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推敲 课文(十篇)

2023年推敲 课文(十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3:51:32
2023年推敲 课文(十篇)
时间:2023-01-03 13:51:32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敲课文篇一

名师献艺——《推敲》(贾志敏)第八册

第一课时

师:这是什么?

生:书。

师:这是什么、

生:粉笔。

师:我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

师:变成骂人的话了。

师:谁把课题读一读。(生读题。齐读课题)

师: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把书念一念。

(师范读)

师:黑板上有几个生字,借着拼音谁来读一读?

(生读生字)

师:不错,四个字都念对了。谁来读下面五个字。

(生读)

师:哪个小朋友能把九个字都念对了。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生:皎洁。

师;什么意思?

生:很白的意思?

师:一般表示什么?

生:表示月亮。

师:换个偏旁,变成其他字。(生说:校,郊等)

师:

生:驶,驰,蚂,驴。

师:这些字会读了,自己把课文念念。

(生自读课文)

(生描红)

师:看一看练习的第三题,有八个词语,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读,再指名读)

师:避让什么意思?

生:避让是让开的意思。、

(表演避让)

师:躲开,让出路来,给别人走。)

师:沉睡是什么意思?

生:睡得很沉。

师:家境贫寒。

生:家里很穷。

师:贫是什么意思,寒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家庭状况很差。

生:我读第二节。

生:我想读第七自然段。

(师打断,帮助学生强调“也”是一位诗人,“过了一会”。

生:我也喜欢读第七自然段。

生:我想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八自然段。

生:我想读第五自然段。

生:我想读第四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唐朝的贾岛是一名诗人。

师:如果把诗人放在前面怎么说?,

生:诗人贾岛是唐朝的。

师:唐朝盛,诗歌旺。出了好多诗人,你还知道哪些唐朝的诗人。

生:李白,杜甫,贺之章。

师:谁能背李白的诗。

生:背《望庐山瀑布》

生:他明明是敲的,为什么诗里是推呢?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这为什么叫《题李凝幽居》。

师:题是写,李凝是他的朋友,幽是幽静,居是房子。

(生连起来解释)。

生:鸟已经沉睡了,怎么还被惊醒?

生:比比划划是什么意思。?

师:我也不知道,你一边走,一边比比划划。

(生来表演,教鞭当马)

生:“簇拥“是什么意思。

生:“犹豫不决”是什么意思?

师:拿不定主意。

生:吟哦是什么意思?

师:朗读,唱。

第二课时师:黑板上有四个填空。看黑板。

(1)贾岛在( )到( ),去( )。

生:贾岛在去看朋友,没有遇到李凝,留下了一首诗。

师:看第二个。

(2)他对诗中哪个字犹豫不决,甚至( )。

师:谁能把两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生把一二两个问题连起来说。)

师:介绍韩愈。

师:把一二三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师:(4)用敲的理由有哪三个。

师:自己把黑板上四个问题连起来说,待会看看谁说的好。

师:我请三个同学。(指名)

师:真好,表扬。第二位要后来居上。

(第二位说)

师:第三位不能看黑板,我把它擦了,你说。

(生说)

师:也不错,难度大了些。(师复述)

师:把书翻开,59页有一句话,“月夜访友”这一句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妈妈是个守时的人,即使再忙。

生:即使再忙,也要按时到岗。

师:我是个爱劳动的人,即使我功课再多。

生:我也会妈妈分担家务。

生:即使我淋湿了,我也要到车站接妈妈。

(请两名学生在黑板造句,其他小朋友在下面造)

师:请四位同学来交流。

生:四人交流

师:你们这些句子是对的,但是没有好的。下面看黑板上。

生:妈妈生病了,我即使功课再多,也要

出示诗《泊船瓜洲》“京口~~

生:我在厨房里找东西呢!

师:是要从冰箱里拿东西呀!

生:我要从冰箱里拿东西。

师:《大宅门》我从小看着你长大呢!

生:我看着你从小长大呢!

生:我看着你长大!

师:我的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生:家怎么住在白玉兰小区呢?应该是我住在白玉兰小区。

师:如果一定要把家放进去呢?

生:我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师:这里,环境幽雅,道路两旁种着许多高大的树木。

生:~~,道路两旁种着许多高大的树。

生: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参天大树。

师:既然是高大了,就不要参天大树了。什么样的树呢?

