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四篇)

最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9 18:44:35
最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四篇)
时间:2024-08-19 18:44:35     小编:zdfb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篇一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我国农村的基本状况

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农民基本上可以达到温饱有余,有的已经迈入了小康。

从从业情况看,农民除了在家务工务农外,相当一部分是外出打工。据劳动社会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

从受教育程度看,农业普查的结果显示在全国56147.9万农村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3258.7万人,仅5.8%,小学23665.5万人,占42.15%,初中21356.3万人,占38.04%,平均受教育年限6.54年,纯农业为6.23年。

(二)医疗卫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2006年的两会上,看病难,看病贵与教育问题等一起成为两会代表最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快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医疗卫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媒体揭露出来的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使大家真正意识到我国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到了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乃至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

(三)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和相关政府部门,初步学会了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和处理等方法,锻炼了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文字处理等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忍不拔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三、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

2.文献资料

正文:

一、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调查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地域广阔。农民在国家的各方面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当前国家正在实行的医疗改革的政策也逐渐向基层农村倾斜。了解农村医疗现状和农民对医疗改革的反馈,进而设计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对解决农村医疗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一)村级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

由于私人医疗机构是农村医疗服务的主要供给者,一般村民都会选择去这些私人诊所和卫生站,并且与公立医院相比,私人诊所价格相对较低,距离也比较近,可及性更强一些。但是其医疗水平普遍不高,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乡镇卫生院的价格和质量都不令人满意,在方便性上比不上村级诊所,质量方面也与县以及县以上医院有较大的距离,只略好于私人

诊所及卫生室。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但各地的情况差别很大。合作医疗在资金筹集上有的达到了政策规定的最低标准,有的连最低标准也达不到。合作医疗的实行,关键还是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动,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合作医疗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也都有较大影响。

二、对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

城市化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市场和政府。两者相互补充而不可替代。我们认为,拆迁农民生活方式得以转变的客观条件就是政府政策的引导,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享受到诸如现代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城市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消费结构的复杂性。城市生活新增物业、燃料等费用的支出,而且水电、教育、交通等费用增加,消费结构日益复杂,必然决定农民的消费理念发生变化。

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城市作为文化中心,各类文化设施齐全,各小区也都建有棋牌室、健身房等设施,农民的业余活动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1)生活环境的变化。从分散的村落组织到集中的居民小区,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垃圾处理统一化,治安管理规范化,绿化种植花园化等等,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是生活过得更舒适:青壮年可以一心一意地工作,紧张劳累了一天之后,心无挂碍;老年人的生活则更为舒适,冬天晒太阳,夏天乘凉,不亦乐乎。其次,娱乐活动更丰富多彩:在集中的居民小区,建设娱乐设施、锻炼器材更为方便、安全。再次,医疗、教育环境改善。可以参加医疗保险,就医更加方便、及时,并能享受城市相对优越的医疗设施。

三、对农村生产劳动方式变化的调查

传统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单一性。这种单一性是相对于城市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一系列环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言的,是以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状态为考察对象的。

1.投资方式的单一性。农民基本没有现代投资理念,剩余资金主要是存入银行。

2.文化生活的单一性。农村文化设施稀少,农民在农闲时多从事赌博、迷信活动。近年时有文化、科技下乡活动,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收入增加的农民多了。自从中央实施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以后,农村经济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种粮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重视子女教育的农民多了。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手中有了钱后,在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学习更多文化的同时,开始考虑如何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关心时事政策的农民多了。现在村子里都安装了电视,农民获得信息渠道大大增加,所以他们对国家政策和实事了解关心也增多了。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发现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一)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

(二)一些想法和几点建议

1、对促进农村卫生状况的改善提出一些建议:

增加政府对农村公共为生服务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管;切实降低农村药品价格;推进乡镇卫生院的改革;鼓励农村私人机构的发展;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合理规划村舍建设,规范农村房屋建设,加强公共卫生设施与精神文化设施建设,使乡村环境更好更漂亮。尤其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遏制迷信,扭转村风村俗。大力覆盖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建设。加强农村教育系统建设,多从农民实际出发,针对不同人群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要建立新的农村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切实照顾农村科技人才实实在在的利益。

