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九篇)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7:14:12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九篇)
时间:2024-03-20 17:14:12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一

摘要:合理运用好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机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促进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成长记录袋在改革体育课学习评价的方式和程序上已经表现出它的优越性,我们也将继续运用这一新的评价方式,从而使得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成长记录袋 小学体育 学习兴趣 组织纪律 健康成长。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新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运动情感。那么体育课应如何发挥评价这些育人的功能?本人认为,这需要我们寻找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看得见、摸的着、让他(她)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得到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她)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长记录袋已经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科广泛进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尝试使用了“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法,在其中一个班级做了实验,并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特别是运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和改进身体姿势及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一、成长记录袋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以前,我们对学生学习体育课的评价,往往是通过几次教材中所规定的一些项目的测试,或是通过期末的集中测试来评价,而如果遇到一些学生不太喜欢的,或是有难度的、需要付出较大体力的内容,学生就很有可能望而却步。怎么办?于是,我还是想到了“成长记录袋”。也就是: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怕苦、怕累、怕麻烦、怕枯燥等情况,设置了“主动参与星”、“大胆勇敢星”、“吃苦耐劳星”、“努力学习星”、“动作正确星”、“机智敏捷星”、“团结合作星”、“安全保护星”、“美丽身姿星”、“乐于表演星”等。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跑步,并酷爱竞赛,但不讲究跑的姿势和动作的情况,我在课堂上以设置的“动作正确星”和“美丽身姿星”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情况,以激发学生改进跑的动作和身体姿势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跑的技术和要领的掌握。再如,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体育课学习中,游戏内容占了很高的`比例,如何组织好众多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运动技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同样以“机智敏捷星”、“团结合作星”、“安全保护星”等引导学生尽情游戏,认真学习,并掌握应有的跑、跳、投、蹲、躲、闪、挪、转等技能。

这样的评价也是贯穿在课的过程中,随时产生,随时评价,及时给“星”,学生也自然会美美地收起来,并及时收入自己的“小袋袋”,丰富自己的“档案内容”,也为自己在期末获得更好的评价(成绩)打好基础。

二、成长记录袋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不受约束,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身子女,家长的宠爱使他们更加顽皮而任性。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更是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体育课,特别受到他们欢迎,他们特别爱上体育课,但也非常不会上体育课。凡是担任过一年级体育课的老师都领教过这帮“小皇帝”的厉害,任凭你喊破嗓子、急得吹胡子瞪眼,他们就是不理你,还是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做着自己喜欢的游戏。所以有人说:“上一年级体育课是最累的!”虽然说这句话有些过分,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体育课堂是开放的,受到干扰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孩子受到的诱惑也实在太多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们抵御住外来的诱惑,专心地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体育课的学习呢?低年级孩子想靠空洞的说教显然是不行的,靠传统的体育评价方式也是起不到理想效果的。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去吸引他们,让他们变他律为初步的自律,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一年多来,我通过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应该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的五大领域目标,特别是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其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给予及时的评价,采用口语评价和“星”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以及集体意识、团队意识,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效率。如对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当堂发给“遵守纪律星”或“认真学习星”;积极参与练习和活动的发给“积极参与星”;然后在下课后,让得到“星”的学生将自己的“星”存入自己的“星”银行―成长记录袋;最后,到期中或期末进行小结或总结,而且还可以把每个小组学生的得“星”情况进行合计,评价优胜的小组。

这样一来,学生上课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老师也可以不时地运用“星”的魅力来吸引孩子们,使他们紧紧地围绕在自己身边,也使组织教学减少了许多麻烦。

三、成长记录袋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指导我们教学工作的核心思想。而提高身体素质是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体育教学这条途径,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他们将来更健康地成长打下扎实的身体基础。但是,由于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的小孩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宠爱,甚至溺爱,他们动得少,身心的付出也比较少,因此身体素质普遍不理想。而课程目标又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遇到了不少障碍。

如何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增强学生素质练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有趣的、有目的的练习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呢?

一年里,我根据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了众多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如为了鼓励学生跑的更快,设置了“猎豹星”;为了鼓励学生跳得更好更高,设置了“袋鼠星”;为了鼓励学生不怕苦,更有力,设置了“大力士星”或“大象星”;为了鼓励学生发展柔韧性、敏捷性,还设置了“瑜珈星”、“猴王星”……等。评价时可以采用横向的绝对评价,即对在一次练习或一个小组表现出色的学生给“星”;也可进行终向的相对评价,即对一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比较,如果今天的速度、力量或弹跳比原来进步了,老师也可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也发给相应的“星”,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四、成长记录袋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传统的体育课学习评价,往往是根据教材或课本的规定和要求,按统一的若干个项目进行统一规范的测试,并按统一的标准评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的评价看似科学规范,实质是不符合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也与新课程理念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符。我们应该创新评价方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虽然并不规范,但便于操作的成长记录袋式的评价方式,则更有利于体现体育课学习评价的过程化、客观性,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评价。所谓成长记录袋,就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进步或表现,通过具体的形式,及时加以评价,并存入学生的“个人档案袋”,以此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并作为学期评价、学年评价的重要依据。