生: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梧桐树。

师:好文章是推敲出来的,修改出来的,细细推敲。

推敲课文篇二

师:书上有一幅插图,请你把图和课文对照着读,体会课文是如何描写图意的。

生: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生:贾岛太专心了,全然不顾长安街上的行人。

生:鸟儿在池塘边的树上栖宿,和尚(诗人)夜访好友,在月下推开友人家的大门。

师:你是如何理解诗句的?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已经展现了这样的画面。

师:你能联系上文来理解,真是一个好方法。

师:根据图文,各自练习演一演贾岛斟酌诗句的情景,要求用动作、语言等表现贾岛的内心。

生:(各自练习)

(一位学生上台演):他低着头,来回走动,口中低声地念着诗句,但语速很快,而且只念了一遍。反复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动作也较快。

(台下的小导演们纷纷提出意见)

生: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地思考,应该念得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念“推”和“敲”。

生:他的动作也需要改进,因为贾岛在思考,所以做“推”和“敲”的动作时应慢慢地,反复做。

生:我也提一个意见,贾岛思考时肯定聚精会神,不会东张西望。

师:小导演的意见都很中肯,再请一个同学来演一演。

(第二位学生上台演)他的表演很到位,演得很成功,看着他那有趣的模样,台下的同学不禁窃笑起来。

师:你们就是长安街上的行人,你们为什么笑呢?

生:我看到他在大街上自言自语,感到很好笑。

生:他一边骑着毛驴,一边还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看起来非常好笑。

生:他只顾想着自己的事儿,浑然不觉是在热闹的长安街上。

师问表演的学生:贾岛,你没有觉察到大街上的人们在笑你吗?

生:没有,我正在思考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师:你们看,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是多么认真啊!

……

师:既然连大诗人韩愈都觉得用“敲”好,贾岛也认同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韩愈认为用“敲”好的理由。

( 生齐读)

生:老师,我认为用“推”好,因为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而“推”更能看出贾岛急着想见到好朋友的心情。

生:我也觉得用“推”好,因为他们既然是好朋友,就不必讲究那么的礼节。“推”更可以体现贾岛在好朋友面前的无拘无束。

……

[反思]

1.通过表演,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地思考,应该念得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念‘推’和‘敲’。”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才是真正的理解。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贾岛严谨的创造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认真啊!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2.几百年来,“推敲”的故事广泛流传。至今,人们还在争论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教学进入尾声时,教师在让学生感悟内容,体会贾岛认真推敲文字的基础上,还注重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地思考,比较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又激起了教学的高潮。这是教师在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地对教材质疑、批判,不唯书、不唯师,培养认真读书、乐于思考的习惯。

推敲课文篇三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文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夜敲门惊醒了小鸟。另一幅是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诗,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充分利用好这些图,可以形象地展现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读通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难点: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对策:听、读、说。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题李凝幽居》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出示并理解: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7、学生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用词的精当。

2、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体会用词的精当。

难点: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对策:读和品。

教学准备:   重点句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填空:(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一)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宁静的……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4、从什么地方可看出贾岛和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2)指导朗读。

7、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三)、第四至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四)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朗读。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五)、第八自然段

2、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指导造句。

四、作业:  

以填空形式复习第一小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贾岛的那种反复吟诵、认真琢磨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学生能抓住文中精当的词语连贯的、条理清晰的讲故事。

难点:能有声有色的、响亮的讲故事。

对策:注意抓住契机,引到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指导讲故事。

师:要想讲好故事,先得读熟课文。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展现故事的情节。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学生说课文顺序,老师板书。

学生练讲:

(1)各自结合板书提示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各组推派代表讲。

评选班级“故事大王”。        

二、布置练习

1、抄写词语

2、体会课后练习4中带点的词语含义及用法。

板书设计

9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课前思考:

《推敲》一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来表现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是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是“推敲”。让贾岛结识了韩愈,让“推敲的故事”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也是“推敲”,启示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词语更加准确、传神。因为如此,所以我在教学时,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多渠道引导学生感悟“推敲”的好处。

学习本课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去感悟课文内容,及时点拨,提供了理解的坡度,第一次读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初步感受贾岛思考问题的认真专注;第二次则让学生带着“从哪里体会到贾岛思考问题很投入的”这一问题去读书。

教师不要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没有繁琐的分析和抽象的说教,而是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有的放矢的自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认真斟酌推敲文中的词句,从语言文字中感悟贾岛创作态度的认真专注,懂得“推敲”的真正含义。

教师不要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没有繁琐的分析和抽象的说教,而是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有的放矢的自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认真斟酌推敲文中的词句,从语言文字中感悟贾岛创作态度的认真专注,懂得“推敲”的真正含义。

[课前思考16]

一、走近诗人贾岛

课前两分钟诵读古诗《题李凝幽居》,由此引入诗人贾岛,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来介绍贾岛,并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来对诗人有个了解,利于学习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根据本班学生喜欢听老师朗读课文的心理需求,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边读边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然后进行交流,从而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朗读课文

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因此让学生通过自读、同桌互读互听、指名个别读等多种形式来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指导读准字音,读好长句子等等,扎扎实实地读好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我还认真地学习了韦老师的课前思考,如下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学习本课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去感悟课文内容,及时点拨,提供了理解的坡度,第一次读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初步感受贾岛思考问题的认真专注;第二次则让学生带着“从哪里体会到贾岛思考问题很投入的”这一问题去读书。

我想,在第二课时学习时,复习字词导入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读了课文感受到了什么,特别是引导学生带着“从哪里体会到贾岛思考问题很投入的”这一问题去读书,去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真正体现以读为主,自主阅读,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但是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认真朗读、体会和感悟。(课前思考时间:07/10/8)

课前思考:

在学生练说故事时,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力求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吟哦(é)的读音

但这个多音字,书上为什么不注明一下呢?