3、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反思与总结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关注了社会热点,通过走访农户和相关政府部门,初步学会了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和处理等方法,锻炼了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文字处理等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忍不拔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也完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提升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上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一些同学的互相探讨,终于初步形成了这份报告。但是越是细致的投入对农村现状的思考,越是不能平静,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问题大于成绩,我们要做的还有太多。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工程,每年中央都要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予以强调。可见完整的点评农村状况,为农民前途预做设想和安排,或许本来就不是我所能做到的,但是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种种讨论和争论则仍将继续。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篇二

关于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全面深入生活、了解社会、服务 社会的实践活动,也是开阔眼界、增强才干的技能活动,更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思想道德的教育活动,因此活动 的意义非常重大,值得每一位学生参与。下面有 的关于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欢迎阅读!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教育问题目前状况 调查时间:20xx.4.305.6 调查对象:xx中小学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法 实施调查人:103 7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 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 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网上调查与农 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两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 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 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 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 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 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

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 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 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 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 110 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 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 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 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 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 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 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 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 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 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 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 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

3 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 0.0%),农村家庭用于 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 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 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⑻多万少年 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 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 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 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 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 500万青壮年 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社会的低文化层青少 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1.教师分布不合理

2001年以前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 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 又人满为患。有一个村小6个年级,只有5名教师,还有 一个村小只有一位公办教师,其余全是村请临时代课教师。全区还有上百名计划外教师,既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又加 重乡、村及农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 超编。有一所城市初中,有10名教师搞行管(如卫生、纪律、考勤、水电、印刷、门卫),造成人才浪费。2.教师减员严重,补充困难

以我区2002年为例,全区教师共减员2 16人,包括离 退休、死亡、患重大疾病、外流到外省外县、考上公务员 等。而现在教师工资实行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有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 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人口入学高峰,教师缺编严重 而区财政无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 高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 需分配到位。

3.教师素质偏低

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 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 己日积月累的

教学

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 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 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 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 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 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在我们对5120名初中、小学教师 进行问卷调查中,有2270名教师认为教师负担过重,没有

时间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占问卷人的44.3%。

4.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 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 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同 时,农村小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些生源少、教师缺的 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无论 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甚至还有 一位教师担任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 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加之不少农村小学 教师处在半耕半教状态,农耕必然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在对4447名小学教师问卷 中,22 52名教师认为工作负担重,占问卷人的50.6%。

5.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 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 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 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 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 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 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 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 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在对5120名中小 学教师专项问卷中,订阅有关教育报刊杂志仅1种和未订 的有1897人,仅在写论文时阅读使用书刊资料的占810人,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仅962人。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放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广平乡大曲村的几项调查活动 在调查期间让我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在实践 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们调查了大曲村受教育状况,村民中有30%的人受过 初等教育,10%的人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20个 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6岁,但有8 0%的孩 子八岁才上一年级。

我们还调查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肉制品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酱醋。因此大部分家 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左右。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 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不及。甚至越是贫 困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 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70%的家庭的2/3家庭收入用于 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他们总 说:我的孩子能向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 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 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 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 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 农村来说,判断让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 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 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 个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大曲村的乡亲们省吃俭用供孩子们 上大学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手指 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的地给老少边区扣上不重 视教育,教育意识淡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 含有某种歧视成分呢?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学生,我才 说这样的话,而这是我们调查的真实情况,而且在这一方 面我有过亲身的体验。

从开始调查到调查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 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 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 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农村对知识的渴 望,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慎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 己的最大努力为大曲村的乡亲们做出贡献。但是对于有一 些想法的我只是想得到却无能为力帮助他们。然而现今我 们只能在宣传大曲村成功的经验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 建议。

