城镇化蕴含着巨大内需空间,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能使大批农民进入城市,使其从较低水平的农民消费转变为较高水平的市民消费,从而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城市消费需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城镇化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带来城市产业升级、就业创业的需求,为扩大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二)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途径

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大减少农村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和城镇人口,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城镇化通过人口转移提高了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

(三)城镇化是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处于内陆的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有利于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发展

金融部门在农村的服务如果弱化,将使得小城镇和乡镇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主体,也会增加城镇化发展的难度。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应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商业化,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途径,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我们银行应该以中间业务的形式为城镇建设项目融资,如开发城建信贷理财产品。另外,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混合体,具有特殊性,具有较强的保值特性,是优质的抵押资产。银行开展土地储备贷款可以有效地为城市建设融集资金,我行还可以开发区别于城市的金融产品。根据生产周期、贷款用途、还款来源等,更加灵活地设定农村贷款放款期限和额度,确定合理的利率。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中出现的土地流转、林权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新问题,力争在信贷额度、抵押担保方式、贷款期限等政策上有新突破。

在金融服务方面,可根据城乡结合圈、农村发展圈不同的客户特征和业务结构,培育一支本乡本土的金融服务队伍,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实行“包村、包片、包户”服务。在农村大集镇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推行“一站式”服务,为农户提供存贷款、结算、中间业务、理财等系列金融产品。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应采取“程序化”准入授信的原则,把审查的重点放在“三农”授信产品运作 程序和要件上,实行产品综合动态评估,尽量简化对单笔信贷的手续审批程序。

金融业在支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中起着政策导向的作用。政府应当明确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以吸引金融资金流入农村城镇化地区和领域。金融监管机构通过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采用差别化的政策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将农村城镇化作为新业务的拓展领域并明确地将其列为信贷投放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开发方面;二是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涉农企业融资方面;三是地方政府合理规划的工业园区与商业园区开发方面。

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首先,金融机构应努力优化自身服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并针对创新型企业研究制定新的风险控制办法;其次,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降低创新型企业的经营风险,引导资金向创新型企业倾斜;最后,应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利用社会资金推动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并减少银行业的风险。创新银行业参与城镇化的融资模式。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现有融资模式隐藏着较大的风险。如资金使用的长期性和资金来源的短期性可能造成商业银行的资产错配;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长期贷款将面临着较大的利率风险。因此,银行应根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企业融资或项目融资方式发放贷款,或者购买流动性较强的融资债券,从而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

适当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城镇化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巨大,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也必不可少。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本等各类资金支持城镇化发展。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利用债市、股市等金融市场募集资金,加快城镇化进程。

建立健全支持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城镇化涉及基础设施、土地、规划、住房等多个方面。银行应制定与城镇化发展相匹配、发挥自身优势的特色发展战略,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实现业务和收益的平稳增长。同时,在商业银行授信及相关产品中充分考虑低碳和环保因素,促进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低碳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使得整个经济良性发展。

加大对城乡一体化中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城镇化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的 转变。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以工促农”战略,工业企业转型发展需要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另一方 面,在“以工促农”的带动下,农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又将促进对机械设备等资产投资的增加。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前期资本投入,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这需要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等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要加强咨询服务。

四、结论

金融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第一,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开始谋求更好地生活水平,为城镇化的产生提供必要条件。第二,金融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城镇化将失去发展的活力。而通过存款、贷款、证券等资金融通渠道,可将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基金,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星集团在中国发展现状分析篇二

台湾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对于台湾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国领导人,他们也都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想把台湾给统一,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可以在没有内忧的情况下想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但是不是有这么容易呢,当今在美国等国的干预下,收复台湾问题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对我国的和平发展也是一种严重的阻碍,在这篇论文当中,就以我的感想来谈谈我对“台湾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的看法!

首先就来看看台湾问题是个怎样的问题,它到底受哪些外部因素影响

长期以来,大陆始终坚持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绝对不容许外国势力指手划脚的原则。相信在今后,这样的原则也不会放弃。但是,大陆并不排斥与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中国统一。特别是在近些年来,中国日益重视利用国际力量反对台独,稳定两岸局势。于是,对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就有了需求,甚至带有紧迫性。

台湾问题是存在外部环境的影响的。在四个方面,外部环境的变迁深入影响台湾的未来走向。

第一个方面:中国的崛起,将会积累着引起台湾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的因素;首先影响的是中美关系,其次是与其他相关大国的关系,其三是引发地区局势的改观。影响具有有利的方面,但也有可能存在不利的因素。不利因素最主要的是容易产生所谓“中国威胁论”,激发大国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对两岸统一不利。

第二个方面:国际的变化,将会无可避免地影响台湾问题,使得台湾问题更趋国际化、复杂化。经济全球化有可能促使台湾与国际社会关系更加紧密。世界力量的多极化与多元化趋势,也使得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面临更多更大的制约。而主权理论与实践的变化趋势,也有可能成为台独势力的助力。

第三个方面:美国的变化,将会加大对台湾未来走向的影响力度。防止台海局势失控,是美国近期以来对台政策的阶段性目标;而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也使中美关系减少了台湾问题的敏感因素,显示了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也有合作的可能性。但是,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不会改变,美国必将立足更长远、更有效地干涉台湾问题。

第四个方面:日本的演变,将会给台湾问题带来更大的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日本未必愿意轻易地以中日关系破裂为代价来发展对台关系,但一定会在维持中日关系的框架下继续构筑日美共同干预台海体制以及推动对台政治与安全关系。日本对台政策可能有三种演变趋势:一,严格遵守中日原则。二,推动日台关系。三,坚持模糊战略。当前看来,日本对台政策正在向危险方面发展。

对于大陆来说,认识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因为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在今后大陆需要做到:一,认识清楚外部环境有利与不利的各种因素。二,采取有效对策,化不利为有利,减少障碍。三,把握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激烈变化的国际关系中,处理好台湾问题。