教学反思:

这一则故事叙写了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又在韩愈的帮助下确定了这个字的经过,表现了贾岛反复吟咏、认真琢磨的可贵精神,也为文坛留下一段佳话,使学生从中获得深刻启迪。

学习本文,让学生很好地感悟了“推敲”的好处,并教育学生要养成“推敲”的好习惯。贾岛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头脑中,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真是值得大家学习啊!“推敲”的好习惯从现在开始应逐步养成。

[教学反思14]

第一次读书,学生初步感受贾岛思考问题的认真专注;第二次则让学生带着“从哪里体会到贾岛思考问题很投入的”这一问题去读书,学生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贾岛思考问题的认真专注,并能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课上到这里,还要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外阅读《题李凝幽居》,班上进行诵读,去阅读体会王安石推敲“过”、“绿”、“入”的故事,并在阅读兴趣活动时间让学生来编排课本剧,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教学反思:

“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学生听了后感想较多,都觉得自己平时的作文在修改方面比较马虎。我真的希望学生在学了本课后,获得更多。

这一课,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推敲的故事,还要让他们知道它现在的意思和用法。“悟道理、明用法”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为一则故事,它具有精彩的故事情节,遵循一定的事情发展的顺序。有起因,有经过,有高潮,有结果,这个顺序是非常清晰的。以“推敲”为抓手,提领而顿,“知故事,悟道理、明用法”百毛皆顺。故事大概如下:贾岛拜访友人未遇,留诗一首。由于有一个字眼无法确定是用“推”还是“敲”,而反复斟酌推敲。无意中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谁知道因祸得福,在韩愈的帮助下二人共同推敲完成了诗作。这种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令人钦佩,推敲的故事也成为了千古美谈。

教学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到这个典故的来龙去脉,明白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算难事。难点在于,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推敲。

答案其实书上也有。首先一点,要能发现问题。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发现一个问题,有时候比解决一个问题的价值还要大。假如,贾岛没有向自己的作品发难,也就不会发现“推和敲”的问题。也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故事了。其次,要专心致志地去思考。你看,贾岛一边走,一边口中吟哦,一边指手画脚,旁若无人的憨态。把贾岛忘我钻研的精神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另外,在这个故事中,韩愈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推敲”很适宜和同志者共同完成。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点拨可能就会点燃一座“沉寂的思想火山”。尤其是这位朋友比你更高明的时候,那种点拨带给你的享受无法言表。文中韩愈就是这样一位大家。他的建议是用“敲”。原因说得也很明白:1、要讲礼貌;2、写静偏写闹,闹中去取静,这是一种反衬的写作手法。就比如,我们形容教室极其安静,与其用万籁俱寂,不如用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更加的形象。

知道了这些还不够,因为推敲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技能。知道还要做到。本文里面就有几个非常好的“推敲”训练点。课后的习题就不多说了。“拜访”和“访问”,“宁静”和“安静”,“即兴”和“即时”虽然意相近,但是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例如,拜访和访问相比,有尊敬的意味,不是一般的走走,而是满怀敬意,多少有些像刘备的三顾茅庐;即兴不仅有当即的意思,还包含了有兴致。就是所谓的灵感吧。这个可是一个大本事,可遇不可求。另外,只要学生读书仔细,一定可以发现还有一处值得推敲的地方。就是“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的“摸”字,为什么不能用“找”呢?让同学们一起推敲推敲。或许就能发现,这个摸字可不简单。不仅能看出夜色的深沉,还能知道贾岛迟到的根本原因,他不熟悉这条山路。除此之外,贾岛对友人的尊重以及执著的精神也能得窥一斑。 “找摸”值得推敲。

教学反思:

由于课前让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因此,学生对于“贾岛”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他是一位“苦吟诗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从文中寻找“苦吟诗人”的形象。很快学生找到了文章的三四两节。这两节的学习要点很多,既要斟酌一些词语的含义,例如:“吟哦”、“簇拥”、“比比划划”等,又要通过这些中的一些词语来领会贾岛作诗时的专心致志、刻苦严谨的品质,这样教学的一个重点得以化解了。接下来,对于教学内容的另一个重点——知道“敲”字好的原因,文章表达的很清楚,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品味韩愈的话,发表自己的感受,说说韩愈的分析有无道理。在一番自我思考之后,孩子既消化了韩愈的言语,也深深地引起共鸣,真切地感悟到推敲文字的魅力。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入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中推敲文字的故事,体会“绿”字的妙处。这样课内外的结合与补充,让学生在感悟到何谓推敲,并且感受推敲文字的重要,相信,这对他们今后的作文会有帮助。

推敲课文篇四

1、 在阅读过程中自学生字,联系相关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2、 了解“推敲”一词的由来,并领悟“推敲”的含义。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到诗人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解品味描写人物的词句,感受诗人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了解贾岛、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板书:唐朝贾岛

4、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5、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6、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学习课文

1、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a、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b、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c、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d、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e、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f、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2、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4、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板书:即兴写诗)

5、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板书:斟酌文字)

哪句话写他在斟酌文字呢?