以前该村是连乡村公路都没有通。目前,村民们的收 入主要是靠养猪和种粮食,公路通到村公所,这样就为他 们提供了更多的赚钱机会。比如,他们可以种更多的粮食 还可以养猪,养牛销售出去。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 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 淡薄,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实,逐步使他们转 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我们调查完了以上项目之后。我们还参加大曲村旱 灾的调查。自xx年10月以来,持续的干旱,无有效降水 使大曲村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在我和村委会成员 参观过程中。我们主要调查了,旱灾对越冬作物的影响,如何应对特大旱情。目前为止,随着春灌的展开,小麦的 干旱可以得到有效地缓解。

在抗旱一线,大曲村委书记,他是全村的榜样。在田 间地头,他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在办公室他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敢于战天斗地 的勇气和魄力。他忘我的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了农 民的斗志,在他的带领和指挥下。参与抗灾的广大农民群 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的胜利 他不仅是我的偶像,而且还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通过大 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

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 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

社会的很多东西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 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 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增长我们的才干。

还有醇厚民情和朴素民风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 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 力量,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源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们群众广泛接触了解,交 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 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 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 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基本概况: 今年的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的活动,进行了一次寒假 回乡实践调查,调查对象是我的家乡,贵州省镇宁布依族 苗族自治县打帮乡,我就其中的一个村许怀村进行了为时 两天的调查走访,走访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支持,调查时也针对村里开展了一些工作,还对部分村民进行实 地调查走访,以取得更好的调研效果。

二、调查时间:20xx年1月29日至30日

三、

调查地点:xx村 四、实践调查员: 五、调研经过及内容

1、村庄基本概况

从打帮乡绕过蜿蜒崎岖的山路,经过半个多小时车程 我来到此行目的地许怀村。一到那我就得到了村长的热情 接待,当我说明此行目的时,村长对我表示感谢,并对我 的调查和实践表示支持,从而也增加了我调研的信心。

通过向村长询问,我首先大致地了解了许怀村的基本 情况,许怀村距打帮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全村行政村 总面积12 00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绝大部分村民为布依 族,全村总人口 1 262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有650人。

该村经济发达程度居其所属的贵州省镇宁苗族布依族 自治县的中下等水平,村民的生活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因 此,近年来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城里转移,至xx年 年,全村外出务工人数已接近300人,将近本村劳动力总 人数的一半。

由于许怀村所处地形为山地,三面环山,一条小河顺 山而下,最终注入打帮河。村里耕地类型主要有水田和旱 地,总面积为6⑻亩,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 高,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和玉米,经济作物有甘蔗和西红 柿。经村长介绍,至xx年年底,全村村民人均收入达600 元,比上年增长约15%。

虽然村民们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是村里仍然有经 济特别贫困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收入不能满 足家庭的基本开支。

许怀村进行农业生产时依照的是村民们多年的经验,由于村民们大多不识字,文化水平低,且许怀村交通不便 利,因此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怀村的村民们不 能较快地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技术的改进来提高生产力 导致了发展的滞后,这次来调查我从学校带来了一些挂 和农业书籍,我把资料交给村长,村长十分激动,他说;放 心,我们村干部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春节之后,我 们就开村民委员会,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谢谢你带来的资 料,也谢谢你们学校的领导关心我们农村的发展,相信有 了国家的政策和你们的关心,我们许怀一定会越来越好的2、村庄建设情况:

⑴村庄基本面貌:

通过对许怀村概貌进行分析,村民住房没有进行过统 一规划,全村的建筑有着明显的布依族建筑风格,主要类 型为砖、石、木料型房屋,较过去住的土坯房有很大改善,但仍有极少数村民的房屋仍是土坯结构,冬不挡严寒,夏 不避酷暑。

全村无硬化道路,通向乡政府的路只能通过摩托车、农用车等小型车辆,而且道路崎岖不平,在雨季容易出现 道路软化,滑车等危险。⑵基本设施建设

通过了解,许怀村基本设施建设情况基本不完善,村 委会虽然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但没有小学、医务室、诊所 等保障村民生活的设施。