(1)成长记录袋式评价使体育课学习评价过程化。传统的体育课学习评价,大多是在学期末进行,如果说有过程化意义的话,那也是在对某一项目进行测试时。当然也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在竞赛过程中的胜负评价。但这些评价都是一时的,没有记录,学生也不易牢记,在学习过程的某一特定时段,也许对学生有评价的激励作用,但很难持续发挥作用,更很难为学期或学年评价提供依据。

而成长记录袋就不一样,它把学生在每节课上获得的点滴评价真实地记录下来,累积起来,通过过程化的积累,可以形成评价的原始资料,并成为学期评价和学年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好地体现了评价的过程化、经常化和程序化。

(2)使体育评价更客观。正是因为成长记录袋使评价成为了过程化、经常化和程序化,从而使体育课学习评价有了更多的评价资料作依据,使评价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多元,更能体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位学生的不同方面,因而也就使体育课学习评价更全面、客观、公正。

(3)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因为成长记录袋式评价有着过程化、经常化和程序化的特点,再加上这档案袋可以时刻陪伴在学生身边(当然如果为了保证不被遗失也可由老师统一保管,但也可以随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档案袋”),及加上公布在班级中的“成长记录表”,使学生可以随时感受到自己的收获,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长,所以,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易于激发和保持。同时,在相互的比较中学生也就更容易看清自己和别人,从而对自己和他人也有了正确的评价,真正实现自我评价。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我已经摸到了一些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方法和规律,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惑。最突出的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占用老师较多的时间,如制作“记录袋”、“小星星”,绘制表格等。有时候甚至要占用教学时间,如在课堂上发现了评价目标时,为了及时评价就需要停下练习和讲授,用于评价发星等。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保存也是一大问题。如果有学生自己保存,因为一年级孩子小,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不排除遗失的可能。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调换或“偷盗”行为。如果有教师保存,因为体育大多要担任多个班级的课,涉及的学生多,工作量大,也不利于学生的“亲密接触”。还有诸如班级中的“记录表怎么填、谁来填”、“期末如何及时有效地统计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况”等等,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研究。

但不管怎样,我觉得成长记录袋在改革体育课学习评价的方式和程序上已经表现出它的优越性,我也将继续使用这一新的评价方式,并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边使用边改进,努力在现在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课学习评价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教育学》 刘清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课程评价论》 全雁冰 上海教育出版社会,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议成长记录袋的评价作用》 曾凡琴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二

在《幼儿成长记录袋》中探寻评价的作用论文

在《幼儿成长记录袋》中探寻评价的作用 丰色雨下评价就是进行价值判断,即对事物、行为方式的描述加上价值高低的判断,它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从这看出,评价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教育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它既不是给幼儿评定出优劣,也不是给教师定级、定性,评出等次,而是一种双向的评价过程。

评价的方法有很多,而我园在这两年来都坚持开展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的教育评价活动――――――制作《幼儿成长记录袋》,这个评价活动融过程和结果为一体,也兼融了多种具体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等,就是由教师和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幼儿发展的相关资料,展示幼儿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历史和发展状况,展示教师这个时段的教学过程。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实施有的放矢的引导手段。实际上,《幼儿成长记录袋》也是一个让孩子长大后能“看”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往事片断的窗口,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留住人生最宝贵阶段既有意义又有价值的点点滴滴,为了更有效而充分的发挥《幼儿成长记录袋》所隐含的评价作用,我们努力给每位幼儿制作《幼儿成长记录袋》并认真进行记录与评价,从中也探寻到它有以下几点评价作用:

一、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幼儿成长记录袋》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性,较好地体现了评价改革的新理念,可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我们从《幼儿成长记录袋》中,教师给幼儿放了些什么材料来探索幼儿的发展情况:

1、家园互动,获取共识,展示幼儿的最佳成果材料,建立档案。《幼儿成长记录袋》建立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孩子的兴趣、特长、不足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把握内容收集的指向性。我们通过家长问卷调查表并结合孩子的意愿和信息,结合孩子的兴趣、喜好,结合教师自身对实际的观察和了解,针对本班的教学目标,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如:针对我班进行的美工作品收集内容,可以是教学计划内的、亲子活动的,家庭作业或孩子自愿自发时的作品等等(即孩子在园在家的绘画、手工作品样本),都可以认真地记录清楚制作的日期后收集到袋中。当然,还可以针对其它方面的内容收集,如:舞蹈照片、建构作品照片、故事录音或父母的笔录等等。