(1)读读这句话,做做贾岛的动作。

(2)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3)谁来台前做做贾岛呢?

同桌分角色读,评议(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9、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1)师述: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指名读,给“思索”找近义词。

(2)指名读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10、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有感情朗读这一小节。

五、课堂小结

1、刚才,大家和大街上的人一样,都觉得贾岛很好笑。现在,你有什么要说吗?(贾岛啊,我刚才是说你是傻子,实不应该。我不知道你其实是在斟酌文字啊!贾岛啊,你对待写作的态度是那么严肃,只是小小一个字眼儿就那么认真地斟酌,真可敬呀!)

2、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六、延伸拓展

(春天是绿色的。“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2、抄写《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板书设计:

32、推敲

即兴写诗   斟酌 文字  韩愈解疑

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教学效果反馈:

通过学习本文,要让学生学习斟酌文字,养成推敲的习惯。在学习了“推敲”这则故事之后,我又补充介绍了王安石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故事,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推敲文字会有画龙点睛的效果。然后带领学生推敲他们自己的习作,授之以渔。这样层层递进,使学生推敲的意识不断加强,为今后写作时养成认真态度和斟酌文字习惯奠定基础。

教学中也存在缺憾。如在让学生“以贾岛的口吻具体讲述作诗原因”这一环节时,要求学生联系第二、三小节,但显然没有给足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老师有些操之过急了,所以学生表达的意思不够到位。

推敲课文篇五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将这个故事。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即使……也……”造句。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第一课时

出示诗句,导入  新课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僧。

说说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写的吗?

出示  唐朝   贾岛

指名认读。

简介贾岛。

认读词语  和尚  斟酌

理解  斟酌:考虑实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揭示课题。

听读课文

边读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默读,理解下列词语。

幽居  皎洁  吟哦  妥帖  冲撞  宽恕  莽撞  仪仗队

犹豫不决  簇拥

检查自学效果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词。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这个故事的?

细读课文

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读课文,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

指导朗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练读这句。

细读第3自然段。

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

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指导朗读。

细读第4至6自然段。

读后讨论。

自由读第7节。

为什么说敲更好呢?

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

什么叫呢?

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表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

以诗赠友(发生)

11         反复斟酌(发展)

冲撞仪仗(高潮)

确定用敲(结局)

推敲课文篇六

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词,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贾岛苦苦吟咏、颇费推敲的诗人形象。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投影片、录音

三课时

11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诗句,导入  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六、作业 :

1、见习字册。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 :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幽居( )岛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看谁讲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三、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四、作业 。

1、造句。

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推敲课文篇七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推敲

皎 斟 尚 愈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哦()

4、用“即使……也……”造句。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推”学生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做做敲的动作。这两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

2、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以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3、今天我们学习(板书11)11推敲。

4、指名。

5、朗读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

6、自读课文一遍。

7、各小组各请一名同。

8、学读一遍课文。

9、其他同。

10、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11、有的话等他读完后让他纠正。

1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读课文第一段。

13、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4、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讲读第二自然段。

a、读第二自然段。

b、说说知道了什么。体会“摸”的意思。

c、看p57图理解“皎洁”。

d、指名。

e、指导朗读。

f、小结板书:深夜访友。

留诗相赠。

2、讲读第三自然段。

a、理解“吟哦”、“妥帖”。

b、自读第三自然段。

c、结合看p55图。

d、自己做做贾岛的样子。

e、指名。

f、指导朗读。

g、小结板书:反复吟哦。

推敲进城。

3、讲读第四~六自然段。

a、指读第四自然段。

b、说说课文中为什么用了竟然?

c、思考贾岛为什么不像其他的人一样避让?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说。

d、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e、小结板书: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4、讲读第七自然段。

a、你认为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为什么?

b、指读第七自然段。听听韩愈的意见。

c、小结板书:韩愈决定 敲字更妙。

三、齐读第三段。

四、小结板书。板书:发生、发展、结局、高潮。

五、作业:复述课文,任选一题。

1、第七自然段中“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现在请你代贾岛说一说。

2、过了一段时间贾岛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18、现在请你代贾岛把这次的奇遇告诉李凝。

访友未遇,留诗相赠(发生)

反复吟哦,推敲进城(发展)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韩愈决定,敲字更妙(结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2、交流

4、师: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板书:即兴写诗)

(范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的字眼儿。

(2)、板书:斟酌文字)那句话写他在斟酌文字呢?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3、表演:

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做做贾岛的行为。

(生自读自演)(指名上台表演)评议后再演

4、说话:

你们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

四、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1、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接着,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怎么问,贾岛怎么答?请同桌配合读好对话,并且互相评议。

2、读、评

3、根据课文中的转述改成直述:贾岛只对韩愈说了这些话吗?