至xx年年底,村里已有超过90%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国家的政策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由于村里没有医务室,村民在出现疾病时不能得到及 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⑶村庄自然环境

许怀村是比较传统的村,村里无企业、公司等办公场 所,环境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污染,因此许怀村自然环境 很好,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村民的饮用水都是纯天然的 浅井水,平时食用的瓜果蔬菜都是自家种的无污染食品。

3、村民生活情况:

经过村长的介绍,我对许怀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实

地走访是不可缺少的,我召集了村里几个正在玩耍的小孩 说明来意后,他们都很愿意帮助我,于是他们帮我把村里 正在家闲坐的大人们叫来了,我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和 他们亲切地聊起天来。

交谈的过程中,村民们很热情地与我进行交流,内容 包括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等。通过谈话,我了解了在许 怀村,绝大多数村民家里都过上了比较幸福的生活,家里 都有电视机和vcd等基本电器,也通了电话,村民们纷纷

表示,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的生产和发

/pc 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据我所了解,许怀村的农民们都享 受到了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们的生活水平较过去有 了很大的提高。

借着这个机会我把自己所学的十七大会议中有关三农 方面的信息讲解给他们听,村民们都很感谢党中央对他们 的关心和社会给予他们的支持。

但是我不由得担心起来,在我和村民们的聊天中发现 尽管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思想觉悟还 不够,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从来没有感到忧虑过,极 大多数村民对孩子的学习问题都是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 展,孩子争气就让他们多上两年学,不争气等到了十五六 岁就出外打工,无论如何都可以生存下去的。我告诉村民们,如今是知识爆发的时代,不懂文化就

只能永远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永远不可能生活得很好。读 书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社会上打拼,不懂文化,只能吃亏。

在我一番真诚的劝告之下,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后会 尽量督促孩子的学习,尽量让他们多学习科学文化,即使 做农民,也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农民。听了这些,我心里充 满了欣慰,也看到了希望。是的,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 三方都真正地行动起来关心和帮助这些孩子,他们才会有 光明的未来。

从村民的讲述中,我得知了许怀村有几个孩子,由于 家里特别贫困,正面临辍学的危机。于是在第二天,我在 一个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这几个孩子,并把自己随身的 笔送给了他们,还收集了他们的信息带回学校,希望学校 和社会的力量能够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在校园里 学习。三、关于许怀村发展的思考:

在许怀村两天的调研让我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新的看法 也让我对许怀村的发展道路有了一些思考,具体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受地形、经济等条件约束,许怀村仍处于传统农业 生产模式,完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因此要通过传统农 业来大幅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基本不可能,这需要村干部们 以带动许怀村经济发展为己任,为许怀村的发展做出一个 全面的规划,逐步实现农业半机械化。2、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的情况也是许怀村落后的一 个重要因素,要发展,医疗和教育是关键。在经济发展之 前,必须先保证村民们生活得到保障,因此,学校和卫生 所是一个村经济起步的必要设施。

3、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落后,对子女的教育重视 程度不够往往是子女无法很好地受到教育最直接的因素,因此,需要全面村民的思想境界,让他们树立起一个重视 孩子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孩子素质的差距。

4、一村一品的开发程度不够,本村没有特色明显、品 质优良、附加价值高的农产品。本村的潜力和优势没有很 好地被发掘。许怀村的特色和优势是土特产,特别是天然 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但其经济价值并没有得到宣传,在今 后的工作中,村干部们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提升许怀土 特产的知名度及其经济价值,打帮乡政府应在这方面给予 支持。这样,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许怀村的特色才会更明 显,发展的空间也会更大。

5、村里的发展计划不够明确导致了许怀村的经济发展 较缓慢。一个村能不能得到长足的、有效的发展,关键就 看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发展目标,明确的目标是发 展的前提,有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方向。

许怀村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加强本村的农业生 产,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农业发展养殖业,这样既可以减少 农业生产的成本,又可以增加经济来源,使经济得到持续 有效的发展。