幼儿绘画作品以前都是张贴在班级内展示,但展示之后得不到妥善的保存与积累,不能体现每个儿童在不同领域中的特长与进步,现在我们将每次展示后的作品收进档案袋,便于发现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幼儿看其作品被收入会倍感自豪,家长更会因为看到子女的点滴进步而欢欣鼓舞。其它领域中的样本也一样,所有这些对于幼儿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对培养幼儿自尊,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大有益处。但是,当作品有一定的数量,而且出现了内容相仿,形式相近,时间相当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认真地进行分类。根据每阶段的目标和幼儿作品的制作和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筛选,避免相关的类型、水平的重复出现,流于形式。同时还注意同类作品收集的时间不要太接近,要能体现水平的差异,体现孩子的变化。如:第一次孩子在学习手指印画时,由于没有掌握好手印技巧,效果较差。第二次进行手指印画时,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孩子基本掌握了手印画的技巧,出来的作品进步了,通过几次的练习和尝试,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这种能体现孩子进步的作品作为追踪的资料,使作品呈现层次性和阶段性,使资料更加完善。

2、描述幼儿发展与学习过程的.材料,既重结果又关注过程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动向。幼儿发展与学习的过程中的一切相关信息都可进行描述。我们通常使用参与式观察记录、谈话记录、作品分析记录、轶事记录等,去了解哪些方法对不同的幼儿发展起作用,发现他们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去合理选择教育目标和指导策略。例如分析某一幼儿在建构区搭建房子的作品在上学期与下学期搭建得有些什么区别,据此可了解幼儿在不同时期搭建积木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理情况,教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指导方法等,通过这些记录描述既可了解幼儿现有水平,又可了解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3、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材料,《幼儿成长记录袋》能向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反映幼儿知道些什么,能做或不能做什么,想些什么,进步了什么,也就是说,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后,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有没有进步,是否达到了规定或预期的发展目标,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这些都需要用 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予以评估。在评估当中,我们还拿《幼儿成长记录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作基础,再配合一些测验、访谈、问卷等评价手段,例如每一主题活动结束后的反馈检核表,幼儿每月各大领域检测对照表等,使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但评估不能做成对幼儿的评比和贴标签,应遵循“我进步了”的理念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幼儿成长记录袋》是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为幼儿进行评价而制作的,似乎没有对教师进行评价,何来教师发展?过去的评价观是,管理者都是“检查员”,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品头论足,吹毛求疵,其裨只是为了奖惩,而被评价者的教师则是“认真听取,点头同意,照单全收”,因而评价变成管理者对付教职工的“紧箍咒”,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育质量,促教师发展,但这种评价是自上而下“他律”式的,教师是在被动接受与发展。而通过《幼儿成长记录袋》则能变“他律”为“自律”提升自我工作、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幼儿成长记录袋》中可以通过用档案评估法所收集到的各类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资料,再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曲反思,不断地做自我评价,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使教师在对幼儿有个全面的了解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在这一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及家长沟通能力都获得发展。《幼儿成长记录袋》中的评价变成教师自觉改进性评价,变成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动力。

三、促进家长参与评价,达到家园共育作用

以往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进行的,家长很少参与进来。《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各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幼儿的所有人(包括幼儿自己及同伴)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评价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

本园制作的《幼儿成长记录袋》,独立分装,每人一册,家长可在园翻阅,也可借回家阅读,教师定期制作一些亲子观察及检测记录表,如主题活动结束后,请家长帮助幼儿利用家里环境进行检测或幼儿在家中一些行为习惯养成调查表等,让家长在家中对幼儿进行了评估,由于孩子和父母的亲密关系,家长更有优势和条件去细心观察、耐心测问,从而更好地了解

幼儿,而孩子在没有紧张与压力感的测问中,表达得更自然与真实。要求家长参与评价,刚开始,他们对评价的方向和角度很困惑,大多是简单地用好、较好、一般、较差或a+、a、a―、b等较成人的语言进行评价。针对记录袋的评价意旨: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和侧面去发现孩子的进步和优点,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孩子将不足修整、完善、将优点坚持发扬。我们在家长会中作了相关的介绍,并通过一些幼儿教育的理念、信息、个案资料,对他们进行宣传启发,帮助家长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在过程中,我还常注意在家长中树立榜样,抽选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作品进行橱窗展示,帮助其他家长相互学习,从中进行摸索。慢慢地,家长的评价语言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专业”。