4、表演刚才的经过

5、听了韩愈的解释,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

(齐读:“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6、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答了。(板书:韩愈解疑)

(出示诗文)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师点击“推”,改成“敲”。)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2、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板书)

六,延伸拓展

1、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讲讲吗?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出示句子)

2、讨论“绿”字的妙处

(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4、今天,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吗?

七、布置作业

希望大家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

11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好,理由有三:一:二:三:

2、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3)出示全诗,读一读。

(4)小结:深夜访友不曾遇,以诗赠友情谊深。这是故事的发生。

3、回答题(2)

(1)指名回答。犹豫什么?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贾岛。

(3)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

(4)演一演。

指导:贾岛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

指名当导演,当贾岛,当群众。

演后评议。

(5)小结板书: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4、回答题(3)

(1)指名回答。

(2)介绍韩愈:唐朝著名的大诗人。

(3)出示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

(4)小结: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5)演一演

指导:韩愈说什么?怎么说?

贾岛说什么?怎么说?

演后评议。

5、回答题(4)

(1)指名回答。(表明有礼貌;衬托出宁静;响亮)

(2)出示课文,齐读。

(3)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三、学习第八小节

1、说说对贾岛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总结推敲的含义。

四、拓展提高

1、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

2、练一练

五、课外探究

1、将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师提供剧本。

2、探究一下《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于是,贾岛将“推”改成了“敲”。后来,人们把写诗、作文斟酌字句叫做“推敲”。

(师:叶圣陶: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书写。

一本:以学生为主。二主: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你听了累不累?如果累了,语言不精炼,如果不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材仅是教学的材料,教无定法,因为文无定法。现在目标有了,关键是我们对教材的处理。)

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明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上节课我们说的那个“木”字。(师板书,画“木”),(写“休”,)一个人在树边上休息。再比如说,“步”,上面指鞋子,下面也是鞋子,两脚跨出去,不是一步吗?词也很有意思,“左右”,(让生举左右手)“左右”又有了新的意思,再比如说“东西”。表示方向,两个字摆一起,就变成了物件。(生读)

师:这是什么?

生:书。

师:这是什么、

生:粉笔。

师:我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

师:变成骂人的话了。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来看看这个词:板书斟酌。这斟酌分别指倒酒的意思,摆在一起变成考虑了。

师:再看这个词、板书上:推敲。假如这是门,谁来推?你来敲。(敲桌子)

师:谁把课题读一读。(生读题。齐读课题)

师: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把书念一念。

(师范读)

师:黑板上有几个生字,借着拼音谁来读一读?

(生读生字)

师:不错,四个字都念对了。谁来读下面五个字。

(生读)

师:哪个小朋友能把九个字都念对了。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生:皎洁。

师;什么意思?

生:很白的意思?

师:一般表示什么?

生:表示月亮。

师:换个偏旁,变成其他字。(生说:校,郊等)

师:

生:驶,驰,蚂,驴。

师:这些字会读了,自己把课文念念。

(生自读课文)

师:第一个同学读书流利,还带有一点感情,第二位同学嗓音好听,第三位同学读书姿势最好,待会儿请你们来展示。

(生描红)

师:看一看练习的第三题,有八个词语,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读,再指名读)

师:避让什么意思?

生:避让是让开的意思。、

(表演避让)

师:躲开,让出路来,给别人走。)

师:沉睡是什么意思?

生:睡得很沉。

师:家境贫寒。

生:家里很穷。

师:贫是什么意思,寒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家庭状况很差。

师:给每个小节加个节号。几个小段,每个小朋友来读一小节,随便你读哪个小节。先告诉大家你读第几节。

生:我读第二节。

生:我想读第七自然段。

(师打断,帮助学生强调“也”是一位诗人,“过了一会”。

生:我也喜欢读第七自然段。

师:(师打断)你能不能读得快一些。(示范,并给予表扬,再示范)

师:孩子们,听着,他很会读书,前后语调有变化,这就叫有感情地朗读。继续。(生继续读第七自然段)

生:我想读第三自然段。

师:这一段中这句.话读得最好,“大街上人的看到他这个样子,”这个样子,这个样子,你给大家示范一下。(生示范)

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刚才六个小朋友中读得是第六个。但你读得很认真,再给你一次机会。(生读)

生:我想读第五自然段。

生:我想读第四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唐朝的贾岛是一名诗人。

师:如果把诗人放在前面怎么说?,

生:诗人贾岛是唐朝的。

师:唐朝盛,诗歌旺。出了好多诗人,你还知道哪些唐朝的诗人。

生:李白,杜甫,贺之章。

师:谁能背李白的诗。

生:背《望庐山瀑布》

师:贾岛虽然没有李白有名,但也写了一些诗。这首诗的全诗是这样的。(师读,并解释。)

生:他明明是敲的,为什么诗里是推呢?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这为什么叫《题李凝幽居》。

师:题是写,李凝是他的朋友,幽是幽静,居是房子。

(生连起来解释)。

生:鸟已经沉睡了,怎么还被惊醒?