6、交通不发达,成为限制本村发展一个很大的制约因 素。俗语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经济流通和发展 的纽带,其作用不可忽视,既然认识到道路对经济发展的 重要性,就要把道路建设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 使许怀村更好地实现小康新农村。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实践单位:xx乡小港村

实践时间: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3日共3天 xx年暑假机械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湖北省鄂 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港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调查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对湖北省农村及新农村建 设有所了解,并且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 的具体问题。首先,对于此次调查要做几点说明:

1.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和照片的形式获取信息

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干部访谈、乡村教师访谈和 农户访谈。

2.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 原始信息真实可靠。

3.由于问卷问题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想了解的问题,之 后调查主要以访谈为主,回答都做了及时的记录。

4.本次调查中社会实践小分队原计划去十堰市竹山县 进行进一步调查,但在小分队到达十堰后,十堰市开始降 雨,在当地人的建议下,考虑到安全问题,小分队在竹山 县的考察被迫取消。

调研内容和结果分析

经过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调查人员对湖 北省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得出几点认识,并且尝试提出必要 的观点,具体如下: 第一,国家政策好

全部被调查人员都说国家政策好,确实有利于农村发 展,虽然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无法说出具体有哪些政 策,但从最近几年新增补贴和村镇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得 到政策的好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可能也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 低有关,国家政策的宣传方式主要以开会、看新闻联播等 类似口头的方式比较有效。而有些私下的口头方式的互传 容易导致政策的误传,虽然调查过程中没有对此类问题做 进一步了解,但感觉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小的隐患。

第二,家长重视教育,但却有部分学生不想读书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前辈们都认识到了教育 的重要性。虽然很多爷爷奶奶们没有读过书,但他们从认 识的那些读书的朋友们的发展状况也看到了其重要性,所 以非常希望下一代、下两代能够好好读书。调查过程中我 们还发现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不让孩子读书,特别是不让 女孩子读书的情况。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供给孩子读 书的环境是相当宽松的,但却有部分家庭的孩子不想读书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些简要的调查,调查中发现:

1农村家庭中如果有孩子,收入的主要支出便是在教育 方面,大部分家庭的纯收入都只能是刚好够教育的支出;

2考上了好的学校的学生,家里无论如何困难都会让其 读下去;

3农村的教育资源及质量相较于城市而言还存在明显的 不足,部分孩子考不起好的学校,而读过书最后辍学的孩 子都认为差一点的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认为读书不如打 工;

4辍学的孩子有的是没考上好的学校后,差的学校读不 起,没办法才出去打工,还有一部分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 重要性,存在读书不如打工的思想;

5目前社会上是存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大学生 被称之为蚁族,这种现象助长了读书不如打工这种思想的 成长;6就我们调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学教师出现明显 的断档,教师高龄化比较严重,全校150名教师,5 0岁以 上接近百人,同时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的断代成 为当地小学所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而据当地老师说,这 并不是一个个例。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浅薄的分析,部分学生不想读书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己的原因,教育资源缺乏和教学 质量偏低,教师的断代,还有家庭负担不起,可能还有一 些其他的原因。

当然面对这个问题,除了向社会呼吁,很多方面都是 我们无能为力的。但最为一个大学生我想就教师断档这个 问题而言,我们还是有部分解决能力的,我们可以在各地 了解情况后,通过学院爱心社,学校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 织,展开定期的支教活动,了解当地的状况,让更多的人 参与进来,最终以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

教育决定一个人的观念,新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观 念的转变时势在必行的,教育便是观念改变的根基,而全 民教育便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将教育列入了阻碍新农 村进一步发展重要一环。

第三,农村农闲时的娱乐方式之我见

农村生活中农忙的时间毕竟有限,那么农村生活中主 要的娱乐方式又有哪些呢?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的主要娱乐 活动集中于传统的娱乐方式麻将上。当然其主要目的不是 赢利,而是打发空闲的农闲时间。