然而,台湾问题毕竟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大陆和台湾,尤其是取决于大陆的政策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动权,在两岸的手中,绝对不在外国势力的手中。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但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无论美国、日本、国际力量采取何种对台湾政策,最后都不得不要与中国崛起的形势及和平发展的策略作出妥协。

中国应该制定更加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统一战略,并使得二者具有良性的“必要的张力”和互动关系。

为什么台湾问题这么急需我们国家解决?它对我们国家的安全和平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这就是接下来也是我这篇论文主要讨论的(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点点看法)。

现阶段的中国正走向世界,无论是其海军建设、海上运输通道还是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台湾问题都是解决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台湾问题涉及美日的因素,一旦美军介入,日本作为美国的忠实的同盟者也自然牵涉其中,这无疑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一大挑战,稍微处理不慎将会葬送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故“平和统一台湾”将是中国政府的最优选择,但这不能离开武力统一的国家军力基础。除了台湾问题外,中国还面临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强国---印度的战略挑战,一旦顺利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增强国力,赢得国际声誉,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力量来发展对印关系,使中国真正崛起为区域性大国,也为营造出良好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奠定现实的基础。

台湾问题能否和平而有效地得到解决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国家安全上更是如此。具体表现为:(1)台湾问题若久拖不决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干扰。它会使目前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的中国耗费有限的资源分配,如军费开支等,牵制中国政府很大一部分的精力,不能倾全力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或者延缓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在周边环境上,由于美国因素和日本政府的介入,令本来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面临国际化的局面。同时,由于近年美国加强对台售武规模以及其扩大在东亚的军力存在,使东亚地区的安全环境逐渐恶化,台湾问题不确定性的发展趋势使中国传统的睦邻外交政策受到威胁,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3)台湾问题阻碍着中美两国的关系的良性发展。台湾问题曾两度使中美关系降至建交以来的最低点.台湾问题成为制约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现今最有可能导致中美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的焦点,中国由此不得不面临美国和日本的军事介入,国家的安全环境面临潜在的威胁。(4)台湾问题倘若不能成功解决会造成消极的连锁反应,导致中国国内其他安全问题的激化,如“疆独”势力、“藏独”势力也将借机发难。这种假设局面的出现将主要会由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处理不善,导致未能成功统一祖国,从而成为一个负面的示例,使中国政府的国内的安全环境逐步恶化,引起新一轮的分裂潮流,故台湾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的外部战略发展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内环境的稳定和安全。(5)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是关乎中国能否成功崛起的转折点,如能实现两岸的统一,中国的崛起将以加速度向前迈进,台湾的it技术、管理人才将能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中国的海军也将真正走向蓝海,不仅打破美国所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也把其对华的威慑性包围圈推到由马里亚纳—关岛—贝劳—澳大利亚—新西兰构成的“第二岛链”,中国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将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改善,同时也有效保证了自身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线路的安全。

如果台湾问题不能和平解决,台海爆发战争,首先受波及的是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国际间的金融业务交流也将受到大幅影响。由于出口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巨大份额,即使是国内市场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我国的经济总量仍将受影响而减少。战争需要大笔的经费支出,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在经济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国内市场将形成通货膨胀,股票,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挫。战争中将对原有的基础设施造成破坏。中国大陆及台湾岛内的资产难以避免的外流。

这里的关键是大陆发动进攻的隐蔽性和战争持续的时间的长短。如果中国大陆迅速的发动战争,那么则可以避免大量资产从大陆和岛内的转移和流失。

而战争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对经济的影响的决定性因素,短时间的战争时期内,国家所储存的战略物资仍可支持基本的国家经济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的破坏较小。而且短期内就结束战争有利于重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对重建有着极大的影响。短期的战争,对基础设施的破坏也小,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有资金的再投入,更需要时间的投入,损失越小,经济恢复的速度越快。如果战争时间被拖长,那么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最后就会在中短期内得不偿失。现今我国大陆对台湾仍我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政府仍然坚持和平统一的政策,应该是在博弈的结果上的正确选择。

说了这么多,也是感慨到现在台湾问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个多么严峻的问题,做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俊性,要坚决的支持党的正确的领导方针,时刻关注实时动态,要理清其中的来龙去脉,争取早日把台湾问题解决,这样我们国家才可以更加的强大,统一祖国,刻不容缓!阅读前注意:1 此文章是本人的"台湾问题评析”课作业,如果碰巧有人搜索到这里,请不要抄袭。2 此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或其他个人 3 如果你不赞成我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4如果此文引起臺灣朋友的反感,先說聲不好意思。如果 對政治不感興趣,可以不讀。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晚清以来的200年左右的衰落和缓慢发展阶段后,在新的世界秩序和形势下,终于有了再次崛起的机会和可能。这是我们的机遇,同时,和平发展也受到许多挑战,台湾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下面从台湾问题的影响,谈谈中国的和平发展。一,什么是和平发展

所谓“和平发展”(peaceful development),其实应该为“和平崛起”(peaceful rise).由于“崛起”这个词在对外宣传时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各个大国崛起时带来的战乱和纷争,所以改为了“和平发展”。根据官方的论述和相关的讨论,我认为,所谓和平发展,就是中国在经济上,经过50年左右的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2000到2020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政治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威信力明显增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教育科技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台湾的统一,实现自晚清以来国家的完全的、真正的统一。二,统一台湾对和平发展的必要性

为什么把台湾在国家的和平发展中看的这么重要呢?从世界地图上看,台湾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濒临日本,菲律宾,印尼等国,面向太平洋和南海,台湾海峡又是日本称之为石油“生命线”的中点和必经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而且,台湾被称为祖国的宝岛,岛内自然资源丰富,岛周围的近海又有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潜力(钓鱼岛就是一个明证,日本人需要的不是一个小岛,而是岛周围12海里的海权及其范围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另外,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强权国家就利用台湾问题胁制中国,外国的介入非常明显,对我国的核心利益和国家尊严构成极大的威胁和损害,而且还会继续下去。可以说,如果不解决台湾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即使其他所有指标都达到了,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更不能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统一台湾对和平发展的影响。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一统,对于本国和世界,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如下:

1、祖国统一必将激发国人乃至全球华人极大的民族自豪感,其产生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奋发精神不可估量,比10个神 5升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2、台湾对于中国的战略地位将得到积极的运用,既可阻挡外海敌人的来袭,又可捍卫南海的主权,雄鸡之脚从此站稳。

3、台湾岛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在大陆的支持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最简单的比如台湾的农产品能大量的零关税售往大陆,农民从此受益),台湾的许多产品都可以以大陆为腹地,得到更大的发展。台湾人民的福祉得到最大的保护和最好的扩展。

4、美国将失去了一枚遏制中国的至关重要的战略棋子,以台湾为中心的第一岛链会被彻底打破,中国大陆的安全隐患从此解除。中国在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乃至与全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处于更加主动和有利的地位(到那时就不会有每来个外宾都要先互相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样的事情了)。四,当前影响统一的现状

台湾方面,岛内民意与大陆认识日趋对立。李登辉、陈水扁这样的“民族败类”和“分裂分子”,他们的市场似乎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台湾政坛台湾本省人主政和台湾年轻人的“台湾意识”(姑且如此称呼)的形成,两岸对统一的认识很难有很大的共识。笔者曾经通过网络与一些台湾的年轻人交谈,其中的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被问及觉得自己是台湾人、中国人、日本人还是其他什么人得时候,对方很快就说是台湾人,问为什么,对方不能作答。也就是说,在大部分台湾年轻人的潜意识中,就觉得自己是台湾人,这种偏向独立的意识,再发展下去,非常危险。

大陆方面,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统一思想,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以期最后的统一。大陆民众对统一非常的渴望,非常希望看到两岸的统一和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大陆经济,政治和军事都朝着可喜的方向发展,统一国家的能力增强。五,最可能的统一方式―――武力统一

依照上面的论述,和平统一虽是众望所归,但是要在20年或50年内实现难度非常之大,虽然我们都不想看到,但是武力统一很可能会是最后的选择。而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辞去自己的军职前夕,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国要在2008年前解决台湾问题。或许此报道有误,即使是真,也不大可能。08奥运在即,奥运的准备工作紧张进行,在这个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动武。比较可能的是2020年到2050年左右,比如2030年,在中国大陆经济政治军事都发展到一个比较强盛的阶段,而台湾岛内的混乱局面最终不可收场时,中国大陆将使用武力统一台湾。六,武统对和平发展的影响。

在动武之前,中国将不得不继续现在的政策,并努力维持现状,以争取时间,达成其他的发展目标,先富国强兵。当时机成熟时,再使用军事手段。武统在短期内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国际影响,中国威胁论将达到最空前的程度,外国的制裁也随之而来,就像1949年朝鲜战争和1989的政治**那样,但是会比它们都更激烈。但是,世界事务不能没有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参与和支持(更何况时一个经济军事都很强大的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封锁和制裁后,世界的大门最终还是会向中国敞开,但是中国必须很好的运用外交手段,解决由统一带来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由之引起的冲突。这里,我再稍微谈一下武力统一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许多人都担心,对台使用武力,必将招致日本和美国等国的军事介入,从而使统一行动更加艰难,有人甚至说,统一后,中国大陆的经济会倒退几十年。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强大的军事行动确实需要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以及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考虑到到时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都达到了这个条件,所以,即使经济受到影响,也不会有太大的创伤。这就像美国打伊拉克,虽然战争费用巨大,但是美国经济不还是在增长吗?再者,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都挺过来了,这么一点小困难还对付不了?

发动统一战争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对外贸易因为战争导致沿海国防形势加强和外国封锁,会以有一定的减退。但是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仍会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而且,那是我们的西部地区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完全可以利用临近中西亚的口岸加强对外贸易。七,后统一时代中国的和平发展。

国家统一后,经过一定阶段的经济整合和重组,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会成为一个良性互补的统一经济体,技术科技交流加强,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必将带来台湾经济的新起飞和大陆经济的更迅速的发展。国际的经贸得到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对非洲和中南美洲(中南美的许多国家都是台湾的“邦交国”)的贸易得到更大的提升,促进中国和当地国家的和平和发展,增加在这些地区的支持度和影响力。政治上,中国在国际上显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国际威慑能力增强,对南海的领土主权也有望收回。军事上,我军经过实战的锻炼,战斗力更加增强,海军实力提升,成为可攻可守的强大海军。内政上,藏、疆等地的分裂、分离分子受到震慑,分裂活动会减少,国家的整体统一得到最大的巩固。当然,在这之后的中国和平发展仍然会有很多不利因素,毕竟,一个大国的发展和崛起,必将招致其他国家的恐惧和阻挠,千方百计的阻止或减缓中国的发展,但是相信我们的政府及其外交部门能过运用巧妙的外交手段等和平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为祖国广交朋友,为国家的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八总结

总上所述,台湾问题的解决,虽然会让和平发展在短期内遇到困难,但是,最终会促进和带动中国的和平发展,使国家真正的振兴、富强,使中国在胜利和光辉中崛起。我们期望着这一天的到来,我们也要为并正为这一天作出自己的努力!