生:比比划划是什么意思。?

师:我也不知道,你一边走,一边比比划划。

(生来表演,教鞭当马)

生:“簇拥“是什么意思。

师:“簇“是什么意思,许多,许多东西或许多人拥挤在一起,什么意思。

生:“犹豫不决”是什么意思?

师:拿不定主意。

生:吟哦是什么意思?

师:朗读,唱。

师:黑板上有四个填空。看黑板。

(1)贾岛在( )到( ),去( )。

生:贾岛在去看朋友,没有遇到李凝,留下了一首诗。

师:看第二个。

(2)他对诗中哪个字犹豫不决,甚至( )。

生:他对诗中用“推”还是用“敲”犹豫不决,甚至一路走,一边比比划划。

师:谁能把两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生把一二两个问题连起来说。)

师:(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认为还是用()好。

师:介绍韩愈。

师:把一二三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师:(4)用敲的理由有哪三个。

生:(1)有礼貌。(2)这样更能衬托出夜色宁静。(3)读起来也比较响亮。

师:自己把黑板上四个问题连起来说,待会看看谁说的好。

师:我请三个同学。(指名)

生:贾岛在一个夜深人静时去拜访李凝,没有遇到朋友,留下了一首诗。他对诗中的推字犹豫不决,甚至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冲撞了韩愈的依仗队,和韩愈商量起来,决定用“敲”,理由有三:一是表现自己有礼貌,二是更能衬托出夜色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好听。后人便用“推敲”来表现斟酌文字。

师:真好,表扬。第二位要后来居上。

(第二位说)

师:第三位不能看黑板,我把它擦了,你说。

(生说)

师:也不错,难度大了些。(师复述)

师:把书翻开,59页有一句话,“月夜访友”这一句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妈妈是个守时的人,即使再忙。

生:即使再忙,也要按时到岗。

师:我是个爱劳动的人,即使我功课再多。

生:我也会妈妈分担家务。

师:我说下半句,你说下半句。风很猛,雨很大,我也要到车站去接妈妈。

生:即使我淋湿了,我也要到车站接妈妈。

(请两名学生在黑板造句,其他小朋友在下面造)

师:请四位同学来交流。

生:四人交流

师:你们这些句子是对的,但是没有好的。下面看黑板上。

生:妈妈生病了,我即使功课再多,也要

师:我很着急,没有人送她上医院怎么办了?即使风再大,我也要把她送到医院里去。

出示诗《泊船瓜洲》“京口~~

你听的出里面的毛病吗?我问妈妈你在干什么?妈妈回答我:我在冰箱里找东西呢!

生:我在厨房里找东西呢!

师:是要从冰箱里拿东西呀!

生:我要从冰箱里拿东西。

师:《大宅门》我从小看着你长大呢!

生:我看着你从小长大呢!

生:我看着你长大!

师:我的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生:家怎么住在白玉兰小区呢?应该是我住在白玉兰小区。

师:如果一定要把家放进去呢?

生:我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师:这里,环境幽雅,道路两旁种着许多高大的树木。

生:~~,道路两旁种着许多高大的树。

生: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参天大树。

师:既然是高大了,就不要参天大树了。什么样的树呢?

生: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梧桐树。

师:好文章是推敲出来的,修改出来的,细细推敲。

推敲课文篇八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本课采取“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以填空的方式归纳,然后复述)。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文时重点讲解“避让”“妥帖”“莽撞”“簇拥”。

3、学会使用关联词“即使……也……”。

4、以大量的语句练习让学生领悟“推敲”的好处,然后加以总结,让学生初步具有“推敲”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指导学生体会、感悟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够初步学会琢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先学:了解贾岛与韩愈的生平事迹及其作品。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够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此过程,我打算从中国的优美而又神奇的文字导入,举几个文字与字词的例子,让学生对文字产生兴趣,从而养成推敲的好习惯。

过程:

(1)木(      )先是树干,上面是树枝,下面是树根。 

(2)休(      )一个人在树的下面休息。

(3)步(      )上面是鞋子下面鞋子,两脚迈出去就成一步。

2、汉字所组成的词语也很意思!比如:

a、我不能左右你。你不受我左右。这里左右表控制的意思。

b、第6课中学到的变色龙的身体长30厘米左右。这里左右表示接近的意思。

(2)东与西,日东升西落,表方位,组成词语“东西”。举例:

以实物为例作问答。

粉笔、书、教具

问:老师是东西吗?