家长在评价中,既有对作品的描述性语言和评价句子,又有他们对儿女的寄望和要求;有在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也有家长与孩子制作过程中的对话内容片断摘录。如:“一片繁忙的交通网络图,创作出一个充满活动和机遇的新城市。孩子,在长大后要及时把握机遇,发挥自己!”、“作品的彩旗基本达到要求,但线条及颁不够合理,孩子要是你细心一点就会更好!”、“奕雨把帆贴好了,他希望小般能开得很远,妈妈也希望他在漫长的人生路中一帆风顺!”、“满山苍翠,很好!但山的色彩画得不够自然、均匀,你说呢?”、“鱼网太疏了,会有很多漏网之鱼,对吗?”。看!这一张张来自家长的评价作品,既生动又有趣,启发性强。家长的力量确实不容忽视。通过参与评价与经常阅读成长记录袋,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了解孩子的潜力和弱项,是否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再提高,从而客观公正地对孩子进行“纵向评价”,并为幼儿园或教师提出更有效的教育对策,达成家园共育的作用。

因家长素质水平不一,且对幼教专业不是很了解,因而在家长参与评价时教师要通过“家教园地宣传栏”向家长宣传一些评价的方法,并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易懂易操作的表格给家长记录。

此外,《幼儿成长记录袋》引出的作用还有就是方便了幼儿园管理乾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及课程改革的检查。

《幼儿成长记录袋》既给幼儿成长道路上留下了一份珍贵的个性化资料,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加强了家园沟通,改善了师生关系,帮助每个教师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也帮助每个教师更地成长,“幼儿成长记录袋”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会继续发挥它的蕴藏在内的丰富的教育评价作用。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三

成长记录袋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在作文教学与评价中尝试使用了写作成长记录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写作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

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给出一致的定义。我的理解是,成长记录袋把学生的作品和相关资料收集在一起,用以反映学生的成就、进步和努力。在写作教学与评价中应用成长记录袋,用它来收集些什么呢?

1、学生作文

以前,我和许多小学语文老师一样,每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就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上交给老师批改,最后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完毕才誉写在正规的作文本上。到学期末,学生的作文本工工整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老师的教学成果。但是,这种做法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教学资源,那就是学生们写作过程中形成的初稿和修改稿。如果把这些过程性的东西收集起来,让学生在写完一篇作文或多篇作文后进行回顾和反思,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和成绩,培养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而且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方法,使评价的激励与发展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写作素材

“厚积才能薄发”,素材的积累对于写作来说相当重要。有积累,有素材,才能表达,有感而发,这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因此,我十分强调让学生在写作成长记录袋中收集各种写作素材,包括生活日记、读书札记、轶事记录、优美词句摘抄、优秀习作剪辑等。我还通过积极进行积累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喜欢积累,善于积累,并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将积累转为文字的实际能力,让成长记录袋中的积累真正有效地为写作服务。

3、学生参与的证据

学生参与是成长记录袋的特色之一。在写作成长记录袋的创建和使用中,学生的参与主要是指选择和收集习作、写作素材,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进行自我评价和反省、参与同伴评价等。学生的参与,尤其是提供给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和进步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会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负责态度和精神,学会理性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潜能与创造性的发挥。

4、其它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综合考察学生作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所以,在写作成长记录袋中,只要是能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情况的资料,就可以适当地有选择地收集进来。

二、写作成长记录袋收集的过程与方法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认识并喜欢成长记录袋,是在写作教学中成功应用成长记录袋的前提。我没有板着面孔向学生讲解成长记录袋的定义、类型和作用等,而是用一种形象直观的方式把成长记录袋介绍给学生们。我先把反映自己从小到大不同时期的.一组照片呈现给学生看,他们非常感兴趣,我乘机告诉他们,“老师的照片反映了老师的成长,你们也有照片,你们的成长也可以通过照片来体现。可是,我们上学后从不会写字到现在会写一篇篇的作文,作文的成长怎么记录下来呢?”“我们给作文照相嘛!”有个学生大胆地说。我欣喜地说:“好啊,不过,我们不是真的照相,因为照片中的字小,看不清楚,又要花很多钱。我们可以把作文装在一个文件夹里,创建一个记录自己写作能力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到期末的时候,我们每人选一篇自己最喜爱的作文,编辑在一起成为一个小册子,取名叫‘芳草地’,发给每个人保存。”学生们听了非常高兴,纷纷说,“我们的作文也有‘相册’了”。

(二)收集过程

首先收集单元作文。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包括两到三稿,无论是草稿还是终稿,我都让学生保存好,依时间顺序收进写作成长记录袋。其次,收集单元测验中的作文,可加在相应单元的作文后面。第三,学生们平时积累的各种写作素材及其它资料,根据需要随时都可以放进去。这样,每个人的成长记录袋到了期末都沉甸甸的。单是捧着它,作为老师,都会蓦然发现一个学生在一学期竟然也“创作”出这么多的作品,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也享受到了劳动的收获,尝到了写作的甜头。

(三)内容的评价

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不能为了收集而收集,教师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首先,要认真评改学生的作文。