所谓台湾问题,从内涵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的一部分军政人员战败后退到台湾。他们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武装割据台湾。这样,台湾问题首先就是:首都在北京的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二)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

(三)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中国人最早开发了台湾。1700年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临海水土志》对此就有所著述,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台湾的文字。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从17世纪开始,中国人民开发台湾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元朝(1206-1368)开始,中国历代政府先后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对台湾进行有效管辖。

17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1895年,中国清朝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在日本的胁迫下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1937年7月,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中外,废止与日本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宣布将收复台湾和澎湖。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把台湾交还给中国。至此,台湾重入中国版图,重归于中国的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处于暂时的分裂状态,但这并未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识,也是得到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的。

国际社会是如何公认台湾是属于中国的?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历史事实,也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1895年至1945年,台湾、澎湖被日本强行占领。1937年7月,中国人民开始抗日战争。这场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结成同盟国。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投降条款》声明,“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即为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迄今已与161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惟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同时,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联合国和全世界已公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陈水扁抛出的″一边一国″论不仅标志着台独分子在分裂中国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危险的一步,大大恶化了两岸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台湾问题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也不只是两岸能否统一与何时统一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换句话说,台湾问题解决的好坏决定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两岸关系的两种发展趋势

自从1999年7月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以来,两岸关系呈现出统一与分裂、前进与倒退两种力量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

统一趋势。从官方表态看,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后就台湾问题提出了″四不一没有″的基本方针,中国大陆对此采取了″听其言,观其行″的立场,并在对台政策方面表现出越来越灵活和富有建设性,为了加速″三通″谈判,主动提出由政府授权,民间谈判和政经分离的原则。2000年11月台湾″陆委会″和″新闻局″联合宣布允许大陆媒体到台湾设立记者站。今年春季,台湾部分地区发生水荒,台湾当局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配合大陆方面实现了大陆向台湾部分地区运送淡水,同时,金马等岛屿开始与厦门直接通航;从民间交往看,两岸无论交流的规格、规模和次数都有很大的增长,如2000年11月,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这是国民党赴大陆的最高级别官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民进党立委陈忠信出面联系和″陆委会″的协助下,今年6月底,两岸军方的高级研究机构就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等问题首次在北京举行了军事战略学术研讨会;从经贸关系看,大陆成为台商投资的最大热点。目前,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依存度达25%,其每年对大陆贸易顺差高达200多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把大陆作为海外居住的首选,仅在上海一地,台胞定居者就有二、三十万人之多。

由于两岸关系的日益紧密,在台湾工商界形成了一大批主张″三通″,拥护统一的爱国人士。在台湾工商界声誉极高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多次公开呼吁台湾当局解除″戒急用忍″政策,立即开放″三通″,并发表《重建台湾经济新契机》的万言书,要求台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开放台企赴大陆投资的不合理限制。两岸民间、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给台湾带来的好处使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意识到:两岸和则两利,分则无益。因此,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日益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论″后,其在台湾民众中的支持率由之前的60%下降到46%,降到了执政以来的最低点。可见,搞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分裂趋势。陈水扁上台后,表面上不谈″独″,实际上暗中紧锣密鼓地为台独做准备:在政府各要害部门和军队安插了许多台独分子,肆机将″中华民国护照″更换为″台湾护照″,动用各种宣传工具为台独大造声势。在推动两岸统一的核心问题上,用″小三通″对抗″大三通″,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利用其执政党地位大力扩充民进党势力,目前民进党党员已发展到40万人。民进党在2001年12月1日举行的台湾″立法院″选举中获胜,从而大大加强了陈水扁的执政地位,使他敢于在8个月后明目强胆地抛出他的″新台独论″。与此同时,″两国论″的祖师爷李登辉与陈水扁一朝一野,一上一下配合默契,先后拼凑了″台湾团结联盟″和″群策会″。今年7月21日,他口出狂言,宣称2008年台湾将建成″新国家″。12天后,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出笼了。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来,统一和分裂两种趋势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就两岸关系本身来讲,并不令人悲观,但是由于台湾对中国日益增强的重要性和外部势力的插手使台湾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台湾是中国在21世纪发展的生命线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是封闭性的,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微乎其微,那时台湾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主要在军事战略方面。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度越来越高,中国的gdp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均上升到世界第六位,外贸总额由改革开放前的几百亿美元猛增到5000多亿美元,占其gdp的约50%,中国是世界钢材第一进口大户,石油已由自给自足变为纯进口国,经济规模的膨胀和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对世界的依存度大大增加了。因此,海洋运输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随着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已由过去的地区性大国正在向世界性大国迈进,使得台湾对于中国在21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态势和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生存与发展方面,台湾是中国进入太平洋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通往各大洲海上运输线的战略中枢,失去了台湾,中国将失去海洋,失去了海洋就失去了海上贸易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就将受到限制,也就失去了民族富强的希望。

在国家安全方面,失去了台湾,中国的海军将被禁固在自己的内海,美日台建立的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将对中国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使中国处于十分被动的战略态势。

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失去了台湾将会引起连锁反应,在内部,西藏、新疆、甚至内蒙古都有分裂出去的危险;在外部,某些国家将更加肆无忌惮地蚕食属于中国的海域和岛屿,这决非危言耸听。台湾问题将因国际化而复杂化

台湾问题有被国际化的危险,或者说事实上已经被国际化了,这对于实现两岸统一十分不利。在这个问题上,国际上有许多正反面的经验教训。南联盟正是因为无力阻止科索沃问题的国际化才遭到北约的狂轰烂炸,最后连自己国家的总统都以″战犯″罪名受到了国际法庭的审判。与此相反,在车臣问题上,美欧等西方国家一直想将其国际化,但遭到了俄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并果断采取措施,对车臣叛乱分子进行大规模清剿,结果成功地平息了叛乱,稳定了车臣局势,也大大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和支持度。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坚决反对国际化也是处于同样的考虑。

台湾问题国际化,一是使台独分子在国外势力的支持下有恃无恐,挑起事端,扩大事态,令中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不采取行动,它就要独立。采取行动,外国势力就有可能干预;二是不愿眼看中国坐大的美、日等国将利用台湾问题作为牵制中国,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三是台湾问题不仅有可能引起中美两国大动干戈,两败俱伤,使中美关系和中国来之不易的和平国际环境遭到破坏,还将危及区域安全与稳定。

解决台湾问题的几个先决条件

一、坚持原则立场,坚决反对台湾问题国际化,这是首要之点。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早已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总是不厌其烦地同美国讨论这个问题,以求得对方的承诺,这实际上等于承认了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台湾问题既然是内政问题,我该怎么办那是我自己的事,与外人无关,也无权干涉;如你要插手,就是干涉内政;如你要动武,就是侵略,中国政府和人民就要坚决反击。从当前总的世界局势来看,台湾问题拖得越久,就越国际化,解决的难度也就越大。而这正是台独分子和美日等国所希望的。因此必须清楚,维持台湾现状究竟对谁有利?