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 娱乐活动单一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当我们问到如果有人给你 们做好了图书馆、篮球场、健身场地时,你们是愿意去锻 炼一下、看下书还是打牌时,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看下书 或者出去玩下。可能娱乐方式单一的部分原因在于设施的 缺乏;

第二,部分年纪大些的叔叔阿姨们说自己只想打牌,也只会打牌,就算给他们设施也只会去打牌。我想这就是 一个观念的问题了,一直习惯以前的方式,然后就不想有 新的发展和改变,娱乐上如此,生活上便更可能如此了。感觉传统的生活方式饿不死自己就满足了。新农村想要进 一步发展,这种观念必须改变,新的机器和技术再多,放 着不去使用最后还是一样什么都得不到。

娱乐方式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能够更 好的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也许就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而且从 娱乐方式中便能看出部分人的观念,虽然不一定准确,但 至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当然娱乐方式的单一也可能是一 个风气的问题,如果乡镇干部能够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

和能让大家都有所收获的娱乐氛围,新农村应该可以更加 快速的发展。实践

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 关于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 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了解了新农 村现在的面貌和农村的生活情况。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也 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见解,有些吹毛求疵地 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当然就像采访过程中几 乎所有人都会说的一句话,总体的还是好的,比以前还是 强多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各级乡 政府还是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要不然我们也 无法看到今天的成果。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我们从对农村一点都不了解开始,通过上网查资料,以国家政策为背景,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实践过程中 发现,这样的问卷时经不住考验的,没有人会耐心的回答 完那些枯燥的问题。于是我们及时总结,重新删选了问题 做到既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农民朋友们感兴趣的话 题,通过反复实践和多次修改,我们终于选好了这样一份 满意的问卷,这便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总结和反思在一次实

践中的重要作用,感觉自己离社会又进了一步吧。

虽然很多时间在赶车,虽然很多时间在正中午的烈日 下度过,虽然有的人是第一次离开家住在异乡的宾馆,虽 然有些同学会说这是在烧自己父母的钱做一些没有意义的 事情。但没有一个人中途放弃过,我们一直相互鼓励着用 尽可能节省的方式走完了全程。这便是团队的力量吧,本 次社会实践又一次让我看到了团队的伟大。而我们也确实 调查出来了我们想了解的东西。大家的努力也都应此没有 白费。回想全部调查历程,我们也是在一直收获着。从不 知道怎么开口开始,到有了第一个聊天气氛很好的被采访 者;从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开始,到有了一份很完善的调查 问卷;从在家很少晒太阳开始,到晒蜕皮然后又有了一身健 康的古铜色。一路走下来,我们一直执着调查着;而回首这

几天的实践,却突然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好多。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篇三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实践内容:对该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变化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而经济是教育的基础。教育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过网上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调查方法:走访、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调查结果及解决方法:首先了解到该村的经济发展情况

一、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该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调查结果看,农民对目前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物资(化肥、种子、农药等)供应比较满意的分别占74.0%和85.1%;而拥护国家的粮食综合补贴、畜牧业生产补贴和免除农业税政策的农民分别占到94.2%、86.0%和96.7%。

二、存在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该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看,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仍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镇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在该村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率为0.6%,小学文化程度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4%。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五)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山区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该村的新农村建设的步

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让人们能够更快的适应新农村的步伐,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而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关注农村的教育问题。

经过调查,我发现

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两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如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其次,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还有,由于种种家庭原因,很多孩子的辍学都成为家长经济负担不起的一个直接结果,这种因为学费而无法上学的情况让我国的教育“普及化”成为虚有其表的大话,废话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1.教师分布不合理

2001年以前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有一个村小6个年级,只有5名教师,还有一个村小只有一位公办教师,其余全是村请临时代课教师。全区还有上百名计划外教师,既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又加重乡、村及农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比如有一所城市初中,有10名教师搞行管(如卫生、纪律、考勤、水电、印刷、门卫),造成人才浪费。