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性功能是各个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的总原则。学生的作文,如果每一稿都计算在内,光一个学生一学期就要有25篇左右,因此如果让老师仔细评价每一篇作文,显然工作量过大。我的做法是教师尽量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激励性地有针对性地评改学生的作文,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此外,我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本人、伙伴,甚至家长也参与作文的评价。当然,他们的参与必须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进行的。

其次,要注重全程性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习作材料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难看出,作文评价要关注学生作文过程的评价。为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我注重在评价主体与对象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协商、对话的关系。对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整个习作过程的明显特点和点滴进步进行对话式的评价,和学生一起赏识自己在写作上的进步,同时发现存在不足与问题,并找出改进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在对话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进行申辩。学生们十分欢迎这种师生交流方式,他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自己被尊重和赏识,然后就是对自己写作水平及努力方向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写作情绪产生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总而言之,写作成长记录确实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评价的新思路、新方法,正引导我们朝着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方向前进。它记录着学生们在写作上的成长,也有效地促进着学生们的成长。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四

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作用论文

【摘要】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游戏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为游戏具有学生的参与度高,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愉悦身心和提高智力等优势,使这一游戏教学法成为一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学习积极性

一、在预备活动中的体育游戏所体现的作用

第一,给学生一个热身引导。注意力不集中是所有小学生的通病,所以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关键,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游戏的方式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和学生玩。例如,接力赛、成语接龙、过背跳等游戏,让小学生集中精神,提高自己的专注度。

第二,当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后,就要进行身体上的训练,毕竟身体才是一切表现形式的主体。让身体做好准备,在准备中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般性准备方式和专业性的准备方式。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活动形式选择不同的游戏种类,但是教材中给了我们更加良好的解释,在书本中说“只要可以”达到服务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加入学习的行列中来,不论选择哪一种活动类型和游戏玩法都可以。例如,在进行“实铅球”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始把铅球先换成篮球,足球等重量比较轻的球类,不至于学生一开始就有精神上的压力,在课堂学习的后期再把篮球和足球这些球类换成铅球,进行正规的教学活动。在一步步循序渐进中让小学生学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用最好的状态进行课堂学习。

二、技术技能教育中体育游戏的影响

在体育技术能力这一教学中,穿插使用正确的游戏种类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借此改变课堂尴尬的气氛。在这一方面重点介绍三点内容。

第一,在体育的课堂中的高强度训练下,可以有效果地让学生学会更加标准的基础动作和行为学习,举个例子:在学习羽毛球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人组队的练习”“双人来回式拍打”“自单人学习”等方法加深自己对于羽毛球学习中标准动作和基础打的`巩固,这种练习方式的相比较其他训练方式拥有着极大地能动性,更加的灵活和可行。不仅仅只是增加了学习羽毛球的兴趣这么简单,对于教学的正常进行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在体育课上,跑步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每一节体育课上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跑步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水平,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也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意志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同时也是为什么国家的学校重视课间跑操的原因,再回到体育课堂上来讲,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标准的马拉松式的练习尽行跑步运动,在400米的操场一遍又一遍地跑步,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和害怕感,对于小学生的而言这种反应会更加明显,对于课堂的进行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跑步设立一定的场景,让枯燥的跑步变成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开心的游戏中奔跑和追逐,在高兴地氛围之中达到最终的学习的目的,教师也可以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第三,是篮球类学习。这种学习在教学中不是处于重要的地位,在这精简的说明一下,篮球的学习不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因为学习篮球对于学生的要求很高,但是对于参差不齐的学生就要求教师适当的降低难度和减少学习中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心中有一个学习体会尽、就可以了,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最后,要留意的是,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技能训练,要注意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学会技能、学会体育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动作的标准。

三、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训练中的作用

如今,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年下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由于小学生不喜欢受拘束喜欢自由自在地玩耍,对于这一特性让不少教师颇为头疼,并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在宽阔的体育场无法进行下去,针对这一表现就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神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团体游戏如“推小车游戏”“丢沙包游戏”等,这些游戏的参与度相对较高,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较低,并且可以多次玩耍和练习。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也可以在其中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对于教学的任务实现也没有阻碍作用,使得“鱼”和“熊掌”兼得。有这样的好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使用这一方式。

四、在整理活动中体育游戏的作用

在整理活动中引入体育游戏,对于身体各个技能的恢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放松了我们的身体和解放了我们的神经系统,我们可以使用“人体划船游戏”“过山洞”等游戏达到目的。五、总结在体育课堂中科学地使用游戏,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学生的特征,教师要择优选择游戏方式,巧妙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合理有序地完成游戏进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克服问题,让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友和.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20).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五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学业评价论文

一、前言

在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的是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作为课程评价之一的学生学业评价历来是学校的常规工作,由于常规,所以容易按部就班。然而,随着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和转变,在新教材全面实施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反思如何更好地推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将学生学业评价功能的重心也作出相应的转移。为此,基础教育阶段形成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新机制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可以为教师的实践创新指明方向,以利于课改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本文以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定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定专业发展的问题,寻求增进专业发展有效性的方法,促进体育教学的专业成长,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改革前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的不足