二、如何应对变向台独?对台湾动武的底线在哪里?你不是说宣布台湾独立大陆就动武吗?那我就在形式上不宣布台独,我在岛内大造舆论,强化台湾,弱化中国,培养台湾人的台湾意识,为台独作准备;在军事上,大肆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准备以武力抗拒统一;在国际上,与美国建立军事同盟,与美日构筑战略协防体系。最近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2002财政补充拨款法》中将美台关系提升到与北约和美国的盟国同等的地位,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台独分子就是用这种造成既成事实的办法,一旦条件成熟就宣布独立。到那时,你再想动武恐怕为时已晚,因为制约的因素太多了。由于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因此解决台湾问题一要慎重,二要果断。该当机立断时,决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三、武力攻台的准备工作。一是国内,保持政局的稳定,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军事调整到位;二是国外,稳定周边环境,尤其是保持中俄边界的安全平稳非常重要,并取得这些国家及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的理解、同情与道义上的支持;三是评估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及可能发生的外国武装力量的干涉,以确定采取军事行动的方式:是大规模正面进攻,还是出其不意的突袭。1968年苏联派少量精干部队空降布拉格,迅速占领机场、电台及捷克的政府与军事指挥中枢,从而在一夜之间控制捷全境就是成功的战例;四是如何在政治、外交、军事上应对美国的武力干预?

四、综合平衡国家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利害得失,选择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时机与方案。

总之,解决台湾问题希望尚在,难度很大。台湾问题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死穴″,解开它,中国的国力将大大增强,全世界的海洋将向中国敞开宽广的胸怀,中国将彻底洗刷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民族耻辱,以一个富强、民主、和平、正义的世界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解不开它,中国将屈辱地生活在受人摆布的狭小空间内,中国终究将无法改写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被外国列强奴役的历史。

中国又一次面临着历史性的抉择。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1]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蒋介石再次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蒋介石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这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还有重要因素是外国势力(美国、日本等)介入。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利益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早在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投降前一天,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为主要条件换取苏联在日本投降前一天的8月14日出兵中国东北。1946年1月6日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虽然对外蒙古的所谓投票有疑问,但还是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至此失去18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华北正北的外蒙古的华北变成内凹形,边境线后退内凹达千余公里,中国北部版图从饱满形状到弯月形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

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表示在实现国家统一时,一定“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

1982年1月11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1992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我们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尽早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在商谈中,可以吸收两岸其他政党、团体和各界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这一方针,有以下基本点:

(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一国两府”,反对一切可能导致“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径。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都主张只有一个中国,都拥护国家的统一,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存在什么“自决”的问题。

(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照顾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这将是统一后的中国国家体制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创造。

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诸如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华侨和外国人投资等,一律受法律保护。

(三)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有自己的军队,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的代表人士还可以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两岸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的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

为结束敌对状态,实现和平统一,两岸应尽早接触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谈判的方式,参加的党派、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以及台湾方面关心的其他一切问题。只要两岸坐下来谈,总能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

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国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进行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和双向交流,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然而,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

这里还应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国际协议而形成的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因此,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其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国家统一的进程日渐迫切,台湾问题也成为影响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简要分析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探讨当代影响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因素及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对台湾问题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文章的论述的重心是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实质、立场、政策表现和影响,同时也分析台湾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

台湾问题,国家安全,中美关系,对台政策

一、台湾问题的分析

1、台湾问题的由来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由于国共内战而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1988年以前,中国大陆和台湾均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也趋于稳定发展。但1988年李登辉继任为台湾领导人后,开始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主要表现为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另一方面坚持,台湾岛内在1986年由国民党中央推动“政治革新计划”台湾政治结构快速多元化,民众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自主性高,权力重心下移,民众个人政治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国民党官方政治信仰体系的破产。坚持“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后来获得全岛23个市县长职位中的12个,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民进党以弱势获胜,该党在2001年的选举中成为台湾“立法院”的第一大党,民进党人陈水扁也于2003年再次成为台湾新的领导人。

可见,台湾问题最根本的变化是岛内分裂祖国势力的发展,问题的核心由1988年以前两岸关于谁是中国合法代表的斗争,转变为统一中国与分裂中国的斗争,即“统独之争”。

2、台湾问题的实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间的经贸关系、人员往来、文化交流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彼此间的政治关系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台湾问题的本质是政治问题,外在表现的矛盾就是集于中坚持还是背弃“一个中国”的原则;而内在表现的矛盾就是由于台湾岛内所实行的“政治革新改革”而导致党派纷争,其中一些政党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打出“台独”旗号,进而捞取政治资本。由于以往长期的东西方阵营的对立,台湾在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依附美国和日本,具有一定程度的崇尚美日的情结,所以在现阶段,台湾问题的具体表现就是“文化台独”,执政党通过“文化台独”营造台独的生长土壤,培植岛内民众的台独意识,进而达到自身的政治利益和台湾的法理独立。换言之,就是岛内主张台独的势力在历史、文化方面认同中国,在政治、法律上无法认同中国,把“一个中国”定义为历史、地理和文化概念,而不承认其政治、法律的内涵,是政治领域的“台独”主张及相关政策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3、台湾问题的现状

现在台湾当局的执政党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岛内的政治格局是民进党与2001年8月成立的台联党(1)组成政坛所谓的“泛绿阵营”,国民党与亲民党则组合成“泛蓝阵营”与之抗衡。2000年的政党轮替和亲民党的成立,最终形成现今国民党、民进党、新党三足鼎立之势。