2.教师减员严重,补充困难

农村教师资源极度缺乏,很多年轻教师都不愿意到乡村教书;而一些能力较好的老师则选择到求职;还有就是一些年岁已大的,不想在奔波的老教师留职任教,这就导致乡村老师日渐减少,供给不足。

3.教师素质偏低

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

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

4.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些生源少、教师缺的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甚至还有一位教师担任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加之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处在半耕半教状态,农耕必然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

5.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该村仅有小学老师25人,而其中会电脑的却还不到5人。

6.农村教师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区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好于村小,村小教师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福利,广大农村教师极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三、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四、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到

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我觉得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完善,农村很快的就能飞速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就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那么,农村的教育事业也会得到飞快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农村建设会有质的飞跃的。

刘春艳

0806092030

小教双语师范081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篇四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为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 六看六想六教育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自己本身的特点,我利于业余实践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一番调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群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况如何。如果我们纵向比,确实感到农村的变化可喜,过去的农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还有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发展的希望非常渺茫,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无优势可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农民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中国农村的改革是成功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农民能够吃饱穿暖了,这是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成功。可我们应当到农户去看看,农民在最低的生活保障解决之后,却一直很难再向前发展一步,土地利用到了极限,无论再勤劳,有限的土地不可能产生再高的效益来,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在风调雨顺的年境,解决温饱稍有节余,到了灾害年境,基本生存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农民面对有限的土地,除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之外,想不出别的出路来,农忙时忙一阵子,农闲时坐在南墙根太阳底下晒暖,夜

2 里想的千条计,白天还是眼巴巴地看着两亩土地,想不出什么绝招来。农民面对看似无风险的庄稼活,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顺其自然,在温饱线上徘徊。

2、天灾人祸使一些农民生存问题受到危胁。在温饱问题刚刚解决之后,农民应对其他风险的能力还很低,特别是在面对天灾、疾病时,总是显得孤立无助,山东济南市一山区乡某村,有一家因孩子患白血病而将所有积蓄4万元花完,另借亲友2多万元,病还没有治好,在付不起医疗费的情况下,无奈从大医院将孩子拉回家中等待 奇迹出现。这个家庭,本来刚刚解决温饱,可因疾病使这个家庭一下子又回到了贫困线以下,若依靠自身力量重新富裕真起来,恐怕十年内没有可能。另外一些农民,因残致贫、因伤致贫,或因养殖业经营不善致贫,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一些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常常是手足无措,破罐破摔,给农村稳定带来潜在的隐患。

3、知识构成偏低,无致富门路而致贫。不少农村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农民的知识构成偏低。多年以来,一些农民总认为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重复着古老的耕作方式,特别是边远山区,仍沿用着老祖先的 刀耕火种 耕作方式,对一些新知识,新的技术,因文化水平低,难以接受。即使有些农民有一点文化知识,也试图应

3 用新技术,可由于需要投资,且有风险,而不敢去实践,其结果是越贫越胆小,越胆小越贫,形成了恶性循环。

4、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很浓,影响致富。农民很容易满足,越是落后地区,农民的满足感越强,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些零花钱,和以前相比就十分满足了。一个人只要感到满足了,就没有什么进取心了。我走访了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民,家中人气很旺,田园气息很浓,可进到屋里,家徒四壁,除几把小凳子和吃饭的方桌子之外其他没有什么东西了。但这些农户显得十分满足,他们围着小桌子一家人招呼呼地喝着糊涂饭,或者与亲朋好友弄两杯劣质酒对饮一番,显得十分惬意。()如果与其谈到今后有什么打算问题,他们会提出一大堆困难,面对困难,有些是无力克服的困难,有些是可能克服的困难,可是无论大小困难,都不愿去克服,目前有吃有喝就行了,况且往前跨一步是要担风险的。