学业评价即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学业成绩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果,而学业成绩的评定就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也就是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传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其过于应试的性质,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标准。传统基础教育体育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片面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激励、改进与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只关注学生测试得了多少分,校际、班级或年级中排第几,而很少关心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的某些问题,容易造成那些后进生产生“失败者”的消极情绪。

(二)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动态过程的评价。忽视学生在整个锻炼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忽视了体验过程、感悟过程、思维过程等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三)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多地强调一般趋势和共性,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过于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性,造成被评价者千人一面,容易墨守成规,严重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四)评价方法单一,仍以传统的测试为主,过于偏重量化的结果,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对于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等质性评价方法等往往在实践中被忽视。

三、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生学业的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在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中,新课程改革中学业评价的着眼点和特征可做如下阐述:

(一)不拘泥形式,尝试大胆创新

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是限于对学生体能上的测试,也不应该单一的从达标与否来判断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的优良与否。

对于学生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体育课是小学生一堂放松的课。如果抛开死板的达标、测试等传统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大自然也是一种对身体锻炼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大自然中得到身体的各项锻炼。犹如扑蝴蝶的猫一样,在不知不觉的追逐中提高了身体素质。

(二)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则是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逐步向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查的转变。

如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体育运动上也一样,有的学生跑步比较擅长,有的学生体力上比较有优势,有的.学生似乎什么运动都不擅长,但是他比较容易接受各类体育规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去进行跑步测试作为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快的是优秀的,慢的就是后进者;也不能让学生这个年级中去选择一个运动的方向,而放弃了其它的运动项目。

(三)开展体育人文化教育和评价

到如今,体育课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强健体魄,还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渐渐学会坚韧,达到锤炼意志的效果。

所以在体育课中,也应该进行体育人文的灌输,学习著名运动员的锻炼过程,了解他们在光辉背后的辛酸和痛楚,让学生明白只有在付出之后才能获得收货的道理。小学阶段是一个可塑性非常高的时期,这个时候养成的坚韧精神可以让他们受益一生。因此,小学体育学生评价不能只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和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体育人文教育和评价。

四、结语

本文旨在积极探索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的进行方式,以及功能和作用。尤其不忽视其具有的反馈、引导功能和激励、发展功能。通过评价了解和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认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通过多元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乐于学习,达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标。

与传统的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相比,传统的学业评价只是为了反映学生的学习实质,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还没有学会什么,对知识的遗忘程度等方面,并相应地改进教学,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过程。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在教育研究领域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在现代课程观的平台上设计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的方案,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积极的学习情绪,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体育学业的评价也应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改变。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增强小学生的体魄,增长技能,更重的是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得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内心出发,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构建完整的德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

毫无疑问,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来说,思想品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学校的教育要求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国家一直如此要求,广大体育教师也是如此做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新青年。因此,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德育教育。那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最直接的方式是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工作中去,即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去,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内心出发,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构建完整的德育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大地给予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进一步做到教育自我。因此,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影响学生、相信学生、倡导竞争。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性质全然不同,德育教育是要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而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求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以及学会自我教育等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把德育教育的知识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来,其次,为了实现由强制性德育教育向民主性德育教育的转变,教师就必须做到充分利用相对动态的体育课堂环境,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从而实现德育行为选择能力以及自我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再加上要求学生亲自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各项能力便得以体现,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长跑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常会有学生摔倒后爬起来继续跑的情况出现,教师则应当就此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这不仅是对跌倒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内心深处受到感动与鼓舞,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育能力,还对学生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的精神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再比如,跑步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做到团结一致、有组织纪律以及展示朝气蓬勃、奋勇待发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打扫体育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甘为集体奉献,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二、根据教材特点作出相应的引导教育

目前,学校的体育教材分为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两大部分,其中,理论教材有更为鲜明的思想性。良好的理论教育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主动从事体育活动、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科学研究表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这项研究表明,教师传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实践教材当然也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实践教材主要侧重讲解运动的要领与技术,每一个体育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基本要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各项教材、教学因素来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跳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长跑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质;足球、篮球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配体利益的优良品质。再比如,教师在讲授长跑的注意事项时,除了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动作以外,更要进行思想教育,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在长跑过程中教育学生运用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暗示自己体力不错、情绪稳定以及把注意力由长跑的疲惫转移到调整呼吸上来,积极鼓励他们信心满满地参加长跑活动,不仅能够让他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也能让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的同时磨练自己的意志。