现今,执政的民进党的“台独”表现就是用政权力量通过文化教育和大众传媒机构在文化、历史方面“去中国化”,使台湾社会在政治文化层面的认同发生实质的转变。执政后的民进党的大陆政策特征是:(1)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主张事实上的一中一台;(2)建立“非统非独”立场上的模糊地带;(3)利用经贸关系,缓和紧张的两岸关系;(4)借助美国力量,加强对大陆的军事抗衡。

综述之,目前台湾问题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临界点,一方面台湾当局对内拟通过“去中国化”孕育台独土壤,以“公投制宪”达到法理独立,同时在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上则是越走越远,并不时采取模糊战略应对北京当局;对外则力图通过美日的力量制约中国政府的武力统一的威慑。

二、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1、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

从国家利益层面来说,美国的国家战略重点在欧洲,这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截止1998年,美在欧的直接投资累计达4895亿美元,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其在亚太地区直接投资累计为161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16.5%。对美国而言,亚太区是仅次于欧洲的另一重要区域,台湾问题是目前唯一有可能使美国卷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焦点问题。

对于美国政府,台湾问题是其制衡中国崛起的一张牌,故近年来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的立场上也逐渐清晰化,那就是一方面出于维护中美两国的正国际常经贸关系以及在一些事务上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遵守和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两岸任何一方单方面做出改变现状的行动;另一方面,处于冷战思维,为了维护自身在亚太区的领导地位以及遏制中国的发展,暗地里却加大售台武器的力度,并强化“中国威胁论”,在区域内制造舆论,力图阻碍中国的统一进程。近年来,美国已进一步介入台湾问题,并为长期维持两岸分离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安全措施,令两岸的局势发展进一步复杂化。如美国政府所提出的“中程协议”。它最早是在1998年2月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李侃如提出:两岸现状维持50年不变,双方既非中央与省、亦非排他性主权实体间的关系,双方都不向“一个国家”挑战,实现统一。美国反对中国大陆以武力改变台海关系现状,也反对台湾宣布法理独立,但默许其以“事实独立”的方式存在。

2、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表现

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的政策的表现依据就是《与台湾关系法》(2),具体体现如下:在东亚安全机制合作上,主要通过双边军事联盟编织的安全网来保障之,包括美日军事同盟、美韩军事同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以及协防台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也经历多次演变,过程如下:第一阶段是1950年6月以前美国对台采取道义支持的“撒手政策”。原因是亚太战略重点转移至日本,国民党政权自身腐败以及对新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诉求。第二阶段是1950年---1979年的美台同盟时期,原因是冷战的大环境下中苏结盟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加紧在东亚构建军事同盟体系,对共产主义中国进行战略遏制。1954年12月3日美台由此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第三阶段是1979年---1999年美台维持并发展实质关系时期。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于1982年8月17日又签订《八一七公布》,美国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虽然美国对台政策的性质已由官方关系转变成非官方关系,但美国政府则一直维持、巩固与台湾的实质性关系“以台制华”。(3)近年来,美国对台政策更是提升与台的非官方实质性关系,在对台武器售卖、情报交流、人员互访方面尤其明显。

3、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

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始终是以美国的全球战略为基轴的,以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为目的而不断调整的。冷战后,由于中美双方的价值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冷战思维的存在,美国一直把中国作为新时期的战略竞争对手,其对台政策也是该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综述之,美国目前对台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军事领域,将导致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尤其是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引入和售台武器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对中国的战略威胁,使该地区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增。(2)在政治领域,虽然美国遵循中美《建交公布》和《八一七公布》,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但美台间的非官方的实质性关系却发展迅速,且美国国内不时传来“以台制华”和“协防台湾”的声音,这很大程度上一方面是出于美台政治体制模式相近,价值思维接近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基于遏止中国发展的需要,其影响就是使中美关系裹足不前,彼此间缺乏政治互信,进而导致两国民众的敌对。(3)区域合作领域,由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以美日同盟为战略支点,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立场和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主导着日本对台的态度,加大了中日在区域内合作处理国际事务的难度。由于美日同盟的关系,将来一旦中美由于台湾问题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日本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这一方面增大了发生地区性局部战争的机率,另一方面也恶化了本来就存在一定障碍的中日关系,使该区域内的需要中日共同参与的国际事务合作难以顺利展开。

三、台湾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1、台湾的现实战略意义

台湾是中国大陆在东南方向上的一道坚固的海上安全屏障对于保卫中国海上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重大的意义。台湾还是中国跨入太平洋的前沿基地,只有实现台湾和祖国的统一,才可以从实际上消除这种对中国安全的威胁,突破美国在西太平洋上凭借第一岛链构筑对华的战略包围圈。从相反的角度看,台湾也能成为遏制大陆,威胁中国东南沿海安全的战略跳板,因为台湾的地理位置上也恰恰处于美国所构筑的对华战略包围圈----第一岛链(4)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就是美国可资利用的在远东地区推行遏制中国政策的有力工具和平台。对于日本而言,由于其大部分的能源都依靠中东及非洲等地的外部进口,而台湾海峡更是扼守日本海上石油的运输通道,故对于日本而言,中日两国由于政治缺乏互信和安全保障机制,一旦中国统一台湾,对其维护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便自然而然地造成了威胁,因此对于身为传统海洋国家的日本而言,台湾问题的走向往往涉及其自身的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利益,在台湾问题上,美日的立场是相一致的。