生:老师不是东西,呵呵!成骂人的话了。

(3)斟酌(此文中的字)两字均为倒酒的意思。组成词语“斟酌”为研究的意思。

3、在上面的基础上导入课题:推敲。

(1)分别让学生做推与敲的动作。组成词为研究的意思。

师:关于这个词的来源,还有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

1、范读,强调良好的习惯。(同时巡视,伺机寻找一些有良好习惯的同学加以表扬)。

2、生字的认读与讲解

(1)认读。

(2)强调“貌”字,不要在左边加两点。

(3)“皎”: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一般和哪个字组成词?皎洁表何意?来形容什么?还有哪些以“交”为偏旁的字。

(4)在书上描红。

3、齐读生词。

4、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书姿势的养成,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画生词,标段号)

5、生选择喜欢的自然段读。师:选择你喜欢读的自然段朗读。在别人读完这个自然段的同时提出不明白词语。(在此环节让学生提出词语)

可能出现的词语:

一自然段:家境贫寒。

二自然段:即兴,妥贴,吟哦。

四自然段:簇拥,仪仗队,避让,比比划划。

六自然段:大驾,宽恕。

七自然段:犹豫不决,莽撞,闩,衬托。

三、综合训练:

训练1:小组讨论完成课后练习4,学习推敲词语:

1、“访问”与“拜访”

“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

“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问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即时”与“即兴”。“即时”就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安静”与“宁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训练2:按故事发生的过程拟写提纲,根据提纲复述故事。

四、拓展延伸:

1、读一读:

《题李凝幽居》  作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两条理由,第二条理由是“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为什么这么说?可让学生课后讨论一下。

(“推”和“敲”都读第一声,为什么读“敲”要响亮些?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了。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环境的安静。)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9、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课时

课前先学:预习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9课《推敲》。“推”和“敲”是两个动作,谁来做一下?(学生上台做动作)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学生容易懂。所以在设计课的主体的时候,我尝试不再带着学生逐段分析,学生在早读上曾多次读过此篇课文,回到家中也已经预习,所以我决定以练习为主,特别是以练习他们的口语为主。

将词带入句子,学会把词放入句子的不同的地方。在最开始,齐读第一部分时(第一自然段),我简单的介绍贾岛,然后归纳出能表示贾岛简介的简单词语,让学生按照不同的顺序组成句子。

在学习这篇故事的主题时,我不想再带着学生研究这中间的环节,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多次的阅读自己能把这篇故事复述出来。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高年级,但我们班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远远达不到高年级的口语水平,这与以前忽略学生的口语练习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出了四道填空题,让学生通过读去完成填空,简单的帮助他们一些,逐淅培养他们归纳概括的能力。并完成课后练习的第1题。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是以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我在这点下了一些功夫,重点放在贾岛的身上。五年级的《新课标》上提到了要加强对学生默读的培养,所以在学生已完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我让他们通过默读来画一画表动作的词语,再来完成:“通过( )这些词,我认为贾岛是一个( )的人。”从而升华学生的感情,体会贾岛是一个对学问着迷的人,是一个谦虚的人。然后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了解方法,并在无形中初步了解作者的写法手法,体会韩愈的人物性格。

1、齐读第1自然段。

(1)贾岛,同学们陌生吗?(第3课刚刚学过其诗)谁来背背。

(2)贾岛,唐朝,诗人,范阳(今北京)人,早年因家境贫寒当了和尚。(出示贾岛,唐朝,诗人三词)。

(3)谁能把这三个词按照先贾岛,再唐朝,再诗人的顺序组成一句话。(先诗人再贾岛再唐朝;先唐朝再贾岛再诗人)

2、现在请把2到8自然段轻声地读给你的同位听,互相读完之后,互相交流,完成黑板上的四道填空题。

(1)贾岛在( )到( ),去( )。生:贾岛在去看朋友,没有遇到李凝,留下了一首诗。

(2)他对诗中(  )犹豫不决,甚至一边( )一边()。

(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认为还是用()好。

插入介绍韩愈:韩文公名愈字退之,性格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累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4)用“敲”的理由有三:其一( ) 其二() 其三()

(有礼貌;这样更能衬托出夜色宁静;读起来也比较响亮。)

(5)请同学在下面试着连起来说一说。(找两学生上前指黑板说)

(6)看课后的第1题(去掉提示)谁试着来说一说。

3、现在请同学关注这则故事的主人公贾岛,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贾岛动作或别人因为他而做出的动作的词语,比如:比比划划。然后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通过( )这个(些)词语,我觉得贾岛是个()的人。

(1)“吟哦,不知不觉,好笑,比比划划,闯进”这几词反映了其对学问着迷。

(2)“连连点头”表现了他的谦虚,能听取别的人意见。

(3)那么你觉得贾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实生活中你有什么地方是和贾岛一样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要向他学习?)