三、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种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发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以外,教师还要根据事态发展进行适当的教育,因此,在课堂上把握有利时机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教师的仪容仪表和语言表达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做出表率、起带头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言传身教总是比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素质水平才能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正确有用的思想教育。首先,教师应当做到穿着打扮得体,举止文明,在教学工作中,讲解清晰、动作规范,这样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这种形象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体育教师要有严肃认真教学的风度,又要有特有的健康和朝气。并且能够将这种朝气传递给学生,通过仪容仪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思想道德知识。另外,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是能够影响学生的。文明、有针对性、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是可取的,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学生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做到:规范语言,使用文明用语以及普通话,穿衣符合运动的特点,即身着运动服,动作正确熟练、规范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体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配合也相当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还要在体育场共同上课,因此,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做出应有的改变,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等,让学生从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同学的优秀品质。要想让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体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团结一致,遵纪守法,严格自律,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他人,谦虚礼貌的高尚品德,以及独立创造性、自信自强、敢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让他们养成主动从事科学锻炼的习惯,还能提高其心理素质,塑造优秀人格。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七

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论文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林崇德教授也提出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教师成长模式,充分说明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反思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体验性的体现程度;反思教师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在师生关系上是否和谐,在教学方式上是否做到了民主、平等,与同事是否做到了教学合作。

2、反思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案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教学情境中师生是否情感交融,学生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是否得以点燃;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尖刻的问题,教师如何驾驭;教学过程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反思教学是否运用了启发式和探究性等教学方式。

3、反思教学得失。

对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断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将教学片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以使自己在教学中精益求精。对教学瑕疵之处,认真进行回顾、剖析,找出形成原因,分析关键因素,探究解决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再设计。

这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要通过反思得出新的教学规律。教法上要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知识上进行拓展,教学设计趋向合理,对教学过程进行再梳理、再发现、再研究、再创新,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不断升华,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教学流程来看,教学反思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1、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能使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性和分析能力。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环节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和应变,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情况,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思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反思课堂整体状况,反思失误,记下闪光片段和困惑,写下执教反思体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反思可以是教学理念的反思,可以是教学行为的反思,还可以是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能够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

三、教学反思的意义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驱力,一位名师不只是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反思总结,而且会积极改进。教师要通过反思,洞悉具体问题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应对措施,以求达到教学的更高层次。教师若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无疑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又推动了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反思是教师构建个人教育理论、实践创新的必要环节。教师是在以先进理论或先进理念指导下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调整教育选择和行动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包涵着丰富实践性学识的个人教育理论的。教师通过反思成功地将共同理论运用于实践,构建起个人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教师凭借反思能够实现实践创新,并且可能进一步走向理论创新。

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研究,行动研究及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是教师开展实践性研究的主要方式,也是最切合教师工作实际的研究方式,这类研究都是以实践经验的创造与反思为基础的。所谓行动研究就是由实践者在社会性情境下开展的自我反思的研究。所以说,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需要自觉地反思,研究活动需要在反思中推进与完成,并且在反思中提高。

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以反思促成长,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效。总之,教学反思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育理念,逐步改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开创适合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天地,它对改进工作有独特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八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学科论文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而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体育课是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课程,可保证学生连续接受教育。学生的各种思想和个性可以在体育课的实际活动中直接表现出来,平时较难掌握的学生心理特点在体育课中易于暴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言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比的。体育学科本身就有很强的思想性,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教育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身修养,以身立教

作为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体育教师与学生有着广泛的接触,在学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观察教师。此时,如果教师的言行不一,就会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威望。

二、寓品德教育于锻炼之中

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术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标准。在跳高教学中,低杆动作很好,可一升杆就变形,这其中精神因素起着决定作用。这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果断、不怕失败的精神。

三、寓德育于规范要求之中

体育课一般在户外进行,上课时学生要到指定的地点集合,在课堂上要细心看教师的示范动作;球类活动要遵守规则进行,并评定名次;下课时,集合整队待教师总结本课情况宣布下课时,才能离开操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课堂常规,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篇九

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论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锻炼;自觉习惯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渴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下,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于是,社会上呈现了“请人吃饭,不如请人运动”、“出钱买出汗”等各种新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愈来愈受到社会人们的青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当代学生的生活优越,兴趣广泛,对体育价值认识并不不深远,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他们身上似乎在逐渐退化,这就要求我们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培养出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更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努力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养成他们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二、利用理论课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江苏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参书指出了各项教学内容的授课时数,其中基础知识占9一11%。《教参》指出,“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的方法。”

理论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在练习中正确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学生喜欢体育、崇拜体育偶像的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通过观看实况转播、录像、挂图等有效手段,传授体育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三、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目前,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多是重复使用。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都一样用,给学生造成体育课就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没什么变化的印象,学生认为体育课死板、乏味,加上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从而离开了自觉锻炼的队伍。因此,我们要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根据体育课的教材、类型、课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在组织教法、练习难度、练习要求等方面,应给学生留有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的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引入体育课教学中,包括体育理论课和运动实践课,使体育教学中的声、情、景、图并茂,增加对学生的感性刺激,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提高教学质量。