2、台湾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目前中国面临着新世纪的发展机遇期,但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其第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国家的统一,归结到一点就是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能否和平而有效地得到解决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国家安全上更是如此。具体表现为:(1)台湾问题若久拖不决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干扰。它会使目前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的中国耗费有限的资源分配,如军费开支等,牵制中国政府很大一部分的精力,不能倾全力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或者延缓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在周边环境上,由于美国因素和日本政府的介入,令本来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面临国际化的局面。同时,由于近年美国加强对台售武规模以及其扩大在东亚的军力存在,使东亚地区的安全环境逐渐恶化,台湾问题不确定性的发展趋势使中国传统的睦邻外交政策受到威胁,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3)台湾问题阻碍着中美两国的关系的良性发展。台湾问题曾两度使中美关系降至建交以来的最低点:即1992年9月布什政府批准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1995年6月克林顿政府同意李登辉以“校友”名义访美和其后直到1996年3月李氏再次当选。台湾问题成为制约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现今最有可能导致中美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的焦点,中国由此不得不面临美国和日本的军事介入,国家的安全环境面临潜在的威胁。(4)台湾问题倘若不能成功解决会造成消极的连锁反应,导致中国国内其他安全问题的激化,如“疆独”势力、“藏独”势力也将借机发难。这种假设局面的出现将主要会由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处理不善,导致未能成功统一祖国,从而成为一个负面的示例,使中国政府的国内的安全环境逐步恶化,引起新一轮的分裂潮流,故台湾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的外部战略发展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内环境的稳定和安全。(5)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是关乎中国能否成功崛起的转折点,如能实现两岸的统一,中国的崛起将以加速度向前迈进,台湾的it技术、管理人才将能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中国的海军也将真正走向蓝海,不仅打破美国所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也把其对华的威慑性包围圈推到由马里亚纳—关岛—贝劳—澳大利亚—新西兰构成的“第二岛链”,中国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将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改善,同时也有效保证了自身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线路的安全。

3、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安全政策

实际上,中国政府针对台湾问题的政策都是根据台湾当局和美国的对台态度而不断地调整和变化的,自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客观上分为两个时期,即1949年—1978年的武力解放台湾政策时期和1979年至今的和平统一政策时期。(5)目前中国政府总体的对台立场则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那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两岸间的和平统一,但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手段。针对美国可能介入台海冲突以及日本的因素,中国政府对台的立场日渐清晰,那就是一方面加大两岸的经贸往来,以经济力量制约台独势力,另一方面着手加强国防建设,做好武力维护祖国统一的准备。据2002年底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表明要投资大陆的台商,从两年前的44%增加到75%。(6)与此同时,为改变以往被台独势力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中国政府于2005年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成为大陆对台湾长远战略的法律表述,该法案也成为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根本依据,中国大陆对台湾立场和政策并不会由于领导人的变更而改变,由此中国大陆取得了制约“台独”势力的主动权,也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对台问题的认可,有力地制约了台独力量的蔓延,并对美国的介入起到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不仅仅是对台政策的法理表述,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政策的直接文本的体现,其意义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四、台湾问题对中国安全的前景分析

1、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因素

目前两岸关系面临着五大困境,或者说要顺利解决台湾问题需解决的因素,那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分歧;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主权的归属和分配);国际生存空间问题;政治文化差异问题(主要体现是政治制度方面);是否放弃使用武力的问题。而上述众多关键因素中,笔者认为较为首要的因素就是两岸政治定位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分配国家主权以及处理目前台湾已有政党的政治利益的问题,一旦该问题能得到包括台湾内部各方的认同和接受,那其他的因素也能通过协商的形式加以解决,但目前的分歧也并朝夕可以解决,台湾当局所要求是以中国大陆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共化作”两岸统一的前提条件,这实际上就是和平演变的代名词。所以解决台湾问题需要两岸领导人的政治魄力和更为灵活而开放的思维。

2、台湾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正如前面所陈述,造成目前台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两方面造成的,内因就是台湾当局所推行的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台独路线,外因则是美国主导下的美日军事同盟以及协防台湾的背景。但笔者认为事物的内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外因只是加速其发展进程的辅助性因素。对此,本人总结出目前台湾问题的发展趋势的几种状况。第一,中国的统一进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国力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在不出现台湾独立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换言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维持两岸目前的现状,即“非统非独”,事实上,这也是符合美国的次优利益的(其最优利益就是把台湾从中国独立出来)。第二,美国因素是影响台湾问题的外部关键因素,它不支持也不希望两岸实现统一。虽然美国希望台湾独立,但它也深知台独意味着战争,它并不希望单纯为了台湾而在远东地区和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因为这并不符合美方的利益,因而未来其对台政策仍将坚持对台售武和对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手段,一方面是出于售武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对外关系中,其对盟友的保护责任和义务的体现。第三,中美双方将加强对台的舆论影响,争取对台湾政坛的主导权,以软实力牵引向己方。前者的行动体现就是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经贸往来,诸如前段时间台湾政坛三大在野党---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所实现的历史性对大陆访问。后者的行动体现就是倡导民主政制、人权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并强化协防台湾的义务,争取亲美力量。而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相互搏弈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赢得台湾民众的心理认同,进而影响其台湾当局的政治取向。

3、台湾问题对未来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现阶段的中国正走向世界,无论是其海军建设、海上运输通道还是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台湾问题都是解决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台湾问题涉及美日的因素,一旦美军介入,日本作为美国的忠实的同盟者也自然牵涉其中,这无疑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一大挑战,稍微处理不慎将会葬送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故“平和统一台湾”将是中国政府的最优选择,但这不能离开武力统一的国家军力基础。除了台湾问题外,中国还面临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强国---印度的战略挑战,一旦顺利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增强国力,赢得国际声誉,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力量来发展对印关系,使中国真正崛起为区域性大国,也为营造出良好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奠定现实的基础。台湾是我们国家的海洋门户,如果被敌人占有,或者是独立的话,将会威胁我们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中国三大工业区的两个,对中国的经济有重大的威胁.将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发展。

如果我们把台湾收回,进可以通过台湾向远洋进发,把中国的海军建设成一支真正的蓝水海军,就算是发生了战争,也是保卫祖国腹地的一块屏障。所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另外,台湾的经济,特别是科技水平十分发达,如果能够统一可以整和科技,让中国的综合实力有更大的飞跃。