三、综合训练

设计意图:

学习完了这则故事后,学生了解了“推敲”一词的来历,为了让他们养成反复研究文字的好习惯,我设计了些简单的练习。

首先,“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千古名句让学生知道一个字能够让一篇文章“活”起来。然后做一些语文的基础练习,用关联词“即使……也……”造句。最后通过几个病句让学生知道一个道理: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是通过反复推敲改出来的。

过程:

1、这个故事我们都了解了,现在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知道推敲的来历了吧。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些练习: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小结:一个绿字就把我们江南春色写活了,可见文字如果用得好,文章就活了。

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a、我觉得“荡”好,因为它读起来响亮些。b、我觉得用“漾”好,因为它能把春风轻柔的特点表现出来。c、我也觉得用“漾”好,因为“荡”给人“动荡”的感觉,和春风的特点不相称。)

3、大家推敲后觉得用“漾”好,下课后老师会把我们的理由说给他听,他一定会采纳我们的意见的。

四、拓展延伸

1、出示: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1)即使……也……,现在老师用这个关联词造句,不过要同学们帮帮我。我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a、不好,下雨了,教室的窗户还没关,即使我在回教室的路上摔倒了,我也( )。

b、妈妈是个守时的人,即使再忙,也()。

c、我是个爱劳动的人,即使我的功课再多,也()。

我说下半句你填上半句。

a、风很多,雨很猛,即使(),我也要到车站去接妈妈。

(2)请一位同学上前面造句,其它同学在自己本子上造句。

2、下面同学给老师的句子找找毛病。

生:我在厨房里找东西呢!

师:是要从冰箱里拿东西呀!

生:我要从冰箱里拿东西。

(2)同学们都看过《大宅门》吧,里面有一个演员扮演一位老奶奶,她对她的孙子说了这样一句台词:我从小看你长大。

生:我看着你从小长大呢!

生:我看着你长大!

(3)我的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师:我的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生:家怎么住在白玉兰小区呢?应该是我住在白玉兰小区。

师:如果一定要把家放进去呢?

生:我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4)这里,环境幽雅,道路的两旁种着很多高大的树木。

师:树木是砍倒的,死了树去种它干吗呢?什么样的树?

生: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参天大树。

师:既然是高大了,就不要参天大树了。什么样的树呢?

生: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梧桐树。

文章是( 写 )出来的,但好文章是通过反复推敲(改 )出来的。

齐读上句。

课后作业:阅读:《梨花》(许地山)

教学反思:

推敲课文篇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愈:上大下小。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故事。

2、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经过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不巧,贾岛写下了这首诗。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好,理由有三:一:二:三:

2、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2)板书:即兴。提问:为什么说贾岛是即兴写下了这首诗?(触景生情;事先没有准备写,临时写下的。看到眼前的景色,却拜访朋友但没有遇到,让他思绪万千。)

(3)是什么样的景色让他产生了作诗的欲望呢?引导学生看图,表达。

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4)是啊,贾岛触景生情,留下了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

(板书:留诗赠友)

(5)出示《题李凝幽居》。齐读。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3、回答题(2)

过渡:在我们的眼中,这已经是一首非常完美的诗了。可是贾岛却不这么认为。

(1)指名回答问题2。

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2)贾岛为什么会犹豫不决?找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引导比较“不够妥帖”与“更恰当些”,体会贾岛做学误码的认真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

[学生自由表述,相机理解“吟哦”一词。]

(4)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出示,指导朗读。

(5)小结:为了诗句中的一个字,贾岛反复“推敲“。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反复推敲)

4、小组学习活动。

过渡:刚才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精彩。下面,我们来换一种学习方式——自学。

(1)三人小组自学4~7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交流3、4题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贾岛与韩愈的对话,并想象人物的动作、表情及心理,试着两两配合表演出来。

(2)自学。

(3)集体交流。

①交流填空。

②交流人物对话。

△ 指名一学生与老师配合表演(或学生表演,教师相机指导)。

△ 两学生独立表演。

(指导学生板书:共同斟酌确定用“敲”)

5、小结:贾岛听了韩愈的解释,连连点头,将诗中的“推”字改成了“敲”字。

再次齐读《题李凝幽居》。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学习第八小节。

过渡:这首《题李凝幽居》一直流传至今,关于“推敲”的故事也传为佳句。

1、同学们,推敲原来是指两个不同的动作。学了课文,你们知道现在人们用“推敲”指什么吗?(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2、学了课文,你觉得贾岛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提高

过渡:是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文学作品追求完美。王安石就是典型的一例。

1、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

2、我们也来学推敲:课后练习4。

五、课后作业。

1、再现故事情景。

2、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修改自己最近写的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反复斟酌→韩愈解疑

教后反思:

推敲课文篇十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