5、惰性思想严重,失去发展机会。我走访的不少农村,无论是城市近郊或是偏远农村,一到农闲季节,大家都聚在一起闲聊,或喝酒,或打牌,其乐融融。而农闲时节,好多事情需要做,比如,房前屋后,可以将荒地开垦一下种些菜,解决一年的吃菜问题,可是,眼看地荒着,而不愿动手。有一次,我到一农民朋友家吃饭,正值夏天,4 青菜很多,然而饭桌上只有几根咸菜和稀饭配馍。我吃了他家这顿饭之后,心里很不是味,我想如果这户人家稍勤快一点,屋周围荒地里洒些菜籽,一年就有吃不完的菜。几天之后,我带着菠菜籽、香菜籽、小油菜籽等好几种菜籽,亲自帮他家开荒种菜,几个月后,再去他家时,看着满院绿色,主人很不好意思地说,几十年了,为什么不知道种点菜呢?

由于惰性思想严重,导致了家庭状况不能有大的改观,即使有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也总是持观望态度,不愿去带头往前跑,再加上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不少人有畏难情绪,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还是感到躺到南墙根晒太阳好。

二、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

农村问题是我们国家整体发展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而农村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去拉他一把,使他们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给他们提供一个起跑线,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共同去为农村发展做贡献。我通过对不少农村情况的考察,认为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帮助其理清思路,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自强,自立是关键。在广大农村,我们根据抽样调查,感到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一些因病等致贫的农户,精神一个子垮了下来,面对巨额外债,依靠几亩庄稼,一辈子也还不清,也就是俗话说的 躺倒一身泥,起来泥一身,前途没有什么希望,再折腾也没什么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 躺着 舒服,彻底失去了进取思想。鉴于此,乡村干部要不失进机地给予关怀,帮助其理清思路,找出从新站起来的切入点,帮助其制定近期远期的发展计划,使这些弱势群体看到希望。人有了希望才有信心,才有盼头,才能够坚强地站起来,这是内因,这是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关键。

2、给其必要的扶持,使其能够站立起来。一些弱势群体,在遭受打击之后,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站起来的,我们在帮其理清思路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扶持,比如资金扶持等,应当把一些特困户登记造册,时刻关注他们的情况,并帮助其联系小额贷款,帮助其寻找项目,帮助其培训技术,使他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敢于面对现实,使他们感受到希望就在脚下。这样以来,在乡村的帮助下,才能逐步走出困境。否则纯粹的思想引导是不行的,要双管齐下,要给其提供一个站起来的支点。

3、政策帮扶和农村互助相结合,引导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对一些贫困乡村来讲,财力有限,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助往往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奏效。面对这种局面,需要走政策帮扶的路子,并且将政策帮扶与村民互助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所谓政策帮扶,要根据特困户的情况给予政策倾斜,比如资金支持和就业帮助等,为他们提供尽快站起来的机会。所谓农村互助,就是动员广大村民伸出援助之手,给特困户的尽可能的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无偿的,也可以是有偿的,目的是帮助特困户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姊妹,他们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社会分工和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他们替我们承担了痛苦,所以,关心他们,就等于关心我们自己,农村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母体,农村弱势群体是母体的一部分,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去帮助他们,使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社会才会稳定,经济建设才有后劲,社会各项事业才会健康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二)

一调查数据

概况:

东二分村共有约800口人,住房占地约200亩,耕地1550亩。本村固定资产120万,去年总产值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3800元。

(一)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鸡,养羊,牛,猪。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0%。经济作物包括土豆,花生,莜面,玉米。种植面积在200亩左右每亩毛收入一万元左右。

(二)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三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8岁,但有50%的孩子九岁才开始上学。

(三)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

二下乡感悟

(一)我看农村教育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 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 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 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 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 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

10 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 砸锅卖铁也得上 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 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 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 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们只

11 能在宣传东二分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

12 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莜面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

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经济作物和种高效田。高效田是给外国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效田,是东二分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就那短短的三天,我和周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东二分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乡的意义。大学生参与 三下乡 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 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 四个统一 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 三下乡 活动的目

14 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 三下乡 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 四个统一 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 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大学生 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

15 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 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别推荐

| | | |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