所以必须将台湾统一,绝对不允许祖国分裂是必然的,不可置否的。但是打不打,什么时候打,还是要很好的去权衡一下,因为毕竟都是骨肉同胞,打也就是内战,内耗要比外部损耗更伤元气,所以,能不打,就暂时不采取军事手段,但是一定要保持高压政策。

问题真的严峻到了必须打的程度,我想国家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维护祖国统一,那些发言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但是一定会尽量避免战争,因为我们的外患还有很多,现在最讨厌的就是门口趴着的那条疯狗,以前曾经咬过中国,现在又想再欺负我们。我们难道不应该警惕么? 从小到大说了那么多的台湾问题,我一直以为解决台湾对中国的意义只是为了达到祖国统一这个全中国人的愿望那么简单,直到我这两天看了现代国防教育,才知道台湾对中国的意义远远不止我所想的那样。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

台湾,地处中国东南之隅。东临太平洋,北濒东海,南靠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接壤,东北与琉球群岛仅咫尺之隔,西与大陆隔海相望,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地处西太平洋主航道中心,是整个西太平洋海域的咽喉,镇守着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为我国与太平洋周边各国联系的战略交通枢纽和有效保障我海防安全的重要海上屏障,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整个西太平洋海域看,谁控制了台湾,谁就可以控制途经南海、菲律宾到日本、韩国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并

三星集团在中国发展现状分析篇三

三星手机市场问卷调查表

1.当您选购手机时,您会选:

a 诺基亚b 三星c 摩托罗拉d 波导e 其他

2.您选择此品牌的原因:

a 价格便宜b 性能好c 款式好看d 质量好e 其他

3.您会选择哪种款式的手机:

a 直版手机b 滑盖手机c 翻盖手机d 其他

4.您理想的购机价位:

a1000元以下b 1000-2000c 2000-3000d 3000以上

5.您是否了解三星手机:

a 不了解b 一般了解c 了解d 很了解

6.您在哪里得到三星手机的相关信息?

a 报刊杂志b 广告电视媒体c亲朋好友介绍d其他

7.您是否看过三星手机广告?

a是b否

8.您对其广告看法如何?

a差b一般c好d很好

9.您是否使用过三星手机?

a是b否

10.您是否满意三星手机的售后服务: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1.您的性别:

a男b女

12.您的年龄:

a20以下b20-30c30-40d40以上

13.您的职业:

a行政机关人员b学生c商人d自由职业者e其他

14.您的收入:

a800元以下b800-2500c2500-3500d3500以上

15.您的学历:

a高中以及高中以下b大专c本科d本科以上 16您对三星手机的意见或建议:(这项最好能再加上自己的观点)

a价格要便宜b外型要改进c售后服务改进d质量要提高------------------------------谢谢您的参与,祝您有愉快的一天!

三星集团在中国发展现状分析篇四

三星文化对中国发展

市场调查方案

学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a1003班

姓名:罗红

学号:1001041903

43一、前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韩国的一些大企业迅速崛起,在世界经济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韩国企业的成功与它们特有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韩国优秀企业代表——三星公司(samsung,以下简称“三星”)更以惊人的速度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品牌价值上升最快的公司,起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三星文化深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力求创新等特点。在同属儒家文化的背景下,三星公司与中国企业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而三星公司作为后来者,赶超行业领先者的辉煌经历,可以说是中国许多企业所梦寐以求的。韩国,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员,几千年来的东方文化对其文化形态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其企业管理思想也深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它们特有的企业文化。三星公司发展奇迹的一部分不得不归功于它特有的企业文化。

二、调查目的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中国的企业中,韩国与中国同

属东亚,两国的企业文化有许多相似性。例如,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融化是两国企业经营者的共同思想意识,所以两国企业都具有集权、仁爱提倡吃苦耐劳、服从家长专制的特点。在两个国家的文化相似性的基础上,分析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差异对管理方式的影响。调查通过对三星企业文化对其在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分析,来探讨对中国企业文化有益的启示。

三、调查对象:社会大众

四、调查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等方法对三星公司企业文化对其在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述,理论与实际结合(一)搜集国内一些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参

(二)在相关网站查阅资料

(三)采用文献研究法,是分析三星企业文化对其在中国

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市场环境

三星在中国以中高端市场为目标,采用市场导向定价、质量定价、声望定价等定价策略,同时与相应的营销策略相匹配,在中国中高端市场上占下了一席之地。相对于诺基亚、摩托罗拉的产品与价格双管齐下的战略,三星越过价格战的沼泽,用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来与对手比拼,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六、市场竞争

另一家调研机构idc数据则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三星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品牌。除手机外,作为三星智能终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平板 电脑近来亦是动作频频。此前已亮相的平板电脑galaxy tab 10.1(p7510)日前正式在国内销售,被称为苹果ipad 2最有力的竞品。galaxy s系列对阵iphone系列,galaxy tab系列对阵ipad系列,在“后乔布斯”时代,三星已然成为智能终端领域苹果最大的对手。

七、调查内容

1.相关概念综述

1.1企业文化

1.2传统文化

1.3儒家文化

1.4跨文化管理

2.三星公司企业文化

2.1三星创立企业文化的背景

2.1.1韩国社会文化与民族个性

2.1.2韩国企业经验与文化特质

2.2三星企业文化简介

2.2.1三星企业形象及文化特质

2.2.2三星精神

2.2.3三星价值观

2.2.4三星道德规范

2.2.5三星的跨文化管理

3.三星公司企业文化对其在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

3.1三星公司在中国发展现状

3.1.1三星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3.1.2经营管理现状

3.1.3市场营销现状

3.1.4投资现状

3.1.5企业品牌形象现状

3.2三星公司中国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实施

3.2.1人才第一,以人为本

3.2.2伦理经营,道德为本

3.2.3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

3.2.4文化融合3.3三星企业文化对其在中国发展的作用

3.3.1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在人力

3.3.2在经营投资方面的作用

3.3.3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作用

3.3.4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作用

4.三星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4.1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启示

4.2在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上的启示

4.3在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启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