1 根据学生特点,合理灵活选用和搭配教材。

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的重复学习,学生产生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在一点一点的消失。没有快乐,如何谈得上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学生不愿意每天都是跑步练习,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用和搭配教材呢?比如,与动物动作相联系,与故事童话结合,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的话,教材更显得新颖。

2 以引导为方法,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

现代课程所要关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锻炼项目,则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动机,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然而初中学生虽然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但却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主体,他们并不一定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体育需求,他们对体育需求主要反映在对学习与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如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一般都愿意选择轻松的体育项目,而对一些单调的、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完成,但对促进身体发展与达成课程目标特别有效的内容却不喜欢。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需求加以引导和教育。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制定锻炼计划,并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自锻意识与健身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并纳入评价与考核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教师要处理好运动项目殊途同归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尽管所教的教学内容不同,采取的教法不同,但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学习了科学的健身方法,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而“应考式”的体育教学是很不科学的,它只看到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达到增强体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最佳途径。如,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跑步,除运动项目本身枯燥外,主要原因是他们过去练习中,由于不得法,如运动强度密度不适合他们的身体负担,结果自然产生了害怕心理,更谈不上对跑步产生兴趣和习惯,而速度和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跑步的锻炼兴趣呢? 我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特别是男同学),一听跑步就叫苦,可一听踢足球就来了精神,个个生龙活虎,因此,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教学比赛,使学生的跑步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等现象,教师应及时指出:“速度和耐力,是想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或者在练习中灵活运用走跑交替练习、追逐练习、分段计时练习等等多种手段,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

4 让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他们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如果对某种活动没有兴趣,也就不可能形成习惯。学生踢足球之所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他们处在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在逐步形成锻炼习惯的过程。另外,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如:体育委员根据课的内容、学生兴趣安排准备活动;小组长组织游戏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的能力;同时,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练习内容,有利于提高该项目的运动水平,从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5 身体素质课课练,不断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人体各器官系统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的运动能力是在不断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增强的,体育锻炼的效果往往要在长期的坚持中才能收到成效。体育锻炼效果的滞后性,影响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有机地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身体素质练习,一是丰富了教学内容;二是让学生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逐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为了防止素质练习枯燥、单调,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竞赛,例如:比谁跳得远,单位时间内比谁次数多。可以个人与个人比,也可以小组与小组比,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中,在体育实践中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享受,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但要体现在自己的运动表现和身体发展上,而且还要表现在自己在课堂内外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进步上。

老师经常要考虑运用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只有经常参与,学生才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有了乐趣,他们才会产生情感,然后才能形成一种习惯!所以体育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课堂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课外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体育技能,做到尽心尽兴、心情舒畅。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班级篮球赛、拔河比赛、乒乓球赛、足球赛、排球发球、篮球投篮、立定跳远、冬季三项(跳短绳、跳长绳、踢键子)比赛、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单项个人赛和团体赛。在每年的校运动会比赛前,要下发比赛规程和比赛项目,同学们就会跃跃欲试,刻苦练习,踊跃报名,积极参与。运动会上,他们的加油声、助威声,会一浪高过一浪。这样,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既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又活跃了身心,锻炼了身体,他们还在比赛活动中体验到了体育的力与美,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自觉锻炼的习惯,也促进了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布置课外作业,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在教室里坐着学习的时间增加。体育课外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简单易行,又不受场地限制的练习内容,如跳绳、深蹲跳、抱膝跳、立卧撑、俯卧弓步跳、跳楼梯台阶、快速爬楼梯、手扶楼梯提踵、俯卧撑、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两头起、两头起、原地快速高抬腿等等,让学生在家自觉锻炼,自我锻炼,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中考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绝大部分家长十分重视,但布置课外作业,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尝试:每周安排10个锻炼内容,学生们每天回家根据老师的布置,自选一至二个项目,按照“全面、经常、渐进”的体育锻炼原则加以练习,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双休日组织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乒乓、轮滑、等比赛,吸引学生家长一起参加到一些体育锻炼中,在寒、暑假等假期时,还可以利用家长会、家校路路通和家长沟通,组织自行车骑行、元旦迎新长跑等活动,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是家校联系的一个有效载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实践证明,布置体育课外作业,不仅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相反,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也避免了学生为应对体育中考而出现考什么练什么的突击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终身受益,即使是在近几年的体育中考,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取得了较高的成绩,也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结束语:总之,教师能用心开展教学活动,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措施去实践体育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充满快乐、轻松、平等、自信,而又可以想象、倾诉、自我展现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这将是现代体育教学所必须有的要求,而处在这样的怀抱中进行积极的锻炼,寓教于乐,学生的身体健康将是无比有益的,对培养他们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更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浏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贵仁 盛志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黄健 孙洪谦 冯小雨《析休闲体育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